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斜外侧入路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Ⅰ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近期疗效比较
1
作者 崔慧斐 李昊 +5 位作者 郭柱 吴晓淋 张治浩 武富通 陈伯华 相宏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7-1054,共8页
目的:比较单纯斜外侧入路(stand-alone 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SA O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近期... 目的:比较单纯斜外侧入路(stand-alone 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SA O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Ⅰ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SA OLIF组(38例)和PLIF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及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FH)、滑脱角(spondylolisthesis angle,SA)、融合率(fusion rate,FR)。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出血量(61.3±21.3mL vs 123.5±22.4mL)、手术时间(89.8±30.1min vs 112.1±15.2min)、术后引流量(44.2±23.2mL vs 163.5±22.2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2.0±1.0d vs4.2±2.1d)、术后住院日(5.8±3.0d vs 9.2±5.3d)及并发症发生率(5.3%vs 19.1%)比较,SA OLIF组均少于PLIF组(P<0.05)。术后1周时,SA OLIF组ODI[(19.3±6.6)%vs(30.9±8.3)%]及腰部VAS评分(2.3±0.5 vs 3.0±1.0)低于PLIF组(P<0.05);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两组ODI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内,SA OLIF组DH、FH增高程度高于PLIF组(P<0.05),SA、FR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A OLIF和PLIF治疗Ⅰ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同样安全、有效,但SA OLIF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并且对椎间隙有更好的撑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单纯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常胜 相宏飞 +1 位作者 魏嘉豪 刘勇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单纯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后椎间融合器沉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择期行腰椎单纯OLIF患者65例(72个腰椎节段),根据椎间隙高度下降程度将患者手术腰椎节段分为沉降组(19段)和非沉降组(5... 目的探讨腰椎单纯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后椎间融合器沉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择期行腰椎单纯OLIF患者65例(72个腰椎节段),根据椎间隙高度下降程度将患者手术腰椎节段分为沉降组(19段)和非沉降组(53段)。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腰椎节段数、责任椎体终板是否硬化、融合器高度与长度、术前责任椎体及其上下终板CT值、术前责任椎体界面多裂肌面积及多裂肌萎缩程度、术前关节突退变程度等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融合器沉降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的术前责任椎体CT值及上终板CT值、术前责任椎体终板硬化患者构成比、术前责任椎体界面多裂肌面积、术前多裂肌重度萎缩患者构成比、融合器高度14 mm患者构成比、融合器长度55 mm患者构成比、术前关节突3度退变患者构成比间比较差异显著(t=2.332~3.097,χ^(2)=4.545~6.24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责任椎体CT值≤100.39 Hu、术前责任椎体上终板CT值≤103.80 Hu、术前多裂肌面积≤791.86 mm 2和融合器高度为14 mm是融合器沉降的危险因素(P<0.05),融合器长度为55 mm、术前关节突3度退变是融合器沉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拟行腰椎单纯OLIF的患者临床应重点关注术前责任椎体及其上终板CT值、责任椎体界面多裂肌面积、关节突退变等情况,同时选择合适型号的椎间融合器,从而降低术后椎间融合器沉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人颈椎黄韧带交感神经纤维分布的组织学观察
3
作者 董德鹏 郭昭阳 +3 位作者 马原野 陈伯华 吴晓淋 相宏飞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人颈椎黄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病人15例及成年尸体标本7具,取其黄韧带逐层三维切片进行乙醛酸染色,分析黄韧带不同区域交感神经的分布情况。观察离体后中立位、极端过伸过屈位黄韧带外... 目的探讨人颈椎黄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病人15例及成年尸体标本7具,取其黄韧带逐层三维切片进行乙醛酸染色,分析黄韧带不同区域交感神经的分布情况。观察离体后中立位、极端过伸过屈位黄韧带外侧附着点间距(M)、内侧附着点间距(N)以及M/N比例(λ)。结果黄韧带存在交感神经纤维,并且内带(Ⅱ区)相对于外带(Ⅰ区)分布较少(t=13.35,P<0.05)。黄韧带穿行微动脉壁上环绕分布着一些短而呈波浪形的短神经纤维(β型),韧带纤维中普遍分布点状、线形交感神经纤维(α型)。黄韧带M较N更短(λ<1),微血管在垂直或平行黄韧带纤维时,管壁分布的β型交感神经纤维受到来自韧带弹力纤维的剪切力。结论黄韧带上有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且其分布方式可能与黄韧带的力学特点相关,这种力学相关分布特点可能是造成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黄韧带 肾上腺素能纤维 组织学 关节不稳定性
下载PDF
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对髓核样尿源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4
作者 朱有福 李承威 +3 位作者 沈娜娜 相宏飞 陈伯华 郭柱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探究髓核样尿源干细胞(NP-USC)分化程度与分化时间的关系,以及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USC-EXO)对NP-USC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鉴定并共培养髓核细胞(NPC)和尿源干细胞(USC)。根据共培养时间不同将细胞进行分组,A组:共培养7 d后,... 目的探究髓核样尿源干细胞(NP-USC)分化程度与分化时间的关系,以及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USC-EXO)对NP-USC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鉴定并共培养髓核细胞(NPC)和尿源干细胞(USC)。根据共培养时间不同将细胞进行分组,A组:共培养7 d后,将NP-USC于无外泌体USC培养基中培养14 d;B组:共培养14 d后,将NP-USC于无外泌体USC培养基中培养7 d;C组:共培养21 d;另设USC组(USC单独培养21 d)和NPC组(NPC单独培养21 d)。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组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Ⅱ型胶原蛋白(COL2)、蛋白多糖(ACAN)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另将上述5组细胞用无外泌体USC培养基培养28 d,于第7、14、21、28天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USC、A、B、C组中HIF-1α、GLUT1、COL2、ACAN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依次升高(t=53.36~371.86,P<0.01),但C组与NPC组4种基因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加入USC-EXO前后,5组细胞中4种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各时间点,USC、A、B、C组细胞活力依次下降(F=3.77~103.58,P<0.05),但C组与NPC组无显著差异(P>0.05)。5组细胞中每组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逐渐升高(F=9.96~121.68,P<0.05)。结论NPC诱导USC时间越长,所形成的NP-USC分化程度越高、增殖速率越低。USC-EXO具有促NP-USC增殖的能力,但其不具有促分化的能力;NP-USC分化程度越高,USC-EXO的促增殖能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研究 髓核 外泌体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磊 沈娜娜 +3 位作者 王超 孙月荣 相宏飞 张国庆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3-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0.3个月。分别于术前、术...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0.3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腰腿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于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95例病人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4.186、198.047,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评价优18例,良71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3.7%。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检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学晓 岳斌 +4 位作者 相宏飞 张国庆 胡有谷 杨克石 陈伯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724-730,共7页
目的 回顾性观察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方法报告1994年7月至2011年1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5例,年龄60~85(平均70-3)岁,男59例,女36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平均35.7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骨... 目的 回顾性观察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方法报告1994年7月至2011年1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5例,年龄60~85(平均70-3)岁,男59例,女36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平均35.7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单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盘切除并内固定融合)、不同减压方式(开窗、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和不同随访时间(3年以内,3~5年,5年以上)的疗效。结果95例患者总优良率为84.2%,单纯椎间盘切除组和椎间盘切除并内固定融合组优良率分别为80.5%,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694);改善率分别为(60.89±32.62)%,(65.74±26.32)%,两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和全椎板切除组优良率分别为80.6%,91.3%和85.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P=O.958),3组改善率分别为(59.84±29.84)%,(62.30±27.10)%和(62.94±31.9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P=O.835)。随访时间3年以内组,3~5年组,5年以上组,其优良率分别为90.6%,77.8%和79.2%,3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P=0.660);3组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2.01±25.97)%,(55.06±35.89)%,(60.83±33.7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结论单纯椎间盘切除与椎间盘切除并内固定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随访可获得良好疗效,开窗组、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且其疗效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学晓 岳斌 +3 位作者 陈伯华 张国庆 相宏飞 胡有谷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1988年11月~2003年6月因腰椎椎间盘突出行单纯髓核摘除术且随访≥10年的患者共54例。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和日本骨科学会(... 目的回顾性观察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1988年11月~2003年6月因腰椎椎间盘突出行单纯髓核摘除术且随访≥10年的患者共54例。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比较不同随访时间的疗效。结果依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54例患者总优良率为83.3%,开窗组、半椎板组和全椎板组优良率分别为83.3%、88.9%、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为7.86±4.31分,术后为22.86±6.59分。3组JOA改善率分别为(71.99±28.64)%、(72.43±21.85)%、(67.02±44.68)%,3组间JOA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可获得良好疗效,且开窗、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脊柱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小鹏 马学晓 +3 位作者 岳斌 张国庆 相宏飞 陈伯华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背景:近几年,脊柱布氏杆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脊柱布氏杆菌病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鉴别诊断较困难。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脊柱布氏杆菌病患者特点,观察脊柱布氏杆菌病的诊断规律、治疗要点、预后情况。方法:收集1999年1月... 背景:近几年,脊柱布氏杆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脊柱布氏杆菌病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鉴别诊断较困难。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脊柱布氏杆菌病患者特点,观察脊柱布氏杆菌病的诊断规律、治疗要点、预后情况。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6例脊柱布氏杆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细菌学、影像学改变以及临床治疗与预后。结果:男女各8例,平均年龄49.25岁,主诉以剧烈腰背痛或臀部疼痛为主,均有牛羊接触史。平均病史3个月。实验室检查:14例(87.5%)红细胞沉降率增快,15例(93.75%)单核细胞或单核细胞百分率升高,所有16例患者的CRP升高、白细胞计数正常(100%)。血培养全部为阴性,活检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50%。病变主要累及腰椎(13例,81.25%)。影像学检查:7例(63.6%)X线片及CT出现"鹦鹉嘴样"改变,10例(71.4%)MRI表现T2等信号、T1低信号、压脂像高信号。9例患者手术治疗,保守治疗7例,随访2.5-197.0个月,平均20.22个月。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有以下特征时应高度怀疑脊柱布氏杆菌病:剧烈腰背痛,单核细胞升高,有牛羊接触史,X线椎体前缘"鹦鹉嘴样"改变、MRI上T2等信号、T1低信号、压脂像高信号,血清学检查明确确诊。除严重脊髓或神经压迫者,保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脊柱 感染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孔德茂 陈伯华 +4 位作者 胡有谷 马学晓 张国庆 岳斌 相宏飞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5期412-415,421,共5页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11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82例;对照组220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的无症状人群;腰椎间盘再突出组33例,选取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8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5例。分别对三组行影像学检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和类型,观察椎间盘突出部位与腰骶部移行椎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对照组和腰椎间盘再突出组的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51.82%和54.55%,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4,P〉0.05)。其中CastellviⅠ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8.86%、45.00%和36.36%,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1,P〉0.05);Ⅱ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2.95%、4.55%和15.1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9.35,P〈0.01),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腰椎间盘再突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2,P〉0.05);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5.18%,2.27%和0,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92,P〉0.05);Ⅳ型的发生率为0.52%、0和3.03%,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5.94,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71.17%、L5~S1节段突出26.13%,分别与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48.78%、L5~S1节段突出47.56%,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0.00,P〈0.01;χ2=9.49,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Ⅰb和Ⅱa型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以L4~5多见,分别为30.63%和12.61%,与L5~S1节段发生率为11.71%和1.80%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1.90,P〈0.01;χ2=15.20,P〈0.01)。结论:CastellviⅠ型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Ⅱ型由于腰骶部生物力学结构异常可诱发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保持L5~S1节段的相对稳定性;Ⅲ型和Ⅳ型因具有腰骶部骨性融合而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易造成腰椎节段序数判断错误,应引起注意。腰骶部移行椎并不是腰椎间盘再突出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的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伯华 相宏飞 邱晨生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27-127,132,共2页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引起椎间盘免疫状态改变。本期骨科学专题的相关研究就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引起椎间盘免疫状态改变。本期骨科学专题的相关研究就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细胞周期D1型结合蛋白1(CCNDBP1)、70kDa热休克蛋白8(HSPA8)等细胞因子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展开讨论,以期更加深入了解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对椎间盘免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腿痛 趋化因子CXCL12 细胞周期D1型结合蛋白1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述评
下载PDF
腰椎间盘应激状态下髓核组织中HSPA1A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刘畅 相宏飞 +7 位作者 吴晓淋 丁文元 李祥林 张薇 黄辉 王冠荣 陈伯华 张英泽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不同应激状态下髓核组织中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A1A)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手术治疗患者的腰椎间盘组织标本共42例,其中13例标本取自外伤后急性及亚急性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不同应激状态下髓核组织中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A1A)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手术治疗患者的腰椎间盘组织标本共42例,其中13例标本取自外伤后急性及亚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应激组),17例标本取自无明显外伤史且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慢性应激组),12例标本取自腰椎滑脱症患者(病理退变组)。术前根据MRI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腰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术中取出纤维环及髓核组织,经电镜观察各组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形态;各组随机抽取6例组织结构较全的样本经组织学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各组髓核组织中HSPA1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经细胞培养及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HSPA1A抗凋亡特性进行检测。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应激组较慢性应激组及病理退变组Pfirrmann分级低(Z=2.725、4.651,P<0.05),而慢性应激组Pfirrmann分级与病理退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急性应激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排列整齐、有弹性且光滑,破裂处断面平整;慢性应激组和病理退变组中纤维环纤维排列紊乱,无弹性且粗糙,纤维交联,但两组纤维紊乱程度不一;各组髓核侵入处均有纤维粘连现象存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显示,3组腰椎间盘髓核中央区、髓核与纤维环交界区组织中HSPA1A均稳定表达但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606.531、1 129.424,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组髓核细胞未干预组与HSPA1A干预组相比有下调早期凋亡细胞比例的现象(t=3.15~4.95,P<0.05)。结论HSPA1A在人椎间盘髓核组织急性、慢性应激状态及病理退变状态下均呈稳定表达,其表达与椎间盘应激程度具有相关性,HSPA1A抗凋亡特性在该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脊椎滑脱 椎间盘退行性变 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对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荣耀 郭柱 +8 位作者 苏炜良 秦明 张国庆 王岩 吴晓淋 陈五军 邢东明 相宏飞 陈伯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7-436,共10页
目的:探讨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USC-Exos)对退变髓核细胞(N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尿液中获得人尿源干细胞(U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对所提取细胞进行... 目的:探讨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USC-Exos)对退变髓核细胞(N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尿液中获得人尿源干细胞(U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对所提取细胞进行鉴定。使用USCs完全培养基培养USCs 48h后采用差速离心法从培养基中提取外泌体,应用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及WB技术对USC-Exos进行形态、直径及表面标志物检测。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摘除的髓核中提取NPCs,并培养至P6。以加入50μg/ml USC-Exos干预的P6NPCs为实验组,以50μg/ml未培养过细胞的USCs完全培养基离心沉淀物干预的P6 NPCs为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后1~6d使用CCK-8法检测NPCs增殖情况。使用PKH26荧光染料标记USC-Exos,并用标记后的USCExos干预P6 NPCs,12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NPCs对USC-Exos的摄取情况。两组在干预后48h进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检测NPCs衰老比例,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蛋白聚糖(ACAN)、Ⅱ型胶原(COL2)的表达。干预后3d、5d、7d时用RT-PCR和WB检测两组NPCs中ACAN、COL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多肿瘤抑制基因P16(P16)的mRNA及对应蛋白的表达量,对两组ACAN、COL2、TIMP1、P1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从人尿中提取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传代培养后可从中提取粒径为50~100nm的椭圆形囊泡结构,其表达CD63和Tsg101,不表达Calnexin蛋白,符合Exos特性。P6 NPCs经USC-Exos干预后细胞增殖速度变快。经PKH26标记的USC-Exos可被NPCs摄取。干预后48h实验组衰老细胞比例[(13.8±1.4)%]低于对照组[(19.6±2.4)%],ACAN、COL2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d、5d、7d时,实验组细胞中ACAN、COL2、TIMP1 mRNA及对应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P16基因mRNA及对应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而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USC-Exos在体外条件下可促进退变NPCs的增殖,提高退变NPCs中ACAN、COL2、TIMP1 mRNA及对应蛋白的表达,降低P16 mRNA及对应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源干细胞 髓核细胞 外泌体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鹏瞻 黄燕 +2 位作者 王崇锋 相宏飞 张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了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确诊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索提升医务人员组织承诺、激发创新活力的途径。方法对青岛市某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调查,使用SP... 目的了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确诊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索提升医务人员组织承诺、激发创新活力的途径。方法对青岛市某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调查,使用SPSS22.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医务人员的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医务人员组织承诺得分为(55.25±12.80)分,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P<0.01),其中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与创新行为3个维度相关性最为显著,并且是预测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解释率为50%;直接参与救治确诊患者的医务人员组织承诺低于其他医务人员(P<0.05)。结论通过制定科学政策,实施有效分类管理,提升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组织承诺水平,尤其是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让医务人员产生更多创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组织承诺 创新行为 医务人员
下载PDF
腰椎间盘髓核组织HSPA8表达及对退变程度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华聪 陈伯华 +2 位作者 金沧海 相宏飞 刘勇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33-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70kDa热休克蛋白8(HSPA8)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50例,其中15例为正常对照组,35例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实验组,根据术前MRI分为突出组12例,脱出组13例,游离... 目的探讨70kDa热休克蛋白8(HSPA8)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50例,其中15例为正常对照组,35例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实验组,根据术前MRI分为突出组12例,脱出组13例,游离组10例)。分别应用Western-blot、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HSPA8的表达。结果 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对照组、突出组、脱出组、游离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HSPA8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153.52~1 662.43,P<0.001)。结论 HSPA8在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稳定表达,并且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70热休克蛋白质类 椎间盘退行性变 印迹法 蛋白质 苏木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脊柱手术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安薛 张国庆 +2 位作者 相宏飞 陈伯华 刘蕾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72-273,276,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避免内固定失败的对策。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共实施2 200例脊柱内固定手术,得到完整随访者1 3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发现35例病人内固定术失败,其中颈椎前路钢...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避免内固定失败的对策。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共实施2 200例脊柱内固定手术,得到完整随访者1 3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发现35例病人内固定术失败,其中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螺钉松动移位4例,颈椎后路侧块钢板断裂5例,颈椎后路钢板侧块螺钉松动5例,胸腰骶椎内固定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9例,螺钉断裂5例,螺钉位置不佳刺激神经根4例,内固定感染3例。内固定术失败主要表现为畸形、局部疼痛和异常响动、肢体疼痛麻木、发热等。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者手术技术不熟练、生物力学概念不清、植骨床去皮质不充分、植骨量不足,其他因素有感染、骨质疏松、内置物选择不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下载PDF
Survivin在胎儿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克石 岳斌 +3 位作者 马学晓 相宏飞 胡有谷 陈伯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05-206,209,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胎儿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例胎儿11个椎间盘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胎龄为20、26、28周胎儿椎间盘组织中Survivin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79±3.44)%、(3.98...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胎儿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例胎儿11个椎间盘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胎龄为20、26、28周胎儿椎间盘组织中Survivin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79±3.44)%、(3.98±3.72)%和(3.12±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在胎儿椎间盘中表达,可能对胎儿椎间盘的发育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胎儿 椎间盘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髓核细胞诱导人尿源性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炜良 郭柱 +9 位作者 吴晓淋 周荣耀 邱晨生 王岩 徐瑞祥 张国庆 陈五军 邢东明 相宏飞 陈伯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7-1036,共10页
目的:探讨人髓核细胞(NPCs)诱导对人尿源性干细胞(U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手术时获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的髓核组织,并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NPCs;从健康成年人尿液中获取U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 目的:探讨人髓核细胞(NPCs)诱导对人尿源性干细胞(U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手术时获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的髓核组织,并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NPCs;从健康成年人尿液中获取U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诱导分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对所获取的USCs进行形态、分化潜能及细胞表面标志蛋白鉴定。使用Transwell小室将P3代NPCs与USCs培养以建立共培养体系,设实验组、对照组及NPCs组,实验组为NPCs与USCs共培养组,对照组为单独USCs培养,NPCs组为单独NPCs培养;培养14d后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B分别检测实验组USCs、对照组USCs与NPCs组NPCs中蛋白多糖(ACAN)、SOX-9(SRY-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box gene 9)、Ⅱ型胶原(COL2)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3组COL2A1及ACAN荧光表达。结果:培养的USCs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分化实验结果均为阳性;USCs中干细胞阳性标志物CD29、CD44、CD73和CD90呈高表达,未检出干细胞阴性标志物CD34和CD45。培养14d后倒置显微镜下对照组及NPCs组细胞形态无变化,实验组U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形态变化明显。经共培养诱导14d后实验组及NPCs组中的ACAN、SOX-9、COL2A1及HIF-1α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AN及COL2A1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上述各种mRNA及蛋白表达与NPCs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荧光强度与NPC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体外实验中,人NPCs可通过共培养的方式诱导人USCs分化为髓核样细胞,可为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提供NPCs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干细胞 髓核细胞 共培养 分化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TGFβ3和TIMP1体外联合感染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晨生 沈娜娜 +4 位作者 岳斌 相宏飞 杨堃 胡有谷 陈伯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08-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联合感染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构建的TGFβ3-P2A-TIMP1慢病毒载体感染人髓核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技术、...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联合感染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构建的TGFβ3-P2A-TIMP1慢病毒载体感染人髓核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对人髓核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感染组的TGFβ3、TIMP1、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16.350~74.378,q=2.010~10.620,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感染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50.495~66.110,q=8.061~16.624,P〈0.05)。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TGFβ3和TIMP1双基因联合感染人髓核细胞可促进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改善髓核细胞外基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慢病毒属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不同年龄腰突出椎间盘组织CCNDBP1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慈延东 邱晨生 +3 位作者 吴晓淋 方晓露 相宏飞 陈伯华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比较细胞周期D1型结合蛋白1(CCNDBP1)在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椎间盘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共42例,其中30~岁、40~岁、50~岁年龄段病人各14例。取病人突出的椎... 目的比较细胞周期D1型结合蛋白1(CCNDBP1)在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椎间盘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共42例,其中30~岁、40~岁、50~岁年龄段病人各14例。取病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退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PCR法、Western印迹法从细胞、基因、蛋白水平检测CCNDBP1的表达量。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各个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椎间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退变,退变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免疫组化法、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组织CCNDBP1的表达随病人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其中30~岁年龄段病人CCNDBP1的表达显著高于40~岁年龄段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2~168.30,t=3.06~6.78,P<0.05),40~岁年龄段病人CCNDBP1的表达显著高于50~岁年龄段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91,P<0.05)。结论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退变过程中有CCNDBP1的参与,随着年龄的增长,CCNDBP1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年龄因素
下载PDF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miR-223表达与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郝晓炜 王静 相宏飞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miR-223表达水平与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CD患者作为CD组,另选择5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iR-223相...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miR-223表达水平与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CD患者作为CD组,另选择5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的血清miR-223相对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与CD患者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组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CD缓解期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活动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组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与CD活动指数及CD简化内镜评分均呈正相关。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肛周病变、疾病行为狭窄型和血清miR-223相对表达量>2.13的CD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较高。结论CD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与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均相关。检测CD患者血清miR-223的相对表达量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miR-223 炎性反应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