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油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祝肇荣 盛耀华 +1 位作者 周建珍 王于蓝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06-207,210,共3页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割结合注射硅油顶压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开展的9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硅油顶压治疗的患者随访10~20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硅油注入保留在眼内的时间3~20个月,因硅油乳化而取出...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割结合注射硅油顶压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开展的9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硅油顶压治疗的患者随访10~20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硅油注入保留在眼内的时间3~20个月,因硅油乳化而取出。结果 硅油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网膜复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和角膜变性;而取出硅油后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离复发、眼内硅油残留和继发性青光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结合注射硅油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注油后或取油后的并发症经适当处理,仍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并发症 白内障 继发性青光眼 角膜变性
下载PDF
人工泪液治疗职业性眼干燥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祝肇荣 范莉琼 王于蓝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评价眼舒康人工泪液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60眼)职业性眼干燥症状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剂量的眼舒康人工泪液滴眼,连续用药10天和30天复诊。记录患者用药前后主觉症状、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和虎红... 目的评价眼舒康人工泪液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60眼)职业性眼干燥症状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剂量的眼舒康人工泪液滴眼,连续用药10天和30天复诊。记录患者用药前后主觉症状、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和虎红染色。结果治疗10天后患者主觉症状、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天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也有了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chirmer I试验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眼舒康人工泪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职业性眼干燥症的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泪液 眼干燥症状 职业性 效果
下载PDF
LVC程序视野检查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祝肇荣 卢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央低视力(low vision center, LVC)程序视野检查在术前评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低视力患者视功能的价值。方法 接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的低视力患者共14例(14只眼),术前1 d及术后3月内行LVC程序视野检查。术前同时行视网膜潜... 目的 探讨中央低视力(low vision center, LVC)程序视野检查在术前评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低视力患者视功能的价值。方法 接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的低视力患者共14例(14只眼),术前1 d及术后3月内行LVC程序视野检查。术前同时行视网膜潜视力测定。结果 所有患者在联合术后总的平均阈值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均有显著提高(P<0.01),而颞侧的MS值较鼻侧改善更为明显。术前视野已有绝对暗点形成的区域,术后仍存在。与视网膜潜视力测定相比,LVC程序视野检查的MS值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间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术前LVC程序视野检查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低视力患者有特殊价值,有助于术者判断该类患者术后的视力、视野的情况,可作为术前估计其潜在视功能的新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LVC程序视野检查 平均阈值敏感度 潜在视功能
下载PDF
全氟丙烷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4
作者 祝肇荣 李增琦 饶惠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81-382,共2页
全氟丙烷(C_3F_8)气体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16眼,临床随访1年以上,治愈率93.7%,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注气、环扎注气、玻璃体切除加气液交换注气,术后保持俯卧或鼻侧卧位。结果表明,C_3F_8气体安全方便,既简化手术,又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药物疗法 全氟丙烷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的研究
5
作者 祝肇荣 叶纹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7年第3期172-176,共5页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是位于视网膜感光器细胞和和脉络膜之间的一层单层细胞。本文介绍了RPE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内、外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从术后活体和组织学检查表明,视网膜下腔是一免疫赦免区域。通过对首次异体移植培养的...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是位于视网膜感光器细胞和和脉络膜之间的一层单层细胞。本文介绍了RPE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内、外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从术后活体和组织学检查表明,视网膜下腔是一免疫赦免区域。通过对首次异体移植培养的胎儿RPE细胞病例的临床随访显示,所移植的RPE细胞在黄斑区均能存活,并且具有注视功能。术后囊样黄斑水肿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结果。因此预防和处理移植物的免疫排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移植 老年性 黄斑变性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21
6
作者 郑岩 汪朝阳 祝肇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其中经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而实施白内障超声乳...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其中经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而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的32例患者(32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眼在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眼在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回顾手术过程,记录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所见;对术前检查和术后末次随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眼压、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和前房角宽度等眼前段结构指标。结果术后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根部平坦,前房角开放,小梁表面沉着较多色素;32眼中前房角全部开放24眼(均于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2眼术前眼压均>50mmHg(1mmHg=0.133kPa),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5.3±5.0)mmHg,其中眼压<21mmHg为28眼(均为急性发作72h内手术),21~27mmHg为4眼。术后末次随访发现,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均<0.1),眼前段结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
下载PDF
硒性白内障模型与人老年性白内障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范莉琼 曹阳 +1 位作者 岑洁 祝肇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比较人老年性白内障和硒性SD大鼠核性白内障,探讨该白内障模型在运用于对人老年性白内障的研究中的可行性,进而初步研究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方法15d龄SD大鼠,经皮下注射2mmol·L-1亚硒酸钠溶液建立白内障模型,通... 目的比较人老年性白内障和硒性SD大鼠核性白内障,探讨该白内障模型在运用于对人老年性白内障的研究中的可行性,进而初步研究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方法15d龄SD大鼠,经皮下注射2mmol·L-1亚硒酸钠溶液建立白内障模型,通过对蛋白含量的测定,蛋白多肽成分的分析以及蛋白圆二色性的检测,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15d龄SD大鼠皮下注射2mmol·L-1亚硒酸钠溶液4d后晶状体出现明显的乳白色核性混浊;与人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相比较,硒性SD大鼠中LMW的蛋白含量亦明显减少;PAGE电泳中出现与人老年性白内障位置相似的电泳条带,SDS-PAGE中的电泳条带差异较大;其CD谱波形与人晶状体蛋白的波形十分相似。结论硒性SD大鼠白内障模型与人老年性白内障在发生过程中产生了相似的变化,该模型可以应用到人老年性白内障的研究中。并初步探讨人老年性白内障发生过程中蛋白变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亚硒酸钠 圆二色性 二级结构
下载PDF
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国忠 薛文隽 +3 位作者 杨其绛 巫向前 朱颖 祝肇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 :观察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的影响。方法 :2d龄鸡雏 30只 ,分 3组 ,分别为对照组、用药Ⅰ组、用药Ⅱ组 ,每组均缝合单只眼睑 ,造成形觉剥夺近视眼。采用测定鸡眼屈光度、活体A超眼轴测量、光镜下观察巩膜、视网膜病理形态的... 目的 :观察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的影响。方法 :2d龄鸡雏 30只 ,分 3组 ,分别为对照组、用药Ⅰ组、用药Ⅱ组 ,每组均缝合单只眼睑 ,造成形觉剥夺近视眼。采用测定鸡眼屈光度、活体A超眼轴测量、光镜下观察巩膜、视网膜病理形态的方法。结果 :形觉剥夺导致了对照组近视性屈光状态异常 (P <0 .0 0 1)。眼球的前后轴长度延长 (P <0 .0 5 ) ,光镜下巩膜软骨细胞层增厚 ,巩膜纤维层变薄。用药组近视性屈光状态异常有改善。眼球前后轴长度缩短 ,其中用药Ⅱ组的屈光度与眼前后轴长度缩短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P <0 .0 5 )。镜下用药Ⅱ组近视眼巩膜软骨细胞、巩膜纤维层改变不明显。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 ,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后的近视性屈光状态形成及眼球前后轴长度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黄酮苷 鸡眼形觉剥夺 屈光度 眼轴长度 巩膜 视网膜 病理变化 实验
下载PDF
拉坦前列腺素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于蓝 盛耀华 +1 位作者 祝肇荣 徐承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拉坦前列腺素(适利达)降低高眼压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例高跟压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适利达治疗组和噻吗心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接受适利达1次/d和噻吗心胺2次/d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目的 探讨拉坦前列腺素(适利达)降低高眼压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例高跟压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适利达治疗组和噻吗心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接受适利达1次/d和噻吗心胺2次/d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6、12周测量眼压,观察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眼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相应基线值(P<0.05);第12周适利达治疗组眼内压下降>10mmHg及日间眼压≤17mmHg的患者分别占16.7%和58.5%,与噻吗心胺治疗组相应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后噻吗心胺治疗组患者平均心率较治疗前显著减慢(P<0.05)。结论 适利达具有比噻吗心胺更有效的降眼压作用.其使用剂量小、耐受性好且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坦前列腺素 临床疗效 副作用 观察 青光眼 高眼压
下载PDF
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毅倩 陈才根 +1 位作者 周绍荣 祝肇荣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在体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0.5~10mg·L-1柔红霉素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10min(30例),以20mg·L-1柔红霉素作维持前房灌注(1例)。通过手术显微镜及扫... 目的通过动物在体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0.5~10mg·L-1柔红霉素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10min(30例),以20mg·L-1柔红霉素作维持前房灌注(1例)。通过手术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术后眼组织反应。结果随访3mo发现,随用药浓度增加,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下降,未发现角膜损伤及术后葡萄膜反应,较高浓度桑红霉素应用亦未造成明显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结论本研究表明应用桑红霉素1次性眼内灌注可减少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且无邻近眼组织损伤。高效。安全、简便的用药特点提示柔红霉素在后覆膜混浊预防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后囊混浊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对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颖 祝肇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为对照。试验组36眼,对照组36眼。两组给药方法均为1滴/次,3次/d,涂入结膜囊内,疗程均为7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为对照。试验组36眼,对照组36眼。两组给药方法均为1滴/次,3次/d,涂入结膜囊内,疗程均为7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93.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视力及局部用药后耐受性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结膜炎 双盲随机对照
下载PDF
胶原聚合物人体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辜臻晟 盛耀华 +3 位作者 王丽天 祝肇荣 李增琦 高金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7-249,共3页
背景:Staar公司将IV型胶原与水凝胶(HEMA)聚合而成的新型材料Collamer,是研制眼内接触镜的良好材质。国内尚无类似材料。目的:评定胶原聚合物为主体的眼内接触镜(intraocularcontactlens,ICL)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设计:随机对照实... 背景:Staar公司将IV型胶原与水凝胶(HEMA)聚合而成的新型材料Collamer,是研制眼内接触镜的良好材质。国内尚无类似材料。目的:评定胶原聚合物为主体的眼内接触镜(intraocularcontactlens,ICL)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材料:本研究于2000-01/2000-04在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完成。细胞株:传代48~72h生长旺盛的L-929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白色豚鼠20只,体质量300~500g,1~3月龄,雌雄均可;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只,体质量1.7~3.0kg和2.5~3.5kg,雌雄不拘(热原实验,雌兔无孕)(实验动物均由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为普通级)。干预:分别应用胶原材料进行以下生物学测试:①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增殖度法)。②致敏试验。③热原试验。④皮下植入试验。实验数据根据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②皮内注射和局部斑贴诱导后,每一观察时间和每一激发部位红斑和水肿反应情况。③家兔由耳缘静脉注入材料浸提液后,该兔体温升高情况。④胶原材料植入家兔皮下后4周材料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①细胞毒性试验:材料组相对增殖度为99%~106%,毒性分级为0~1级。②过敏试验:材料组各时段每一激发部位均无红斑和水肿反应,结果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晶体 人工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胶原性眼内接触镜兔眼植入术后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辜臻晟 盛耀华 +1 位作者 祝肇荣 高金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596-1598,共3页
背景:有晶体眼眼内接触镜植入术是一种矫治高度近视的新型手术,胶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在国外应用于眼内接触镜(ICL)的研制,国内尚无同类产品。目的:通过兔眼的动物实验,观察胶原性眼内接触镜植入眼内后的组织细胞学反应,评定胶原的生... 背景:有晶体眼眼内接触镜植入术是一种矫治高度近视的新型手术,胶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在国外应用于眼内接触镜(ICL)的研制,国内尚无同类产品。目的:通过兔眼的动物实验,观察胶原性眼内接触镜植入眼内后的组织细胞学反应,评定胶原的生物相容性。设计:随机对照成组实验设计。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完成,实验对象为20只新西兰白兔,体质量2.0~2.5kg,性别不分。干预:实验兔随机分为ICL植入组、手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术后14d和28d,取下实验动物眼的前段组织和ICL。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检查及透射、扫描电镜技术进行观察摄片。主要观察指标:ICL表面和眼前段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ICL植入组术后早期眼前段组织中以大量吞噬细胞浸润为主,巨噬细胞功能活跃,成纤维细胞较少。后期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成纤维细胞增多。手术对照组术后早期眼前段组织中较多巨噬细胞存在,后期成纤维细胞显著增多,且有纤维组织形成。结论:ICL植入术后炎症细胞变化情况显示为典型的异物肉芽肿性炎症过程。胶原性ICL具有优良的眼内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生物相容性 眼内接触镜植入术 胶原 近视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人类β-防御素在眼表组织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辜臻晟 盛耀华 +2 位作者 祝肇荣 周建珍 陆上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9826-9831,共6页
背景:人类β-防御素主要定位于多种组织的表皮或上皮。在眼表中也存在防御素,但其在眼表中的分布及眼表疾病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人类β-防御素在眼表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在眼表疾病中的潜在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眼表... 背景:人类β-防御素主要定位于多种组织的表皮或上皮。在眼表中也存在防御素,但其在眼表中的分布及眼表疾病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人类β-防御素在眼表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在眼表疾病中的潜在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眼表组织为观察对象体外对照实验,于2006-10/2007-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心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细胞生化所完成。材料:18个炎性结膜样本中包括6个胬肉表面球结膜、4个球结膜囊肿、4个酸烧伤结膜组织、2个热烧伤结膜组织和2个结膜肉芽肿组织;15个炎性角膜样本中包括6个病毒性角膜炎、4个霉菌性角膜炎、3个细菌性角膜炎和2个角膜穿孔伤后摘除眼球;9个尸体眼正常球结膜样本,8个尸体眼正常角膜样本。方法: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份样本人类β-防御素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人类β-防御素1~3三种蛋白因子在正常及炎症眼表组织的表达和定位。结果:RT-PCR检测发现,人类β-防御素1,3在所有被检角结膜组织中均显示阳性;人类β-防御素2在大部分炎症眼表组织中显示阳性,在正常眼表组织几乎不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大多数炎性眼表组织中均同时表达人类β-防御素1,2,分布于上皮细胞层,以基底层为主,偶见基质细胞的浸润,仅少数无人类β-防御素2表达;正常角膜和球结膜样本中均有人类β-防御素1表达,分布于上皮细胞层,以基底层为主,仅极少数同时存在人类β-防御素2表达。结论:人类β-防御素1,3呈组成式表达于正常及炎性眼表组织上皮细胞表皮与基底上皮细胞表层和基底层,人类β-防御素2则呈诱导式表达于大多数炎性眼表组织上皮细胞表皮与基底上皮细胞表层和基底层,均以基底层居多;3种人类β-防御素在对抗眼表感染和促进眼表损伤修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β-防御素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法 眼表组织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巍华 盛耀华 +2 位作者 祝肇荣 岑洁 胡静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66-768,共3页
目的 评价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的意义。方法 白内障病人146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Phaco+IOL)。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5例为A组,糖尿病并发性自内障71例,术前行HbAlc测定,按测定值分成B(≤80A,... 目的 评价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的意义。方法 白内障病人146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Phaco+IOL)。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5例为A组,糖尿病并发性自内障71例,术前行HbAlc测定,按测定值分成B(≤80A,)、C(>8%)两组。比较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和术后激素使用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三组EPT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术后炎症反应和激素使用显著多于A组和B组(P<0.05,P(0.01);A组和B组术后炎症反应和激素使用情况相似(P>0.05)。结论 术前测定HbAlc,对合理选择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时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性白内障 炎症反应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术前 术后 白内障术 结论 重要意义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海虹 周薇 +3 位作者 包辉英 谭攀攀 祝肇荣 吴国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n=6)。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调节大鼠眼压至110 mmHg并持续50 ...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n=6)。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调节大鼠眼压至110 mmHg并持续50 min,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视网膜切片,测量内网层(IPL)、内核层(INL)厚度及节细胞层(GCL)细胞数;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HIF-1α在视网膜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大鼠的IPL和INL厚度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GCL细胞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位于GCL;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d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5 d组视网膜GCL的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7.88±14.71)%、(50.28±13.11)%、(43.09±10.04)%,与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53)。缺血再灌注损伤3 d组视网膜细胞HIF-1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HIF-1α的表达均增加,两者呈正相关;HIF-1α的表达可能参与视网膜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视网膜 低氧诱导因子1Α 凋亡
下载PDF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莉琼 张琦 祝肇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60-462,共3页
由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尚无统一且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常需综合多种检查结果 ,判断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早期诊断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用于儿童散瞳检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弘 祝肇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35-936,946,共3页
目的评价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用于儿童散瞳检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3 ~ 11岁的屈光不正儿童,随机分为阿托品眼用凝胶组(试验组,36例72眼)和阿托品眼膏组(对照组,36例72眼).两组分别进行散瞳检影,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4 d瞳孔直径和... 目的评价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用于儿童散瞳检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3 ~ 11岁的屈光不正儿童,随机分为阿托品眼用凝胶组(试验组,36例72眼)和阿托品眼膏组(对照组,36例72眼).两组分别进行散瞳检影,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4 d瞳孔直径和调节能力以及眼压、呼吸、心率的变化.结果给药后第4 d,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地散大瞳孔和去除调节性紧张,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6.12%(P>0.05).给药前后以及两组之间呼吸、心率、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具有与阿托品眼膏相似的睫状肌麻痹作用,且使用安全,是理想的儿童散瞳检影睫状肌麻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凝胶 睫状肌麻痹 儿童 安全性
下载PDF
近视患者非接触性眼压测量值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颖 祝肇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对影响近视患者非接触性眼压(IOP)测量值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IOP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6~72岁近视患者228例406眼,依次测量角膜曲率、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CCT)、IOP(以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及眼轴长度,分析非接触性IOP测... 目的对影响近视患者非接触性眼压(IOP)测量值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IOP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6~72岁近视患者228例406眼,依次测量角膜曲率、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CCT)、IOP(以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及眼轴长度,分析非接触性IOP测量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近视患者的非接触性IOP与年龄、角膜曲率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与CCT、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429、0.160,P值分别<0.01、0.05),分别以CCT、眼轴长度为自变量X,IOP为因变量Y,得出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是Y=-9.318+0.044X (P<0.01)和Y=9.023+0.209X(P<0.05)。结论近视患者CCT和眼轴长度作为非接触性IOP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评估和判断实际IOP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眼压 角膜中央厚度 屈光度 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
下载PDF
胶原性眼内接触镜眼内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辜臻晟 盛耀华 +1 位作者 祝肇荣 高金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1期202-205,共4页
背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又称眼内接触镜)植入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矫治高度近视的晶体屈光性手术。Starr公司将IV型胶原与水凝胶聚合而成的新型材料Collamer,是研制眼内接触镜的理想材料,但国外产品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 背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又称眼内接触镜)植入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矫治高度近视的晶体屈光性手术。Starr公司将IV型胶原与水凝胶聚合而成的新型材料Collamer,是研制眼内接触镜的理想材料,但国外产品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手术的开展。目的:通过兔眼动物实验摸索理想的胶原性眼内接触镜植入方法,观察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和炎症递质的变化,并对其植入眼内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设计:单一样本,开放性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材料:实验于1999-08/2000-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南洋放射免疫测试中心完成。选取成年新西兰纯种白兔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眼内接触镜植入组8只、手术对照组6只、空白对照组6只。方法:①眼内接触镜植入组右眼行眼内接触镜植入+虹膜周切术,手术对照组右眼单纯行虹膜周切术,手术由专人按同一方式施行。术后两组术眼滴用激素抗菌素眼药水,4次/d,共10d。均于术后1,4,7d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U。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手术。②分别于术后1,4,7,14d和1个月对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手术对照组的术眼进行眼压波动、角膜损伤、前房蛋白细胞渗出、前房深度、前房出血、虹膜后粘连、眼内接触镜偏位以及晶体混浊等监测。③分别于术后1,4,7,14d和1个月对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手术对照组的术眼进行房水取样,空白对照组也在相应时间取样,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前列腺素E2浓度。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前房反应检测结果。②术后各组房水中炎症递质前列腺素E2浓度检测结果。结果:实验选取新西兰纯种白兔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变化:与术前比较,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手术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术后角膜损伤和前房渗出情况:眼内接触镜植入组:5只兔眼术后第1天出现不同程度的前房变浅,1周内均恢复正常;2只兔眼出现少量前房出血,2周后吸收;2只兔眼分别出现虹膜前粘连和后粘连,瞳孔轻度变形;2只兔眼出现不同程度眼内接触镜偏位;1只兔眼术后1个月出现晶体前囊膜下点状混浊。手术对照组:6只兔眼术后第1天前房出现1~2级渗出,1周后均吸收;各兔眼角膜透明,无前房出血、前房变浅、虹膜后粘、晶体混浊等变化。③术后各组房水中炎症递质前列腺素E2浓度检测结果: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术后1~4d房水中前列腺素E2含量最高,以后含量逐步递减。术后14d和1个月,各组均基本相似(P>0.05)。结论: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后前房无明显慢性葡萄膜炎发生。房水中前列腺素E2浓度逐步降低,表现了眼内接触镜植入后典型的异物肉芽肿炎症过程,反映其良好的眼内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接触镜 炎症 地诺前列酮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