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牙髓病学专科教育体系对我国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建设的借鉴意义
1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9期497-503,共7页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口腔医学专科的建立与发展,但如何发展并无经验可循。美国在牙科专科的认定与管理方面有长期而成熟的制度。本文第一作者分别接受过中美两个体系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训练,曾分别任教于中美两国的牙学院。本文目...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口腔医学专科的建立与发展,但如何发展并无经验可循。美国在牙科专科的认定与管理方面有长期而成熟的制度。本文第一作者分别接受过中美两个体系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训练,曾分别任教于中美两国的牙学院。本文目的在于结合美国牙科协会下属委员会负责的牙科专科申请与认定标准,美国牙髓专科医师的培养现状与包括教育机构、师资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具体培养要求等,探讨如何借鉴或参考美国的经验,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医生培训体系。作者认为,培养后的专科医师认证制度对整个培养体系必不可缺,规范的转诊制度是专科医师有效服务的重要保证。以此为基础,回顾我国的牙体牙髓专科教育与培训体制,期望本文为进一步明确专科定义,完善专科培养制度并最终建立规范且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专科医师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学 牙髓病学 专科教育 专科认证 转诊制度
下载PDF
温度循环对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用温度循环的方法评价老化对一步法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离体磨牙42颗,制备浅层牙本质平面,随机分为6组,分别使用3种自酸蚀粘接剂:两步法粘接剂ClearfilSEbond(SE),一步法粘接剂Adp... 目的:用温度循环的方法评价老化对一步法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离体磨牙42颗,制备浅层牙本质平面,随机分为6组,分别使用3种自酸蚀粘接剂:两步法粘接剂ClearfilSEbond(SE),一步法粘接剂AdperPrompt(AP)和G-bond(GB),用复合树脂形成树脂冠。沿长轴纵向切割成1.0mm×1.0mm的条状,在粘接后24h、温度循环(5℃~55℃)5000次后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及进行硝酸铵银渗漏实验观察界面纳米渗漏情况。粘接强度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界面渗漏情况在扫描电镜背散射模式下进行观察。结果:3种粘接剂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SE粘接即刻(40.60±5.76)MPa,温度循环后(45.80±2.97)MPa;AP粘接即刻(19.06±1.50)MPa,温度循环后(12.62±2.10)MPa;GB粘接即刻(17.75±1.10)MPa,温度循环后(6.24±0.42)MP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粘接剂种类与温度循环对粘接强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温度循环后,AP与GB强度显著下降(P〈0.05),SE略有升高。3种粘接剂相比,即刻及温度循环处理后SE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P、GB组(P〈0.05)。纳米渗漏结果显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界面渗漏比两步法更为显著。结论:温度循环实验可导致自酸蚀粘接剂界面的变化,表现为界面形态与粘接强度的变化。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耐久性弱于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酸蚀 温度 黏着性 材料试验
下载PDF
不同粘接系统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比较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与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存在两颗楔状缺损患牙的患者50人,随机采用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α组)或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β组)粘接并用复合树脂修复缺... 目的:比较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与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存在两颗楔状缺损患牙的患者50人,随机采用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α组)或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β组)粘接并用复合树脂修复缺损。所有操作由一位医师按照标准临床步骤完成,再由另外一位检查者根据改良USPHS(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评价标准在术后1周(基线)、6个月及18个月对修复体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继发龋、术后敏感进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对复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两组各纳入50例修复体;6个月复查48位患者,α组与β组分别有两例修复体脱落,18个月复查44位患者,α组与β组分别累计有4例和6例修复体脱落,固位率分别为α组90.0%,β组86.4%。α和β组分别有3例和5例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评价为B,两组分别有2例和3例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为B,所有复查修复体均未观察到继发龋及术后敏感的情况。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所有评价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两步法酸蚀冲洗型粘接剂在观察时间内表现相近,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酸蚀 复合树脂类 牙粘合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1例 被引量:8
4
作者 田福聪 高学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根管解剖 近中颊根 上颌第一恒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 上颌磨牙 发生率 双根管 去髓术
下载PDF
EDTA表面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观察EDTA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结构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磨牙40颗,暴露浅层牙本质,分成4组,分别使用17%EDTA处理牙本质表面10 s、40 s、10 min或不处理,20例样本(n=5)用于观察牙本质表面形貌及检测钙含量,另外20例(n=5)用于... 目的:观察EDTA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结构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磨牙40颗,暴露浅层牙本质,分成4组,分别使用17%EDTA处理牙本质表面10 s、40 s、10 min或不处理,20例样本(n=5)用于观察牙本质表面形貌及检测钙含量,另外20例(n=5)用于SE Bond粘接AP-X树脂后检测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随EDTA处理时间延长,牙本质表面钙含量降低,牙本质小管暴露数目增加,界面粘接剂/混合层厚度增加,树脂突变长。4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对照组(44.69±9.52)MPa、10 s组(47.38±11.55)MPa、40 s组(43.28±10.58)MPa、10 min组(46.28±10.13)MPa,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DTA处理使牙本质表面钙含量降低,但对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效果可能由微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 EDTA 微拉伸粘接强度
下载PDF
试样形状及截面积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1 位作者 于玲 高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试样形状与粘接面积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的影响。方法:将12颗人无龋第三磨牙制备牙本质平面,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树脂粘接。分别制备2种形状和2种粘接面积的试样:条状1mm×1mm,2mm×1mm;沙漏状1mm×1mm,... 目的:比较不同的试样形状与粘接面积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的影响。方法:将12颗人无龋第三磨牙制备牙本质平面,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树脂粘接。分别制备2种形状和2种粘接面积的试样:条状1mm×1mm,2mm×1mm;沙漏状1mm×1mm,2mm×1mm,每组3颗牙齿15个试样,用微拉伸测力仪测试试样微拉伸粘接强度,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分析。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样断裂类型。结果:4组试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条状1mm×1mm组(31.83±8.62)MPa;条状2mm×1mm组(28.41±4.54)MPa;沙漏状1mm×1mm组(30.94±6.12)MPa;沙漏状2mm×1mm组(30.91±4.52)MPa,4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沙漏状试样发生牙本质内聚破坏,其余试样的断裂类型均为界面断裂。结论:试样形状(条状或沙漏状)和粘接面积(1mm×1mm或2mm×1mm)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微拉伸粘接强度 试样形状 粘接面积
下载PDF
通用型粘接剂对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傅昭然 田福聪 +2 位作者 张路 韩冰 王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一步法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与不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匹配使用时,光固化模式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Opti Bond Versa(VSA)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步法... 目的:研究一步法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与不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匹配使用时,光固化模式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和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Opti Bond Versa(VSA)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Opti Bond All in One(AIO)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SEB)作为对照,同时选择Rely X Ultimate(RLX)和Nexus 3 Universal(NX3)作为不同的双固化树脂水门汀。收集新鲜无龋磨牙80颗,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平面。根据粘接剂种类、粘接剂是否进行光固化和水门汀种类的不同组合分为16组,每组随机5颗。按照说明使用各组粘接剂,光固化(10 s)或者不进行光固化后,在粘接剂上方放置树脂水门汀厚度为1 mm,光照20 s(650 m W/cm^2),然后在水门汀上方分层填压复合树脂并固化(厚度5 mm)。水中储存24 h后,使用慢速切片机制备横截面积1 mm×1 mm的条形树脂-水门汀-牙本质样本,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SBU光固化后与RLX和NX3联合使用,粘接强度[(35.45±7.04)MPa和(26.84±10.39)MPa]显著高于未光固化组[(17.93±8.93)MPa和(10.07±5.89)MPa,P<0.001]。SBU在相同光固化模式下,与RLX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与NX3匹配使用的粘接强度(P<0.05)。与对照AIO相比,SBU光固化后与RLX匹配使用时的粘接强度高于AIO组[(35.45±7.04)MPa vs.(24.86±8.42)MPa,P<0.05],而未光固化下SBU的粘接强度低于AIO组[(17.93±8.93)MPa vs.(22.28±7.57)MPa,P<0.05]。两步法通用型粘接剂VSA与对照粘接剂SEB在不同的光照模式及联合使用不同的水门汀各组之间的粘接强度(25.98~32.24 MPa)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法通用型粘接剂的固化模式以及双固化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均有一定的程度的影响。对于两步法通用型粘接系统,固化模式以及水门汀的种类对于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剂 树脂黏固剂 牙本质黏结剂 牙应力分析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与界面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于玲 王晓燕 +1 位作者 田福聪 高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界面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与界面形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人无龋磨牙,暴露咬合面牙本质,分别使用3种粘接剂(Single Bond,SB;Clearfil SE Bond,SE;ClearfilS 3Bond,S3)制备粘接样本。粘接样本切...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界面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与界面形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人无龋磨牙,暴露咬合面牙本质,分别使用3种粘接剂(Single Bond,SB;Clearfil SE Bond,SE;ClearfilS 3Bond,S3)制备粘接样本。粘接样本切割成粘接界面约为0.9mm×0.9mm的柱形小条,用微拉伸测力仪测试粘接强度(n=15)。另外将粘接样本依次用6mol/L盐酸、5%次氯酸钠和0.08mg/ml透明质酸酶溶液处理,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结果:3种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强度分别为:SB(35.50±6.40)MPa,SE(45.06±5.29)MPa,S3(30.46±3.82)MPa,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B粘接界面的树脂突长约9~12μm,部分样本出现混合层易与粘接剂层分离。SE形成的树脂突长约9~14μm,无混合层与粘接剂层分离现象。使用S3后,树脂突稀疏,长约4~7μm,混合层与粘接剂层结合紧密。结论: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界面形态与粘接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粘接强度 粘接界面
下载PDF
用聚合收缩仪Acuvol测定填料含量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冰 董艳梅 +2 位作者 王晓燕 田福聪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改变填料含量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率的影响,探讨Acuvol聚合收缩仪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共使用9种复合树脂,包括6种定制的填料含量分别为80%,78%,76%,70%,60%,50%的复合树脂,以及3种复合树脂商品:含80%填料的SynD6树脂、含74%... 目的:研究改变填料含量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率的影响,探讨Acuvol聚合收缩仪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共使用9种复合树脂,包括6种定制的填料含量分别为80%,78%,76%,70%,60%,50%的复合树脂,以及3种复合树脂商品:含80%填料的SynD6树脂、含74%填料的Syn Compact Nano树脂和含55%填料的SynFlow树脂(填料含量均以质量分数表示)。制备半球形树脂样本,用功率为650mW/cm2卤灯固化40s(n=10),分别使用Acuvol的SVVR模式和MVVR模式测定树脂样本的聚合收缩率。结果:3种商品树脂的聚合收缩率为:SynFlow>Syn Compact Nano>SynD6。6种定制树脂的聚合收缩率为填料含量50%>60%>70%>76%>78%>80%。商品树脂、配制树脂的填料含量和聚合收缩均呈负相关关系(r为-0.982、-0.968,P<0.001)。使用多帧成像(mul-tiple-view volumetric reconstruction,MVVR)模式、单帧成像(single-view volumetric reconstruction,SVVR)模式测定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率,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5,P>0.05)。结论:填料含量是影响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的重要因素,Acuvol聚合收缩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率,MVVR模式和SVVR模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VR模式更加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聚合收缩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放大系统对复合树脂修复体修形抛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颖熠 田福聪 +2 位作者 王晓燕 王春莲 高学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91-794,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牙科放大系统在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个完整上颌前磨牙,在颊(舌)面制洞,使用粘结剂Adper Prompt和树脂Tetric N Ceram直接粘结修复。修复体随机使用传统(C)或放大...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牙科放大系统在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个完整上颌前磨牙,在颊(舌)面制洞,使用粘结剂Adper Prompt和树脂Tetric N Ceram直接粘结修复。修复体随机使用传统(C)或放大系统辅助(C+L)修形抛光技术。1周后将牙齿进行染色并对修复体边缘着色进行分区评价。结果:修复体边缘着色主要由于粘结剂/复合树脂存留于牙齿表面造成。C技术和C+L技术的修复体边缘着色评分分别为4.6±1.7和3.4±2.0(P<0.05)。结论:使用牙科放大系统能有效提高复合树脂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效果,减少边缘着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形抛光 牙科放大系统 边缘着色
下载PDF
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路 袁重阳 +2 位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系统Clearfil^(TM)SE Bond预处理剂(SP)/粘接剂(SA)和Clearfil^(TM)Protect Bond预处理剂(PP)/粘接剂(PA),醋酸氯己... 目的:研究不同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系统Clearfil^(TM)SE Bond预处理剂(SP)/粘接剂(SA)和Clearfil^(TM)Protect Bond预处理剂(PP)/粘接剂(PA),醋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acetate,CHX,1%(质量分数)]设为阳性对照,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设为阴性对照。将6种试剂与游离态S.mutan接触30 s后菌落计数;将6种试剂进行琼脂渗透实验,观察抑菌环;将CHX、PBS、SP和PP在生物人工龋坏牙本质盘上作用30 s,染色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并计算活菌/死菌比例;在牙本质盘上使用两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并固化,以空白牙本质盘作对照,滴加S.mutans培养2 h,菌落计数。使用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PBS相比,SP、PP、SA、PA和CHX对游离态S.mutans均有抑制作用(P<0.05),SP和PP较SA、PA和CHX抑菌作用强(P<0.05),CHX、SP和PP均可见明显抑菌环,PBS、SA和PA未见明显抑菌环。与PBS相比,CHX、SP和PP作用后人工龋坏牙本质表面S.mutans活菌/死菌比例更低(P<0.05),两种自酸蚀粘接系统固化后对游离态S.mutans无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粘接剂系统Clearfil^(TM)SE Bond和Clearfil^(TM)Protect Bond的预处理剂对游离态及黏附态S.mutans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粘接剂在固化前对游离态S.mutans有抑制作用;两种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在牙本质表面使用并固化后,未能表现出明显抑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牙本质粘接剂 变形链球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凝固时间对生物活性盖髓材料表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颖韬 田福聪 +2 位作者 贾斌 祖斌 王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在初始凝固及完全凝固后,与自酸蚀或酸蚀冲洗粘接系统之间的粘接强度。方法:制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iRoot BP Plus(BP)及iRoot FS(FS)试件各60个,分成三组,分别在材料初... 目的:观察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在初始凝固及完全凝固后,与自酸蚀或酸蚀冲洗粘接系统之间的粘接强度。方法:制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iRoot BP Plus(BP)及iRoot FS(FS)试件各60个,分成三组,分别在材料初始凝固时间(MTA 4 h,BP 2 h,FS 20 min)、24 h、7 d三个时间点对材料表面进行粘接处理,将各材料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自酸蚀模式或酸蚀冲洗模式进行粘接(n=10),限制粘接面积为直径3 mm圆形,上方制作复合树脂柱后测试其剪切强度并记录断裂模式,计算剪切粘接强度值后采用SPSS 1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凝固后材料表面形貌及经过不同酸蚀处理后的表面微观形态。结果:三种材料的自酸蚀和酸蚀冲洗粘接强度在初始凝固、7 d时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固24 h后,MTA的自酸蚀和酸蚀冲洗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FS与BP(P<0.05);同种材料完全凝固后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初始凝固组;各组试样断裂均为盖髓材料内聚破坏。扫描电镜下可见三种材料表面特征性晶体结构,MTA表面晶体较另外两者大;经酸蚀处理后,三种材料表面晶体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破坏。结论:本研究范围内,FS在较短初始凝固时间即可获得一定的粘接强度,与初始凝固时MTA和BP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临床条件下可以在盖髓材料初始凝固(20 min)后进行树脂直接修复,以提高临床效果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髓术 生物活性材料 剪切强度 粘接剂 凝固时间
下载PDF
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耐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穆海丽 田福聪 +1 位作者 王晓燕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 目的: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评估玻璃体和通用型复合树脂用于后牙充填的耐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8名患者共108颗患牙(每组各54颗),随机分配用玻璃体(BeautifilⅡ,简称BF)或通用型复合树脂(Filtek Z350,简称Z350)进行充填。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和4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并拍照和制取模型。使用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后,对图像进行配准和计算磨耗深度,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年回访43名患者,回访率为89.6%。BF组和Z350组各有4例和3例出现脱落、继发龋、充填体折断和牙髓坏死。两组充填体的4年存留率均为95.8%,符合美国牙医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标准(3年存留率>90%)。0~6个月两组充填体的磨耗速率最快,随后磨耗速率的下降趋于平缓,BF组4年总磨耗深度为(58±22)μm,Z350组为(54±16)μm(P>0.05),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3年磨耗深度<100μm)。两组充填体均表现为围绕咬合接触区形成凹坑状磨耗(Ⅰ型)和充填体发生均匀磨耗(Ⅱ型)。术后4年,Ⅰ型磨耗充填体中,BF组的磨耗深度大于Z350组(P<0.05),Ⅱ型磨耗充填体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的4年存留率和耐磨性均符合ADA标准,用于后牙牙合面重咬合接触区时,玻璃体的耐磨性略逊于复合树脂,用于非重咬合接触区时,二者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牙修复磨损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不同椅旁可切削修复材料序列抛光时间及表面粗糙度与光泽度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昊 田福聪 王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5-571,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修复材料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值(Ra值)与光泽度值的差异,测定适宜的抛光时间,为操作者抛光椅旁可切削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种不同种类CAD/CA...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修复材料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值(Ra值)与光泽度值的差异,测定适宜的抛光时间,为操作者抛光椅旁可切削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种不同种类CAD/CAM修复材料长石瓷(vita markⅡ,VM)、弹性瓷(vita enamic,VE)、优韧瓷(lava ulimate,LU)、复合树脂A(shofu block HC,SB)和复合树脂B(brilliant crios,BC),每种材料制备6个试样,共30个试样。将试样固定于自制抛光装置,使用Sof-Lex抛光碟系统中的中碟(medium disk,M碟,磨粒粒径10~40μm)、细碟(fine disk,F碟,磨粒粒径3~9μm)和超细碟(superfine disk,SF碟,磨粒粒径1~7μm)依次对试样进行序列抛光。试样每抛光10 s测量一次Ra值及光泽度值,数值不再变化时更换下一级抛光碟,每个抛光碟仅使用一次。更换下一级抛光碟的同时记录试样的Ra值、光泽度值以及抛光时间,实验完成后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序列抛光后所有材料Ra值较抛光前显著降低(P<0.05),光泽度值显著升高(P<0.05)。不同材料间的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U的光泽度值[(68.1±4.5)GU]与SB的光泽度值[(68.2±5.8)GU]显著高于VE[(48.1±8.1)GU]与BC[(53.2±5.8)GU],P<0.05。达到最佳Ra值和光泽度值,VM[40(30,55)s]所需总抛光时间最短,VE[140(135,145)s]、LU[130(120,140)s]、SB[140(130,150)s]与BC[130(120,140)s]的抛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CAD/CAM修复材料经Sof-Lex抛光碟系统序列抛光后均能显著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和提高光泽度值;不同材料达到最佳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所需的抛光时间不同;推荐使用Sof-Lex系统抛光时,对于长石瓷,仅用M碟抛光40 s即可。对于弹性瓷、优韧瓷、复合树脂A与复合树脂B,要序列使用M碟、F碟和SF碟抛光,总体抛光时间约130~14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 修复材料 表面粗糙度 光泽度
下载PDF
磷酸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秀花 于鹏 +1 位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SEBOND(SE)和VERSA(VE)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完好新鲜牛切牙,根据粘接剂和使用方法不同分为6组:SE①液+②液;磷酸+SE①液+②液;磷酸+SE②液;VE①液+②液;磷酸+VE①液+②液;磷酸+VE②... 目的:探讨磷酸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SEBOND(SE)和VERSA(VE)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完好新鲜牛切牙,根据粘接剂和使用方法不同分为6组:SE①液+②液;磷酸+SE①液+②液;磷酸+SE②液;VE①液+②液;磷酸+VE①液+②液;磷酸+VE②液。测试各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并观察断裂类型(n=48)。选择使用磷酸、SE①液、磷酸+SE①液、VE①液、磷酸+VE①液处理后的釉质样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SE①液+②液、磷酸+SE①液+②液、磷酸+SE②液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VE①液+②液组明显高于VE①液+②液组(P<0.05)。电镜下,磷酸处理后,釉质表面脱矿明显,形成典型蜂窝状结构,SE①液和VE①液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仍被玷污层覆盖,脱矿不明显。结论:磷酸预处理釉质表面提高了VE的粘接强度;磷酸预处理釉质表面后,是否使用预处理液对SE和VE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 釉质 粘接强度 磷酸
下载PDF
髓腔内压对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16
作者 潘怡湘 李秀花 +1 位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1-326,共6页
目的:评价髓腔内压条件对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拔除的人无龋第三磨牙30颗分成2组,去除咬合面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选取剩余牙本质厚度为0.5~2.5 mm的牙本质试样,在有染料的髓腔内压条件下,观察牙本质表... 目的:评价髓腔内压条件对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拔除的人无龋第三磨牙30颗分成2组,去除咬合面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选取剩余牙本质厚度为0.5~2.5 mm的牙本质试样,在有染料的髓腔内压条件下,观察牙本质表面与牙面处理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固化后表面在即刻、5 min、30min、2 h的染料渗透情况。保持最小剩余牙本质厚度为(1.0±0.1)mm,分别在有或无髓腔内压条件(15或0cm H2O,1 cm H2O=0.098 k Pa)下维持30 min,使用SBU并光照固化,然后使用模具在牙本质表面堆塑Rely X Ultimate(RLX)树脂水门汀(直径10 mm,高4 mm),制备牙本质-树脂水门汀粘接试样。试样在37℃蒸馏水中储存24 h后,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于粘接界面切割形成横截面积为0.9 mm×0.9 mm条状试样,使用微拉伸测试仪测试计算其粘接强度(两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用扫描电镜观察统计试样断裂类型(Fisher精确检验,双侧检验水平α=0.05)。将牙本质-树脂水门汀试样垂直粘接界面做切片,厚度0.8 mm,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形貌。结果:在髓腔内压条件下,随时间延长,粘接表面染料渗出增加。有髓腔内压时和无髓腔内压时RLX与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6.26±9.78)MPa和(28.70±9.09)MPa,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样断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都以混合断裂为主。两组试样粘接界面可见4~8μm指状树脂突,分布及长短较均匀,形貌无明显差异。结论:SBU预处理牙本质后,髓腔内压不影响树脂水门汀RLX的即刻牙本质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水门汀 髓腔内压 牙本质 拉伸强度
下载PDF
三种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人离体磨牙42颗,制备拾面牙本质平面试件(共42个试件),分别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A(ClearfilSEBond)和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B(AdperPrompt)、C(G... 目的研究不同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人离体磨牙42颗,制备拾面牙本质平面试件(共42个试件),分别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A(ClearfilSEBond)和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B(AdperPrompt)、C(G-Bond)(每种粘接剂分别为14个试件),用复合树脂形成树脂冠,将试件在粘接后24h切割成片状或条状试样。切割后即刻或水浸泡6个月后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情况。结果粘接24h切割后即刻粘接剂A的粘接强度[(40.60±5.76)MPa]显著高于粘接剂B[(19.06±1.50)MPa]和C[(17.75±1.10)MPa](P〈0.05)。水浸泡6个月后,粘接剂A的粘接强度[(36.04±3.15)MPa]低于切割后即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B[(11.19±1.97)MPa]和C[(9.14±1.15)MPa]的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切割后即刻(P〈0.05),粘接剂A的强度仍显著高于粘接剂B和C(P〈0.05)。纳米渗漏结果显示,粘接剂B和C的界面渗漏较粘接剂A更显著。结论体外长期水浸泡保存有可能对自酸蚀粘接剂界面的稳定性有影响,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较两步法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结剂 牙科粘固剂 耐久性
原文传递
与上颌窦相关的牙科诊疗三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0-291,共2页
上颌窦为上颌骨体内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含气空腔,其底壁为上颌牙槽突,是上颌牙齿的重要毗邻结构,上颌自尖牙至第三磨牙均可能与上颌窦相邻,其中尤以第一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与上颌窦的关系最密切[1]。上颌窦底可能进入上颌牙根之... 上颌窦为上颌骨体内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含气空腔,其底壁为上颌牙槽突,是上颌牙齿的重要毗邻结构,上颌自尖牙至第三磨牙均可能与上颌窦相邻,其中尤以第一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与上颌窦的关系最密切[1]。上颌窦底可能进入上颌牙根之间形成凹陷,相应牙根与窦腔之间有时仅间隔一层骨壁,个别情况下甚至没有骨质,仅有一层黏膜覆盖根尖[2]。由于上颌窦与上颌牙齿之间的紧密关系,二者在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相互影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接诊了3例与上颌窦相关的典型病例,下面将从口腔诊疗的角度对上颌窦与牙科诊疗的关系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 口腔诊疗 牙科 口腔医学院 第三磨牙 上颌牙根 第一前磨牙 牙体牙髓科
原文传递
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微拉伸粘接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于玲 王晓燕 +1 位作者 田福聪 高学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评价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并分析样本断裂类型。方法选择新拔除的人无龋下颌第三磨牙12颗,分别用3种一步法、1种两步法的自酸蚀粘接剂进行牙本质粘接。用微拉伸测力仪测试粘接强度,并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 目的评价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并分析样本断裂类型。方法选择新拔除的人无龋下颌第三磨牙12颗,分别用3种一步法、1种两步法的自酸蚀粘接剂进行牙本质粘接。用微拉伸测力仪测试粘接强度,并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样本断裂类型。结果 3种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分别为:材料 A(Adper Prompt)(23.36±2.55)MPa;材料 B(Clearfil S^3 Bond)(30.46±3.82)MPa;材料 Cc(Xeno Ⅲ)(34.59±3.46)MPa;1种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材料 D(Clearfil SsE Bond)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为(45.06±5.29)MPa。材料 D 微拉伸粘接强度最高,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样本断裂均发生于粘接界面,未观察到复合树脂或牙本质内聚破坏。结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强度低于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但多数仍可满足临床对树脂粘接强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结剂 拉伸强度 复合树脂类
原文传递
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傅昭然 蔡雪 +1 位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DvadFlow,DF)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人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试件,将牙本质试件分为4组。G0.5、G1.0、G2.0直接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分别为0.5、1.0和2.0mm;GOB... 目的研究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DvadFlow,DF)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人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试件,将牙本质试件分为4组。G0.5、G1.0、G2.0直接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分别为0.5、1.0和2.0mm;GOB配合使用OptiBond All in One(OB)自酸蚀粘接剂后再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为2.0mm。4组上部均充填复合树脂,然后制备截面积为1mm×1mm的条形试样并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每组试样均为15个。扫描电镜观察4组牙本质-树脂界面的形态及断裂类型。结果GOB、G0.5、G1.0及G2.0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依次减小,分别为(20.19±3.11)、(8.65±1.58)、(6.65±1.13)及(5.70±0.60)MPa,4组间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0.5、G1.0、G2.0及GOB组粘接断裂类型为混合破坏B2型(DF自酸蚀粘树脂与牙本质混合破坏)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4/15、13/15、14/15及13/15。结论直接使用DF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随材料初始应用层厚度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合成 粘固作用 牙本质粘接强度 断裂类型 粘接界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