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探析宋朝蹴鞠行会的作用 |
祝东
张武生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
|
关中农村体育人口研究 |
祝东
张武生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3
|
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悲剧——一个身份符号学分析 |
祝东
王小英
|
《符号与传媒》
|
2011 |
4
|
|
4
|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祝东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三言二拍”多用《西江月》词原因探析 |
祝东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6
|
普通高校贫困生身心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
祝东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7
|
论《老子》的“自然”符号思想 |
祝东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8
|
文本释义中的意向性问题:以古典诗歌为例 |
祝东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仪俗、政治与伦理:儒家伦理符号思想的发展及反思 |
祝东
|
《符号与传媒》
|
2014 |
14
|
|
10
|
谈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分层教学法 |
祝东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1
|
从“诗史”到“词史”——论杜甫诗史观对清代词史观的影响 |
祝东
|
《杜甫研究学刊》
|
2015 |
3
|
|
12
|
论“点将录”批评形式的民族特色与意义机制 |
祝东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3
|
女性主义视域下吴月娘形象的文化解读 |
祝东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4
|
炫技、交游与唱和——清词中兴成因新探 |
祝东
|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
2015 |
2
|
|
15
|
论以意逆志对常州词派词学阐释学的影响 |
祝东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6
|
简论宋季遗民词对清代三大词派的影响 |
祝东
|
《殷都学刊》
|
2011 |
1
|
|
17
|
崇雅词学观的不同审美取向——兼论浙西、常州二词派对宋季遗民词的接受 |
祝东
|
《殷都学刊》
|
2008 |
1
|
|
18
|
身份认同与符号自我——庞春梅形象演变的符号学透视 |
祝东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9
|
论“知人论世”阐释方法在清代词学中的运用 |
祝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20
|
吴月娘的女贞观——关于《金瓶梅》的一个伦理符号学透视 |
祝东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