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利视角的双向转诊创新发展态势研究
1
作者 石学丹 彭立蓉 +2 位作者 郭书怡 李淼 苟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5期9-11,14,共4页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落实分级诊疗,实现不同层级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是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合理医疗资源配置的必经之路,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转诊的手段,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2009...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落实分级诊疗,实现不同层级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是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合理医疗资源配置的必经之路,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转诊的手段,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2009年至2019年间,双向转诊方向申请的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技术构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该领域创新态势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与卫生机构指定发展计划、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分析 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
下载PDF
基于XDS技术的大型公立医院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学丹 周燕 石绘琨 《微型电脑应用》 2021年第9期97-99,106,共4页
为了提高医院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化水平,提出了基于XDS(Cross-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跨企业级文档共享)技术的大型公立医院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系统设计方法。系统包括转诊患者信息采集模块、信息交互模块、人机控制模块、总... 为了提高医院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化水平,提出了基于XDS(Cross-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跨企业级文档共享)技术的大型公立医院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系统设计方法。系统包括转诊患者信息采集模块、信息交互模块、人机控制模块、总线传输模块和接口控制模块。采用XDS技术调度医院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传输过程中的总线,设计双向转诊患者信息传输模型,采用底层数据库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转诊患者信息交互和存储。提取转诊患者信息的关联特征集,通过集成信息融合方法调度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和资源,实现系统软件开发设计。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双向转诊患者信息共享系统输出稳定性较好,人机交互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DS技术 大型公立医院 双向转诊患者 信息共享
下载PDF
体医融合视角下城市居民运动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石学丹 许传明 +7 位作者 苟悦 王梓彤 重竺君 彭小凡 杨钦 雷雅麟 赵莉 申文武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97-802,共6页
目的 探究体医融合工作对于城市居民运动频率的影响,并提出对应建议。方法 2022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居民开展运动频率、体医融合感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分析居民运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率的比较采用卡... 目的 探究体医融合工作对于城市居民运动频率的影响,并提出对应建议。方法 2022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居民开展运动频率、体医融合感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分析居民运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356名被调查居民中,女性居多(225例,63.2%);60岁及以上有45例(12.7%);30.9%的被调查者患有慢性病。年龄是否小于60岁、是否有经济来源、参加体质测试情况、社区医生是否叮嘱锻炼、锻炼时是否有体育指导员指导、社区宣传体医融合内容等方面,运动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时从未有指导员指导并强调安全(OR=0.390,95%CI为0.166~0.919)相较经常接受指导,不了解或从未参加体质测试(OR=0.525,95%CI为0.278~0.990)相较定期参与会降低每周运动频率。结论 锻炼时体育指导员的监督指导与居民定期进行体质测试,作为体医融合工作的一部分,对居民运动频率的增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应重点加强这两部分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密集人群体温快速精准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蔡思 门新璐 +15 位作者 王珊 王霁 邹祎 冯尘尘 何谦 贾丹 胡晓坤 曾忠仪 郭媛 杨玲 杨晓蓉 苟悦 薛秒 石学丹 赵淑珍 何晓俐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密集人群体温快速精准测量方法。方法2020年1月27日-2月8日分别在4~6℃(n=152)、7~10℃(n=103)、11~25℃(n=209)环境下,对受检者分别使用2种非接触式电子体温枪(分别简称为"蓝枪"和"红...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密集人群体温快速精准测量方法。方法2020年1月27日-2月8日分别在4~6℃(n=152)、7~10℃(n=103)、11~25℃(n=209)环境下,对受检者分别使用2种非接触式电子体温枪(分别简称为"蓝枪"和"红枪")测量额部、前臂内侧、颈部体温,同时以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下体温为金标准,比较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在7~10℃环境下,蓝枪额部、红枪额部、水银体温计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蓝枪额部、前臂内侧、颈部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枪额部与前臂内侧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枪额部与颈部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25℃环境下,蓝枪额部、红枪额部、水银体温计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蓝枪额部与前臂内侧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枪额部与颈部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枪额部、前臂内侧、颈部的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说明书,蓝枪可允许的波动范围为0.3℃,红枪可允许的波动范围为0.2℃,2种产品不同测量部位的测量均数差值均在可允许的波动范围内,因此,7~25℃环境下体温值差异无临床意义。在4~6℃环境下,蓝枪与红枪体温值测出率分别为2.2%和19.1%。结论在7~10、11~25℃环境下,上述2种非接触式体温枪测量不同部位的体温与金标准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值比较差异均无临床意义,可推广使用非接触式电子体温枪进行快速体温筛查,但为保持体温测量人员与受检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推荐选择前臂内侧进行体温测量。在4~6℃环境下,上述2种体温枪测出率均低,不能用于快速体温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电子体温枪 水银体温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温 快速精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