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virus,SFTSV)]导致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virus,SFTSV)]导致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在流行区域该病毒感染率为1%~3%,病死率为6%~30%,平均病死率约为10%^([1])。该病毒可通过蜱虫、饲养或野生动物、人与人血液或分泌物传播^([2]),好发于疫区农民,患者大多住在丘陵或森林地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呼吸道标本核酸扩增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变化规律。方法筛选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2日间安徽省某定点医院收治的4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患者的痰液与咽拭子混合液进行检测,观察Ct值与发病天数、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发病天数的增加,ORF1ab基因、N基因及E基因Ct值均不断升高,E基因首先消失,其次是ORF1ab基因,最后是N基因。出现症状后1~6 d男性与女性核酸Ct值均为最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2 d Ct值逐渐升高,男性低于女性Ct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分型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值与患者出现症状的天数、性别有关,与年龄、疾病分型无关。
文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virus,SFTSV)]导致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在流行区域该病毒感染率为1%~3%,病死率为6%~30%,平均病死率约为10%^([1])。该病毒可通过蜱虫、饲养或野生动物、人与人血液或分泌物传播^([2]),好发于疫区农民,患者大多住在丘陵或森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