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3-双(羧甲基)咪唑鎓盐钡、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
1
作者 张帆 谢世玉 +1 位作者 由立新 孙亚光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使用两性离子配体1,3-双(羧甲基)咪唑鎓盐(HBCI)分别与金属钡盐和金属锌盐进行反应,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两个新型配位聚合物[Ba(BCI)NO_(3)(H_(2)O)_(2)]_(n)和[Zn(BCI)_(2)]_(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 使用两性离子配体1,3-双(羧甲基)咪唑鎓盐(HBCI)分别与金属钡盐和金属锌盐进行反应,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两个新型配位聚合物[Ba(BCI)NO_(3)(H_(2)O)_(2)]_(n)和[Zn(BCI)_(2)]_(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Ba(BCI)NO_(3)(H_(2)O)_(2)]_(n)属于单斜晶系,C c空间群,a=1.3162(11)nm,b=1.4944(11)nm,c=0.8517(7)nm,β=127.87°,Z=4;配位聚合物[Zn(BCI)_(2)]_(n)属于单斜晶系,C c空间群,a=1.7216(5)nm,b=0.7445(2)nm,c=1.2906(4)nm,β=106.53°,Z=4.配位聚合物[Ba(BCI)NO_(3)(H_(2)O)_(2)]_(n)以相邻Ba^(2+)通过BCI-配体羧基氧原子桥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以BCI^(-)配体桥连,形成具有{4^(4)}拓扑的二维网状结构;配位聚合物[Zn(BCI)_(2)]_(n)由Zn^(2+)离子与BCI^(-)配体的羧基氧原子桥连,形成具有{4^(4);6^(2)}拓扑的二维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1 3-双(羧甲基)咪唑鎓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NHC-Ag修饰的钐配合物催化CO_(2)与端炔的羧化反应
2
作者 李金融 王文玉 +3 位作者 王晓娟 由立新 熊刚 孙亚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5-871,共7页
将1,3-二(4-羧基苯甲基)-苯并咪唑氯化物(H_(2)BCBI)与Sm(NO_(3))3•6H_(2)O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了二维配位聚合物[Sm(BCBI)(NO_(3))2•H_(2)O]n(Sm-BCBI),将其与乙酸银(AgOAc)作用引入氮杂环卡宾(NHC)-Ag(Ⅰ)催化位点,制备了氮杂... 将1,3-二(4-羧基苯甲基)-苯并咪唑氯化物(H_(2)BCBI)与Sm(NO_(3))3•6H_(2)O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了二维配位聚合物[Sm(BCBI)(NO_(3))2•H_(2)O]n(Sm-BCBI),将其与乙酸银(AgOAc)作用引入氮杂环卡宾(NHC)-Ag(Ⅰ)催化位点,制备了氮杂环卡宾-银功能化的钐配合物[NHC-Ag(Ⅰ)@Sm-BCBI]。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PXRD、TGA、XP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SEM和EDS对Sm-BCBI和NHC-Ag(Ⅰ)@Sm-BCBI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HC-Ag(Ⅰ)@Sm-BCBI催化CO_(2)(0.1MPa)与苯乙炔(1.0mmol)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考察了底物的拓展性。结果表明,Sm-BCBI为二维层状结构;NHC-Ag(Ⅰ)@Sm-BCBI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其中的银以+1价形式存在。在反应温度为50℃、以Cs2CO_(3)(1.5 mmol)为碱、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NHC-Ag(Ⅰ)@Sm-BCB用量70 mg、反应时间为16h的最佳条件下,苯丙炔酸分离产率可达80%。催化剂易回收,循环使用5次后,苯丙炔酸分离产率仍能达到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银 催化 CO_(2) 端炔 羧化反应
下载PDF
羧酸酯咪唑鎓盐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烯的环加成反应
3
作者 王培越 李金融 +3 位作者 王文玉 刘菲菲 万晓晗 由立新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384-1386,1390,共4页
使用苯并咪唑、无水碳酸钾、乙腈溶剂与4-溴甲基苯甲酸甲酯进行反应生成1,3-双(4-苯甲酸甲酯)苯并咪唑鎓溴盐(MBBI^(+)Br^(-))。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对制备的催化剂MBBI^(+)Br^(-)反应前后进行结构... 使用苯并咪唑、无水碳酸钾、乙腈溶剂与4-溴甲基苯甲酸甲酯进行反应生成1,3-双(4-苯甲酸甲酯)苯并咪唑鎓溴盐(MBBI^(+)Br^(-))。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对制备的催化剂MBBI^(+)Br^(-)反应前后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在循环反应前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MBBI^(+)Br^(-)应用于催化CO_(2)和氧化苯乙烯的环加成反应,在常压、催化剂用量为2%(摩尔分数)、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炔的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的产率达94%,且在循环5次实验后产率仍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加成反应 催化 环氧化物 环状碳酸酯
下载PDF
3-(2,4-二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原位脱羧构筑两个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由立新 王淑菊 +2 位作者 熊刚 丁茯 孙亚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328,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Cu(H2dpcp)2]n(1)和[Mn2(Hdpcp)2(H2O)2·2H2O]n(2)[H3dpcp=5-(2,4-二羧基苯基)-2-羧基吡啶],H3dpcp由3-(2,4-二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H4dpdp)原位脱羧生成。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2个化合物都属...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Cu(H2dpcp)2]n(1)和[Mn2(Hdpcp)2(H2O)2·2H2O]n(2)[H3dpcp=5-(2,4-二羧基苯基)-2-羧基吡啶],H3dpcp由3-(2,4-二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H4dpdp)原位脱羧生成。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2个化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化合物1结晶在P21/c空间群,a=0.639(13)nm,b=1.835(4)nm,c=1.115(2)nm,β=102.29(3)°,Z=2;化合物2结晶在C2/c空间群,a=3.126(6)nm,b=1.004(2)nm,c=1.080(2)nm,β=93.73(3)°,Z=4。化合物1以配体H2dpcp-桥连Cu( Ⅱ)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通过Hdpcp2-桥连Mn( Ⅱ)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负的Weiss常数θ表明化合物2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原位脱羧 3-(2 4-二羧基苯基)-2 6-二羧基吡啶 磁性
下载PDF
鸭跖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由立新 赵长山 +2 位作者 李林海 王刚 王秋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探讨了鸭跖草的休眠特性和田间发生规律以及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植株地上部和分枝的再次生根能力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鸭跖草提供生物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①鸭跖草在黑龙江省东部于 5月中旬出苗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达到出苗高峰 ,6... 探讨了鸭跖草的休眠特性和田间发生规律以及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植株地上部和分枝的再次生根能力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鸭跖草提供生物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①鸭跖草在黑龙江省东部于 5月中旬出苗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达到出苗高峰 ,6月中旬后停止出苗。出土时间持续 2 5d左右 ,累积发生密度为 2 5株 /m2 。鸭跖草在 6月 10日前的出苗数占全年出苗总数的 95 2 % ;②采集后 2 0d的种子直接进行发芽试验 ,无一萌发。通过低温层积、赤霉酸、室内保存过冬等方法处理可以部分打破休眠。低温层积 10d后进行试验 ,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最高 ;③鸭跖草植株具有很强的再次生根能力 ,只要有节就可以生根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生物学特性 休眠 杂草 有害植物
下载PDF
鸭跖草防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由立新 赵长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11-13,共3页
鸭跖草为一年生晚春杂草,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防除难度大。本试验讨论了鸭跖草防除的时期和方法。结果表明,防除鸭跖草应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结合人工防除。土壤处理施用禾耐斯+广灭灵+赛克,株防效达73.4%,鲜重防效达... 鸭跖草为一年生晚春杂草,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防除难度大。本试验讨论了鸭跖草防除的时期和方法。结果表明,防除鸭跖草应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结合人工防除。土壤处理施用禾耐斯+广灭灵+赛克,株防效达73.4%,鲜重防效达89.7%;乙草胺+广灭灵+赛克的株防效达68.4%,鲜重防效达86.5%。人工防除时应在土表含水量低于13%,且天气晴朗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防除技术 土壤处理 人工防除 分布范围 茎叶处理 广灭灵 防效 一年生 抗药性 禾耐斯 乙草胺 含水量 赛克 鲜重 杂草 施用 晴朗
下载PDF
三个基于3-(2,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的Cu(Ⅱ)、Mn(Ⅱ)配合物的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淑菊 蔺明明 +3 位作者 熊刚 由立新 丁茯 孙亚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83-1790,共8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个新型配位聚合物:[Cu(Hdppa)(H_2O)]_n(1)、{[Cu_2(dppa)(μ_2-OH)(H_2O)]·H_2O}_n(2)和{[Mn_3(dppa)_2(H_2O)_4]·2H_2O}_n(3),(H3dppa=3-(2,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个新型配位聚合物:[Cu(Hdppa)(H_2O)]_n(1)、{[Cu_2(dppa)(μ_2-OH)(H_2O)]·H_2O}_n(2)和{[Mn_3(dppa)_2(H_2O)_4]·2H_2O}_n(3),(H3dppa=3-(2,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371(2)nm,b=0.805(11)nm,c=1.266(19)nm,β=112.74(3)°,Z=4;化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39(4)nm,b=1.039(5)nm,c=1.110(5)nm,α=98.31°,β=110.630(3)°,γ=111.90(3)°,Z=2;化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81(6)nm,b=0.939(6)nm,c=1.038(7)nm,α=100.29°,β=97.990(10)°,γ=111.13(7)°,Z=1。化合物1以配体Hdppa2-桥联Cu(Ⅱ)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以配体dppa3-分别桥联Cu(Ⅱ)和Mn(Ⅱ)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在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中存在较强的铁磁耦合作用,其磁交换常数分别为4.44和8.94 cm-1;而化合物3中Mn(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3-(2 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 晶体结构 磁性
下载PDF
含联苯三羧酸及二咪唑基吡啶配体的两个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淑菊 田彦文 +2 位作者 由立新 丁茯 孙亚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1-516,共6页
以3,3′,5-联苯三羧酸(biphenyl-3,3′,5-tricarboxylic acid,H3bpta)、2,6-二(1-咪唑基)吡啶(2,6-bis(imidazole-1-yl)pyridine,bip)、Zn(NO3)2·6H2O和ZnCl2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3(H2O)7(bpta)2]·5H2O}n... 以3,3′,5-联苯三羧酸(biphenyl-3,3′,5-tricarboxylic acid,H3bpta)、2,6-二(1-咪唑基)吡啶(2,6-bis(imidazole-1-yl)pyridine,bip)、Zn(NO3)2·6H2O和ZnCl2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3(H2O)7(bpta)2]·5H2O}n(1)和{[Zn2Cl(bpta)(bip)2]·2H2O}n(2)。并利用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3.317 1(11)nm,b=1.495 7(5)nm,c=0.695 1(2)nm,β=91.50°,Z=4;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c空间群,a=1.960 4(4)nm,b=1.035 7(2)nm,c=1.998 7(4)nm,β=101.97(3)°,Z=4。化合物1通过bpta桥联Zn髤形成1D链,通过配位水与羧基氧之间的氢键作用构筑成3D结构。化合物2中bip桥联Zn髤构成1D螺旋链状结构,进一步通过bpta桥连形成2D网状结构。此外,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热稳定性分析和荧光性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3 3' 5-联苯三羧酸 2 6-二(1-咪唑基)吡啶
下载PDF
乙草胺合成中酰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淑菊 由立新 张寒露 《辽宁化工》 CAS 2007年第3期155-156,共2页
以2-甲基-6-乙基苯胺(甲乙苯胺)和氯乙酰氯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设计和极差分析讨论了采用间歇法合成乙草胺过程中酰化反应中间体2’-甲基-6’-乙基-2-氯乙酰苯胺(伯酰胺)的产率影响因素。通过极差分析确定,反应时间是影响伯酰胺产率的... 以2-甲基-6-乙基苯胺(甲乙苯胺)和氯乙酰氯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设计和极差分析讨论了采用间歇法合成乙草胺过程中酰化反应中间体2’-甲基-6’-乙基-2-氯乙酰苯胺(伯酰胺)的产率影响因素。通过极差分析确定,反应时间是影响伯酰胺产率的主要因素。产率较高的反应条件是甲乙苯胺∶氯乙酰氯∶二甲苯=1.0∶0.9∶3.5,时间为85 min;产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酰胺 酰化反应 乙草胺 间歇法
下载PDF
氮杂环卡宾-钯功能化的配位聚合物(NHC-Pd@Zn-L):合成、表征及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杰 张帆 +2 位作者 谢世玉 由立新 孙亚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08-3614,共7页
以1,3-二(1-羧乙基)咪唑盐(HL)和Zn(NO_(3))_(2)·6H_(2)O反应合成二维配位聚合物[Zn(L)_(2)]_(n)(Zn-L),产物再与K_(2)PdCl_(4)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引入氮杂环卡宾-钯(NHC-Pd)催化位点,制得催化剂NHC-Pd@Zn-L,并通过PXRD、TGA、IC... 以1,3-二(1-羧乙基)咪唑盐(HL)和Zn(NO_(3))_(2)·6H_(2)O反应合成二维配位聚合物[Zn(L)_(2)]_(n)(Zn-L),产物再与K_(2)PdCl_(4)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引入氮杂环卡宾-钯(NHC-Pd)催化位点,制得催化剂NHC-Pd@Zn-L,并通过PXRD、TGA、ICP、SEM、EDS和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HC-Pd@Zn-L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修饰后晶体的框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Pd以NHC-Pd的形式结合在Zn-L中,并均匀分散在配位聚合物中。将NHC-Pd@Zn-L用于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当以苯硼酸和溴苯为底物,催化剂用量为15 mg,乙醇为溶剂,碳酸钾为碱的条件下60℃反应6 h,产率达到>99%,而且催化剂易于回收并可循环使用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钯 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催化 配位聚合物 后合成修饰
下载PDF
4'-(5-四氮唑基)-联苯4-甲酸构筑的铕、铒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11
作者 赵锦 纵文慧 +2 位作者 王淑菊 由立新 孙亚光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2个新型配合物:[Er_4(HL)_4(L)_4·(H_2O)_(20)](配合物1)和[Eu_2(HL)_2(L)_2·(H_2O)_(10)](配合物2),[H_2L=4′-(5-四氮唑基)-联苯4-甲酸].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 通过水热法合成2个新型配合物:[Er_4(HL)_4(L)_4·(H_2O)_(20)](配合物1)和[Eu_2(HL)_2(L)_2·(H_2O)_(10)](配合物2),[H_2L=4′-(5-四氮唑基)-联苯4-甲酸].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2个配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a=1.204 6(2)nm,b=1.611 3(3)nm,c=1.713 7(3)nm,α=83.48(3)°,β=70.39(3)°,γ=68.57(3)°,Z=1;配合物2:a=0.80900(16)nm,b=1.1810(2)nm,c=1.727 0(3)nm,α=105.23(3)°,β=96.69(3)°,γ=107.92(3)°,Z=1.配合物1和配合物2均为零维结构,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铕(Ⅲ) 铒(Ⅲ) 氢键作用
下载PDF
两种新型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12
作者 纵文慧 王淑菊 +1 位作者 由立新 孙亚光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5-(吡啶-4-基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H_2L)和3-(2,4-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H_4 dpdp)为桥连配体,分别与Ni(NO_3)_2·5H_2O反应得到2种浅绿色块状晶体:[Ni(L)(H_2O)_5]·2H_2O·DMF(配合物1)和[Ni(Hdpcp...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5-(吡啶-4-基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H_2L)和3-(2,4-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H_4 dpdp)为桥连配体,分别与Ni(NO_3)_2·5H_2O反应得到2种浅绿色块状晶体:[Ni(L)(H_2O)_5]·2H_2O·DMF(配合物1)和[Ni(Hdpcp)(H_2O)_2]·H_2O(配合物2).5-(2,4-羧基苯基)-2-羧基吡啶(H_3 dpcp)由3-(2,4-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H_4 dpdp)原位脱羧生成.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2个配合物进行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a=0.690 4(14)nm,b=2.774 0(5)nm,c=1.326 5(4)nm,β=108.82(3)°,Z=4;配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Ccca空间群,a=1.684 2(3)nm,b=2.218 6(4)nm,c=1.452 1(3)nm,Z=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氢键作用 晶体结构 镍(Ⅱ)
下载PDF
咪唑鎓溴盐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烯的环加成反应
13
作者 郭杰 徐颖 +2 位作者 李金融 由立新 孙亚光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81-484,556,共5页
采用4-甲基间苯二甲酸、三甲基硅咪唑和苯并咪唑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咪唑鎓溴盐,即1,3-双(3,5-二甲氧羰基苯甲基)咪唑鎓溴盐(化合物1)和1,3-双(二甲氧羰基苯甲基)苯并咪唑鎓溴盐(化合物2),并通过^(1)H NMR、IR和TGA进行结构表征.将两... 采用4-甲基间苯二甲酸、三甲基硅咪唑和苯并咪唑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咪唑鎓溴盐,即1,3-双(3,5-二甲氧羰基苯甲基)咪唑鎓溴盐(化合物1)和1,3-双(二甲氧羰基苯甲基)苯并咪唑鎓溴盐(化合物2),并通过^(1)H NMR、IR和TGA进行结构表征.将两种咪唑鎓溴盐用于CO_(2)与氧化苯乙烯的环加成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3%(摩尔分数),在不添加辅助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00℃,无溶剂且CO_(2)处于球压的条件下,化合物1、化合物2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烯反应生成碳酸苯乙烯酯,产率分别达到83%和86%;两种催化剂均可通过洗涤回收;经^(1)H NMR分析表明催化反应后催化剂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化合物1可以循环使用6次而产率没有明显降低,化合物2循环使用3次后产率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鎓溴盐 催化 CO_(2) 环状碳酸脂
下载PDF
如何加强装饰工程质量管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由立新 钱伟忠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3期144-145,共2页
阐述施工企业在装饰过程中,将装饰工程质量的严格把关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属于动态管理。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落实质量目标,对于施工过程中问题及时解决,以便铸就装饰精品。
关键词 质量意识 质量目标 落实“三检”制度
下载PDF
双金属异相催化剂Fe3O4@La-MOF-Schiff-Pd/Ni的制备及其催化Suzuki偶联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由立新 赵柏蓓 +2 位作者 陈小玲 熊刚 孙亚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74-1980,共7页
将Fe3O4纳米粒子负载到金属有机骨架La-MOF中,然后向其中引入Pd/Ni活性位点,制得含磁性纳米粒子的Pd/Ni双金属异相催化剂(Fe3O4@La-MOF-Schiff-Pd/Ni),并通过SEM、TEM、EDS、ICP、PXRD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被... 将Fe3O4纳米粒子负载到金属有机骨架La-MOF中,然后向其中引入Pd/Ni活性位点,制得含磁性纳米粒子的Pd/Ni双金属异相催化剂(Fe3O4@La-MOF-Schiff-Pd/Ni),并通过SEM、TEM、EDS、ICP、PXRD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被成功嵌入到了La-MOF中,经过后合成修饰后,Pd和Ni活性位点被均匀分散在MOF框架中。该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以碘苯(1.0 mmol)和苯硼酸(1.2 mmol)为反应物时,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无水碳酸钾为碱、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6h、催化剂用量8mg,在该条件下联苯产率达95%。该催化剂可以通过外加磁铁进行分离回收,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仍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产物产率为82%。Suzuki偶联反应机理探究结果表明,Pd和Ni可能具有协同催化效应。底物拓展实验表明,Fe3O4@La-MOF-Schiff-Pd/Ni双金属催化剂对含不同取代基的芳基溴化物和碘化物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UKI偶联反应 金属有机框架 磁性纳米粒子 催化技术
下载PDF
论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由立新 朱健颖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139-141,共3页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顷目管理 施工管理 成本分解 成本控制
下载PDF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a Trinuclear Mn(Ⅱ) Cluster:[Mn_3(bpta)_2(bip)_2]_n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淑菊 田彦文 +2 位作者 由立新 丁茯 孙亚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633-1638,共6页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Mn3(bpta)2(bip)2], (H3bpta = biphenyl-3,3',5-tricar- boxylic acid, bip = 2,6-bis(imidazole-1-yl)p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 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Mn3(bpta)2(bip)2], (H3bpta = biphenyl-3,3',5-tricar- boxylic acid, bip = 2,6-bis(imidazole-1-yl)p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 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XRD, TG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4.919(3), b = 9.780(2), c = 20.352(7) A, V = 2344.4(10) A3, Z= 2, C52H32Mn3N10012, Mr = 1153.70, Dc = 1.634 g/cm3, p(MoKa) = 0.876 mm-1, F(000) = 1170, the finalR = 0.0605 and wR = 0.1177. The complex forms a 2D layer with trinuclear Mn(II) units and further assembles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 through C-H..'O hydrogen bonding and C-H...π interactions. Moreover, the negative J value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ntiferromagnetic coupling between the Mn(II) ions within a trinuclear 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crystal structure trinuclear Mn(ll) cluster biphenyl-3 3" 5-tricarboxylic acid 2 6-bis(imidazole-l-yl)pyridine
下载PDF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伟忠 由立新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砌体裂缝的成因和裂缝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措施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所出现的裂缝完全可以控制并解决。
关键词 砌体结构 裂缝 措施
下载PDF
基于混合配体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文丽 王淑菊 +1 位作者 熊刚 由立新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13-217,共5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噻吩-2,5-二羧酸(H_2TDC)和2,6-二(1-咪唑基)吡啶(BIP)为混合配体,与Co(NO_3)_2·6H_2O反应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Co(BIP)(TDC)·2H_2O(化合物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噻吩-2,5-二羧酸(H_2TDC)和2,6-二(1-咪唑基)吡啶(BIP)为混合配体,与Co(NO_3)_2·6H_2O反应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Co(BIP)(TDC)·2H_2O(化合物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到晶体解析结果: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a=1. 668 0(3) nm,b=1. 839 0(4) nm,c=0. 682 00(14) nm,β=99. 20(3)°,Z=4.化合物通过双配体桥联形成Co(Ⅱ)离子为节点的锁链状一维结构,通过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磁性研究表明,相邻Co(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 钴(Ⅱ)
下载PDF
两个新颖的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20
作者 刘会杰 王淑菊 +2 位作者 由立新 熊刚 孙亚光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18-223,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两个新颖的三维异金属配位聚合物{NaNd(C_2O_4)_2[HN(CH_3)_2](H_2O)_2·H_2O}_n(1)和{Na_2Pr(C_2O_4)_2(μ_3-OH)[HN(CH_3)_2]H_2O}_n(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 通过水热法合成两个新颖的三维异金属配位聚合物{NaNd(C_2O_4)_2[HN(CH_3)_2](H_2O)_2·H_2O}_n(1)和{Na_2Pr(C_2O_4)_2(μ_3-OH)[HN(CH_3)_2]H_2O}_n(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可得:配位聚合物1和2均为单斜晶系,结晶在P2_1/n空间群,配合物1:a=0. 969 9(6) nm,b=1. 184 9(8) nm,c=1. 236 9(8) nm,β=99. 236(6)°,Z=4;配合物2:a=0. 973 0(4) nm,b=1. 198 0(5) nm,c=1. 242 2(5) nm,β=99. 487(4)°,Z=4.配位聚合物1和2通过C_2O_4^(2-)以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并通过C_2O_4^(2-)进一步构建出三维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晶体结构 异金属配位聚合物 草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