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任小乔 王盼 +2 位作者 吴昊 纪勇 石志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192,共9页
背景脑卒中在世界各地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血尿酸(S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血肌酐比值(SUA/Scr)是代表肾功能标准化的SUA,目前有关SUA/Scr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脑血管... 背景脑卒中在世界各地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血尿酸(S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血肌酐比值(SUA/Scr)是代表肾功能标准化的SUA,目前有关SUA/Scr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和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9月—2019年9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13313例患者为研究队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9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及电话相结合。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脑血管事件复发、心血管事件复发、其他血管事件发生(如下肢动静脉栓塞)。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与死亡的关系。结果根据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SUA/Scr≤3.16,n=3520)、Q2组(3.16<SUA/Scr≤3.94,n=3280)、Q3组(3.94<SUA/Scr≤4.92,n=3270)、Q4组(SUA/Scr>4.92,n=3243)。截至随访结束,774例(5.8%)患者死亡,2064例(15.5%)患者复发脑血管事件。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位于Q1~Q4的患者中,男性复发脑血管病的例数依次为302、375、408、337例,女性依次为99、125、169、249例;男性复发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261、314、345、283例,女性依次为90、101、142、205例;男性复发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154、191、214、183例,女性依次为58、52、45、31例;男性全因死亡的例数依次为165、128、131、88例,女性依次为57、63、62、80例;男性因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93、72、70、46例,女性依次为31、33、36、44例;男性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58、52、45、31例,女性依次为17、18、27、24例。调整多项混杂因素后,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HR=0.690,95%CI=0.500~0.953,P=0.026);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脑梗死亚组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HR=0.740,95%CI=0.578~0.947,P=0.017)。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全因死亡、因脑梗死死亡的影响因素(HR=0.575,95%CI=0.368~0.901,P=0.003;HR=0.610,95%CI=0.353~0.814,P=0.011)。SUA/Scr位于Q3、Q4相较于Q1是男性出院后死亡的影响因素(HR=0.656,95%CI=0.476~0.904,P=0.010;HR=0.582,95%CI=0.409~0.829,P=0.001)。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脑梗死亚组患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死亡的影响因素(HR=0.580,95%CI=0.386~0.873,P=0.007)。结论一定范围内,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升高对男性患者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低SUA/Scr与男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死亡和复发风险升高有关,但与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和心源性卒中复发和死亡无关。在女性患者中没有观察到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卒中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 动脉粥样硬化 男性 复发 死亡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石志鸿 辛颖 +6 位作者 刘彬 张莹 岳伟 陆卉 张雅静 于德林 纪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9例和不稳定斑块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9例和不稳定斑块3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ELISA法检测2组不同时间血清CXCL16水平。结果病例组发病72h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0±1.77)ng/L vs(4.28±0.74)ng/L,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1);复发患者发病72h及1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6.24±1.26)ng/L vs(4.68±1.92)ng/L,(5.55±1.23)ng/L vs(4.25±1.51)ng/L,P<0.05]。结论血清CXCL16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趋化因子类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成人MELAS综合征9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石志鸿 韩彤 +3 位作者 张莹 刘梅丽 张雅静 纪勇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7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MELAS综合征患者9例,对其临床表现、MRI图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以卒中样发作起病,发作时伴有发热、各种形式的癫痫、不同程度的意识... 目的探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MELAS综合征患者9例,对其临床表现、MRI图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以卒中样发作起病,发作时伴有发热、各种形式的癫痫、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5例急诊时诊断为脑炎或脑膜脑炎;2例在卒中样发作前有癫痫病史。MRI图像表现为易变的颞顶枕叶的异常信号,早期DWI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信号不等,后期ADC呈高信号、T1WI可出现沿皮层高信号(提示层状坏死);1H-MRS显示病变部位N-二酰胆碱天门冬氨酸(NAA)峰下降和乳酸峰出现。6例肌肉病理改良Gomori染色可见破碎红纤维(其中5例超过5%),3例未发现破碎红纤维;8例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可见到深染的小血管,均为COX染色阳性。结论成人MELAS综合征发病形式多样,易误诊为脑炎或脑膜脑炎;MRI图像上易变的颞顶枕叶异常信号可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帮助;COX阳性SDH深染的小血管是具有特异性的肌肉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病 磁共振成像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临床特点 肌肉活检
下载PDF
散发型克雅氏病临床、脑电图与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石志鸿 刘梅丽 +4 位作者 岳伟 王毅 刘首峰 张雪青 纪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3-1714,共2页
克雅氏病(Jakob-Creutzfeld Disease,CJD)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广泛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常见的朊蛋白病,全世界范围年发病率大约1~1.5/100万,90%为散发病例。CJD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起病形式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进展迅速,严重... 克雅氏病(Jakob-Creutzfeld Disease,CJD)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广泛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常见的朊蛋白病,全世界范围年发病率大约1~1.5/100万,90%为散发病例。CJD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起病形式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进展迅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发病早期与其他痴呆综合征鉴别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氏病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散发型 脑电图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痴呆综合征 朊蛋白病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志鸿 贾建平 张本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消炎痛和美洛昔康对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ICAM-1、E-选择素的表达。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试剂盒检测MPO活性。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PGE... 目的探讨消炎痛和美洛昔康对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ICAM-1、E-选择素的表达。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试剂盒检测MPO活性。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PGE2的浓度。TTC染色观察梗死范围。结果消炎痛和美洛昔康早期给药,都能减小皮层梗死体积。再灌注后4h给药,对梗死体积都无明显影响。再灌注后缺血侧皮层和纹体PGE2浓度明显升高,MPO活性增高,消炎痛和美洛昔康均能降低皮层和纹体区PGE2的水平,明显减少ICAM-1和E-选择素阳性血管数,降低皮层MPO活性。结论消炎痛和美洛昔康早期给药能减小皮层的梗死体积,这种脑保护作用与抑制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减轻再灌注后炎症反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缺血再灌注 炎症 黏附分子
下载PDF
天津地区汉族人群COM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志鸿 刘梦圆 +4 位作者 刘淑玲 张莹 相蕾 王金环 纪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研究背景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催化儿茶酚胺第3位羟基甲基化,降解儿茶酚胺,同时亦是雌激素的主要代谢酶。COMT基因在rs4680位点存在鸟嘌呤腺嘌呤(G-A)点突变,使其编码的第108和(或)158位氨基酸由缬氨酸(... 研究背景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催化儿茶酚胺第3位羟基甲基化,降解儿茶酚胺,同时亦是雌激素的主要代谢酶。COMT基因在rs4680位点存在鸟嘌呤腺嘌呤(G-A)点突变,使其编码的第108和(或)158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al)变为蛋氨酸(Met),导致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已知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疾病、酒精依赖、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而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COM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81例天津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COMT Val及Met基因型,以及不同基因型脑梗死患者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A和B水平。结果脑梗死组Val等位基因频率(78.45%)及Val/Val纯合子基因型(61.3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68.24%和4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Val等位基因频率(82.52%)与正常对照组(66.67%)之间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患者组间差异(69.83%对69.07%)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Val/Val型与Val/Met+Met/Met型比较,血糖、血脂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MT Val等位基因频率和Val/Val纯合子基因型是男性脑梗死患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COMT对脑梗死的影响与血糖、血脂及血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遗传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脑梗死 天津 汉族
下载PDF
视物不清 失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志鸿 蔡莉 +3 位作者 刘帅 王颖 刘淑玲 纪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病历摘要 患者 女性,58岁.主因视物不清5年、不能完成简单日常生活活动2年伴病情加重3个月,于2012年5月12日就诊.患者为退休干部,5年前出现视物不清且无法分辨日常熟悉事物,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活动.至专业眼科医院就诊,考虑为白内障,... 病历摘要 患者 女性,58岁.主因视物不清5年、不能完成简单日常生活活动2年伴病情加重3个月,于2012年5月12日就诊.患者为退休干部,5年前出现视物不清且无法分辨日常熟悉事物,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活动.至专业眼科医院就诊,考虑为白内障,行手术治疗,术后双眼视物不清症状并未缓解;3年前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如做饭、日常家务,且行为混乱、做事无序,视觉辨认能力明显下降,不能接受新鲜事物,但记忆力无明显下降,尤对往事记忆犹新.外院头部MRI显示轻度皮质萎缩,考虑痴呆(量表评分不详),予多奈哌齐[安理申,5 mg(每晚顿服)]治疗,间断服用;由于患者自知力尚存,能够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各种检查和量表评价,回家后反复背诵和练习有关注意和计算的测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大脑皮质 萎缩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成人慢性多发性抽动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志鸿 张本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抽搐性运动障碍 症状和体征 脑电描记术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戈谢病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石志鸿 张本恕 《医学综述》 2008年第4期583-585,共3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新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与少见的遗传病戈谢病有关。戈谢病患者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多数发病年龄早,无明显的静止性震颤,对左旋多巴的反应差,也有典型的左旋多巴有反应的帕金森病。葡萄糖脑...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新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与少见的遗传病戈谢病有关。戈谢病患者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多数发病年龄早,无明显的静止性震颤,对左旋多巴的反应差,也有典型的左旋多巴有反应的帕金森病。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突变,即使是杂合子也有发展为帕金森病的危险,而且帕金森病患者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突变比普通人群高。在戈谢病合并帕金森病患者病理研究中发现共核蛋白阳性的路易体和包涵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戈谢病 遗传
下载PDF
60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石志鸿 张本恕 +2 位作者 程焱 黄恩强 张菁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delaTourette’ssyndrome,T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3年2月~2001年5月诊治的60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其中50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605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7.7岁,男女...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delaTourette’ssyndrome,T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3年2月~2001年5月诊治的60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其中50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605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7.7岁,男女之比4∶1;病程1~30年;其中102例(16.9%)有抽动症家族史;172例(28.4%)患者伴有性格行为问题;62.9%(112/178)的患者脑电图存在异常波形。CT检查显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可有轻微异常(7/67例),但检出率较低;SPECT检查表明,患者额、颞、顶叶等处存在脑血流灌注减低现象(5/5例)。病程与患者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191,P<0.01),与秽语发生年龄呈正相关(r=0.189,P<0.05)。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多于儿童期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具有遗传倾向;可能存在轻微脑功能异常;发病年龄与秽语出现年龄对病程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慢性多发性抽动症的脑电图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志鸿 张本恕 +1 位作者 程焱 黄恩强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脑电图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14例TS患者的脑电图与临床变量进行分析。结果:TS患者EEG异常率为62.6%,发病年龄≤10岁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66.5%,高于发病年龄>10岁的患者(42.... 目的:探讨慢性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脑电图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14例TS患者的脑电图与临床变量进行分析。结果:TS患者EEG异常率为62.6%,发病年龄≤10岁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66.5%,高于发病年龄>10岁的患者(42.9%)。病程中有秽语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82.1%)明显高于无秽语的患者(59.7%)。性别、家族史、伴随性格行为问题对脑电图无明显影响。结论:TS患者存在轻微脑功能障碍,发病年龄和秽语影响脑电活动的异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TS) 抽动症 脑电图 临床
下载PDF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志鸿 张本恕 洪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又称Steele Rchardson-Olszewsk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假球麻痹、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步态共济失调和轻度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PSP的临床表...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又称Steele Rchardson-Olszewsk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假球麻痹、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步态共济失调和轻度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PSP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且无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极易被误诊.为提高临床医师对PSP的认识,减少误诊,将我院自近3年诊治的4例PSP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误诊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炎症反应及黏附分子在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石志鸿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炎症反应 黏附分子 缺血后脑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包涵体肌病伴Paget骨病和额颞叶痴呆临床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志鸿 纪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70-274,共5页
包涵体肌病伴Paget骨病和额颞叶痴呆(IBMPFD)是缬酪肽结合蛋白(VCP)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累及多系统的少见疾病,主要累及肌肉、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患病率不清楚,目前已有超过40个家族的病例报道。肌病是IBMPFD最常见的表现... 包涵体肌病伴Paget骨病和额颞叶痴呆(IBMPFD)是缬酪肽结合蛋白(VCP)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累及多系统的少见疾病,主要累及肌肉、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患病率不清楚,目前已有超过40个家族的病例报道。肌病是IBMPFD最常见的表现,发病年龄在30~50岁之间。90%患者在45岁出现明显肌无力,肌肉受累范围较广泛,变异较大。肌肉病理表现为包涵体肌病特点。51%病人出现骨病,与肌病出现年龄相似。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额颞叶痴呆,出现年龄平均54岁。病理特点为神经元胞核内泛素和交换反应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TDP-43)阳性包涵体。IBMPFD临床的误诊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酪肽结合蛋白 包涵体肌病 额颞叶痴呆 PAGET骨病 病理
下载PDF
妥泰治疗难治性慢性多发性抽动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志鸿 张本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妥泰合并氟哌啶醇及安定类药物对难治性慢性多发性抽动症(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T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难治性TS患者在原氟哌啶醇及安定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妥泰。结果16例有效,4例无效,不良反应有头晕... 目的观察妥泰合并氟哌啶醇及安定类药物对难治性慢性多发性抽动症(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T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难治性TS患者在原氟哌啶醇及安定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妥泰。结果16例有效,4例无效,不良反应有头晕、困倦、食欲不振、出汗少。结论妥泰可辅助治疗TS,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妥泰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石志鸿 张本恕 贾建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44-846,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mRNA的表达,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mRNA的表达,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试剂盒检测MPO活性。结果:再灌注4、22、46h,缺血脑皮质及纹状体ICAM-1和E-选择素mRNA表达增加,同时MPO活性增加;消炎痛和美洛昔康再灌注后即刻给药抑制ICAM-1和E-选择素mRNA表达,降低MPO活性;再灌注后4h给药作用减弱。结论:缺血再灌注后早期ICAM-1和E-选择素mRNA表达都增加,介导了再灌注后炎症损伤,消炎痛和美洛昔康再灌注早期给药能从转录水平抑制黏附分子表达,减轻再灌注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再灌注 细胞黏附分子 E选择素 大鼠 Wistar 消炎药 非甾类
下载PDF
多模分子影像在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石志鸿 刘帅 +3 位作者 蔡莉 王颖 韩彤 纪勇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分子影像在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典型AD(typicalAlzheimer’sdisease,TAD)和22例非典型AD患者进行认知及精神行为症状进行评估,并对头磁共振、FDG PET及PIB PET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多模分子影像在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典型AD(typicalAlzheimer’sdisease,TAD)和22例非典型AD患者进行认知及精神行为症状进行评估,并对头磁共振、FDG PET及PIB PET进行分析。结果:磁共振显示,后皮质萎缩(posterior cortical atrophy,PCA)组较TAD/额叶变异型AD (frontal variant of AD,FvAD)组顶叶萎缩更显著;在轻度痴呆患者,TAD组较PCA、寡义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logopenic variant primary progressiveaphasia,LPA)组颞叶内侧萎缩更显著。TAD患者主要代谢减低部位为双侧颞顶叶或颞顶联合区、楔前叶、后扣带回,部分患者出现额叶外侧皮层代谢减低;PCA患者主要代谢减低部位为双侧颞顶枕联合区、楔前叶、后扣带回,多呈不对称分布;Fv AD代谢减低主要位于双侧额叶内、外侧皮层、双侧颞顶联合皮层、后扣带回、楔前叶;LPA表现为左侧或右侧颞顶为主的代谢减低。PIB PET、显示各亚型AD患者额叶、颞叶外侧、顶叶、枕叶皮层PIB沉积阳性。结论:结构磁共振结合FDG PET及PIB PET对非典型AD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早期临床诊断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后皮质萎缩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匹兹堡化合物B 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中国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淑玲 张婷 +6 位作者 张雅静 岳伟 石志鸿 管雅琳 刘帅 王晓丹 纪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以载脂蛋白E基因(Apo E)、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ate onset Alzheimer's disease)、基因多态性(polymorphism)、China和Chinese等中英文词组,检索...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以载脂蛋白E基因(Apo E)、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ate onset Alzheimer's disease)、基因多态性(polymorphism)、China和Chinese等中英文词组,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EBSCO-CINAHL、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等近20年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Apo E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249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并补充相关文献,最终纳入13篇高质量临床研究(NOS评分≥5分),共3372例受试者(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360例、对照者2012例)。Meta分析显示: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者发生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于携带Apo Eε3等位基因者(OR=3.710,95%CI:2.960-4.640;P=0.000);表现为Apo Eε3/ε4(OR=3.160,95%CI:2.390-4.180;P=0.000)、Apo Eε2/ε4(OR=3.410,95%CI:2.160-5.380;P=0.000)和Apo Eε4/ε4(OR=16.400,95%CI:8.200-32.810;P=0.000)基因型者发生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于Apo Eε3/ε3基因型者。结论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以及Apo Eε3/ε4、Apo Eε2/ε4和Apo Eε4/ε4基因型是中国人群发生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 META分析 中国
下载PDF
缺血性青年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淑玲 石志鸿 +5 位作者 岳伟 管雅琳 刘帅 张雅静 王晓丹 纪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42-354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青年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预防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86例缺血性青年脑卒中及1 672例中年缺血性脑卒中、3 2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青年组TOAST分... 目的:探讨缺血性青年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预防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86例缺血性青年脑卒中及1 672例中年缺血性脑卒中、3 2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青年组TOAST分型为LAA 57.4%,SAO 26.4%,CE 2.6%,SOE5.3%,SUE 8.2%;中年组分别为67.3%、26.0%、2.0%、3.3%、1.4%;老年组为66.7%、22.8%、7.8%、1.2%、1.5%;3组比较差异明显(P<0.001),青年组SOE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青年组LAA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青年组CE低于老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在体型肥胖等危险因素差异不明显(P>0.05),青年组在性别、饮酒、吸烟等因素高于老年组(P<0.05);中年组在高血压病史等因素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在心脏病等因素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缺血性青年脑卒中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不同于中年组及老年组缺血性脑卒中,我们既要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更要关注少见的病因及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以指导青年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青年 TOAST分型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下载PDF
^(18)F-FDG和^(11)C-PIBPET联合脑显像对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颖 高硕 +3 位作者 蔡莉 石志鸿 李彦生 纪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1-403,I00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11C-PIB和18F-FDG联合脑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及额颞痴呆(FTD)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难以鉴别为AD或FTD的患者,行11C-PIB及18F-FDG PET联合脑显像。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行18F-FDG PET脑显像。18F... 目的初步探讨11C-PIB和18F-FDG联合脑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及额颞痴呆(FTD)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难以鉴别为AD或FTD的患者,行11C-PIB及18F-FDG PET联合脑显像。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行18F-FDG PET脑显像。18F-FDG结果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进行基于体素水平分析,行2个样本t检验,P<0.001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选取11C-PIB廓清及滞留情况对比明显的55~60min图像进行视觉分析,PIB阳性定义为双侧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及皮质下结构PIB放射性滞留较白质为著,小脑PIB廓清。PIB阴性定义为大脑皮层及皮质下结构、小脑无明显PIB滞留,仅在脑白质走行区少量放射性滞留。结果 18F-FDG与11C-PIB PET脑显像示典型AD图像5例,双侧颞-顶联合皮质区、楔前叶及后扣带回大脑葡萄糖代谢减低,PIB阳性。典型FTD图像2例,双侧额叶、前扣带回及双侧皮质下结构大脑葡萄糖代谢减低,PIB阴性。3例患者经18F-FDG脑显像仍难以鉴别,但11C-PIB脑显像提示AD2例,FTD1例,并且经5~6个月随访证实。结论 18F-FDG和11C-PIB联合脑显像能为AD及FTD鉴别诊断提供双重的影像学依据,尤其是在大脑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相互重叠时,11C-PIB显像有助于进一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11C-PIB 额颞痴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