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仰与教化之间:元明清文昌神附祀庙学的原因 被引量:2
1
作者 白娴棠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39,共5页
文昌信仰有两种不同的指向,一种指向文昌星神信仰,一种指向文昌帝君。文昌星神兼具司命、司禄、理文绪之职,秦汉时期司命之职凸显,概与人们对于天命的信仰有关。文昌帝君的原型是梓潼神,从最初的民间自然神发展到人神,从对人神散发英勇... 文昌信仰有两种不同的指向,一种指向文昌星神信仰,一种指向文昌帝君。文昌星神兼具司命、司禄、理文绪之职,秦汉时期司命之职凸显,概与人们对于天命的信仰有关。文昌帝君的原型是梓潼神,从最初的民间自然神发展到人神,从对人神散发英勇之气的武魄的崇拜发展到寄托人们对文武双全的人神崇拜,再发展到对注重文职的人神崇拜。元时受道教的影响,文昌帝君是在吸纳文昌星神信仰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其神职扩大,且主文运的职能凸显,因此被附祀庙学。元明清出现的文昌神更多指向融合了文昌星神的文昌帝君。元明清时期,在庙学祭祀文昌神大略有三种原因:其一,文昌神附祀庙学可以弥补庙学祭祀神圣性的不足;其二,文昌神附祀庙学可以刺激因儒学不兴、科举荒废而导致的缺乏人才的教育的发展;其三,文昌神附祀庙学有助于国家兴盛,社会和谐。从元明清文昌神附祀庙学可以看出信仰与教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信仰发展教育,刺激人们参加科举;信仰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教化;教化是信仰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教化 文昌 庙学
下载PDF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顶岗支教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山西师范大学支教学生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娴棠 《现代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3,共3页
通过与顶岗支教学生的访谈,从学生的视角去理性看待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总结出目前存在于师范院校顶岗支教实习模式在对支教学生的管理上、对支教学生职前培训内容上、顶岗支教实习实施上、实习生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改革下实习学校... 通过与顶岗支教学生的访谈,从学生的视角去理性看待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总结出目前存在于师范院校顶岗支教实习模式在对支教学生的管理上、对支教学生职前培训内容上、顶岗支教实习实施上、实习生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改革下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负面影响,以此引起师范院校管理者的理性思考,从而进一步完善顶岗支教实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顶岗支教 实习模式
下载PDF
家、校、社“三结合”的内容、路径和启示——自《林哈德和葛笃德》切入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娴棠 于苏宁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15-20,共6页
《林哈德和葛笃德》是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著的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著作,书中满含裴氏关于家、校、社相结合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智慧。家、校、社“三结合”的主要内容,即德为立世之本、智为成才之基、劳为谋生之道。促进儿... 《林哈德和葛笃德》是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著的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著作,书中满含裴氏关于家、校、社相结合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智慧。家、校、社“三结合”的主要内容,即德为立世之本、智为成才之基、劳为谋生之道。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校、社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是旁观者,三者应相互配合,同向偕行。首先要做到学校引领,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其次要做到资源整合,聚集家、校、社的优势资源;最后要做到政府发力,落实自身的社会教育责任。分析书中对于家、校、社“三结合”的经验,对当前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确定育人共同目标为家、校、社结合的前提;二是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为家、校、社结合的关键;三是形成优良的家教家风为家、校、社结合的支撑;四是整合利用各方资源为家、校、社结合的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劳动教育 家庭教育 协同育人
下载PDF
贫困地区初中教师教学机智实证分析
4
作者 白娴棠 郭洪瑞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87-91,共5页
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结构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日益受到关注。在对教学机智的含义进行探析基础上,阐明教学机智对于课程资源、学生发展等重要意义,并以山西省永和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初中... 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结构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日益受到关注。在对教学机智的含义进行探析基础上,阐明教学机智对于课程资源、学生发展等重要意义,并以山西省永和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初中教师的教学机智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关于该地区初中教师教学机智的相关结论。此外,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和具体实际提出新时期教学机智的培养理念与途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学校应该注重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学校应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以老帮新;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初中 教师 教学机智
下载PDF
高师院校师范生学习状况的检测与评估——基于××师范大学的经验数据
5
作者 白娴棠 郭洪瑞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0-16,共7页
以××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校师范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测,并从职业认同、学习状态、技能情意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识别与评估。经调查分析得出:该校师范生群体职业认同感是偏低的;群体中学习状态较好的师范生比例不... 以××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校师范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测,并从职业认同、学习状态、技能情意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识别与评估。经调查分析得出:该校师范生群体职业认同感是偏低的;群体中学习状态较好的师范生比例不很乐观,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在技能情意培养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针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从三个维度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学习状况 监测
下载PDF
阮籍理想人格的层次性及其原因探析
6
作者 白娴棠 颜丽轩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2期76-81,共6页
在阮籍的著述中提及多种理想人格,按名称分类,有君子、圣人、大人、至人、真人、神人等不同称谓,这些称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即使同一种称谓,在阮籍不同时期的著述中,其所代表的形象也有明显的变化,展现出鲜明的层次性。有儒家式的“圣... 在阮籍的著述中提及多种理想人格,按名称分类,有君子、圣人、大人、至人、真人、神人等不同称谓,这些称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即使同一种称谓,在阮籍不同时期的著述中,其所代表的形象也有明显的变化,展现出鲜明的层次性。有儒家式的“圣人”“君子”、道家式的“圣人”“大人”“至人”、精神层面超脱的“至人”“圣人”“太初真人”,以及在肉体上超越生死、在精神上超然物外的“大人先生”和“神人”。阮籍理想人格之所以出现层次性与魏晋时期的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及庄子思想在魏晋时期长足发展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理想人格 层次性 《庄子》
下载PDF
在家与出家:傅山家训思想与实践研究
7
作者 白娴棠 任钰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2-67,共6页
傅山的家训思想与实践大致以甲申国变傅山出家皈依全真道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傅山家训思想与实践既有因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呈现一致之处,也有因国家政治、地方文化、个人经历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在家训的内容上来... 傅山的家训思想与实践大致以甲申国变傅山出家皈依全真道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傅山家训思想与实践既有因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呈现一致之处,也有因国家政治、地方文化、个人经历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在家训的内容上来说,学问之道是出家前后两阶段都重视的家训内容;不同的是,出家之后,傅山的家训思想与实践更凸显出对当时“国”的不认同教育,由此引发出家训思想与实践中的“低调、省察、谨慎、远小人”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 家训 出家入道 家学实践
下载PDF
师生的相互理解和学生自觉性的培养
8
作者 白娴棠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5期168-168,共1页
一天下午。学习了短文《写短评》,于是我就让学生作一短小评论,评论的对象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学生们听了我的作文要求后,唏嘘着,不好意思地提出疑问:怎么写?我提示:“每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你们认为我的优缺点各是什... 一天下午。学习了短文《写短评》,于是我就让学生作一短小评论,评论的对象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学生们听了我的作文要求后,唏嘘着,不好意思地提出疑问:怎么写?我提示:“每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你们认为我的优缺点各是什么,写出来就行,因是评论,所以不要对我大加描述。”我要求他们实事求是,建议他们思考一下,然后将对我的评价写在我拿给他们的工作札记本上以作纪念。说完,学生们有的动笔抒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自觉性 培养 评论
下载PDF
列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9
作者 白娴棠 《沧桑》 2006年第3期57-58,60,共3页
列子属先秦道家人物,崇尚清虚无为,顺性体道,《列子》一书蕴涵了非常丰富的,本文就其道德教育思想。
关键词 列子 思想道德教育
下载PDF
怀特海与罗素的教育目的观之比较
10
作者 白娴棠 王梦茹 《教育评论》 2024年第10期106-112,共7页
怀特海与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存在许多相似性,两者教育目的的重心都是培养人的智慧,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二者的教育目的观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怀特海批判英国的教育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从社会生活... 怀特海与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存在许多相似性,两者教育目的的重心都是培养人的智慧,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二者的教育目的观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怀特海批判英国的教育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论述他的教育目的观;罗素则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已不适应当前社会,他的视角立足于个人本位。这些对教育目的观的不同看法来自于两人不同的个人经历和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罗素 教育目的观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城乡小学生学业负担及家庭参与管理的比较研究——以SX省JZ市为例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娴棠 刘卓瑜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8期71-79,共9页
为了解“双减”政策对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和城乡家庭分别应对学业负担的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考试频率降低,分数采取不公布方式,成绩以等级制呈现,有效缓解了小... 为了解“双减”政策对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和城乡家庭分别应对学业负担的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考试频率降低,分数采取不公布方式,成绩以等级制呈现,有效缓解了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然而,学生学业增质减负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可能使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农村父母相比较城市父母的教养压力持续增加。应当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农村家庭教育和提高应对“双减”改革的教养能力,进而缩小城乡家庭教育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业负担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奥尔特加和弗莱克斯纳大学职能思想比较
12
作者 白娴棠 侯佳薇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奥尔特加和弗莱克斯纳是同属20世纪的教育家,都对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见解。二者虽处于相同的年代,但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与个人经历的不同造就了他们对大学职能的不同认识。在人才培养方面,奥尔特加强调专业教育,弗莱克斯纳更偏重通识教... 奥尔特加和弗莱克斯纳是同属20世纪的教育家,都对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见解。二者虽处于相同的年代,但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与个人经历的不同造就了他们对大学职能的不同认识。在人才培养方面,奥尔特加强调专业教育,弗莱克斯纳更偏重通识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二者都认为科学研究在现代大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着重性各有不同;在社会服务方面,二者都强调要加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不同之处在于弗莱克斯纳认为社会服务要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特加 弗莱克斯纳 大学职能
下载PDF
张履祥《训子语》解读与家教文化探析
13
作者 高雅芯 白娴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28期77-82,共6页
《训子语》一书作为张履祥治家和育子的代表作,其中蕴含的家教文化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探析,通过阅读分析可知张履祥家教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早年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二是其理学思想的巨大转变;三是“经世... 《训子语》一书作为张履祥治家和育子的代表作,其中蕴含的家教文化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探析,通过阅读分析可知张履祥家教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早年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二是其理学思想的巨大转变;三是“经世实学”之风在明末清初的盛行。张履祥的家教文化以“耕读相兼”为核心,亦是家教文化的最大特色,提倡治家要惟勤惟俭,主张在德育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子女则要学用一致。认真研读此书,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家庭文化之风尚和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之精髓,亦可为当代家风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履祥 家教文化 《训子语》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的融合:土耳其与伊朗中小学的宗教教育实施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娴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60,158,共5页
土耳其与伊朗同属于伊斯兰国家,都经历过由世俗化到宗教回归的过程,且都在义务教育阶段恢复了宗教教育,但由于不同的政治、历史背景,两国宗教教育实施状况不同,土耳其的宗教是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出现在中小学,伊朗则在中小学全面恢复宗教... 土耳其与伊朗同属于伊斯兰国家,都经历过由世俗化到宗教回归的过程,且都在义务教育阶段恢复了宗教教育,但由于不同的政治、历史背景,两国宗教教育实施状况不同,土耳其的宗教是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出现在中小学,伊朗则在中小学全面恢复宗教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伊朗 宗教教育 中小学
原文传递
宗师考释:神圣与世俗文化之混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娴棠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2,共3页
中国文化不管是儒家传统还是道家经典,都有对"宗师"的广泛运用与阐释。本文在对"宗师"一词作词源学考察的基础上,考释了"宗师"的多种意蕴。文章认为,宗师,既存在于世俗世界也存在于道家文化之中;既非所... 中国文化不管是儒家传统还是道家经典,都有对"宗师"的广泛运用与阐释。本文在对"宗师"一词作词源学考察的基础上,考释了"宗师"的多种意蕴。文章认为,宗师,既存在于世俗世界也存在于道家文化之中;既非所有的道教"宗师"称谓皆由皇帝赐封,又非所有的道教"宗师"称谓皆是教派内认定。"宗师"或乃官职名,或乃众人尊崇奉为师表之人,或乃神圣之意蕴,而实质上,宗师乃神圣与世俗文化之混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师 神圣 世俗文化 道家文化
原文传递
“性命双修”视域下刘一明的“道”“德”论剖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娴棠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本文从"性命双修"的视野对乾嘉时期山西著名高道刘一明的"道""德"论进行了剖析,得出"性命双修"既是刘一明"道""德"论的前提,又是其归宿。这对当代道德论体系的建构具有一... 本文从"性命双修"的视野对乾嘉时期山西著名高道刘一明的"道""德"论进行了剖析,得出"性命双修"既是刘一明"道""德"论的前提,又是其归宿。这对当代道德论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既要注重生命的教育,又要注重精神的提升;此外,刘一明的"德"论表明,德行的践履不仅要注重个体的自我认知,而且还需要注重外在力量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一明 性命双修 道德
原文传递
教育学视角下的王重阳道教义理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娴棠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本文尝试从教育学的视角,对王重阳的道教义理加以分析,认为它是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核心为主体而组成的一个稳定的精神流程。它以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为基本旨趣,以立人、达人和陶冶人格为核心内容,形成一种能够实... 本文尝试从教育学的视角,对王重阳的道教义理加以分析,认为它是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核心为主体而组成的一个稳定的精神流程。它以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为基本旨趣,以立人、达人和陶冶人格为核心内容,形成一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平衡的深层文化机制。王重阳道教义理所体现出的教育意蕴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伦理和当今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阳 道教义理 性命双修
原文传递
分离、冲突与融合:近现代法国宗教与公共教育关系之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娴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8,共4页
近现代法国公共教育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冲突与融合的变化。目前,宗教与公共教育融合主要因为宗教文化的缺失给法国带来了诸多不利:宗教知识的缺失影响人们对当代世界和社会的理解;宗教文化的缺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民族认... 近现代法国公共教育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冲突与融合的变化。目前,宗教与公共教育融合主要因为宗教文化的缺失给法国带来了诸多不利:宗教知识的缺失影响人们对当代世界和社会的理解;宗教文化的缺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民族认同;宗教文化缺失影响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和教师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宗教 公共教育
原文传递
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娴棠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阐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思想的渊源及其实践,论述了“教授治校”何以能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实施。它的实施,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蔡元培 “教授治校” 北京大学 校长 中国 高等教育史
原文传递
刘一明金丹论对阳明良知论的融摄
20
作者 白娴棠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乾嘉时期全真教高道刘一明在建构自己的金丹论时融摄了王阳明的良知论,他不仅将金丹阐释为良知良能,还在金丹的修炼路径上融摄了阳明良知论,这为金丹论的心性修炼和道德教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刘一明 金丹论 王阳明 良知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