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2例高位肛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智从从 王婧 +6 位作者 李昕 石玉迎 程一乘 刘宁远 侯文肖 郑丽华 黄子宸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中患者肛瘘具体的点位、外口、高度、病灶范围、挂线情况、围术期处理、术后疼痛、肛门功能、治愈率等,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肛瘘内口或感染灶处理不到位63例,占61.8%;术前诊断不明确或遗漏瘘管处理不彻底26例,占25.5%;手术切口设计不合理8例,占8.6%;术后换药不及时或处理不当3例,占7.6%;异物残留1例,占0.98%;患者基础病控制不佳1例,占0.98%。本研究采取虚实结合挂线手术方式,随访时间6~24个月,半年内完全愈合率98%(100/102),另2例经门诊处理后愈合。结论 对于肛瘘的手术治疗,术前须明确诊断,选择合适手术方案,术中仔细检查,术后认真换药,提高诊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手术治疗 手术失败
下载PDF
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婧 刘宁远 +1 位作者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组59例(无手术史)。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近期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结果病例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7d疼痛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临床疗效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会延长虚实结合挂线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长,增加患者痛苦,延缓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虚实结合挂线术 既往手术史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虚实结合挂线术术中不同程度紧线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余求祥 程一乘 +2 位作者 侯文肖 魏莹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 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术术中轻紧线和重紧线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60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按紧线程度不同分为轻紧线组和重紧线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总... 目的 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术术中轻紧线和重紧线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60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按紧线程度不同分为轻紧线组和重紧线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排便时伤口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非排便时和第7天排便时,重紧线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高于轻紧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紧线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长于轻紧线组(P<0.05);肛门失禁Wexner评分轻紧线组低于重紧线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实结合挂线术术中轻紧线和重紧线在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和肛门功能保护方面轻紧线组均优于重紧线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挂线术 不同程度紧线 高位经括约肌肛瘘
下载PDF
虚实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创面无痛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昕 程一乘 +1 位作者 刘殿龙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25-828,共4页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法术后围手术期创面无痛修复治疗与创面清创换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诊断高位马蹄形肛瘘并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的住院的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法术后围手术期创面无痛修复治疗与创面清创换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诊断高位马蹄形肛瘘并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的住院的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创面无痛修复治疗)和对照组31例(采用创面清创换药治疗)。评估术后3、7、21、28d及3个月伤口和瘘管完全愈合率,同时观察伤口完全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口分泌物、桥形愈合发生率、每次换药的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桥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7、21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8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5d换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呈2~3级,术后6个月随着肛门功能恢复,两组患者WEXNER评分明显下降,评级均为1级,两组患者间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面无痛修复治疗可有效节省换药时间,同时换药疼痛轻,患者痛苦小,且并不影响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无痛修复 创面清创换药 高位马蹄形肛瘘 虚实挂线术
下载PDF
虚实结合挂线术与传统挂线术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原小千 贝绍生 +4 位作者 赵卫兵 贾小强 程一乘 智从从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对比传统挂线术在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高位后侧全马蹄形肛瘘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 目的 对比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对比传统挂线术在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高位后侧全马蹄形肛瘘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传统挂线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14天、21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用时少、肛门功能评分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14天、21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和术后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轻,术后肛门功能更好,远期疗效更满意且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挂线术 高位肛瘘 马蹄肛瘘 传统挂线术
下载PDF
痔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文肖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痔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符合手术指征的痔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术后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痔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肛门疼痛、水肿、出血、小便障碍、狭窄与排便困... 痔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符合手术指征的痔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术后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痔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肛门疼痛、水肿、出血、小便障碍、狭窄与排便困难、感染及肛门下坠胀感等,其中尤以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狭窄并发症多见^([2-3])。术后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并且对术后创面的恢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肛瘘术后常见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智从从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出血是肛肠术后较为严重、危险的并发症之一[1]。肛肠局部具有血管密集、血液循环丰富的解剖特点,加之肛肠术后创口呈开放性,所以肛肠术后出血在所难免。肛肠局部括约肌收缩作用可使出血呈隐匿性,不易及时发现,如果未能及时处理,造成大... 出血是肛肠术后较为严重、危险的并发症之一[1]。肛肠局部具有血管密集、血液循环丰富的解剖特点,加之肛肠术后创口呈开放性,所以肛肠术后出血在所难免。肛肠局部括约肌收缩作用可使出血呈隐匿性,不易及时发现,如果未能及时处理,造成大出血,容易产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后果。肛瘘相比较其他肛肠疾病,复杂程度往往更为严重,手术难度更大,术后创面较大,术后挂线、排便、换药刺激等因素使出血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术后 出血
下载PDF
高位肛瘘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及常见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6-9,共4页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上皮化异常管道,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1]。高位肛瘘属于复杂性肛瘘范畴,因其累及肛提肌及肛周内外括约肌,且瘘管复杂或伴有多条支管,甚至存在深部脓腔者可引起肛周反复感染,甚至引发脓毒症、直肠阴道瘘...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上皮化异常管道,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1]。高位肛瘘属于复杂性肛瘘范畴,因其累及肛提肌及肛周内外括约肌,且瘘管复杂或伴有多条支管,甚至存在深部脓腔者可引起肛周反复感染,甚至引发脓毒症、直肠阴道瘘及直肠膀胱瘘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癌变等而威胁到患者生命[2-3]。手术是治愈高位肛瘘最确切的方法,但术前评估不到位、不规范可造成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及术中瘘管遗漏等问题,进而导致术后大便失禁及复发率增加。术前医患沟通不充分容易导致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及对手术疗效过理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围术期 管理
下载PDF
高位肛瘘误诊2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桑瑜 程一乘 +4 位作者 智从从 刘宁远 石玉迎 李昕 郑丽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48-249,F0003,共3页
肛瘘是发生于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一种感染性瘘管,瘘管内壁为腺上皮组织或肉芽组织。高位肛瘘是指位于肛门直肠环平面以上的肛瘘。在临床上,肛瘘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直肠指诊、超声、MRI等方法。由于高位肛瘘临床发病率相对... 肛瘘是发生于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一种感染性瘘管,瘘管内壁为腺上皮组织或肉芽组织。高位肛瘘是指位于肛门直肠环平面以上的肛瘘。在临床上,肛瘘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直肠指诊、超声、MRI等方法。由于高位肛瘘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查体容易忽视、辅助检查特异性较低等原因,常被误诊为坐骨结节囊肿、肛周脓肿等疾病。现报道2例被误诊的高位肛瘘病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肛周脓肿 临床发病率 直肠指诊 肛管直肠 坐骨结节囊肿 临床实践 肉芽组织
下载PDF
CGRP、AchE在功能性排便障碍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雪 耿学斯 +3 位作者 程一乘 刘薇 刘立阳 刘仍海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9-1174,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胆碱酯酶(AchE)在功能性排便障碍(FDD)大鼠模型结直肠中的表达,探讨FDD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纤维饮食组、利多卡因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饲养,其余组采用低...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胆碱酯酶(AchE)在功能性排便障碍(FDD)大鼠模型结直肠中的表达,探讨FDD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纤维饮食组、利多卡因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饲养,其余组采用低纤维饲料饲养;利多卡因组及模型组于饲养第63天,分别予以2 mL 2%利多卡因、0.1%亚甲蓝注射液肛周及直肠周围间隙注射1次。观察大鼠粪便性状、质量及排便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直肠中AchE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直肠中CGRP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GRP蛋白的表达。结果肛周注射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纤维饮食组和利多卡因组的粪便干结、呈深褐色,模型组的粪便干硬、呈黑褐色,粪便质量均下降。模型组模拟球囊排出时间较其余组长,肛管直肠静息压较其余组低;结肠及直肠中AchE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和低纤维饮食组低(P<0.05);结肠中CGRP m 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与低纤维饮食组和利多卡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肠中CGRP m RNA表达水平较其余组高;免疫组化检测CGRP蛋白表达高于其余组(P<0.05);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GRP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结直肠中CGRP及AchE的表达异常可能与FDD发生的神经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乙酰胆碱酯酶 结肠 直肠 功能性排便障碍
下载PDF
高位肛瘘手术常见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燕 程一乘 +3 位作者 王婧 孙亚轩 刘墩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2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外院术后复发的高位肛瘘患者进行再次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分析并归纳手术失败原因,旨在降低高位肛瘘复发率。方法 回顾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外院术后复发的22例高位肛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术后6、12个月的... 目的 通过对外院术后复发的高位肛瘘患者进行再次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分析并归纳手术失败原因,旨在降低高位肛瘘复发率。方法 回顾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外院术后复发的22例高位肛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术后6、12个月的复发率、疼痛评分、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等临床疗效,分析高位肛瘘手术失败原因。结果 高位肛瘘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口遗漏11例(50.00%),其次为内口未完全处理合并瘘管未完全处理7例(31.82%),此外还有瘘管遗漏2例(9.09%),内口遗漏合并瘘管遗漏1例(4.55%),内口遗漏合并异物残留1例(4.55%)。本院治愈率为100%。术后3、6、12个月的复发率为0。术后12个月疼痛评分小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12个月肛门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12个月,肛门对成形大便的控制能力可,均未出现固体大便失禁,控制液体和气体的能力稍差,术后12个月对液体或稀便的控制能力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对气体的控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位肛瘘手术失败常见原因是肛瘘内口及瘘管的遗漏和/或未完全处理、创口引流不畅、异物残留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正确有效地处理肛瘘内口及瘘管,确保术后引流通畅,无异物残留,都是临床治疗高位肛瘘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手术失败 处理措施
下载PDF
虚实结合挂线疗法治疗肛门括约肌上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丽华 智从从 +2 位作者 程一乘 黄子宸 单嘉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疗法与传统弹力线挂线疗法治疗肛门括约肌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诊断并住院手术治疗的肛门括约肌上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虚实结合挂线法)和对照组(...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疗法与传统弹力线挂线疗法治疗肛门括约肌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诊断并住院手术治疗的肛门括约肌上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虚实结合挂线法)和对照组(传统弹力线挂线法)各20例。治疗组术中予深部括约肌实挂线,结扎线松动时不紧线,采用丝线虚挂引流,待脓腔肉芽组织填充后再拆线;对照组术中内口上方括约肌予弹力线实挂线,挂线后每1周紧线1次,直至所挂的括约肌完全切断。术后观察两组疼痛、创面愈合、肛门症状及复发情况,并做定期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2例,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治愈率8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3.031,P=0.420);随访24个月,治疗组均无复发,对照组12、24个月各复发1例。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症状评分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治疗组肛门坠胀、肛门疼痛、肛门不适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肛门失禁、肛门瘙痒及肛门不适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肛门失禁、肛门坠胀及便急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个月,治疗组肛门失禁、脱出、肛门坠胀、肛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出现括约肌完全切断情况,对照组括约肌完全切断时间6~29d,平均(13.73±4.88)d,其中术后第1周完全离断4例,术后第2周9例,术后3周5例,术后第4周1例,术后第5周1例。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两组术后3d疼痛评分程度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7、14d,治疗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8、56d,两组疼痛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愈合时间24~37d,平均(27.87±4.85)d;对照组23~49d,平均(33.21±5.34)d,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创面面积都趋于减小,在术后7、14、28d,治疗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56d,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肛门括约肌上瘘较传统挂线法能更好地保护肛直环,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了肛门不全失禁的发生,同时降低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上瘘 虚实结合挂线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低纤维饮食联合亚甲蓝肛门注射法建立功能性排便障碍动物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雪 耿学斯 +3 位作者 程一乘 刘薇 刘立阳 刘仍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2-167,173,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低纤维饮食联合亚甲蓝肛门注射法建立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动物模型。方法低纤维饮食联合局部亚甲蓝肛门注射法建立FDD动物模型,通过对大鼠粪便性状、粪便质量、胃肠传输功能、排便功能、大鼠... 目的探讨采用低纤维饮食联合亚甲蓝肛门注射法建立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动物模型。方法低纤维饮食联合局部亚甲蓝肛门注射法建立FDD动物模型,通过对大鼠粪便性状、粪便质量、胃肠传输功能、排便功能、大鼠行为学、结肠及直肠组织形态学、血清及直肠组织中脑肠肽含量进行观察,以评估FDD模型构建情况。结果亚甲蓝各剂量组粪便干硬,呈黑褐色,结、直肠固有层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伴见血管扩张,球囊排出时间延长,肛管直肠静息压降低,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OT%)及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OE%)降低,血清及直肠组织中脑肠肽含量水平异常,胃肠传输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低纤维饮食联合亚甲蓝肛门注射法建立的大鼠动物模型具有FDD的病理特征,可作为一个较理想的动物模型进一步用于药物治疗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排便障碍 低纤维饮食 亚甲蓝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豚鼠结肠黑变病模型中原癌基因c-myc、K-ras和p53差异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一乘 郁强 +1 位作者 刘薇 刘仍海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豚鼠结肠黑变病模型(MC)结肠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K-ras和p53的表达相对正常组织的差异,探讨MC与结肠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黄灌胃法建立豚鼠MC模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豚鼠结肠组织中c-myc、K-ras和p... 目的研究豚鼠结肠黑变病模型(MC)结肠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K-ras和p53的表达相对正常组织的差异,探讨MC与结肠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黄灌胃法建立豚鼠MC模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豚鼠结肠组织中c-myc、K-ras和p53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豚鼠结肠组织中c-myc、K-ras、p5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豚鼠结肠组织中c-myc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豚鼠结肠组织中K-ra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略高于正常对照组,p5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豚鼠结肠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明显上调,提示MC具有向结肠癌演变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 结肠黑变病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肠癌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
15
作者 程一乘 李昕 +2 位作者 李雪 刘仍海 郑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83-789,795,共8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FDD)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治疗FD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FD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假埋线组,每组6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饲养,其余...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FDD)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治疗FD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FD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假埋线组,每组6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饲养,其余3组采用低纤维饮食饲料联合0.1%亚甲蓝肛周注射法制备FDD模型。造模成功后穴位埋线组予穴位埋线治疗,假埋线组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粪便情况、排便模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直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5-HT、IL-6、TNF-α、P物质、Ach浓度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直肠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直肠组织中CGRP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FDD大鼠粪便变软、增粗,粪便Bristol评价Ⅱ~Ⅲ型,粪便重量增加,球囊排出时间较FDD模型组增长,直肠压力较FDD模型组升高,直肠内杯状细胞减少,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在固有层、黏膜下层,少量红细胞外逸和血管扩张,5-HT、P物质、Ach水平较FDD模型组升高,IL-6、TNF-α水平较FDD模型组降低。穴位埋线组大鼠直肠中CGRP蛋白、mRNA的表达均较FDD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有效改善FDD模型大鼠粪便性状及排便模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血清脑肠肽水平、降低炎症相关递质及直肠内CGR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功能性排便障碍 脑肠肽 炎症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A Meta-analysis
16
作者 YU Da-yuan CHENG Yi-cheng +3 位作者 LIU Wei MA Jian-hua XUAN Quan-zhe LIU Reng-hai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1年第4期19-27,共9页
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raining and simple biofeedback training on the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 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raining and simple biofeedback training on the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Methods:Computer retrieval was performed to searc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bout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der from January 2000 to January 2019 via websites,including CNKI,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CBM,VIP,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and Springerlink,JBI evidence-based Nursing database,RNAO,Nursing Consult,BIOSIS,Medline and so on.Screening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data were extracted,literature quality was evaluated,and Me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extracted data using Rev Man5.3 software.Results:Five studies including 363 subjects were included.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group(combined group)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iofeedback group(control group)[RR=1.29,95%CI(1.17,1.42),P<0.00001],the difficulty score of defecation in combin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MD=–0.71,95%CI(–1.22,–0.21),P=0.006],and anal rest pressu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MD=–0.44,95%CI(-0.80,–0.09),P=0.02].Tubing maximum systolic pressur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MD=–2.06,95%CI(–3.60,–0.52),P=0.009).Conclus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fecation difficulty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as well as the anal resting pressure and the maximum anal systolic pressure.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number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and the heterogeneity among evaluation indexes,the evaluation of defecation difficulty score and anal dynamics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evaluated under the support of clinical studies with more centers,high quality and large sample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 Electroacupuncture BIOFEEDBACK META-ANALYSIS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一乘 李雪 +1 位作者 刘薇 刘仍海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113-2117,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FD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FD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患...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FD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FD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检测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MCP)、排便压(DP)及肛门外括约肌收缩持续时间(ALCT),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D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LCT明显升高(P<0.05),其中治疗后排便费力感,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及腹胀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SAS、SDS评分及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SDS评分、AMCP、DP明显低于对照组,ALCT明显升高(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更有效地从临床症状、肛管直肠压力及心理状态等方面提高FDD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排便障碍 穴位埋线 生物反馈疗法 生存质量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