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断代和会通之间--瞿林东先生谈中国史学史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瞿林东 周文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委托,周文玖偕博士研究生刘玲同学于2015年9月28日、10月12日、10月19日三次至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先生办公室,就先生的学术历程、学术成就、学术旨趣以及白寿彝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遗产等问题... 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委托,周文玖偕博士研究生刘玲同学于2015年9月28日、10月12日、10月19日三次至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先生办公室,就先生的学术历程、学术成就、学术旨趣以及白寿彝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遗产等问题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被访者以"瞿"表示,访问者以"周"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林东 中国史学史 会通 断代 历史和现实 家学传承
下载PDF
百年史学展新颜——瞿林东、殷玮璋谈20世纪中国史学和考古学的发展演变
2
作者 瞿林东 殷玮璋 黄十庆 《人民论坛》 2000年第12期22-24,共3页
黄十庆:瞿老师是搞史学史的,殷先生是搞考古的,让我们围绕20世纪历史学与考古学本身的发展话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历史学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科,20世纪恰恰又是由传统史学走向现代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发... 黄十庆:瞿老师是搞史学史的,殷先生是搞考古的,让我们围绕20世纪历史学与考古学本身的发展话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历史学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科,20世纪恰恰又是由传统史学走向现代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发展的一个世纪,变化很大。中国的考古学,据我了解,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在20世纪里考古学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帮助人们认识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原来搞不清的问题。首先请瞿教授粗线条地勾勒一下20世纪历史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和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发展演变 中国史学 二十世纪 瞿林东 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 历史学研究 现代史学 传统史学 民族历史 史学史 学科 教授
下载PDF
我所认识的中国史学史--瞿林东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3
作者 瞿林东 刘开军 王姝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一、治学经历与学术传承 刘开军(以下称刘)、王姝(以下称王):瞿先生,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拜访!我们读过您的不少著作,也十分关注您近年发表的一些文章,受到许多启发,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以便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本专业... 一、治学经历与学术传承 刘开军(以下称刘)、王姝(以下称王):瞿先生,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拜访!我们读过您的不少著作,也十分关注您近年发表的一些文章,受到许多启发,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以便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本专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访谈录 瞿林东 教授 学术传承 治学经历
原文传递
论中华民族从自觉发展阶段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被引量:1
4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共14页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自在-自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党的十八大 伟大复兴
下载PDF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论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8,共10页
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是由历史发展的多重原因促成的。统一性的史前基础和初始文明,以及有利于统一的地理环境是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看,统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思想传统,是中华民族坚定的政治诉求,是中华民族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 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是由历史发展的多重原因促成的。统一性的史前基础和初始文明,以及有利于统一的地理环境是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看,统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思想传统,是中华民族坚定的政治诉求,是中华民族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流,以及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统一的推动力,使中华民族的统一性成为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统一性 思想传统 政治诉求 历史主流 历史认同
下载PDF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瞿林东 《学习月刊》 2023年第8期4-6,共3页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连续性 中华文明 泱泱中华 文化传承发展 突出特性 走自己的路 高屋建瓴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魏绛“和戎”之策 被引量:1
7
作者 瞿林东 《决策》 1998年第10期46-46,共1页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自这期起,恢复“决策史林”专栏,特邀瞿林东先生为专栏撰稿人。瞿教授对本栏的开设有三点建议,即:内容上必须真正与“决策”有关;史实上必须准确有据;表述上力求读者读得懂,有宗味,使人有思考的余地。 ...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自这期起,恢复“决策史林”专栏,特邀瞿林东先生为专栏撰稿人。瞿教授对本栏的开设有三点建议,即:内容上必须真正与“决策”有关;史实上必须准确有据;表述上力求读者读得懂,有宗味,使人有思考的余地。 这也代表了编辑部恢复这一栏目的意图。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将读后的感受及肘反馈给我们或作者,以便将这一栏目办得富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戎 诸侯国 政治决策 善于处理 瞿林东 晋国 历史经验教训 公元前 民族关系 戎狄
下载PDF
深入研究20世纪: 中国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8
作者 瞿林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997年第10期14-15,共2页
深入研究20世纪中国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瞿林东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通观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就,对时代... 深入研究20世纪中国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瞿林东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通观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就,对时代、旗帜、路线、纲领、经济、政治、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20世纪 重要任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历史 史学工作者 历史认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 瞿林东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学风建设和队伍素质
9
作者 瞿林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996年第7期1-2,共2页
学风建设和队伍素质瞿林东走向21世纪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许多历史性的任务。为了迎接这些新的任务,迎接新的挑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没有高素质的队伍,便不会有高水平的研究和出色的成果... 学风建设和队伍素质瞿林东走向21世纪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许多历史性的任务。为了迎接这些新的任务,迎接新的挑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没有高素质的队伍,便不会有高水平的研究和出色的成果,这是毫无疑义的。目前,我国高校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风建设 唯物史观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队伍素质 不良学风 中国史学 公式化 瞿林东 历史研究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
10
作者 瞿林东 《中华文化论坛》 1995年第2期10-11,共2页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瞿林东对于传统文化,不可一概而论。对于它束缚人们思想的方面,应当予以突破;对于它激发人们进取的方面,应当继承和发扬。在这个总的前提之下,我们来讨论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问题.一、近代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瞿林东对于传统文化,不可一概而论。对于它束缚人们思想的方面,应当予以突破;对于它激发人们进取的方面,应当继承和发扬。在这个总的前提之下,我们来讨论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问题.一、近代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稍稍接触一下近代诗文,可以发现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族凝聚力 民族自信心 爱国主义精神 少数民族政权 瞿林东 文化传统 历史资源 史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下载PDF
史学批评怎样促进史学发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瞿林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91,共7页
史学批评是史学活动的一个方面,也是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个驱动力主要表现在:在史学批评的思想基础上推动新的历史著作面世;在史学批评中人们对于概念的积累、深化和运用,促进了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对前人的著作还有拾遗补阙... 史学批评是史学活动的一个方面,也是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个驱动力主要表现在:在史学批评的思想基础上推动新的历史著作面世;在史学批评中人们对于概念的积累、深化和运用,促进了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对前人的著作还有拾遗补阙、纠正谬误的价值;史学批评又是联系史学成果与社会的桥梁,对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当今社会,史学批评应受到广泛重视,史学批评也一定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批评 史学理论 史学发展 续作 改作 重作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被引量:9
12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53,共25页
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春秋战国至秦汉皇朝是其形成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皇朝是其发展时期,五代、辽宋夏金至元明清皇朝是其壮大、巩固时期,近代以来是其走向自觉意识和伟大复兴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和... 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春秋战国至秦汉皇朝是其形成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皇朝是其发展时期,五代、辽宋夏金至元明清皇朝是其壮大、巩固时期,近代以来是其走向自觉意识和伟大复兴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这是一个以无可辩驳的历史实际和历史逻辑彰显于世界的伟大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形成 发展 壮大 历史实际 历史逻辑
下载PDF
说《魏书》非“秽史” 被引量:11
13
作者 瞿林东 《江汉论坛》 1985年第5期70-75,共6页
一千四百三十年前,即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史学家魏收(505-572)撰成《魏书》一百三十卷.当时,北齐的一些显赫人物,针对此书的有关的内容,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后魏收对所争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修改.八十二年后,即唐太宗贞观十年(636)... 一千四百三十年前,即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史学家魏收(505-572)撰成《魏书》一百三十卷.当时,北齐的一些显赫人物,针对此书的有关的内容,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后魏收对所争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修改.八十二年后,即唐太宗贞观十年(636),李百药在他所撰的《北齐书·魏收传》里,以北齐人之口,把《魏书》"号为’秽史’".此后,《魏书》为"秽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书 魏收 李百药 北齐 唐太宗 评价 史书 门阀士族 赵翼 史学家
下载PDF
再谈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瞿林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9-158,共10页
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而又有一定联系的概念,认清它们的这种关系,对历史学的理论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充分认识历史理论的重要性和探索史学理论的体系构建,是历史学理论建设的双重任务。
关键词 史学理论 历史理论 历史学 理论
下载PDF
运河:历史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评史念海教授著《中国的运河》 被引量:4
15
作者 瞿林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98-101,97,共5页
最近,我读了史念海教授的《中国的运河》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深为他的论述所折服、吸引。史先生的著作在探索历史面貌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新著《中国的运河》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表现了... 最近,我读了史念海教授的《中国的运河》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深为他的论述所折服、吸引。史先生的著作在探索历史面貌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新著《中国的运河》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独特的治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评史 大运河 水道交通 教授 历史面貌 治学风格 汴河 国运 漕运
下载PDF
顾炎武的社会理想及政治学说——读《亭林文集》郡县论及相关诸论书后 被引量:5
16
作者 瞿林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91,共8页
顾炎武是一位博通经史而旨在经世致用、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学者。读《亭林文集》卷一之《郡县论》以及《钱粮论》《生员论》,卷六之《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等篇,可窥其社会理想及政治学说。顾炎武的社会理想,概括说来... 顾炎武是一位博通经史而旨在经世致用、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学者。读《亭林文集》卷一之《郡县论》以及《钱粮论》《生员论》,卷六之《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等篇,可窥其社会理想及政治学说。顾炎武的社会理想,概括说来,就是"厚民生,强国势"。他的政治学说,集中表现在"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及与此相关的诸论之中,涉及政治体制、财政、选举、军事等。今读其诸论并参考前贤与现时同行研究而有所启示,乃撰成此文,作为对这位伟大学者诞生400周年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郡县论 乙酉四论 社会理想 政治学说
下载PDF
中国史学之连续性发展的特点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瞿林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发展,孕育了中国史学的连续性发展;中国史学的连续性发展,以其固有的特点即史官、史馆制度的存在,撰写本朝史、前朝史的传统和史学家对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的坚守等,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以丰富的、多种表现形式的...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发展,孕育了中国史学的连续性发展;中国史学的连续性发展,以其固有的特点即史官、史馆制度的存在,撰写本朝史、前朝史的传统和史学家对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的坚守等,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以丰富的、多种表现形式的历史撰述,雄辩地证明与阐说中国文明不曾中断的历史事实;二是从精神和情感层面揭示出中国历史上各族间历史文化认同之趋势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中国之所以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必然性;三是为史学自身积累了厚重的思想遗产和学术话语,成为当今历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明 中国史学 连续性发展 特点 历史意义
下载PDF
论刘知幾《史通》关于史学构成的思想 被引量:4
18
作者 瞿林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7-168,192,共12页
唐代史家刘知幾所著《史通》一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论著之一,它在历史编撰的理论与方法、史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等领域,都有精辟论述。本文突破既有的《史通》研究路径,从史学思想领域切入,认为刘知幾《史通》反映了关于史学... 唐代史家刘知幾所著《史通》一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论著之一,它在历史编撰的理论与方法、史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等领域,都有精辟论述。本文突破既有的《史通》研究路径,从史学思想领域切入,认为刘知幾《史通》反映了关于史学自身构成的思想,即史学渊源流别、史学社会功用、史书编撰要求、史学主体修养、史学批评原则等五个方面。这在中国史学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在世界史学史上也罕与其匹。可以认为,《史通》以史学批评显其锋芒,以思考史学自身之构成为其底蕴,显隐相济,贯通古今。今年是刘知幾诞生1355周年、逝世1295周年,笔者撰写此文,论述他的这一史学思想史上的创造,以示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幾 《史通》 研究路径 史学构成 史学思想
下载PDF
中国史学史:20世纪的发展道路 被引量:5
19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9,共11页
中国史学上关于史学史的观念有长久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由于新史观的传播和学术史的发展,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史学界提出了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的目标。自30年代至今,中国史学史研究经历了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建设时期的... 中国史学上关于史学史的观念有长久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由于新史观的传播和学术史的发展,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史学界提出了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的目标。自30年代至今,中国史学史研究经历了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建设时期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学术影响。世纪之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史学史 发展道路
下载PDF
《新唐书》怎样评价唐代史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瞿林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新唐书》著者对唐代史学的评价多有失实乃至错误之处,以其与《旧唐书》相关叙事及评价相比较,前者对后者的删改,十分明显地表明,《新唐书》著者对唐代史学持贬损乃至否定的倾向。而《新唐书》卷132后论则集中地反映出《新唐书》的这... 《新唐书》著者对唐代史学的评价多有失实乃至错误之处,以其与《旧唐书》相关叙事及评价相比较,前者对后者的删改,十分明显地表明,《新唐书》著者对唐代史学持贬损乃至否定的倾向。而《新唐书》卷132后论则集中地反映出《新唐书》的这一基本倾向,它不仅把唐代史学说得毫无可取之处,而且还用曲解刘知幾《史通》和污蔑韩愈《顺宗实录》的手段,以“证成”己说,致使后人读来轻则产生困惑、重则导致误解。因此,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予以辨析、澄清,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评价 唐代 史学 辨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