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保心丸抗氧化作用对延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影响
1
作者 詹宇亮 黄海龙 +3 位作者 邹鹏 余松平 孙汉俊 盛国太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对冠脉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冠脉造影术证实≥2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已对罪犯血管行支架植入...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对冠脉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冠脉造影术证实≥2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已对罪犯血管行支架植入术,另一支血管狭窄在40%以上。所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行麝香保心丸+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干预组(n=40)与行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对照组(n=56)。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支架狭窄程度、术后非靶血管狭窄程度及术后胸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干预组SOD、TAC明显高于对照组,MDA、L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非靶病变狭窄程度及术后随访支架内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随访非靶病变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胸痛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同时改善冠脉支架术后胸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抗氧化作用 糖尿病 冠心病 冠脉狭窄
下载PDF
房间隔穿刺改良法在特殊二尖瓣狭窄病例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盛国太 李华泰 +4 位作者 洪明 罗骏 余茂生 吴志勇 葛郁芝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房间隔穿刺 二尖瓣狭窄 穿刺改良法 病例 临床价值 PBMV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盛国太 余茂生 +3 位作者 尹秋林 洪明 葛郁芝 魏云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 ,年龄 6 0~ 88(6 8.3± 10 .2 )岁 ,其中 >75岁 18例 ;男 5 7例 ,女 9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 ,AMI诊断按 197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 ,年龄 6 0~ 88(6 8.3± 10 .2 )岁 ,其中 >75岁 18例 ;男 5 7例 ,女 9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 ,AMI诊断按 1979年 WHO提出的 AMI诊断标准。结果  6 2例患者接受直接 PCI术 ,4例接受补救性 PCI。梗死相关血管 :前降支 2 4支 ,回旋支 11支 ,右冠状动脉 2 1支。有 6 3例患者的病变血管置入进口或国产支架 73枚 ,3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残余狭窄 0~ 2 0 % ;开通后 6 0例患者血流达 TIMI 3级 ,5例患者 TIMI血流 级 ,1例患者血流 TIMI 0级。并发症与随访 :2例术后 4 8h内心源性休克死亡。对出院的 5 2例患者平均随访 (2 6 .1±13.3)月 (从 1个月至 78个月 ) ,再发急性心肌梗死 2例 ,心绞痛 4例 ,猝死 1例。结论 老年 AMI患者急诊介入性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手术成功率高 ,严重并发症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应于高龄、有溶栓禁忌证或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6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盛国太 周裔忠 +2 位作者 阮冬云 张繁之 罗骏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双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6例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进行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 目的观察双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6例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进行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量(MR)和6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顺利完成三腔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3.7±0.5)改善为(2.6±0.5)、(2.2±0.6),P均<0.05;QRS时限由术前(150.8±21.5)ms减少到(120.2±21.4)m、(118.6±20.2)ms,P均<0.05;LVEF由术前(0.28±0.06)增加到(0.46±0.08)、(0.51±0.10),P均<0.05;LVEDD由术前(70.5±8.3)mm减少到(64.6±8.1)mm、(61.8±10.2)mm,P<0.05);MR由术前(27.8±13.6)ml减少到(16.7±8.7)ml、(10.9±9.2)ml,P<0.05;6min步行试验由术前(170.6±123.7)m增加到(326.8±112.4)m、(440.2±172.1)m,P<0.05。结论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经皮球囊左房室瓣狭窄扩张术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盛国太 李华泰 +3 位作者 葛郁芝 洪明 钱何娟 洪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61-62,共2页
目的 评价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15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38例PBMV患者进行的术后追踪随访,包括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等评价。平均随访时间(16 .2±1.1)年。结果 PBMV术后1周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者10 0 % ,改善2个级别... 目的 评价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15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38例PBMV患者进行的术后追踪随访,包括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等评价。平均随访时间(16 .2±1.1)年。结果 PBMV术后1周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者10 0 % ,改善2个级别者2 6 .3%。术后15年随访心功能仍然维持在ⅠⅡ级而未再次行介入或心脏手术者占76 .3% ;PBMV术后左房室瓣口面积(MVA)较术前显大,为2 .33±0 .5 5cm2 比(1.12±0 .2 2 )cm2 ,P <0 .0 0 1;随访15年,MVA减小至1.5 5±0 .2 4cm2 ,P <0 .0 1;再狭窄率为31.5 8%。结论 PBMV术后15年以上远期临床疗效虽较术后1周明显下降,但较术前仍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盛国太 洪浪 +4 位作者 尹秋林 魏云峰 罗国庆 王洪 邢卫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胸痛缓解、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等影响。方法 :47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除外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后经正规内科治疗 4~ 7d后接受PTCA和冠脉...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胸痛缓解、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等影响。方法 :47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除外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后经正规内科治疗 4~ 7d后接受PTCA和冠脉内支架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 ,并防再狭窄治疗。结果 :47例中的 42例药物治疗有效 ,5例疗效不满意 ,44例成功地实施了PTCA和支架档 ,成功率 93.6 % ,3例因导引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或完全闭塞处而失败 ,44例的 78支冠状动脉进行了PTCA ,其中 73支血管置入了 87枚支架 ,5支因扩张效果满意未置入支架 ,支架植入成功率 10 0 %。所有患者心绞痛均得到明显缓解 ,无一例急性心肌梗塞和死亡发生。随访 2~ 2 6个月 ,3例复发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无死亡。结论 :PTCA和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缓解心绞痛彻底 ,复发率低 ,改善患者预后 ,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PTCA 支加术 复发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中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盛国太 顾萍 +1 位作者 余茂生 葛郁芝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6期434-436,442,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1月~2004年8月共11例HOCM的患者,成功地接受了PTSMA治疗,术后超声随访12~48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患者的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1月~2004年8月共11例HOCM的患者,成功地接受了PTSMA治疗,术后超声随访12~48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患者的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流出道宽度(LVOT)、无创性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心功能变化.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PTSMA,术后IVS、LVOTPG和NYHA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0 1,术后随访示IVS术后12个月、48个月较术后1周显著改善,P<0.05.结论PTSMA能显著降低室间隔厚度,改善心功能且稳定,中长期疗效肯定,随术后观察时间的延长疗效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经腔导管介入治疗 无水酒精
下载PDF
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球囊导管左房室瓣成形术15例
8
作者 盛国太 洪明 +6 位作者 葛郁芝 余茂生 李华泰 尹秋林 赖珩莉 王晓华 洪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的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左房室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技术要点。方法 选择15例患者,其中左侧途径2例,巨大右房3例,巨大左房5例,左肺不张1例,脊柱侧弯3例,脊柱结核1例。术前左房室瓣口面积(MVA) 0 .8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的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左房室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技术要点。方法 选择15例患者,其中左侧途径2例,巨大右房3例,巨大左房5例,左肺不张1例,脊柱侧弯3例,脊柱结核1例。术前左房室瓣口面积(MVA) 0 .85±0 .2 0cm2 。用传统的Inoue球囊技术结合术中情况对主要器械形状结构进行重塑形。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左房室瓣口面积1.94±0 .16cm2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发生左房室瓣撕裂至中重度关闭不全、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疑难特殊病例可同样行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只要术者经验丰富,结合患者心脏解剖特点,重塑主要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室瓣狭窄 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临床应用7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盛国太 洪浪 +1 位作者 尹秋林 龙恭铭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54-154,共1页
我院自1998年3月至1998年9月共为7例患者施行了 PTCA 术,其中5例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5个,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72岁,平均59岁,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均稳定在2-3周以上),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失败2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 我院自1998年3月至1998年9月共为7例患者施行了 PTCA 术,其中5例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5个,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72岁,平均59岁,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均稳定在2-3周以上),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失败2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高脂血症6例,抽烟史2例有2例患者术前心绞痛3-4级,2例梗塞后心绞痛,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2例,双支病变5例.狭窄程度平均83%(70-95%),PTCA 术后冠脉造影显示,4例扩张满意,3例残余狭窄,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及急性冠脉搭桥,对其中5例植入冠脉内支架5个,术后造影无残余狭窄,术后随访平均3个月(1-5个月)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为0-1级,尽管病人数少,观察时间短,仍可看出 PTCA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对缓解临床症状、治疗心绞痛、抢救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失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梗塞后心绞痛 静脉溶栓 残余狭窄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内支架 不稳定型心绞痛 植入 患者 失败
全文增补中
经桡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颜程光 唐昱 +4 位作者 盛国太 刘燕锋 张学洪 詹俊峰 祝志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60-761,共2页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无复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抽吸治疗后,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并行PCI,对照...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无复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抽吸治疗后,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并行PCI,对照组患者抽吸后,直接行PCI。评估PCI术后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vs18.0%,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其中试验组穿刺部位血肿1例,牙龈出血2例,粪便潜血阳性2例,共计5例(10.0%);对照组穿刺部位血肿1例,牙龈出血2例,粪便潜血阳性1例,共计4例(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经桡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有助于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桡动脉 无复流现象 血栓形成 抽吸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不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SYNTAX评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志勇 漆红梅 +8 位作者 陈烨 祝志云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龚南平 余茂生 盛国太 李华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冠心病患者共117例。经心脏团队会诊认为不适合外科手术,分为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n=20)和PCI(PCI组,n=97)。其中PCI组在FFR指导下PCI术,术中根据术者经验选择旋磨和(或)血管内超声检查。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同时以"冠脉支架+搭桥"、"CABG+PCI"为主题词检索2012-01-01至2015-12-31内的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将本中心的研究结果与其进行比较以了解临床获益情况。结果:(1)PCI组和药物治疗组SYNTAX评分和Euro SCORE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方面,均以左前降支受累为常见。而在部分血运重建的患者中,慢性闭塞病变所占比例较多,占31.3%(5/16)。(2)PCI组共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共18例,发生率18.6%(18/97),其中随访期死亡2例,再次血运重建9例。药物治疗组发生MACCE共12例,发生率60.0%(12/20),其中随访期死亡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中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3)检索到同时期临床研究共22项。本中心PCI组MACCE发生率与22项研究报道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MACCE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不适合CABG的SYNTAX积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FFR指导下行PCI治疗可以带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心脏介入治疗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标雄 罗骏 +4 位作者 葛郁芝 盛国太 洪明 余茂生 吴晓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081,共1页
介入治疗已成为心内科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虽然与外科手术比较,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其中心包填塞则是一类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而及早的识别和及时的处理... 介入治疗已成为心内科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虽然与外科手术比较,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其中心包填塞则是一类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而及早的识别和及时的处理则可挽救生命。这就要求在介入手术中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在出现心包填塞后尽早行心包穿刺,尽量减少心包填塞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后果。本文回顾性观察15例心包填塞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治疗 心包填塞 临床表现 严重并发症 挽救生命 心内科疾病 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志勇 漆红梅 +5 位作者 罗骏 刘诗英 万勇 周裔忠 盛国太 李华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5-981,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心...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心肌内分别注射BMSCs(BMSCs组)、BMSCs条件培养液(BMSCs-CM组)及生理盐水(NS组)。RT-PCR检测3组心肌组织MMP-2、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MMP-2、MMP-9和TIMP-1蛋白,胞浆和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的p65和p50,以及总蛋白中NF-κB抑制物(I-κB)和磷酸化NF-κB抑制物(p-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和NS组比较,BMSCs组和BMSCs-CM组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与BMSCs-CM组比较,BMSCs组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胞核中p65和p50蛋白表达,NS组明显多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而胞浆中p65和p50蛋白表达,NS组明显少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和BMSCs-CM组比较,BMSCs组胞核中p65和p5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胞浆中p65和p50蛋白表达,BMSCs组明显少于BMSCs-CM组(P<0.05)。NS组心肌组织总蛋白中p-IκB/IκB最高,明显多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BMSCs组最低(P<0.05)。结论:BMSCs及其在缺氧条件下的培养液均可通过改变NF-κB的抑制蛋白IκB的活性,从而改变心衰心肌细胞胞核中NF-κB含量,影响有关基因的转录,使得MMPs水平升高和TIMPs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液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昱 盛国太 +3 位作者 葛郁芝 张繁之 周裔忠 李华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B型钠尿肽(BNP)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VH组62例和未合并LVH组(NLVH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B型钠尿肽(BNP)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VH组62例和未合并LVH组(NLVH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TGF和血浆BNP的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心脏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CTGF和血浆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1,r=0.64,P<0.01),NLVH组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监测,对高血压LVH患者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结缔组织 利钠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栓抽吸术后急诊支架与延迟支架置入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志勇 盛国太 +4 位作者 祝志云 常智堂 余茂生 唐昱 李华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比较血栓抽吸术后急诊支架与延迟支架置入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2-11至2014-01期间因STEMI行充分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硝普钠和硝酸甘油后梗死相关动... 目的:比较血栓抽吸术后急诊支架与延迟支架置入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2-11至2014-01期间因STEMI行充分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硝普钠和硝酸甘油后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3级的患者共计82例,由SAS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法分为急诊支架组(n=41例)和延迟支架组(n=41例)。急诊支架组患者立即置入支架,而延迟支架组患者则不立即置入支架,而是继续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10-14天后再行支架置入。对两组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进行比较,主要指标包括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及心肌染色3级的百分比,次要指标包括支架置入参数、对心室重塑的影响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延迟支架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TIMI血流3级和心肌染色3级百分比以及校正TIMI帧数分别为(68.2±9.2)%、97.5%、69.0%和(19.5±5.2)帧,与急诊支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支架组与急诊支架组在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慢血流的比例分别为2.5%和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迟支架组和急诊支架组支架数量分别为(1.21±0.32)枚和(1.76±0.76)枚,平均支架长度分别为(28.3±11.7)mm和(33.7±12.9)mm,平均支架直径分别为(3.17±0.76)mm和(2.82±0.8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迟支架组的扩张压力[(18.5±6.2)atm]也明显高于急诊支架组[(13.6±7.1)atm],而延迟支架组75%的患者采取了高压后扩张,高于急诊支架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时发现,延迟支架组和急诊支架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短分数与1周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1周时比较有明显的增加(P〈0.05);而这种变化在急诊支架组更为明显(P〈0.05)。随访6个月时结果显示,与急诊支架组比较,延迟支架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STEMI患者PCI中血栓抽吸术后延迟支架置入可以减少支架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支架贴壁和心肌灌注,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延迟支架置入 急诊支架置入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降压药物对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的差异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志勇 漆红梅 +2 位作者 盛国太 周裔忠 李华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降压药物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影响的差异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147例,所有入选患者至少停用或未服用降压药物时间达2周... 目的研究降压药物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影响的差异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147例,所有入选患者至少停用或未服用降压药物时间达2周以上,血压符合收缩压(SBP)≥140 mmHg,舒张压(DBP)<90mmHg的要求。随机分成三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n=50)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贝那普利组(n=49)服用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组(n=48)服用缬沙坦80 mg/d。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测量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hs-CRP、vWF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缬沙坦组Ba-PWV降低最明显,较贝那普利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明显下降(P<0.01)。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下降明显。同时缬沙坦组hs-CRP、vWF降低明显,贝那普利组次之。直线回归分析显示,缬沙坦组Ba-PWV下降与△SBP、△DBP及△PP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hs-CRP、△vWF呈强相关(r=0.96,P=0.02;r=0.67,P=0.01),贝那普利组次之,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Ba-PWV与△SBP、△DBP及△PP相关(r=0.45,P=0.03;r=-0.27,P=0.02;r=0.75,P=0.00),与△hs-CRP和△vWF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缬沙坦降低Ba-PWV、降低血管僵硬度的作用主要源于降压以外的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低Ba-PWV、降低血管僵硬度的作用可能主要源于血压下降后对血管壁的牵拉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高敏C反应蛋白 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豚鼠肥厚心肌延迟整流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昱 盛国太 +4 位作者 葛郁芝 王云霞 曹乾强 周裔忠 张繁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豚鼠肥厚心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和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的影响,在离子通道水平探讨丹参酮ⅡA抗肥厚心肌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技术制造心肌肥厚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假...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豚鼠肥厚心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和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的影响,在离子通道水平探讨丹参酮ⅡA抗肥厚心肌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技术制造心肌肥厚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肥厚模型组(B组)、低剂量丹参组(C组,10 mg.kg-1.d-1)、高剂量丹参组(D组,20 mg.kg-1.d-1)和缬沙坦治疗组(E组,10 mg.kg-1.d-1),每组12只。通过应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实验组心肌细胞膜上动作电位时程(APD)、IKs和IKr密度的变化。结果:(1)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和E组手术后4周血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B、C、D和E组间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2)与A组相比,B组心肌细胞的膜电容明显升高,APD显著延长(P<0.01)。(3)与B组相比,C、D和E组显著缩短肥大心肌细胞APD的延长,降低膜电容和阻断心肌细胞上IKr、IKs的密度(P<0.01);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降低肥厚心肌细胞上IKr和IKs的密度,可能是其干预肥厚心肌电生理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心肌肥厚 延迟整流钾通道
下载PDF
炎性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志婷 梅拥军 +4 位作者 曹平良 曾黎峰 尹秋林 盛国太 葛郁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指标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情严重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5例,按狭窄程度分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按病...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指标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情严重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5例,按狭窄程度分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按病情分为急性心梗(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健康对照组。结果①血清sCD40L水平,AMI组[(16.42±4.66)ng/ml]与UAP组[(13.50±5.29)ng/ml]显著高于SAP组[(9.22±3.65)ng/ml]和对照组[(8.66±2.92)ng/ml]。②血清MPO水平,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F=25.95,P<0.001),AMI组[(156.61±33.63)U/L]显著高于UAP组[(92.06±42.11)U/L]、SAP组[(80.02±20.28)U/L]和健康对照组[52.33±14.32)U/L]。③hs-CRP水平,重度狭窄组略高于与无狭窄组(3.61±0.64比1.41±0.55,P<0.05);AMI组hs-CRP水平[(5.74±1.09)mg/L]显著高于UAP组[(1.91±0.72)mg/L,P<0.001]、SAP组[(2.61±0.60)mg/L,P<0.01]和对照组[(1.47±0.47)mg/L,P<0.001]。结论在冠心病不同程度冠脉狭窄组之间,血清MPO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sCD40L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不同程度病情组之间,血清sCD40L水平有统计学意义,而MPO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髓过氧化物酶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老年心源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昱 魏春燕 +4 位作者 葛郁芝 盛国太 余茂生 吴志勇 张繁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2,共1页
心源性休克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心源性休克 疗效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脏泵功能衰竭 老年 治疗 床旁
下载PDF
双源CT对PCI术后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及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裔忠 杨明 +2 位作者 张繁之 盛国太 祝善俊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21-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双源CT(DSCT)在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通畅性及左心室功能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选的9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62枚,于PCI术后12个月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及 DSCT检查(二者相隔5... 目的:观察双源CT(DSCT)在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通畅性及左心室功能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选的9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62枚,于PCI术后12个月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及 DSCT检查(二者相隔5~7 d)。利用DSCT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狭窄情况,应用左心室功能分析软件分别测定和计算左心室的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收缩末容积、舒张末容积等参数。同时利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上述指标。结果9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6例患者出现再狭窄(6.7%),DSCT显示7例患者出现再狭窄(7.7%)。相比冠状动脉造影,DSCT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7.6%,准确性为96.7%,阳性预测值71.4%,阴性预测值98.8%。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共有11枚支架出现再狭窄,双源 CT能检测出10枚支架出现再狭窄,支架再狭窄检出率二者分别为6.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冠状动脉造影,DSCT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98.7%,准确性为96.9%,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98.0%。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在心脏超声和DSCT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双源 CT可用于 PCI术后支架通畅性及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通畅性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