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白元俊 陈彦 +2 位作者 李柏宏 朱茂山 李小平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9-13,共5页
通过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该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及着生方式,得出了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萌发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才可萌发。分生孢子在适合条件下,经2h即可萌... 通过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该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及着生方式,得出了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萌发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才可萌发。分生孢子在适合条件下,经2h即可萌发,4h即可达到最高萌发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最适pH范围为5~6,最适碳源为6碳糖,氮源以NH4+形态为好。碳氮源浓度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霉叶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应用络氨铜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被引量:2
2
作者 白元俊 王疏 +1 位作者 刘晓舟 石守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3-44,共2页
应用络氨铜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元俊王疏刘晓舟石守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110161)络氨铜(又名二元酸铜)是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利用生产中的副产品有机混合酸合成的农用杀菌剂。其产品为深蓝色液体,铜含量≥... 应用络氨铜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元俊王疏刘晓舟石守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110161)络氨铜(又名二元酸铜)是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利用生产中的副产品有机混合酸合成的农用杀菌剂。其产品为深蓝色液体,铜含量≥4%,pH值10~11,属低毒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氩铜 杀菌剂 黄瓜 细菌性 角斑病 防治
下载PDF
水稻稻曲病菌的毒素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白元俊 王疏 +3 位作者 刘晓舟 石守荣 将宝山 刘书茂 《辽宁农业科学》 1997年第1期30-33,共4页
水稻稻曲病菌的毒素研究收稿日期:1996-04-01白元俊王疏刘晓舟石守荣将宝山刘书茂(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农业站)(东港市植保站)水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virens(Cke.... 水稻稻曲病菌的毒素研究收稿日期:1996-04-01白元俊王疏刘晓舟石守荣将宝山刘书茂(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农业站)(东港市植保站)水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virens(Cke.)Tak.〕是目前危害水稻的主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病菌 毒素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侵染概率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元俊 傅俊范 +3 位作者 张自然 丁柏涛 严雪瑞 潘荣光 《辽宁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试验采用人工接种方法 ,初步测定了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病害侵染概率。结果表明 ,玉米弯孢菌侵染概率界于 0 .0 1 0 1~ 0 .2 6 2 8之间 ,其中玉米拔节期室内离体叶保湿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为0 .1 6 2 7,而玉米拔节期田间... 试验采用人工接种方法 ,初步测定了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病害侵染概率。结果表明 ,玉米弯孢菌侵染概率界于 0 .0 1 0 1~ 0 .2 6 2 8之间 ,其中玉米拔节期室内离体叶保湿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为0 .1 6 2 7,而玉米拔节期田间雨天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为 0 .1 5 4 3;玉米开花期室内离体叶保湿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为 0 .2 6 2 8;而玉米开花期田间干旱条件下接种 ,侵染概率平均值仅为 0 .0 1 0 1。玉米在开花期比拔节期抗病性差 ,同时湿度是影响侵染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菌叶斑病 侵染概率 人工接种
下载PDF
草莓灰霉病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白元俊 潘荣光 《辽宁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14-15,共2页
辽宁省草莓的种植面积大约有 10 0 0 0hm2 ,各种主要病害发生率为 30 %以上 ,减产率在 2 0 %以上。因此对草莓病害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草莓业的发展 ,近几年对辽宁省草莓主要病害的化学药剂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化学药剂防治试... 辽宁省草莓的种植面积大约有 10 0 0 0hm2 ,各种主要病害发生率为 30 %以上 ,减产率在 2 0 %以上。因此对草莓病害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草莓业的发展 ,近几年对辽宁省草莓主要病害的化学药剂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筛选出施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灰霉病 化学药剂防治 药效试验 施佳乐 克霉威 症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元俊 潘荣光 《杂粮作物》 CAS 2003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玉米 矮花叶病毒病 发生规律 防治 症状 人工接毒试验 初侵染源 诊断
下载PDF
稻曲病菌的病原学 被引量:48
7
作者 王疏 白元俊 +2 位作者 周永力 姚健民 白金铠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稻曲病菌产生的黄色和黑色厚垣孢子表面都有疣状突起,但黑色厚垣孢子的疣状突起明显。常规萌发试验,黄色厚垣孢子萌发,黑色不萌发。黄色厚垣孢子在4℃和25℃下贮存分别保持萌发能力1年和80d左右,萌发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 稻曲病菌产生的黄色和黑色厚垣孢子表面都有疣状突起,但黑色厚垣孢子的疣状突起明显。常规萌发试验,黄色厚垣孢子萌发,黑色不萌发。黄色厚垣孢子在4℃和25℃下贮存分别保持萌发能力1年和80d左右,萌发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pH5~pH8和25℃~30℃。光照可诱导产生厚垣孢子。病菌在PD和PS培养液中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田间采集的稻曲病菌菌核在砂培条件下可以萌发并可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该菌可产生毒素,在一定的浓度下,对稻种萌发和胚芽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厚垣孢子 菌核 毒素 水稻 病原学
下载PDF
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疏 白元俊 +2 位作者 周永力 姚健民 白金铠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1-326,共6页
新发现的稻曲病菌白化菌株其分生孢子座白色,厚垣孢子表面光滑,大小为3.5-6.0×3.5-6.8μm。在麦芽糖-稻芽浸渍液中可产生较多的分生孢子。pH值为6时生长最好。普通培养基中加入几种供试碳源和氮源均有利于菌... 新发现的稻曲病菌白化菌株其分生孢子座白色,厚垣孢子表面光滑,大小为3.5-6.0×3.5-6.8μm。在麦芽糖-稻芽浸渍液中可产生较多的分生孢子。pH值为6时生长最好。普通培养基中加入几种供试碳源和氮源均有利于菌落生长,以蔗糖为碳源,浓度为2%或以L-天门冬酰胺为氮源浓度为0.2%~0.3%时时其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培养过程中可产生对稻种萌发有抑制作用的毒素,而固体培养时产毒能力高于液体培养。白化菌株回接到水稻上可重新产生白色稻曲球。该菌和稻曲病菌的酯酶同功酶和RAPD扩增谱带明显不同。可见白化菌株具有独立于稻曲病菌的新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菌株 稻曲病菌 厚垣孢子 水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葡萄霜霉病菌拮抗放线菌PY-1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梁春浩 臧超群 +4 位作者 安福涛 刘长远 白元俊 于舒怡 刘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1-929,共9页
为探讨暗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 PY-1液体摇瓶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抑制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PY-1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 为探讨暗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 PY-1液体摇瓶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抑制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PY-1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PY-1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50 g/L、葡萄糖5 g/L、蛋白胨5 g/L、氯化铵5 g/L、氯化钠0.5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5 d、初始p H 7.0、250 m L三角瓶装液量90 m L、接种量体积分数5%、摇床转速180 r/min。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PY-1发酵液抑菌率达到99.26%,抑菌能力提高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 发酵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葡萄霜霉病菌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及产量损失测定 被引量:20
10
作者 傅俊范 白元俊 +1 位作者 薛敏菊 牟连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播梯度观测结果,拟合了病害传播梯度模型。田间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发生此病玉米可减产1.67%~36.95%,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流行动态 产量损失 传播梯度
下载PDF
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联合毒力及防病效果 被引量:13
11
作者 苗则彦 赵杨 +2 位作者 李颖 寇永春 白元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引起番茄斑疹病的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的毒力及两种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具有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5.32...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引起番茄斑疹病的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的毒力及两种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具有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5.32μg/mL和2.66μg/mL;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质量比1∶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噻霉酮及春雷霉素与噻霉酮(1∶1)混剂,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混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疹病菌 杀菌剂 毒力 联合毒力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杨 白元俊 +2 位作者 苗则彦 李颖 赵奎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2个芜菁甘蓝品种Laurentian和Wilhelmsburger,2个结球甘蓝品种Jersey Queen和Badger Shipper),于2011—2012年连续2年对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11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2个芜菁甘蓝品种Laurentian和Wilhelmsburger,2个结球甘蓝品种Jersey Queen和Badger Shipper),于2011—2012年连续2年对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11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菌主要种群均为4号生理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菌 生理小种 东北地区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傅俊范 白元俊 +7 位作者 孟凡祥 李素莉 牟连晓 薛敏菊 严雪瑞 王涛 李朝辉 陈荣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68-471,共4页
采用不同菌源梯度人工接种的方法 ,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不同的18个发病小区 ,分析各期病情指数与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对玉米百粒重、单穗重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 ,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 采用不同菌源梯度人工接种的方法 ,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不同的18个发病小区 ,分析各期病情指数与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对玉米百粒重、单穗重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 ,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 ,产量损失率最高可达38.24 % ,而病情指数对穗数没有直接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两个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 :(1)关键期病情模型(CPM) ,L=2.8219+0.7402x1 (R=0.8799,SD=5.2149,N=18)。(2)多期病情模型(MPM) :L=1.073 +0.426x1 +0.170x2 (R=0.892,SD=5.2898,N=18)。式中 :L为玉米产量损失率 ;x1 为授粉期病情指数 ;x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菌叶斑病 产量损失 估计模型
下载PDF
东北地区部分玉米品种资源抗玉米矮花叶病鉴定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姜华 白元俊 +1 位作者 赵延明 刘维志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7,共4页
以田间人工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 -B)和自然感染相结合方法 ,鉴定了东北地区部分玉米品种资源 10 0份 ,筛选出 5 4 3、2 12 5、2 0 2 6、CY119等自交系和沈试 2 9、87_1×L10 5、4 4 4× 87_1、丹 4 0 8_2、吉单 3 2 1等杂... 以田间人工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 -B)和自然感染相结合方法 ,鉴定了东北地区部分玉米品种资源 10 0份 ,筛选出 5 4 3、2 12 5、2 0 2 6、CY119等自交系和沈试 2 9、87_1×L10 5、4 4 4× 87_1、丹 4 0 8_2、吉单 3 2 1等杂交种高抗材料 13份。对部分玉米材料以温室苗期接毒鉴定与大田接毒鉴定比较 ,多数品种温室鉴定比田间鉴定发病率高 1倍左右 ,但部分品种仍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抗病性。温室鉴定应该与大田鉴定相结合以缩短鉴定年限 ,使鉴定结果更加可靠。大田鉴定播期不同 ,同一品种的抗病性表现有别 ,播期晚病率高、病情重 ;接毒后抗性品种潜育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矮花叶病 抗性鉴定 品种资源 东北地区 温室鉴定 大田鉴定
下载PDF
稻曲病菌孢子形成的培养技术及人工接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疏 杜毅 +3 位作者 褚茗莉 白元俊 邵雪 鲁守平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5-37,共3页
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Tak)二代菌种转接在大米培养基上,培养70天后产生厚垣孢子。光照对厚垣孢子产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光暗交替的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较多厚垣孢子,在26℃黑暗条件下,稻曲病菌可以在 PD、PS、PW、Y... 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Tak)二代菌种转接在大米培养基上,培养70天后产生厚垣孢子。光照对厚垣孢子产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光暗交替的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较多厚垣孢子,在26℃黑暗条件下,稻曲病菌可以在 PD、PS、PW、YPPD 培养液中产生分生孢子。稻曲病菌菌核在沙培条件下萌发并可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利用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悬浮液在水稻孕穗期注射接种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孢子 培养
下载PDF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疏 杜毅 +3 位作者 褚茗莉 白元俊 邵雪 刘晓舟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4-35,共2页
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ke.)Tak〕产生的黄色厚垣孢子萌发,黑色厚垣孢子不萌发.黄色厚垣孢子的萌发能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急骤下降.变温处理对该菌有性世代发育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温差大于10℃的培养条... 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ke.)Tak〕产生的黄色厚垣孢子萌发,黑色厚垣孢子不萌发.黄色厚垣孢子的萌发能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急骤下降.变温处理对该菌有性世代发育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温差大于10℃的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较多的子座.本文对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厚垣孢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病菌 生物学
下载PDF
稻曲病接种菌源及接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疏 白元俊 +3 位作者 刘晓舟 朱茂山 郭晓波 姜克平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5,共3页
试验筛选出两种致病力较强的接种菌源,稻曲病菌在PD、PS两种培养液中分生孢子产生量可达108个/毫升以上,用适温高湿可以部分地打破老熟厚垣孢子休眠。本试验首次进行了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的分离、培养研究,用培养的白化菌株在... 试验筛选出两种致病力较强的接种菌源,稻曲病菌在PD、PS两种培养液中分生孢子产生量可达108个/毫升以上,用适温高湿可以部分地打破老熟厚垣孢子休眠。本试验首次进行了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的分离、培养研究,用培养的白化菌株在水稻孕穗期接种成功。在相同条件下,注射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喷雾接种。接种后的相对低温处理有利于病害发生。作者认为接种菌源与接种后的温度是人工接种成功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接种方法 水稻
下载PDF
稻曲病发生规律与栽培防治研究初报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毅 褚茗莉 +3 位作者 王疏 徐慧民 白元俊 邵雪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1-14,32,共5页
稻曲病(Ustilagrnoidea virens(cke)Tak)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可造成严重减产,降低稻谷品质;对家禽、家畜等有一定毒性。近几年,由于感病品种的推广和氮肥使用量的增加,造成该病的大发生。因此,稻曲病菌源也多年积累,给稻曲病的流行创造... 稻曲病(Ustilagrnoidea virens(cke)Tak)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可造成严重减产,降低稻谷品质;对家禽、家畜等有一定毒性。近几年,由于感病品种的推广和氮肥使用量的增加,造成该病的大发生。因此,稻曲病菌源也多年积累,给稻曲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我省1984年发病面积300万亩,1985年发病面积约500万亩,1986年全省发病面积超过500万亩,病穗率达10~33%。为探索栽培措施与稻曲病发生和流行的相关性,寻找有效防治办法,1986~1988年我们在沈阳进行了稻曲病流行规律及栽培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发生规律 栽培防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与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晓舟 白元俊 +5 位作者 王疏 董海 杨皓 缪建锟 孙柏欣 茆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12-4113,4129,共3页
于2009、2010和2011年连续3年在辽宁省东港市土房北村水稻田利用9个当地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其稻曲病发生程度有明显差异,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其稻曲病的发生... 于2009、2010和2011年连续3年在辽宁省东港市土房北村水稻田利用9个当地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其稻曲病发生程度有明显差异,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其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也存在规律性变化,水稻播期越晚稻曲病发生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曲病 播期
下载PDF
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致病力分化研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苗则彦 白元俊 +2 位作者 李颖 赵杨 赵奎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目前国际上已有Williams、ECD、Somé和Kuginuki 4套鉴别系统用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鉴定。其中Williams和ECD鉴别系统被广泛应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Somé和Kuginuki分... 目前国际上已有Williams、ECD、Somé和Kuginuki 4套鉴别系统用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鉴定。其中Williams和ECD鉴别系统被广泛应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Somé和Kuginuki分别根据法国和日本的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特点,在Williams和ECD鉴别系统的基础上,建立Somé和Kuginuki两个鉴别系统。根肿病菌的单孢子分离是生理小种或致病型鉴定中的研究难点,目前主要采用琼脂法和液滴法。不同研究人员使用的病害鉴定方法及分级标准不同,目前主要采用蘸根法、点滴法和菌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菌 生理小种 致病型 单孢子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