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功能区胶质瘤的现代手术策略 被引量:18
1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6 位作者 梁树杰 李天栋 杨帅 王丽敏 何洹 施冲 王莎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新技术与方法。方法 112例胶质瘤患者在术中全麻唤醒状态下,通过术中B超或神经导航定位病灶,直接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结构,并在清醒状态下切除病变。术后随访时间3~84个月。结果 107例唤醒良好,术中有99...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新技术与方法。方法 112例胶质瘤患者在术中全麻唤醒状态下,通过术中B超或神经导航定位病灶,直接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结构,并在清醒状态下切除病变。术后随访时间3~84个月。结果 107例唤醒良好,术中有99例定位出运动区,61例定位出语言相关的功能区皮质,18例定位出感觉区。病变全切66例,次全切除34例,部分切除12例。术后短暂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37例,短暂的语言障碍26例,手术相关的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无手术死亡,全部患者术后无痛苦回忆。结论全麻术中唤醒技术、术中直接电刺激和术中脑超声技术是切除功能区胶质瘤的三项主要技术;综合使用这些技术能够在术中明确脑功能区与肿瘤的关系,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和保护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脑功能区 直接电刺激 唤醒麻醉 超声
下载PDF
术中直接电刺激在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附86例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5 位作者 李天栋 刘方 高寒 王伟 郭晓绯 刘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术中直接电刺激技术在功能区病变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对大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应用直接电刺激的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本组均在功能区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结果术中定位出运动区74例,语言相关的功能... 目的总结术中直接电刺激技术在功能区病变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对大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应用直接电刺激的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本组均在功能区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结果术中定位出运动区74例,语言相关的功能区37例,感觉区11例。病变全切除51例(59.3%),次全切除26例(30.2%),部分切除9例(10.5%)。术后出现短暂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23例,短暂语言障碍17例,永久性肢体运动障碍2例。结论皮质电刺激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正确合理使用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电刺激 脑功能区 脑图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二次脑损伤后大鼠脑皮层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2 位作者 费舟 李天栋 李建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6期928-929,T003,共3页
目的:为提高弥漫性脑损伤(DBI)及其合并缺血性二次脑损伤(SBI)的临床救治水平,研究DBI及其合并SBI后大鼠脑皮层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各亚型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1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单纯脑缺血、单纯DBI及DB... 目的:为提高弥漫性脑损伤(DBI)及其合并缺血性二次脑损伤(SBI)的临床救治水平,研究DBI及其合并SBI后大鼠脑皮层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各亚型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1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单纯脑缺血、单纯DBI及DBI合并SBI组。在MarmarouDBI模型基础上,制成缺血性SBI模型,伤后1,6,12,24,72和168h进行皮层mGluR4,6~8mRNA原位杂交。结果:脑损伤后mGluR6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DBI及合并缺血性SBI组mGluR4、mGluR7和mGluR8mRNA转录在损伤1h后即有明显增加(P<0.05);单纯DBI组伤后6h达到高峰,7d后恢复正常;DBI合并SBI组伤后6h还在增加,12h达到高峰,单纯DBI组和合并缺血性SBI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GluR4、mGluR7和mGluR8参与脑损伤及缺血性SBI脑损害过程,可利用第Ⅲ组mGluRs特异性激动剂治疗DBI及其合并S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脑损伤 大鼠 脑皮层 谷氨酸 受体
下载PDF
二次脑损伤后大鼠脑皮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4mRNA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白红民 费舟 +4 位作者 章翔 李志刚 刘恩渝 刘先珍 梁景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BI)后大鼠脑皮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 4(m Glu R4)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 SBI组、单纯 DBI组及合并 SBI组 .在 Marm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 目的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BI)后大鼠脑皮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 4(m Glu R4)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 SBI组、单纯 DBI组及合并 SBI组 .在 Marm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的基础上 ,制成 SBI模型 ,于伤后 1,6 ,12 ,2 4和 72 h进行 HE染色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4亚型(m Glu R4) m RNA原位杂交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假手术组和单纯 SBI组阳性神经元数以及信号灰度均无明显改变 (P>0 .0 5 ) ;与假手术组相比 ,单纯 DBI组和合并 SBI组 ,m Glu R4m RNA表达于脑损伤后 1h即有明显增加 (P<0 .0 1) ,单纯 DBI组在 6 h达到高峰 ,合并 SBI组于 12 h达到高峰 ,此刻与单纯 DBI组相比 ,合并 SBI组亦明显增加 (P<0 .0 1) .结论  m Glu R4参与了 DBI和 SBI的病理生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4 病理生理 MRNA
下载PDF
直接电刺激在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5 位作者 李天栋 任晓琳 李建亭 王玉宝 王国良 张小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电刺激在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44例大脑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直接电刺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充分保护功能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其中39例术中定位出运动区,1... 目的探讨直接电刺激在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44例大脑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直接电刺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充分保护功能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其中39例术中定位出运动区,14例定位出语言功能区;肿瘤全切28例,次全切12例,部分切除4例。平均随访23.5个月,无病生存35例(79.5%),死亡6例(13.6%)。15例术后出现短暂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11例出现短暂语言功能障碍,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无痛苦回忆。结论皮层电刺激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在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此技术可在有效保护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功能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上皮肿瘤 直接电刺激 脑定位
下载PDF
二次致伤因素低血压对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元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白红民 费舟 +3 位作者 章翔 刘恩渝 李志刚 刘先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6期40-41,共2页
目的 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低血压后室上区皮层神经元损伤数改变及意义。方法 在 Marmarou模型基础上制成二次脑损伤 (SBI)模型, HE染色,观察室上区皮层损伤神经元数的变化。结果 6 h后损伤神经元数:假手术组和单纯低... 目的 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低血压后室上区皮层神经元损伤数改变及意义。方法 在 Marmarou模型基础上制成二次脑损伤 (SBI)模型, HE染色,观察室上区皮层损伤神经元数的变化。结果 6 h后损伤神经元数:假手术组和单纯低血压组无明显变化, DBI组和 SBI组明显增加( P0< 0.01),但 SBI组与 DB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h后损伤神经元数: DBI组已趋于稳定, SBI还在持续增加,与 DBI组相比亦有统计意义( P< 0.01)。结论二次致伤因素低血压可增加 DBI的神经元损伤数,加重 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低血压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恶性脑胶质瘤3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刘严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胶囊(TMZ)治疗人脑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一个单位30例术后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且使用TMZ化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近期治疗反应、生存期,并分析常规病理和分子病理对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胶囊(TMZ)治疗人脑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一个单位30例术后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且使用TMZ化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近期治疗反应、生存期,并分析常规病理和分子病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TMZ治疗结束时,30例患者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3%和80.0%,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对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的近期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间共有12例患者死亡,生存期为0.7~3.7年,中位生存期为1.5年。MGMT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年和1.5年,无明显差异(P:0.31)。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型星形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年和2.0年,亦无明显差异(P=0.28)。不良反应包括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11例(36.7%),白细胞减少3例(10.0%),假性进展2例(6.7%)。结论TMZ对恶性胶质瘤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治疗方案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恶性胶质瘤术后辅助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化学疗法 替莫唑胺
下载PDF
术中直接电刺激在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35-237,共3页
脑功能区病变手术治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术中对脑功能区难以正确定位。目前,最准确、可信、微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是术中直接电刺激,但错误的刺激方法和参数设置会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刺激结果,给功能区定位带来一定困扰。本文复习了直... 脑功能区病变手术治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术中对脑功能区难以正确定位。目前,最准确、可信、微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是术中直接电刺激,但错误的刺激方法和参数设置会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刺激结果,给功能区定位带来一定困扰。本文复习了直接电刺激的有关文献,对直接电刺激的历史、基本原理、基本参数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提高术中电刺激的应用功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电刺激 功能区病变 监测 手术中
下载PDF
名人面孔、动物和人造物类别特异性命名区脑定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5 位作者 江涛 王丽敏 王永志 仪晓立 吴陈兴 卢亦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9-413,共5页
目的研究名人面孔、动物和人造物3种不同类型命名任务的脑定位特点,为术中选择合适的命名任务提供依据。方法对21名健康志愿者行3种不同类型命名任务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扫描,采用SPM8软件进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分析,获... 目的研究名人面孔、动物和人造物3种不同类型命名任务的脑定位特点,为术中选择合适的命名任务提供依据。方法对21名健康志愿者行3种不同类型命名任务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扫描,采用SPM8软件进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分析,获取各激活区激活体素的位置和强度。结果名人面孔命名区主要位于双侧前颞叶包括海马和杏仁核,且存在左侧优势,同时还激活双侧颞下回三角部和盖部;命名动物主要激活左侧辅助运动区;而命名人造物主要激活左侧运动前区和右侧辅助运动区,3种任务均有双侧梭状回激活,但命名人造物激活区范围比其他2种任务都大。结论人、动物和人造物3种不同类型命名任务的脑定位存在差异,这提示在术中定位功能区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命名任务,以减少假阴性刺激,降低术后永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类别特异性命名 大脑皮质
下载PDF
大鼠DBI及其合并SBI后第Ⅲ组mGluRs激动剂L-AP4神经保护作用
10
作者 白红民 费舟 +4 位作者 章翔 李志刚 公方和 刘先珍 梁景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 探讨Ⅲ组mGluRs激动剂L AP4对弥漫性脑损伤 (diffusebraininjury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在单纯DBI及合并SBI后 ,脑室注射L AP(10 0 μmol·L- 1 ,10 μL)或... 目的 探讨Ⅲ组mGluRs激动剂L AP4对弥漫性脑损伤 (diffusebraininjury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在单纯DBI及合并SBI后 ,脑室注射L AP(10 0 μmol·L- 1 ,10 μL)或生理盐水 (10 μL) ,观察大鼠行为、脑组织含水量及皮层损伤神经元数变化 .结果 L AP4对DBI后大鼠死亡率、皮层损伤神经元数量及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可降低合并SBI组大鼠死亡率、减轻合并SBI后的脑水肿程度 ,减少神经元损伤数量 (P <0 0 5 ) .结论 L AP4对DBI合并SBI后损伤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MGLUR L-AP4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11
作者 白红民 李天栋 +6 位作者 王卓才 李建亭 王玉宝 王国良 张小鹏 高寒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瘤(SPNE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5例SPNET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结局。行急诊手术2例,常规手术3例;术后3例行全脑放疗,2例联合化疗。结果颅内病灶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4...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瘤(SPNE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5例SPNET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结局。行急诊手术2例,常规手术3例;术后3例行全脑放疗,2例联合化疗。结果颅内病灶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4 ̄18个月,死亡1例,2例无病情进展,2例进展。结论SPNET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对化疗和放疗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原始 综合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内窥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12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内窥镜 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脑脊液漏修补 鞍底重建 导航系统 手术方法 显微神经外科
下载PDF
术中全麻唤醒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附5例报告) 被引量:77
13
作者 王伟民 施冲 +6 位作者 李天栋 蒋小星 白红民 高寒 王国良 李建亭 王玉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245-24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的方法,为深入研究脑功能区微创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对5例脑功能区脑内占位病变病人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神经导航解剖定位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 目的初步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的方法,为深入研究脑功能区微创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对5例脑功能区脑内占位病变病人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神经导航解剖定位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题下切除脑内病变后再在全麻下关颅。结果5例病人均顺利经过喉罩插管下全麻-术中唤醒-再全麻,其中3例安全经历术中拔管和再插管。唤醒后脑功能区经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定位,脑内病变得到最大程度切除,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恢复,其中3例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无痛苦回忆。1例术前频繁发作癫者唤醒后出现癫发作。结论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皮质电刺激及皮质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手术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灶,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功能区病变 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 全麻唤醒状态 微创手术 手术定位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00例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天栋 李建亭 +4 位作者 白红民 王国良 蒋晓星 王玉宝 王伟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29-1130,共2页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 10 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 ,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 :死亡...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 10 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 ,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 :死亡 16例 ,病死率 16% ,死亡原因主要为各种难治的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 ,其中年龄超过 70岁者 13人 ,达 60 %。住院时间 :2 0~ 180d ,平均 5 0d ,老年人大部分超过 60d。随访1~ 5年 ,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 3 5例 ,轻残生活需照顾者 3 8例 ,重残 11例 ,死亡 16例。结论 :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是强有力的控制继发的脑水肿以及随之而来的急性颅内压增高 ,去骨瓣减压术是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应尽早施行 ,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但对于年龄过大的患者手术应特别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去骨瓣减压术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病死率 患者 老年人 并发症 生活自理能力 结论 情况
下载PDF
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应用DTI-FT导航定位和保护锥体束(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黎民 李天栋 +8 位作者 白红民 任晓琳 高寒 韩立新 曹惠霞 施冲 贾富仓 李修往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穿刺针、着色明胶海绵对白质内锥体束走行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锥体束基础上,应用皮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或唤醒麻醉技术在肿瘤切除中对锥体束功能进行评估监测,保证其正常功能。结果本组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在神经导航中均得到确定,术中在DTI-FT导航下空间定位满意;锥体束功能判定明确者10例。均全切肿瘤,运动功能保持术前正常水平或得到改善。结论联合应用DTI-FT导航、神经电生理或唤醒麻醉技术可确保锥体束功能不出现手术损伤,同时为明确胶质瘤在脑白质内功能性边界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纤维束示踪 神经导航 电刺激 胶质瘤
下载PDF
颅眶沟通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6
作者 费舟 章翔 +5 位作者 郭庆东 蒋晓帆 付洛安 张剑宁 王占祥 白红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75-576,共2页
对 38例颅眶沟通瘤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 ,以期进一步提高此类肿瘤的疗效。全组 38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4~ 5 4岁 ,平均 32 2岁。肿瘤在颅内位于前颅凹 33例 ,中颅凹 5例。35例 (92 1% )出现与视器有关的症状 ,2 ... 对 38例颅眶沟通瘤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 ,以期进一步提高此类肿瘤的疗效。全组 38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4~ 5 4岁 ,平均 32 2岁。肿瘤在颅内位于前颅凹 33例 ,中颅凹 5例。35例 (92 1% )出现与视器有关的症状 ,2 3例 (6 0 5 % )有头痛、头晕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部分病例行血管造影及术前颈外供瘤血管栓塞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与不同手术入路切除肿瘤 ,全切者 2 8例 ,大部切除者 10例 ,均恢复良好 ,术后无死亡。随访 7个月~ 9年 ,2 4例完全恢复健康 ,6例生活需要照顾 ,5例有不同程度恢复 ,3例恶性肿瘤在术后 3个月~ 2年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颅眶沟通瘤多以视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对颅眶沟通的高血运肿瘤 ,术前栓塞可以明显减少手术中出血 ,增加全切肿瘤的可能性 ;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及多学科联合 ,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眶沟通瘤 神经外科 诊断 显微外科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术中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电刺激术定位脑功能区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天栋 白红民 +5 位作者 蒋晓星 林健 高寒 李建亭 王国良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手术中利用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0例脑功能区病变病人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手术,利用皮质SEP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手术中利用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0例脑功能区病变病人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手术,利用皮质SEP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7例病人利用SEP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4例利用SEP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3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病人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术中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切除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 电刺激术 脑功能区 手术入路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汉-英双语言脑功能区外科手术定位的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伟民 白红民 +4 位作者 何黎民 李天栋 施冲 李小建 陈卓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汉-英语的脑功能区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例广东籍汉语普通话-英语双语言脑功能区低级别胶质瘤病人,术前通过汉、英语语义、语音和图文实验任务,经功能磁共振(fMRI)定位汉语和英语皮质区,由神经功能导航制定手术计划和... 目的探讨中国人汉-英语的脑功能区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例广东籍汉语普通话-英语双语言脑功能区低级别胶质瘤病人,术前通过汉、英语语义、语音和图文实验任务,经功能磁共振(fMRI)定位汉语和英语皮质区,由神经功能导航制定手术计划和定位,术中采用超声探测肿瘤,全麻唤醒下双语定位监测功能区,行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结果fMRI检出汉语激活区在肿瘤的前下外部,即额中下回后部,英语激活区则位于近肿瘤的额上中回后部。切除肿瘤过程中英语较汉语出现明显障碍征象。肿瘤获次全切除,术后出现短暂辅助运动区(SMA)综合征,英语运动性失语于术后1周内恢复;术后3个月,fMRI显示英语激活区重塑位移。术后8个月随访,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术前癫疒间症状消失。结论①采用双语方式进行fMRI扫描定位、神经导航功能区定位和术中清醒状态下双语监测,使双语言脑功能区病变病人的手术治疗成为可能。②在保留母语功能的前提下,对第2语言区病变做到最大限度切除后,其语言功能仍可能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语言能力 脑功能区 磁共振成像 神经导航 唤醒手术
下载PDF
术中直接皮质电刺激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伟民 白红民 +5 位作者 李天栋 林健 高寒 王丽敏 夏丽慧 谢学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电刺激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月接受大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行功能区直接电刺激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中经皮质电刺激4例呈阴性,其余153例分别刺激出... 目的探讨直接电刺激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月接受大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行功能区直接电刺激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中经皮质电刺激4例呈阴性,其余153例分别刺激出运动功能区皮质(139例)、感觉功能区皮质(21例)和语言相关功能区皮质(91例);计数中断阳性区域主要位于左侧中央前回下方、额下回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中回后部和额上回后部。术后MRI显示全切除92例(58.60%)、次全切除55例(35.03%)、部分切除10例(6.37%)。术后病理证实:低级别胶质瘤共110例(70.06%),包括星形细胞瘤7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6例和少突星形细胞瘤13例;高级别胶质瘤47例(29.94%),分别为胶质母细胞瘤19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5例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13例。术后53例(33.76%)出现短暂性肢体运动障碍、39例(24.84%)出现短暂性语言功能障碍,仅4例(2.55%)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皮质电刺激技术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用于脑胶质瘤外科手术可最大程度并安全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电刺激 神经胶质瘤 监测 手术中 麻醉 静脉 清醒镇静
下载PDF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被引量:77
20
作者 李建亭 李天栋 +6 位作者 白红民 蒋晓星 刘一兵 高寒 王玉宝 王国良 王伟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应用意义。方法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病人256例,其中120例行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136例先后两次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分...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应用意义。方法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病人256例,其中120例行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136例先后两次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人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56例病人中,死亡63例,总死亡率24.61%。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者死亡率19.17%;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者29.41%,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1)。一次手术者术后恢复良好率高于两次手术者(P<0.01)。结论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可解决单纯一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问题,保持双侧颅内结构的稳定,减少脑干摆动等所致的二次损伤,明显地降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是其治疗的一种有效而又较为简易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血肿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