目的:比较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与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存在两颗楔状缺损患牙的患者50人,随机采用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α组)或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β组)粘接并用复合树脂修复缺...目的:比较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与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存在两颗楔状缺损患牙的患者50人,随机采用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α组)或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β组)粘接并用复合树脂修复缺损。所有操作由一位医师按照标准临床步骤完成,再由另外一位检查者根据改良USPHS(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评价标准在术后1周(基线)、6个月及18个月对修复体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继发龋、术后敏感进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对复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两组各纳入50例修复体;6个月复查48位患者,α组与β组分别有两例修复体脱落,18个月复查44位患者,α组与β组分别累计有4例和6例修复体脱落,固位率分别为α组90.0%,β组86.4%。α和β组分别有3例和5例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评价为B,两组分别有2例和3例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为B,所有复查修复体均未观察到继发龋及术后敏感的情况。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所有评价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在观察时间内表现相近,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一步法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与不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匹配使用时,光固化模式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Opti Bond Versa(VSA)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步法...目的:研究一步法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与不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匹配使用时,光固化模式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Opti Bond Versa(VSA)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Opti Bond All in One(AIO)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SEB)作为对照,同时选择Rely X Ultimate(RLX)和Nexus 3 Universal(NX3)作为不同的双固化树脂水门汀。收集新鲜无龋磨牙80颗,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平面。根据粘接剂种类、粘接剂是否进行光固化和水门汀种类的不同组合分为16组,每组随机5颗。按照说明使用各组粘接剂,光固化(10 s)或者不进行光固化后,在粘接剂上方放置树脂水门汀厚度为1 mm,光照20 s(650 m W/cm^2),然后在水门汀上方分层填压复合树脂并固化(厚度5 mm)。水中储存24 h后,使用慢速切片机制备横截面积1 mm×1 mm的条形树脂-水门汀-牙本质样本,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SBU光固化后与RLX和NX3联合使用,粘接强度[(35.45±7.04)MPa和(26.84±10.39)MPa]显著高于未光固化组[(17.93±8.93)MPa和(10.07±5.89)MPa,P<0.001]。SBU在相同光固化模式下,与RLX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与NX3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P<0.05)。与对照AIO相比,SBU光固化后与RLX匹配使用时的粘接强度高于AIO组[(35.45±7.04)MPa vs.(24.86±8.42)MPa,P<0.05],而未光固化下SBU的粘接强度低于AIO组[(17.93±8.93)MPa vs.(22.28±7.57)MPa,P<0.05]。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VSA与对照粘接剂SEB在不同的光照模式及联合使用不同的水门汀各组之间的粘接强度(25.98~32.24 MPa)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的固化模式以及双固化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均有一定的程度的影响。对于两步法通用型粘接系统,固化模式以及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界面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与界面形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人无龋磨牙,暴露咬合面牙本质,分别使用3种粘接剂(Single Bond,SB;Clearfil SE Bond,SE;ClearfilS 3Bond,S3)制备粘接样本。粘接样本切...目的:采用一种新的界面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与界面形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人无龋磨牙,暴露咬合面牙本质,分别使用3种粘接剂(Single Bond,SB;Clearfil SE Bond,SE;ClearfilS 3Bond,S3)制备粘接样本。粘接样本切割成粘接界面约为0.9mm×0.9mm的柱形小条,用微拉伸测力仪测试粘接强度(n=15)。另外将粘接样本依次用6mol/L盐酸、5%次氯酸钠和0.08mg/ml透明质酸酶溶液处理,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结果:3种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强度分别为:SB(35.50±6.40)MPa,SE(45.06±5.29)MPa,S3(30.46±3.82)MPa,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B粘接界面的树脂突长约9~12μm,部分样本出现混合层易与粘接剂层分离。SE形成的树脂突长约9~14μm,无混合层与粘接剂层分离现象。使用S3后,树脂突稀疏,长约4~7μm,混合层与粘接剂层结合紧密。结论: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界面形态与粘接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牙科放大系统在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个完整上颌前磨牙,在颊(舌)面制洞,使用粘结剂Adper Prompt和树脂Tetric N Ceram直接粘结修复。修复体随机使用传统(C)或放大...目的:通过体外观察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牙科放大系统在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个完整上颌前磨牙,在颊(舌)面制洞,使用粘结剂Adper Prompt和树脂Tetric N Ceram直接粘结修复。修复体随机使用传统(C)或放大系统辅助(C+L)修形抛光技术。1周后将牙齿进行染色并对修复体边缘着色进行分区评价。结果:修复体边缘着色主要由于粘结剂/复合树脂存留于牙齿表面造成。C技术和C+L技术的修复体边缘着色评分分别为4.6±1.7和3.4±2.0(P<0.05)。结论:使用牙科放大系统能有效提高复合树脂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效果,减少边缘着色。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和4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并拍照和制取模型。使用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后,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计算磨耗深度,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年回访43名患者,回访率为89.6%。BF组和Z350组各有4例和3例出现脱落、继发龋、充填体折断和牙髓坏死。两组充填体的4年存留率均为95.8%,符合美国牙医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标准(3年存留率>90%)。0~6个月两组充填体的磨耗速率最快,随后磨耗速率的下降趋于平缓,BF组4年总磨耗深度为(58±22)μm,Z350组为(54±16)μm(P>0.05),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3年磨耗深度<100μm)。两组充填体均表现为围绕咬合接触区形成凹坑状磨耗(Ⅰ型)和充填体发生均匀磨耗(Ⅱ型)。术后4年,Ⅰ型磨耗充填体中,BF组的磨耗深度大于Z350组(P<0.05),Ⅱ型磨耗充填体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的4年存留率和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用于后牙牙合面重咬合接触区时,玻璃体的耐磨性略逊于复合树脂,用于非重咬合接触区时,二者间无明显差异。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DvadFlow,DF)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人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试件,将牙本质试件分为4组。G0.5、G1.0、G2.0直接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分别为0.5、1.0和2.0mm;GOB...目的研究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DvadFlow,DF)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人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试件,将牙本质试件分为4组。G0.5、G1.0、G2.0直接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分别为0.5、1.0和2.0mm;GOB配合使用OptiBond All in One(OB)自酸蚀粘接剂后再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为2.0mm。4组上部均充填复合树脂,然后制备截面积为1mm×1mm的条形试样并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每组试样均为15个。扫描电镜观察4组牙本质-树脂界面的形态及断裂类型。结果GOB、G0.5、G1.0及G2.0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依次减小,分别为(20.19±3.11)、(8.65±1.58)、(6.65±1.13)及(5.70±0.60)MPa,4组间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0.5、G1.0、G2.0及GOB组粘接断裂类型为混合破坏B2型(DF自酸蚀粘树脂与牙本质混合破坏)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4/15、13/15、14/15及13/15。结论直接使用DF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随材料初始应用层厚度增加而降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与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存在两颗楔状缺损患牙的患者50人,随机采用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α组)或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β组)粘接并用复合树脂修复缺损。所有操作由一位医师按照标准临床步骤完成,再由另外一位检查者根据改良USPHS(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评价标准在术后1周(基线)、6个月及18个月对修复体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继发龋、术后敏感进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对复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两组各纳入50例修复体;6个月复查48位患者,α组与β组分别有两例修复体脱落,18个月复查44位患者,α组与β组分别累计有4例和6例修复体脱落,固位率分别为α组90.0%,β组86.4%。α和β组分别有3例和5例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评价为B,两组分别有2例和3例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为B,所有复查修复体均未观察到继发龋及术后敏感的情况。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所有评价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在观察时间内表现相近,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文摘目的:研究一步法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与不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匹配使用时,光固化模式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Opti Bond Versa(VSA)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Opti Bond All in One(AIO)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SEB)作为对照,同时选择Rely X Ultimate(RLX)和Nexus 3 Universal(NX3)作为不同的双固化树脂水门汀。收集新鲜无龋磨牙80颗,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平面。根据粘接剂种类、粘接剂是否进行光固化和水门汀种类的不同组合分为16组,每组随机5颗。按照说明使用各组粘接剂,光固化(10 s)或者不进行光固化后,在粘接剂上方放置树脂水门汀厚度为1 mm,光照20 s(650 m W/cm^2),然后在水门汀上方分层填压复合树脂并固化(厚度5 mm)。水中储存24 h后,使用慢速切片机制备横截面积1 mm×1 mm的条形树脂-水门汀-牙本质样本,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SBU光固化后与RLX和NX3联合使用,粘接强度[(35.45±7.04)MPa和(26.84±10.39)MPa]显著高于未光固化组[(17.93±8.93)MPa和(10.07±5.89)MPa,P<0.001]。SBU在相同光固化模式下,与RLX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与NX3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P<0.05)。与对照AIO相比,SBU光固化后与RLX匹配使用时的粘接强度高于AIO组[(35.45±7.04)MPa vs.(24.86±8.42)MPa,P<0.05],而未光固化下SBU的粘接强度低于AIO组[(17.93±8.93)MPa vs.(22.28±7.57)MPa,P<0.05]。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VSA与对照粘接剂SEB在不同的光照模式及联合使用不同的水门汀各组之间的粘接强度(25.98~32.24 MPa)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的固化模式以及双固化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均有一定的程度的影响。对于两步法通用型粘接系统,固化模式以及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
文摘目的:采用一种新的界面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与界面形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人无龋磨牙,暴露咬合面牙本质,分别使用3种粘接剂(Single Bond,SB;Clearfil SE Bond,SE;ClearfilS 3Bond,S3)制备粘接样本。粘接样本切割成粘接界面约为0.9mm×0.9mm的柱形小条,用微拉伸测力仪测试粘接强度(n=15)。另外将粘接样本依次用6mol/L盐酸、5%次氯酸钠和0.08mg/ml透明质酸酶溶液处理,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结果:3种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强度分别为:SB(35.50±6.40)MPa,SE(45.06±5.29)MPa,S3(30.46±3.82)MPa,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B粘接界面的树脂突长约9~12μm,部分样本出现混合层易与粘接剂层分离。SE形成的树脂突长约9~14μm,无混合层与粘接剂层分离现象。使用S3后,树脂突稀疏,长约4~7μm,混合层与粘接剂层结合紧密。结论: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界面形态与粘接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文摘目的:通过体外观察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牙科放大系统在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个完整上颌前磨牙,在颊(舌)面制洞,使用粘结剂Adper Prompt和树脂Tetric N Ceram直接粘结修复。修复体随机使用传统(C)或放大系统辅助(C+L)修形抛光技术。1周后将牙齿进行染色并对修复体边缘着色进行分区评价。结果:修复体边缘着色主要由于粘结剂/复合树脂存留于牙齿表面造成。C技术和C+L技术的修复体边缘着色评分分别为4.6±1.7和3.4±2.0(P<0.05)。结论:使用牙科放大系统能有效提高复合树脂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效果,减少边缘着色。
文摘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和4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并拍照和制取模型。使用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后,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计算磨耗深度,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年回访43名患者,回访率为89.6%。BF组和Z350组各有4例和3例出现脱落、继发龋、充填体折断和牙髓坏死。两组充填体的4年存留率均为95.8%,符合美国牙医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标准(3年存留率>90%)。0~6个月两组充填体的磨耗速率最快,随后磨耗速率的下降趋于平缓,BF组4年总磨耗深度为(58±22)μm,Z350组为(54±16)μm(P>0.05),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3年磨耗深度<100μm)。两组充填体均表现为围绕咬合接触区形成凹坑状磨耗(Ⅰ型)和充填体发生均匀磨耗(Ⅱ型)。术后4年,Ⅰ型磨耗充填体中,BF组的磨耗深度大于Z350组(P<0.05),Ⅱ型磨耗充填体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的4年存留率和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用于后牙牙合面重咬合接触区时,玻璃体的耐磨性略逊于复合树脂,用于非重咬合接触区时,二者间无明显差异。
文摘目的:评价髓腔内压条件对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拔除的人无龋第三磨牙30颗分成2组,去除咬合面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选取剩余牙本质厚度为0.5~2.5 mm的牙本质试样,在有染料的髓腔内压条件下,观察牙本质表面与牙面处理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固化后表面在即刻、5 min、30min、2 h的染料渗透情况。保持最小剩余牙本质厚度为(1.0±0.1)mm,分别在有或无髓腔内压条件(15或0cm H2O,1 cm H2O=0.098 k Pa)下维持30 min,使用SBU并光照固化,然后使用模具在牙本质表面堆塑Rely X Ultimate(RLX)树脂水门汀(直径10 mm,高4 mm),制备牙本质-树脂水门汀粘接试样。试样在37℃蒸馏水中储存24 h后,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于粘接界面切割形成横截面积为0.9 mm×0.9 mm条状试样,使用微拉伸测试仪测试计算其粘接强度(两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用扫描电镜观察统计试样断裂类型(Fisher精确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粘接界面做切片,厚度0.8 mm,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形貌。结果:在髓腔内压条件下,随时间延长,粘接表面染料渗出增加。有髓腔内压时和无髓腔内压时RLX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6.26±9.78)MPa和(28.70±9.09)MPa,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样断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都以混合断裂为主。两组试样粘接界面可见4~8μm指状树脂突,分布及长短较均匀,形貌无明显差异。结论:SBU预处理牙本质后,髓腔内压不影响树脂水门汀RLX的即刻牙本质粘接强度。
文摘目的研究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DvadFlow,DF)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人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试件,将牙本质试件分为4组。G0.5、G1.0、G2.0直接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分别为0.5、1.0和2.0mm;GOB配合使用OptiBond All in One(OB)自酸蚀粘接剂后再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为2.0mm。4组上部均充填复合树脂,然后制备截面积为1mm×1mm的条形试样并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每组试样均为15个。扫描电镜观察4组牙本质-树脂界面的形态及断裂类型。结果GOB、G0.5、G1.0及G2.0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依次减小,分别为(20.19±3.11)、(8.65±1.58)、(6.65±1.13)及(5.70±0.60)MPa,4组间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0.5、G1.0、G2.0及GOB组粘接断裂类型为混合破坏B2型(DF自酸蚀粘树脂与牙本质混合破坏)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4/15、13/15、14/15及13/15。结论直接使用DF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随材料初始应用层厚度增加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