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兔角膜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新梁 张元钧 陈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的愈合规律,并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比较。方法建立兔近视性Epi-LASIK及近视性改良PRK动物模型,用锥虫蓝-茜素红活性染色法观察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的愈合规律,并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比较。方法建立兔近视性Epi-LASIK及近视性改良PRK动物模型,用锥虫蓝-茜素红活性染色法观察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活性,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瓣变化、上皮修复过程和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情况,通过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角膜上皮及基质的愈合反应。结果 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4.67±0.41)d,而PRK术后为(2.75±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0,P=0.000)。PRK术后即刻和3d、5d角膜上皮瓣细胞活性率分别为(85.83±2.07)%、(48.67±3.41)%、(91.33±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060,P=0.000)。Epi-LASIK术后角膜瓣逐渐融解并被新生上皮取代,上皮愈合过程较改良PRK缓慢。PRK术后haze分级高于Epi-LASI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术后1个月时2组上皮均明显增厚,3个月时上皮细胞排列仍不规则,6个月时上皮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6个月时Epi-LASIK组角膜上皮厚度已基本接近正常,与PR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Epi-LASIK组角膜前基质细胞数明显低于PRK组(P<0.05)。结论 Epi-LASIK术后上皮瓣活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上皮修复较慢。与改良PRK比较,Epi-LASIK术后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上皮增厚程度较轻,角膜基质细胞恢复快,haze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兔视神经挫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新梁 管怀进 +2 位作者 陆志荣 张天一 鄂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71-1575,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成年兔视神经(ON)挫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逐级暴露钝性分离钳夹视神经法建立兔视神经挫伤模型,并向玻璃体腔内注入NGF-β1μg(右眼,治疗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0.1m l(左眼,对照组)。挫伤后2周、4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成年兔视神经(ON)挫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逐级暴露钝性分离钳夹视神经法建立兔视神经挫伤模型,并向玻璃体腔内注入NGF-β1μg(右眼,治疗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0.1m l(左眼,对照组)。挫伤后2周、4周时分别用光镜、电镜和TUNEL技术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 s)、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视神经的改变并作视神经纤维计数。结果:兔视神经挫伤可使RGC s数量减少,表现出细胞坏死、凋亡的特征。视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是轴突较正常稀疏,部分轴突明显肿胀、空泡变性,轴突与髓鞘间有腔隙形成,髓鞘结构紊乱,出现板层分离。NGF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RGC s、视神经纤维的退变较轻,数量较多,神经纤维有再生现象。同时发现治疗组4周比2周的神经纤维计数明显减少。结论:NG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轴突的变性坏死,从而阻断因轴突变性而激发RGC s死亡,并促进视神经纤维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神经调节蛋白1 再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SBK矫治中高度近视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程新梁 俞莹 +1 位作者 陈辉 金国娟 《交通医学》 2012年第6期646-647,共2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的SB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SBK的近视患者258眼的术后疗效,其中飞秒激光SBK 128眼,微型角膜板层刀SBK 130眼,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裸眼视力,术后残留屈光度...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的SB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SBK的近视患者258眼的术后疗效,其中飞秒激光SBK 128眼,微型角膜板层刀SBK 130眼,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裸眼视力,术后残留屈光度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0±0.11,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6±0.13;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2±0.15,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7±0.17;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2±0.13,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7±0.16(各时间段P值均>0.05)。术后1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20±0.19,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7±0.23;术后3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17±0.16,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3±0.16;术后6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18±0.16,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3±0.18(各时间段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的SBK在矫治中高度近视患者的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微型角膜板层刀 薄瓣切削 高度近视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β对兔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志荣 管怀进 +3 位作者 程新梁 张天一 鄂群 龚启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对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家兔青光眼模型,并动态观察眼压。于术后14d、21d随机选择一眼玻璃体腔注射NGFβ1μg和细胞色素C0.1mg(实验组),对侧眼仅注射细胞色素C0.1mg作...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对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家兔青光眼模型,并动态观察眼压。于术后14d、21d随机选择一眼玻璃体腔注射NGFβ1μg和细胞色素C0.1mg(实验组),对侧眼仅注射细胞色素C0.1mg作对照(对照组),共10只兔。术后28d处死实验兔摘取眼球及视神经作组织学观察,并用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RGCs凋亡状况。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术后28d时视神经神经纤维丢失程度实验组有8例轻于对照组,1例相似,1例较对照组为重。对照组视神经节细胞层凋亡阳性率13.46%,明显高于实验组的10.60%(P<0.01)。结论NGFβ对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β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青光眼
下载PDF
LASIK动物模型建立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冬梅 陈辉 +1 位作者 桑爱民 程新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合理地建立LASIK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乌拉坦腹腔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眼球脱臼与外眦切开、手术后睑裂缝合与角膜暴露、鼻侧与上方角膜瓣等不同麻醉方法、不同眼球固定方法、术后角膜状态、不同方位... 目的:探讨有效、合理地建立LASIK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乌拉坦腹腔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眼球脱臼与外眦切开、手术后睑裂缝合与角膜暴露、鼻侧与上方角膜瓣等不同麻醉方法、不同眼球固定方法、术后角膜状态、不同方位角膜瓣的比较,探讨有效、合理地建立LASIK动物模型的方法。结果:200g/L乌拉坦腹腔麻醉、眼球脱臼、术后角膜暴露、鼻侧角膜瓣等可以有效避免动物意外死亡、眼球吸附不牢固、角膜瓣移位等并发症。结论:200g/L乌拉坦腹腔麻醉、眼球脱臼、术后角膜暴露、鼻侧角膜瓣可以合理地建立LASIK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麻醉 角膜瓣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对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丁冬梅 陈辉 +2 位作者 桑爱民 程新梁 杨铃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滴眼液对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35只中华大耳白兔双眼接受近视性LASIK术,术后左眼用配置的100·g/mlNGF滴眼...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滴眼液对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35只中华大耳白兔双眼接受近视性LASIK术,术后左眼用配置的100·g/mlNGF滴眼液,右眼滴平衡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作为对照,1滴/次,3次/d。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1周、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各取5只兔,在观察双眼前后节反应后处死兔,摘除双侧角膜,进行角膜神经氯化金染色。光镜下观察LASIK术后角膜神经修复过程,分别比较角膜上皮、浅基质层,深基质层NGF组与BSS组LASIK术后不同时期角膜神经的数量。结果LASIK术后角膜深基质层、角膜瓣连接处的上皮下和浅基质层神经未受损,瓣切削处上皮下和浅基质层神经消失。术后不同部位的角膜神经再生程度不同,术后第6个月周边部角膜神经形态已接近正常,角膜中央仍无神经分布。NGF组与BSS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上皮、浅基质层神经数量比较,NGF组大于BS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深基质层神经数量比较,NGF组大于BSS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NGF滴眼液对LASIK术后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角膜神经的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方法 神经生长因子 角膜神经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上皮内生4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辉 程新梁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40-240,243,共2页
关键词 角膜上皮 术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严重 LASIK术 患者 视力 处理 损害 后角
下载PDF
加强村组资产管理 不断增加集体积累
8
作者 程新梁 曹苏生 《农村经营管理》 1998年第1期29-29,共1页
加强村组资产管理不断增加集体积累●程新梁曹苏生江苏阜宁县沟墩镇在清查资产,界定权属,资产登记,建立台帐的基础上,依据“明确主体,统一管理,分块经营,强化考核”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村组集体资产的管理,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经营... 加强村组资产管理不断增加集体积累●程新梁曹苏生江苏阜宁县沟墩镇在清查资产,界定权属,资产登记,建立台帐的基础上,依据“明确主体,统一管理,分块经营,强化考核”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村组集体资产的管理,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经营责任,维护资产所有者权益,解决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资产管理 集体积累 第一责任人 非经营性资产 科目汇总表 强化管理 资产流失 阜宁县 承包户 罗氏沼虾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俐利 陈辉 程新梁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变化,并与常规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弹力层下屈光性角膜成形磨镶术(SBK)比较。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同期行近视及近视散光矫正手术的患者100例(200只眼),其中S...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变化,并与常规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弹力层下屈光性角膜成形磨镶术(SBK)比较。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同期行近视及近视散光矫正手术的患者100例(200只眼),其中SMILE患者50例(100只眼),SBK50例(100只眼)。每组再按术前的等值球镜(SE)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采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和分析系统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测量,统计分析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后表面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对同一组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屈光度行SMILE和SB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不同时间SMILE组低度、中度、高度近视3组之间的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不同时间SBK组低度、中度、高度近视三组之间的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不同时间SMILE和SBK两组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矫正相同屈光度SMILE去除的角膜组织要多,但与SBK比具有同样的角膜后表面稳定性,因而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前弹力层下屈光性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高度 圆锥角膜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志峰 周佳佳 +3 位作者 陆嘉君 程新梁 俞莹 梁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探讨SMILE术后角膜界面混浊对视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5/2021-10在南通大学附属...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探讨SMILE术后角膜界面混浊对视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5/2021-10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93例186眼,其中SMILE组48例96眼,FS-LASIK组45例90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1、3、6mo时角膜光密度、等效球镜、裸眼视力(UCVA)的变化。结果:纳入9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无失访病例。FS-LASIK组在术后1d,1wk UCVA分别为0.044±0.064和-0.001±0.065优于SMILE组(0.102±0.077和0.023±0.064)(均P<0.05)。两组间术后各随访时间的等效球镜均无差异(P>0.05)。FS-LASIK组术后1d在距角膜顶点0~2、2~6mm的角膜光密度及总角膜光密度分别为18.0(17.5,18.6)、16.2(15.6,16.7)、16.7(16.1,17.3),均低于SMILE组[18.6(18.1,19.3)、16.8(16.4,17.4)、17.2(16.6,17.8)](均P<0.05);FS-LASIK组术后1wk在距角膜顶点0~2、2~6mm处的角膜光密度及总角膜光密度分别为17.2(16.7,17.6)、15.5(15.0,15.9)、15.9(15.3,16.7),均低于SMILE组[17.6(17.1,18.3)、16.0(15.6,16.5)、16.6(15.9,17.1)](均P<0.05)。结论:SMILE术后出现的一过性界面混浊是导致其早期角膜光密度高于FS-LASIK的原因,界面混浊的出现或是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 角膜光密度 界面混浊
下载PDF
CIRCLE治疗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欠矫3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爽 陈辉 +4 位作者 程新梁 王子辰 张静 金国娟 俞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69-172,共4页
资料病例1:女性,32岁。2019年7月因双眼屈光不正行双眼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前屈光度:右眼-6.25 DS/-0.75 DC×20°,左眼-6.25 DS/-0.75 DC... 资料病例1:女性,32岁。2019年7月因双眼屈光不正行双眼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前屈光度:右眼-6.25 DS/-0.75 DC×20°,左眼-6.25 DS/-0.75 DC×165°,术前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均为1.0。双眼角膜地形图正常,角膜厚度:右眼535μm,左眼532μm。术前眼压(NCT):右眼16.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8.0 mmHg。SMILE术后1 d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8。术后10 d视力:右眼0.5,检影验光-0.75 D,矫正1.0;左眼1.0,验光无屈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厚度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检影验光 最佳矫正视力 术前眼压 术前屈光度 mmHg
下载PDF
Epi-LASIK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元钧 陆勤康 +3 位作者 陈辉 王慧云 童奇湖 程新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3期302-303,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对58只中华大耳白兔采用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眼球脱臼、术后睑裂缝合及上皮瓣方位等方法,来建立Epi-LASIK动物模型。结果 58只兔中2只因术中...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对58只中华大耳白兔采用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眼球脱臼、术后睑裂缝合及上皮瓣方位等方法,来建立Epi-LASIK动物模型。结果 58只兔中2只因术中追加麻醉出现并发症而死亡,2只因建模后眼部感染而放弃,成功建立模型54只。54只兔术后12~40 min苏醒,喂养2周,期间4只兔出现麻醉侧耳缘缺血性坏死。结论采用3%的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术中眼球脱臼、术后眼睑缝合及鼻侧角膜上皮瓣的方法来建立Epi-LASIK动物模型是可行的,也为Epi-LASIK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前膜临床与随访分析
13
作者 程新梁 陈辉 胡楠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76-77,共2页
报道62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形成14例,发生率为25%。前膜的形成、形成时间及类型与白内障种类有关。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前膜,一般于术后1~5天出现,大多为中厚膜;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膜一般发生于术后7~8天,多为... 报道62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形成14例,发生率为25%。前膜的形成、形成时间及类型与白内障种类有关。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前膜,一般于术后1~5天出现,大多为中厚膜;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膜一般发生于术后7~8天,多为半透明薄膜。试用地塞米松,5-FU联合球结膜下注射使大多数前膜在发生后1周内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前膜 外伤性 老年性
下载PDF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SOFT CONTACT LENS WEAR ON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14
作者 于靖 陈辉 +1 位作者 程新梁 王方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2008年第2期115-121,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soft contact lens (SCL) wear on 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correction after wavefront-guided and conventional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Methods A prosp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soft contact lens (SCL) wear on 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correction after wavefront-guided and conventional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Method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masked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180 eyes of 90 patients scheduled for LASIK, including 92 eyes of 46 patients with previous SCL wear.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no SCL-conventional group, SCL-conventional group, no SCL-wavefront group and SCL-wavefront group.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s included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best spectacle-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SCVA), contrast sensitivity and HOAs. Results The UCVA and BSCVA were 20/20 in all patients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36.3%, 22.7%, 18.1% and 35.4% gained one line or more of BSCVA in no SCL-wavefront group, SCL-wavefront group, no SCL-conventional group and SCL-conventional group, respectively. Both the safety index and efficacy index surpassed one in 4 groups and were highest in no SCL-wavefront group. The increase in root-mean-square (RMS) values of HOA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no SCL-wavefront group and higher in SCL-wavefront group.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increase in RMS of HOAs (RMSh) were 0.67, 1.58, 1.17 and 1.28 in no SCL-wavefront group, SCL-wavefront group, no SCL-conventional group and SCL-conventional group,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contact lens wear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fficacy of HOAs correction in wavefront-guided LASIK. Patients with contact lens wear preoperatively should be cautious when scheduled for wavefront-guided 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aberration contact lens
下载PDF
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和最薄角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新梁 俞莹 +1 位作者 顾立群 陈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742-744,共3页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最薄角膜厚度的大小、位置关系,以及近视程度对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接受近视性屈光手术的150例(30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分为低、中、高近视3组.提取他们的术前Penta...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最薄角膜厚度的大小、位置关系,以及近视程度对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接受近视性屈光手术的150例(30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分为低、中、高近视3组.提取他们的术前Pentacam检查资料。左右眼参数的相关性和差异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同一侧眼不同参数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左眼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和最薄角膜厚度分别为(555.83±31.83)μm和(552.88±31.48)μm,右眼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和最薄角膜厚度分别为(554.10±31.47)μm和(549.26±31.25)μm。左眼角膜最薄点72.00%(108/150)位于颞下方;右眼角膜最薄点70.67%(106/150)位于颞下方。不同程度近视组间的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最薄角膜厚度与中央角膜厚度并不一致.双眼角膜最薄点均主要位于颞下方,其次在鼻下方。角膜厚度与近视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最薄角膜厚度 近视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新梁 陈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LASIK术后19例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d发现的角膜瓣皱褶可能与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及术中过度冲洗等...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LASIK术后19例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d发现的角膜瓣皱褶可能与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及术中过度冲洗等操作不当有关,处理上采用重新复瓣加戴角膜接触镜。术后第10d发现的角膜瓣皱褶原因不明,10d后发生的角膜瓣皱褶与外伤有关,处理上采用去上皮水化角膜瓣加戴角膜接触镜,经以上处理的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透明,未见明显皱褶,角膜瓣位置正常,无上皮植入。结论术后LASIK早期角膜瓣皱褶可能与过度冲洗及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有关,晚期角膜瓣皱褶与外伤有关。术后第1d角膜瓣皱褶仅需采用重新复瓣加戴角膜接触镜法。术后10d后角膜瓣皱褶需采用去上皮水化角膜瓣加戴角膜接触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皱褶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术后视觉质量
17
作者 程新梁 蔡剑茹 +1 位作者 张文文 陈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SMILE治疗近视和散光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对比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符合入选标准,行SMILE术的46例91只眼和SBK术的52例103只眼,随访6个月。
关键词 视觉质量 飞秒激光 切除术 小切口 术后 透镜 基质 MILE术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临床效果及角膜神经修复情况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俞莹 程新梁 +2 位作者 顾立群 金国娟 陈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目的比较研究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在矫治近视眼及近视散光方面的临床效果、角膜知觉、干眼指标及对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FLEx入选标准的近视眼及近视散光患者49例(98只眼)根据志愿分... 目的比较研究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在矫治近视眼及近视散光方面的临床效果、角膜知觉、干眼指标及对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FLEx入选标准的近视眼及近视散光患者49例(98只眼)根据志愿分为两组。FLEx组应用VisuMax飞秒激光仪行FLEx,角膜瓣厚120仙m。LASIK组使用Allegretto Wave准分子激光系统,MofiaM:角膜刀(90D刀头)制作约120μm角膜瓣。常规术前及术后10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Pentacm眼前节分析、BUT、泪液分泌试验、角膜知觉、共焦显微镜等检查。两组间的均值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性别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各组内不同时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有44例(88只眼)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术后第1天FLEx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89±0.14,小于LASIK组的0.98±0.08,10d后FLEx组、LASIK组的最佳矫正视力接近分别为0.98±0.09、1.02±0.09。至随访期末FLEx组、LASIK组有效指数分别为1.09、1.07,安全指数为1.12、1.07;角膜知觉分别为(56.46±4.49)和(51.38±8.16)mm(t=3.519,P=0.001)。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分别为(16.92±7.58)和(15.03±5.89)mm(t=1.316,P=0.192)。BUT分别为(8.94±2.57)和(8.00±2.39)s(t=1.759,P=0.082)。角膜共焦显微镜显示FLEx组飞秒激光制瓣与LASIK组机械刀制瓣相比,切口边缘整齐、光滑。术后10d,LASIK组角膜中央区上皮下浅基质层仍未见神经纤维,而FLEx组可见部分未掀瓣区域角膜神经爬越过角膜瓣缘,部分切削区保留角膜上皮下神经。至术后6个月,角膜瓣中央区神经纤维数目FLEx组明显多于LASIK组。结论FLEx矫治屈光不正可预测性好,但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LASIK稍慢,10d以后两者效果相近。术后在泪膜稳定性、角膜知觉方面比LASIK更具优势。FLEx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减少了对角膜组织、角膜神经的损伤,有利于术后角膜切口及角膜神经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飞秒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近视 角膜 知觉 眼神经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兔视神经夹伤后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志敏 管怀进 +1 位作者 程新梁 丁斐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成年兔视神经夹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兔随机分成NGF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兔。建立兔右眼视神经夹伤模型后分别将载有0.06mlNGF(浓度:5×10-4g/L,NGF组)或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的组织工...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成年兔视神经夹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兔随机分成NGF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兔。建立兔右眼视神经夹伤模型后分别将载有0.06mlNGF(浓度:5×10-4g/L,NGF组)或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的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于视神经损伤处;并向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入0.02mlNGF(浓度:5×10-4g/L,NGF组)或等量PBS(对照组)。所有兔左眼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夹伤后1d、2周、8周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夹伤后8周时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和视神经的改变,同时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作视神经纤维计数。结果夹伤后2周时FVEP检查结果显示,NGF组伤眼与健眼FVEP幅值比为0.765±0.150,对照组为0.494±0.108,N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伤后8周时NGF组伤眼与健眼FVEP幅值比为0.581±0.138,对照组为0.409±0.119,N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伤后8周时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NGF组RGC、视神经纤维的退变较对照组轻。夹伤后8周时NGF组和对照组视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10955±608.7)、(7898±608.8)根/m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G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RGC的存活,促进轴突的再生,因而对视神经夹伤后的修复、视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视神经损伤 疾病模型 血视网膜屏障
原文传递
人工晶体前膜的易患因素和处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辉 胡楠 程新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7-49,共3页
报道62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形成14例,发生率为25%。前膜的形成、形成时间及前膜类型与白内障种类有关。试用地塞米松、5-Fu联合球结膜下注射使大多数前膜在发生后1周内吸收。讨论了前膜的易患因素和处理。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前膜 病因 治疗 人工晶体植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