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受体意识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写作特色
1
作者 秦雨萱 《秘书之友》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受体意识是指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在充分考虑写作受体兴趣、信念、态度的基础上表达自己观点以期获得受体认同的意识。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写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心里一直有一个“隐性读者”,写作受体的作用其实已经蕴含在了文本当中~(... 受体意识是指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在充分考虑写作受体兴趣、信念、态度的基础上表达自己观点以期获得受体认同的意识。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写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心里一直有一个“隐性读者”,写作受体的作用其实已经蕴含在了文本当中~([1])。《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2])元年四月,准备一展宏图的宋神宗传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王安石,王安石因此得以和皇帝直接对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特色 写作主体 王安石 熙宁 写作受体 展宏图 宋神宗 写作活动
下载PDF
基于时间调制L型阵列的无人机探测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秦雨萱 马越 +1 位作者 缪晨 吴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97-300,共4页
针对当前无人机目标探测存在的发射功率大、积累时间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体制无人机探测系统,实现二维方向探测。首先,给出了该系统的整体架构,对探测过程进行建模,并推导出相关公式。系统通过两个垂直放置的时间调制阵列形成L型... 针对当前无人机目标探测存在的发射功率大、积累时间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体制无人机探测系统,实现二维方向探测。首先,给出了该系统的整体架构,对探测过程进行建模,并推导出相关公式。系统通过两个垂直放置的时间调制阵列形成L型阵,从谐波域中获取目标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信息。系统基于1bit开关,提高了接收信号的谐波分量功率,实现了无人机目标的二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角估计。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了不同开关占空比下的测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探测 时间调制阵列 DOA估计
下载PDF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
3
作者 秦雨萱 邵康 刘安定 《服饰导刊》 2023年第3期8-12,共5页
针对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与考古实物二维印证的研究方法,厘清秦汉时期内衣称谓及其形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裤装的产生使服饰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促使秦汉时期半身型女性内衣大量产生以及完善,而裤装上腰形制... 针对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与考古实物二维印证的研究方法,厘清秦汉时期内衣称谓及其形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裤装的产生使服饰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促使秦汉时期半身型女性内衣大量产生以及完善,而裤装上腰形制的转变使下装的整体形制和功能随之发生变化,并使裤装具有成为内衣的可能;在这种上下分开形制的内衣大量产生的情况下,固扣材料的缺失使这一时期女性内衣呈现“以带吊缚”的形制特点,并成为以带吊缚式内衣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女性 内衣 形制
下载PDF
《延喜式》中的花楼织机研究
4
作者 刘安定 孙婉莹 秦雨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167,共7页
针对日本《延喜式》记录中花楼织机是否存在的问题,文章运用中日古文献、纺织品考古两维印证的方法,得到最早在初唐末期,至迟在晚唐时期花楼织机已经传播到日本,并极大促进了日本织造水平提高的结论。研究表明:《延喜式》中绫织机织匠... 针对日本《延喜式》记录中花楼织机是否存在的问题,文章运用中日古文献、纺织品考古两维印证的方法,得到最早在初唐末期,至迟在晚唐时期花楼织机已经传播到日本,并极大促进了日本织造水平提高的结论。研究表明:《延喜式》中绫织机织匠数与花楼织机织匠人数吻合,反映了其绫织机为花楼织机的可能;中国《敦煌文书》辅证了花楼织机最初应用于绫织物的事实,同时,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染织文物实证了日本延长年间花楼织机的存在;《延喜式》中织部寮织机用竹数量符合花楼织机衢脚的需求,并且绫织机综丝用量符合花楼织机装造规律。文章结合《大宝律令》中有关“挑文师”的记录,可以推断最早初唐末期、至迟晚唐时期日本织部司存在着花楼织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喜式 敦煌文书 丝织物品种 花楼织机 绫织物 纺织品考古
下载PDF
河北省省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析
5
作者 秦雨萱 赖文蕾 +1 位作者 刘安定 赵金龙 《服饰导刊》 2022年第6期101-107,共7页
[研究意义]河北省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诸多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其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进程而产生。对该地区省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分析,有助于丰富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促进该地域文化经济发展,... [研究意义]河北省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诸多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其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进程而产生。对该地区省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分析,有助于丰富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促进该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提高本民族自信。[研究方法]文章根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及河北省文化旅游厅公布的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纳整理出河北省省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图表展示等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河北省省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数量最多的是纺织工艺,占所有纺织类非遗项目的41%,刺绣技艺21%,传统服饰33%,印染工艺数量最少,占所有纺织类非遗项目的5%,纺织类非遗主要集中在冀中南地区;从时间维度上看,河北省省级纺织类非遗的产生数量在清朝达到巅峰,隋唐时期和明朝的非遗产生数量次之,而周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呈现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整理
下载PDF
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赖文蕾 刘畅 +7 位作者 陈晓宇 李艳芳 李京平 孙婉莹 郑新 秦雨萱 王燕 赵金龙 《服饰导刊》 2022年第3期45-71,共27页
[研究意义]中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等特点,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有助于该领域学者做进一步调查研究,同时这也对我国提高文化自信,宣扬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提高我国纺织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中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等特点,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有助于该领域学者做进一步调查研究,同时这也对我国提高文化自信,宣扬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提高我国纺织技术有着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通过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的方式对中国现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其数量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结论:(1)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类别中传统服饰类数量最多,有269项,占比最大,达总量的61%;纺织技艺类其次,有81项,占比18%;刺绣技艺类有76项,占比17%;印染技艺类数量最少有15项,占比仅4%。(2)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随着批次的增加而逐渐递减,第二批至第三批出现断崖式递减。究其原因与国家相关政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难易度相关。(3)从各省部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分析可知,省部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当地经济文化水平、少数民族种类与数量、以及区域面积有着较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整理
下载PDF
弟弟给我的爱
7
作者 秦雨萱 朱昭瑜 《小学生作文》 2015年第3期22-23,共2页
在我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又给我添了一个小弟弟。这个小小的“不速之客”时而在摇篮里挥舞着小手哇哇大哭,时而咧开小嘴,蹬着小腿咯咯笑个不停,吸引了家里所有人的注意力。望着全家人同着他团团转的身影,我心中愤愤不平,觉得他夺走... 在我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又给我添了一个小弟弟。这个小小的“不速之客”时而在摇篮里挥舞着小手哇哇大哭,时而咧开小嘴,蹬着小腿咯咯笑个不停,吸引了家里所有人的注意力。望着全家人同着他团团转的身影,我心中愤愤不平,觉得他夺走了原本属于我的关爱。弟弟渐渐长大了,成了我甩不掉的“小尾巴”。虽然他圆圆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样子十分可爱,虽然他时常黏在我身边甜甜地叫我“姐姐,姐姐”,但我心中始终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是个“小贼”,专门“偷”家人对我关爱的“小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下载PDF
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识别——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图情领域创新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泉 秦雨萱 陈静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目的/意义]前沿技术的跨学科应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识别学术文献中潜在的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有助于发现驱动目标学科领域发展的创新机会,助力我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方法/过程]基于组合创新思想与学术论文大数据构... [目的/意义]前沿技术的跨学科应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识别学术文献中潜在的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有助于发现驱动目标学科领域发展的创新机会,助力我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方法/过程]基于组合创新思想与学术论文大数据构建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识别框架,首先基于主题模型和词向量模型构建跨学科“技术—主题”组合适配度指标,通过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对前沿技术的应用来评估目标学科领域主题与前沿技术搭配的合理性;其次基于前沿技术与目标学科领域主题的共现分析构建跨学科“技术—主题”组合新颖性指标,筛去新颖性不足的“技术—主题”组合,即可得到适配且新颖的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结果/结论]根据构建的框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图情领域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应用,共识别出14个适配且新颖的跨学科“人工智能技术—图情领域主题”创新组合。结果表明该框架识别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的有效性,可为各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前瞻性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知识 技术驱动 组合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