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54
1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籣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共2页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血管蒂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供区 受区 带蒂皮瓣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锴 李广学 +2 位作者 穆籣 刘岩 彭喆 《中国医药》 2016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 探讨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4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乳头内陷患者30例(56个乳头),双侧乳头内陷26例,单侧乳头内陷4例.采用乳晕交叉菱形真皮瓣支撑内陷的乳头基底... 目的 探讨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4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乳头内陷患者30例(56个乳头),双侧乳头内陷26例,单侧乳头内陷4例.采用乳晕交叉菱形真皮瓣支撑内陷的乳头基底,同时松解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缩窄乳头颈部矫正乳头内陷,术后采用自制乳头牵引器牵拉乳头4~8周.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血肿、乳头坏死、乳头永久性感觉丧失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 ~38个月,24例患者(47个乳头)内陷完全矫正,乳头感觉正常,4例患者(7个乳头)由重度内陷转为轻度内陷,2例(2个乳头)复发,通过再次牵引得以矫正,5例术后妊娠患者哺乳正常.结论 乳晕交叉菱形真皮瓣联合乳头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方法简单,能获得良好的外形,且复发率低,对乳管损伤小,患者耐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交叉菱形真皮瓣 持续牵引 乳头矫正
下载PDF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评价血管吻合通畅性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岩 穆籣 +5 位作者 李广学 彭喆 杨锴 毕晔 朱怡 王偲 《中国医药》 2017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评价吻合通畅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行游离皮瓣血管吻合术的女性患者17例,均应用自体组织进行乳房重建术。所有患者中腹壁下动脉与...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评价吻合通畅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行游离皮瓣血管吻合术的女性患者17例,均应用自体组织进行乳房重建术。所有患者中腹壁下动脉与胸背动脉吻合13支,腹壁下静脉与胸背静脉吻合12支,腹壁下动脉与胸廓内动脉吻合7支,腹壁下静脉与胸廓内静脉吻合15支,股深动脉与胸背动脉吻合1支,股深静脉与胸背静脉吻合1支,股深动脉与胸廓内动脉吻合1支,股深静脉与胸廓内静脉吻合2支。所有患者血管吻合术中均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观察吻合口的通畅性。结果本组17例患者共吻合动脉22支,静脉30支。17例患者术中共进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38次,未出现过敏反应等造影并发症。22支动脉及30支静脉吻合中分别有1例动脉及1例静脉出现首次吻合血流不通畅,经过重新吻合后再次造影,显示吻合通畅(动静脉最终通畅率均为100%)。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7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皮瓣缺血坏死、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地评价血管吻合口的通畅性,及时发现血管吻合异常,确保血管吻合的质量,从而避免皮瓣缺血坏死等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吻合术 血管造影术 吲哚菁绿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8
4
作者 苏韦祯 穆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35-937,共3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高发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为乳腺癌的首选方法。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作为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放疗的后遗症,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时患者也因此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成为残疾。据报道,按目...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高发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为乳腺癌的首选方法。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作为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放疗的后遗症,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时患者也因此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成为残疾。据报道,按目前的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6%~62%,并且发病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 手术治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恶性肿瘤 外科医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培训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喆 穆籣 +4 位作者 周庆环 路阳 刘岩 李广学 杨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27-28,共2页
在国内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对于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外科来说尚属于新生事物,文章在该医院的显微外科技术培训时对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调查了受训学员的年龄分布情况,学位和身份情况、对其学习显微外科技术的迫切性进行了评分并对... 在国内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对于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外科来说尚属于新生事物,文章在该医院的显微外科技术培训时对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调查了受训学员的年龄分布情况,学位和身份情况、对其学习显微外科技术的迫切性进行了评分并对课程前后模拟吻合技术耗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外科培训中,显微外科技术培训进入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很迫切,尤其是年轻医生对它的需求强烈,本课程的院内继续教育模式设计合理。综合医院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工作可以逐步开展,以适应现代医学变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综合医院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外科总论实验教学中引入整形外科理念的实践探讨
6
作者 彭喆 周庆环 穆籣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10期55-56,共2页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医生有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整形美容缝合的技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外科总论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实验,加入整形外科的知识与理论的外科总论实验...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医生有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整形美容缝合的技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外科总论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实验,加入整形外科的知识与理论的外科总论实验教学课程,对32名急诊临床轮转的医生进行了重新培训,并进行了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课程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能够夯实医学生操作技术的基础,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建立良好行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总论实验教学 整形外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治疗上肢淋巴水肿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茹 栾杰 +3 位作者 大力 刘春军 辛敏强 穆籣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总结采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并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经验。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7年右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经术前淋巴造影证实为腋窝淋巴回流障碍。应用携带淋巴... 目的总结采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并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经验。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7年右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经术前淋巴造影证实为腋窝淋巴回流障碍。应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胸壁修复、乳房再造及淋巴回流重建,并彻底松解腋窝严重挛缩瘢痕。术后对该病例双侧上肢周径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该病例术后出现移植皮瓣严重水肿,术后引流量达755 mL/d,长达5 d,伴随心房颤动、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及切口延迟愈合等术后并发症。经过及时引流及规范综合治疗,术后转归良好,患侧上肢周径逐渐缩小,术后3周趋于稳定。术后随访5年效果较好。结论应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同时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 乳房再造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淋巴回流障碍 上肢周径 低蛋白血症
下载PDF
一例双侧游离PAP皮瓣移植即刻乳房再造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汤慧 毕晔 +8 位作者 刘岩 李广学 朱怡 王偲 臧荟然 曹赛赛 王佳 邓燕青 穆籣 《天津护理》 2020年第1期106-107,共2页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双侧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移植即刻乳房再造手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引流、供皮区情况及术后体位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患者及家...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双侧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移植即刻乳房再造手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引流、供皮区情况及术后体位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及恢复非常满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股深动脉穿支皮瓣 护理
下载PDF
应用旋髂深动脉皮瓣乳房再造的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陈茹 穆籣 +4 位作者 张寒 张妍 刘温悦 严义坪 陈巍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1361-1364,1370,共5页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为供应血管的旋髂深动脉皮瓣(Rubens'皮瓣)解剖学基础,为乳房再造尤其是组织缺损大的胸壁修复提供更多组织利用空间。方法:对4例8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以游标卡尺测量旋髂深动脉自髂外动脉发...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为供应血管的旋髂深动脉皮瓣(Rubens'皮瓣)解剖学基础,为乳房再造尤其是组织缺损大的胸壁修复提供更多组织利用空间。方法:对4例8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以游标卡尺测量旋髂深动脉自髂外动脉发出起点位置、起点管径、分支数量、起点至第一分支距离、最粗穿支管径、主干血管长度等,并对1例2侧新鲜标本进行手术模拟。结果:在本次进行解剖学研究的4例8侧标本中,旋髂深动脉发自股动脉走行至髂外动脉处,起点外径平均为(3.97±0.86)mm,分支数量平均为(9.16±6.22)支,起点至第一分支距离平均为(15.87±9.24)mm,平均穿支数目为(3.12±1.34)支,最粗穿支管径平均为(1.48±1.02)mm,且与腹壁下动脉之间有丰富的血管网吻合,主干血管长度平均为(132.51±48.24)mm。在进行手术模拟的1例2侧新鲜标本中,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Rubens'皮瓣包含层次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部分腹外斜肌、部分腹内斜肌、部分腹横肌肌袖,皮瓣体表范围长轴平均为(13.21±2.33)cm,短轴平均为(6.42±2.12)cm。对其中1例模拟成功的皮瓣用排水法测得的皮瓣体积为146.8 mL。结论:以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为供应血管的Rubens'皮瓣,紧邻腹部皮瓣,利用人体髂腰部组织量较大的特点,切取皮瓣后对供区损伤较小,既有明显的瘦腰效果,又是延伸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及胸壁缺损修复的较好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ens'皮瓣 旋髂深动脉 乳房再造 解剖学
下载PDF
吻合口通畅性量化分析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景涌 汤鹏 +11 位作者 钟晓捷 刘侠 孙洋 亢玉 王遥佳 陈安玥 陈怡安 吉训通 周艳虹 蒋曼妃 修骋 穆籣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针对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预防,我们医院整形外科联合乳腺外科于2020年9月28日成功应用脱目镜3D超显微技术,借助吲哚菁绿造影,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Lymphovenous ... 针对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预防,我们医院整形外科联合乳腺外科于2020年9月28日成功应用脱目镜3D超显微技术,借助吲哚菁绿造影,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Lymphovenous anastomosis,LVA)1例,并借助Zeiss Kinevo 900FLOW800黑白荧光造影及彩色地图分析模块,对淋巴管静脉吻合口的通畅性进行量化评估。本文对该病例进行报道并作相关文献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 吻合口通畅性量化分析
下载PDF
游离上极腹直肌前鞘修补TRAM腹壁供区缺损——自体组织制作补片的尝试
11
作者 陈阔 宋达疆 +1 位作者 穆籣 吕鹏威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索在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手术中尝试运用自体组织制作补片——游离上极腹直肌前鞘以修补腹壁供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RAM手术的供区用自体游离上极腹直前鞘进行修补,而非人工补片。应用自体腹直肌前鞘进行修复与传统... 目的探索在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手术中尝试运用自体组织制作补片——游离上极腹直肌前鞘以修补腹壁供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RAM手术的供区用自体游离上极腹直前鞘进行修补,而非人工补片。应用自体腹直肌前鞘进行修复与传统的人工补片修补手术用时相同,但为患者节省了相应的人工补片费用。结果手术后,腹部供区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并未出现腹壁膨隆、腹壁疝和脐周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对结果满意。结论使用自体组织制作补片,不增加手术时间与难度,可为修补腹壁供区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M皮瓣 腹直肌前鞘 自体组织 补片 乳房重建 乳腺癌
下载PDF
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为受区血管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术4例
12
作者 陈秀秀 吴煌福 +8 位作者 穆籣 郑武平 潘俊博 何贵省 宋韬 张亚珍 陈恒余 黄菁慧 许艺莲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讨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作为即刻乳房再造胸部受区血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应用胸背血管远、近心端同时作为受区血管的乳房再造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 目的探讨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作为即刻乳房再造胸部受区血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应用胸背血管远、近心端同时作为受区血管的乳房再造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胸腹部血管造影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腹壁下血管主干及其穿支。先行乳腺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后分离腹部皮瓣双侧穿支和主干血管,再离断双侧腹壁下动脉主干、暴露血管蒂,分别与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行端端吻合。然后经切口将塑形好的皮瓣植入乳腺切除后的腔隙内,行再造乳房塑形摆位,患者屈膝曲髋位调整再造乳房形态,关闭腹部供区,重建脐孔,放置负压引流管,关闭乳房切口。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结果共纳入4例女性患者,年龄(46.0±6.5)岁(37~52岁)。4例患者供区血管均为双侧腹壁下血管蒂,3例受区血管为胸背血管远、近心端,1例为胸背血管前锯肌支的远、近心端。术后7~10 d拔除全部引流管,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15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皮瓣相关并发症。4例患者对再造乳房效果均很满意。结论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的同时应用既可保证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又减少了对肋骨、肋间肌的损伤,达到了更好的乳房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即刻乳房再造 胸背动脉 胸背静脉
原文传递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及胸壁修复同期行吻合血管淋巴结组织移植及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乳腺癌术后腋窝凹陷畸形及上肢淋巴水肿 被引量:14
13
作者 穆籣 毕晔 +18 位作者 彭喆 李广学 刘岩 杨锴 王殊 洪楠 王茜 栾杰 大力 辛敏强 刘元波 宣立学 李明 钟晓杰 吴煌福 郑立平 杨庄青 张风华 刘新梅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54-60,共7页
目的 探索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同期行吻合血管的淋巴结移植及淋巴管静脉吻合修复乳腺癌术后腋窝皮下组织缺损及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乳房再造的方式就近选择适合淋巴结移植的供区,携带的淋巴结皮瓣转移至腋窝凹陷处.经上... 目的 探索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同期行吻合血管的淋巴结移植及淋巴管静脉吻合修复乳腺癌术后腋窝皮下组织缺损及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乳房再造的方式就近选择适合淋巴结移植的供区,携带的淋巴结皮瓣转移至腋窝凹陷处.经上肢吲哚菁绿造影,可探及浅表淋巴管者,可同时行淋巴管-小静脉吻合以进一步改善淋巴回流.通过监测上肢周径的变化、同位素淋巴显像的变化以及患侧上肢水肿伴随症状的改善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20例乳房再造同时行吻合血管的淋巴结移植的患者中,其中携带腹股沟浅层淋巴结者18例,携带侧胸壁淋巴结者2例.2例同时进行了上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6个月患侧掌部、腕部周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前臂中点及上臂中点较术前有所缩小.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患侧上肢疼痛、肿胀明显缓解,丹毒等并发症发作减少.术后同位素淋巴显像显示移植淋巴结成活良好,淋巴回流有所改善、上肢周径减小.行上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者同位素淋巴显像可见皮下浅层淋巴回流征象.结论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同期行吻合血管的淋巴结移植及前臂淋巴静脉吻合在修复乳腺癌术后腋窝皮下组织缺损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远期随访结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 淋巴结移植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淋巴水肿
原文传递
脱目镜三维可视技术在两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缺损修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穆籣 刘岩 +7 位作者 毕晔 臧荟然 曹赛赛 汤慧 朱怡 陈玉杰 杨锴 王偲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报道应用脱目镜三维可视技术(3D屏幕)显微吻合血管和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3月,对2例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损、胸壁畸形、腋窝瘢痕挛缩、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别为48岁、62岁)行胸壁瘢痕切除松解、腋窝瘢痕切除松... 目的报道应用脱目镜三维可视技术(3D屏幕)显微吻合血管和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3月,对2例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损、胸壁畸形、腋窝瘢痕挛缩、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别为48岁、62岁)行胸壁瘢痕切除松解、腋窝瘢痕切除松解、腹部皮瓣转移行乳房再造、胸壁畸形矫正、腋窝充填、静脉和淋巴管吻合术。术中应用脱目镜3D屏幕显微剥离穿支动、静脉并吻合血管和淋巴管;对2.5 mm静脉应用吻合器进行吻合(左侧腹壁下静脉与左胸背静脉远心端);对2.0 mm动脉(左腹壁下动脉与左胸背动脉远心端)以9-0线端端吻合。术中应用美蓝荧光行患侧上肢逆向淋巴显影,将腋窝彻底松解瘢痕后,将回流上肢的2条主要淋巴管断端(口径分别为0.2 mm及0.3 mm)与侧胸淋巴组织瓣中的静脉(口径0.5 mm)行端端吻合;吻合后,淋巴荧光示踪显示吻合通畅,观察术后疗效。已制定长期随访方案。结果术后2例患者恢复良好,皮瓣血运良好,再造乳房形态满意;患肢均感觉明显轻松,肿胀感减退,周径较术前减小约2.0 cm。结论脱目镜3D屏幕三维可视技术可用于血管和淋巴管的显微吻合,值得进一步应用,总结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技术(3D屏幕) 脱目镜 乳房再造 淋巴水肿 血管显微吻合 淋巴管吻合
原文传递
乳房再造同期上肢淋巴水肿治疗和预防的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9
15
作者 穆籣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7-251,共5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外科治疗后遗留的乳房缺损、胸壁畸形、腋窝凹陷及上肢淋巴水肿等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文介绍了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同期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外科治疗后遗留的乳房缺损、胸壁畸形、腋窝凹陷及上肢淋巴水肿等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文介绍了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同期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背阔肌肌皮瓣/腹部皮瓣转移同时携带血管化淋巴结、淋巴管吻合、淋巴管.静脉吻合、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患肢脂肪抽吸等手术疗法,以及保守疗法和术中影像技术的应用。对其临床应用的现状、趋势和优缺点进行介绍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术 淋巴水肿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乳房再造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岩 穆籣 +5 位作者 李广学 杨锴 彭喆 毕晔 朱怡 王偲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探讨乳房再造手术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2月,对6例乳腺癌术前患者及5例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在乳房再造术中(即刻及延期)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乳房再造手术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2月,对6例乳腺癌术前患者及5例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在乳房再造术中(即刻及延期)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患者年龄36~55岁,平均45岁。乳腺癌术前患者病程7 d^6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肿瘤分期:T_(is)N_0M_0 2例,T_1N_0M_0 3例,T_2N_0M_0 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于术后2~25年,平均8年入院。11例患者均采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乳房再造术应用假体乳房再造术7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4例;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中6例采用假体植入隆乳术,5例采用乳房缩小术。结果术后1例出现乳房切口边缘局部愈合不良,给予换药治疗,脱痂后伤口延期愈合;其余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假体感染、移位、外露、包膜挛缩等并发症。术后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自身及整形外科专科医师对双侧乳房对称和美观的评价,优9例,良2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根据患侧乳房再造的方式及乳房外形,乳房再造术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避免了二次手术,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乳腺癌 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 乳房缩小术 隆乳术
原文传递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17
作者 谢庆平 穆籣 +19 位作者 刘元波 徐永清 顾立强 徐达传 汪华侨 张世民 高伟阳 唐举玉 章一新 柴益民 喻爱喜 杨晓东 王欣 章伟文 何晓清 陆芸 韩岩 董佳生 姚建民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7-423,共7页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具有血管恒定、管径粗、可切取的组织量大、供区隐蔽、损伤小和可直接闭合等优点,已成为乳房重建或整形的首选皮瓣,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经改良与发展,也较多应用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创面的修复和器官再...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具有血管恒定、管径粗、可切取的组织量大、供区隐蔽、损伤小和可直接闭合等优点,已成为乳房重建或整形的首选皮瓣,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经改良与发展,也较多应用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创面的修复和器官再造,是几个最常用的穿支皮瓣之一。然而,有关DIEP的应用方面有些观点不一,亟待一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专家讨论DIEP的应用解剖、适应证、应用设计类型、手术方法、优点和缺点、术后主要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形成DIEP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皮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锴 穆籣 +2 位作者 刘岩 彭喆 李广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皮瓣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以减少皮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2014年2月-12月,在14例皮瓣手术中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评价皮瓣血流灌注情况,并对应调整手术方案。男2例,女12例;年龄23~58岁,平均35.5岁。乳房再... 目的探讨皮瓣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以减少皮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2014年2月-12月,在14例皮瓣手术中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评价皮瓣血流灌注情况,并对应调整手术方案。男2例,女12例;年龄23~58岁,平均35.5岁。乳房再造11例,其中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DIEP)皮瓣3例,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TRAM)4例、带蒂TRAM及对侧游离TRAM 2例、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2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胸壁软组织缺损1例;带蒂股深动脉穿支(profunda artery perforator,PAP)皮瓣修复大腿后方瘢痕挛缩1例;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膝关节内侧缺损1例。皮瓣切取范围9 cm×6 cm^26 cm×12 cm。结果术中共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32次,未出现造影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根据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结果调整手术方案,其中3例(1例TRAM、1例DIEP皮瓣、1例PAP皮瓣)切除皮瓣血流灌注不良部分,2例拟行TRAM乳房再造者改为带蒂TRAM和对侧游离TRAM;其余患者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切取皮瓣修复创面。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个月,平均5个月。除1例PAP皮瓣发生远端坏死外,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无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皮瓣手术中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能实时评价皮瓣血流灌注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案,保证术后皮瓣顺利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血管造影 皮瓣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邻近组织覆盖假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广学 穆籣 +3 位作者 刘岩 杨锴 彭喆 毕晔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乳房切除后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采用邻近组织覆盖假体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5年8月乳房切除后采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治疗的11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9~48岁,平均36岁。病程7 d^12个月,中位时... 目的探讨乳房切除后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采用邻近组织覆盖假体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5年8月乳房切除后采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治疗的11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9~48岁,平均36岁。病程7 d^12个月,中位时间3个月。肿瘤分期:TisN0M0 3例,T1N0M0 4例,T2N0M0 4例。术中根据切除的乳腺组织体积以及对侧乳房形态选用合适假体,利用邻近组织覆盖假体,其中采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联合胸大肌瓣3例,前锯肌筋膜瓣联合胸大肌瓣5例,腹直肌前鞘筋膜瓣联合胸大肌筋膜瓣1例,前锯肌筋膜瓣与腹直肌前鞘筋膜瓣联合胸大肌瓣2例。胸大肌瓣切取范围为15 cm×9 cm^20 cm×15 cm,前锯肌筋膜瓣切取范围为10 cm×8 cm^15 cm×10 cm,腹直肌前鞘筋膜瓣切取范围为8 cm×6 cm^10 cm×8 cm。结果术后除1例患者出现乳头部分缺血坏死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3个月,中位时间8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乳房再造评价标准,获优10例、良1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无假体破裂、渗漏以及假体形态外露,无明显排斥反应。1例出现BakerⅡ级包膜挛缩。结论乳房切除后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利用乳房邻近组织能对假体进行充分覆盖,并取得满意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乳房再造术 乳房切除术 胸大肌 前锯肌 腹直肌前鞘
原文传递
综合运用肿瘤整形技术修复保留乳房手术相关乳房局部缺损 被引量:9
20
作者 毕晔 穆籣 +8 位作者 李巍 宣立学 杨锴 李广学 刘岩 杨巧 曹赛赛 王偲 臧荟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578-1582,共5页
目的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治愈乳腺癌的同时追求更佳的术后乳房形态是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的追求。本研究综合运用肿瘤整形技术个体化修复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的局部缺损。方法 2003-01-01-2017-01-01医院收治单侧乳腺癌患者9... 目的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治愈乳腺癌的同时追求更佳的术后乳房形态是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的追求。本研究综合运用肿瘤整形技术个体化修复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的局部缺损。方法 2003-01-01-2017-01-01医院收治单侧乳腺癌患者9例。由乳腺外科医师实施乳腺癌切除保留乳房手术,根据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整形外科医师根据患者术前乳房形态和术中患侧乳房组织缺损情况,选择肿瘤整形的修复方法。即刻修复病例8例,1例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同侧乳房外侧缺损;背阔肌肌皮瓣转移4例,其中1例形成同侧背阔肌肌皮瓣及肌瓣,分别修复乳房内侧象限缺损及腋窝淋巴清除后的缺损;2例采用肋间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保留乳房术后的局部缺损;1例乳腺癌合并双侧巨乳者采用巨乳缩小技术修复乳房中央区缺损、双叶瓣法即刻乳头再造并行对侧乳房的缩小及上提。二期修复病例1例采用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修复乳房局部缺损。结果 9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乳头乳晕血运障碍及局部皮瓣的血运障碍,乳房形态对称,手感柔软,无大范围硬结及血肿,未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满意。放化疗后未见切口并发症。随访20~122个月,乳房形态稳定,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综合运用肿瘤整形技术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手术成功率并获得良好的乳房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乳房手术 局部缺损 肿瘤整形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