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汉字书写神经基础的脑功能成像 被引量:7
1
作者 章士正 刘海 +4 位作者 崔恒武 张峭巍 翁旭初 方松华 胡兴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正常国人汉字书写功能的神经基础。材料和方法:采用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名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志愿者进行默读、复杂对指运动、抄写三个任务期间的功能活动进行了全脑扫描。...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正常国人汉字书写功能的神经基础。材料和方法:采用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名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志愿者进行默读、复杂对指运动、抄写三个任务期间的功能活动进行了全脑扫描。数据经过空间平滑、头动矫正、卷积分析等处理,获得抄写减去默读、抄写减去对指之后脑功能激活图,统计出两者间共同的激活区。结果:主要共同激活区位于额顶叶皮质,包括左侧额中回,双侧顶上小叶,双侧顶下小叶,两侧额内侧回,左侧中央前、后回。结论:汉字的书写是双脑协同的过程,右侧大脑半球对汉字的书写尤其重要;书写功能涉及较多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揭示这些结构在书写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书写 神经基础 脑功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章士正 蒋定尧 任志达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提高血管造影对消化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前瞻性地对15例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患者作普通选择性血管造影及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的临床研究。其中12例为肠系膜上动脉造影,3例腹腔动脉造影。在同一患者,采用相同的造影剂量、注射... 为提高血管造影对消化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前瞻性地对15例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患者作普通选择性血管造影及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的临床研究。其中12例为肠系膜上动脉造影,3例腹腔动脉造影。在同一患者,采用相同的造影剂量、注射速率、摄片片序。经双盲法测量比较,显示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比普通血管造影动脉管径增粗,自身对照比较t检验P值<0.001,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还有,小动脉显示增多,实质期染色更浓密。15例中3例普通选择性血管造影未发现异常,而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则清楚显示病理血管,提高病变检出率20%(3/15)。本研究显示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诊断比普通选择性血管造影有更高的敏感性。光盘检索近十年医学文献,尚未见这方面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山莨菪碱
下载PDF
小肠磁共振水成像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章士正 任小军 周合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口服液体和肠梗阻的液体行磁共振水成像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行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其中1例小肠严重梗阻患者直接利用梗阻肠腔的液体行磁共振水成像,其余22例均间断口服2.5... 目的:探讨利用口服液体和肠梗阻的液体行磁共振水成像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行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其中1例小肠严重梗阻患者直接利用梗阻肠腔的液体行磁共振水成像,其余22例均间断口服2.5%等渗甘露醇共1500ml作为肠道造影剂,并静脉注射山莨菪碱(654-2)20mg以抑制肠蠕动,行带脂肪抑制的冠状面T_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SE,SSFSE)和T_1WI快速干扰梯度回波(fast spoiled gradient echo,FSPGR)序列平扫及冠状面和横断面FSPGR序列增强扫描。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正常小肠9例,克罗恩病(Crohn病)7例,低位小肠梗阻2例(分别由肿瘤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十二指肠肿瘤、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结肠瘘、空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小肠旋转不良各1例。1例空肠毛细血管扩张症MRI未发现异常,其余各例的MRI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一致。本组病例中,MRI对小肠器质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3%。结论:磁共振水成像是诊断小肠器质性疾病的一种敏感的检查方法,尤其对诊断小肠克罗恩病、肿瘤以及鉴别小肠梗阻原因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磁共振水成像 影像学诊断 肠道造影剂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32
4
作者 章士正 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6-129,共4页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可能是Cajal细胞。该肿瘤并不少见,以往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包括所有发生于胃肠道的平滑肌细胞、神经鞘细胞或平滑肌和神经鞘细胞双向分化的肿瘤以及未定分化的肿瘤,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可能是Cajal细胞。该肿瘤并不少见,以往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包括所有发生于胃肠道的平滑肌细胞、神经鞘细胞或平滑肌和神经鞘细胞双向分化的肿瘤以及未定分化的肿瘤,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胃肠道间质瘤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与经典的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不同。因此,本文重点阐述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胃肠道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小肠MR造影 被引量:12
5
作者 章士正 任小军 +1 位作者 邓丽萍 张峭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89-393,共5页
MR小肠造影以其完全没有辐射、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楚显示小肠腔内外情况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作者介绍2种MR小肠造影方法:口服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graphy)和插管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clysis),其中尤以口服法M... MR小肠造影以其完全没有辐射、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楚显示小肠腔内外情况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作者介绍2种MR小肠造影方法:口服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graphy)和插管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clysis),其中尤以口服法MR小肠造影简单、易行、无痛苦。用对比剂填充小肠、使小肠充分扩张是保证小肠造影取得成功的关键。作者经验是2.5%(等渗)甘露醇溶液为较理想的对比剂。简要归纳了一些常见小肠病变的MRI诊断要点并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小肠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畸形的16层CT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章士正 胡秀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25-329,共5页
冠状动脉畸形种类多,临床表现不一,其中较常见的是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其他还有心肌桥、冠状动脉瘘和冠状动脉瘤等,既往确诊须凭借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可以无创详细显示畸形血管的部位、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本文从文献... 冠状动脉畸形种类多,临床表现不一,其中较常见的是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其他还有心肌桥、冠状动脉瘘和冠状动脉瘤等,既往确诊须凭借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可以无创详细显示畸形血管的部位、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本文从文献与我院病例相结合角度重点介绍冠状动脉畸形在16层螺旋CT上的表现,并认为多层CT可作为冠状动脉畸形的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畸形 CT诊断 16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瘘 畸形种类 临床表现
下载PDF
MRU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7
作者 章士正 张峭巍 李新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 加权序列对70例患者进行泌尿系冠状位扫描 ,将图像按最大强度投影(MIP)法重建出MRU图像。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尿路梗阻者24例 ... 目的 :评价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 加权序列对70例患者进行泌尿系冠状位扫描 ,将图像按最大强度投影(MIP)法重建出MRU图像。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尿路梗阻者24例 ,其中尿路结石12例 ,尿路先天性梗阻4例 ,输尿管炎性狭窄3例 ,炎性息肉2例(其中1例为炎性息肉伴输尿管结石) ,其他4例。结果 :各例的MRU均清晰显示梗阻的尿路 ,对肾盂积水及尿路梗阻部位显示良好 ,解剖结构清晰。结合MR与其他影像资料 ,可对梗阻作出定性诊断。结论 :MRU是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不接触射线 ,不需碘对比剂 ,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定位、定性准确 ,是一种新的安全的影像检查手段 ,尤其适用于因严重梗阻IVP显影不良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尿路梗阻 诊断
下载PDF
0.37秒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相对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章士正 胡秀华 张峭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0.37s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相对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以机架旋转时间为0.37s的1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平扫和增强扫描,然后行MIP、MPR及VRT重建,评价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和评价0.37s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相对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以机架旋转时间为0.37s的1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平扫和增强扫描,然后行MIP、MPR及VRT重建,评价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其中有12例近期接受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作为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准确性,评价0.37s16层螺旋CT对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结果0.37s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达到94%的满意度,即50例患者中有47例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7,他们的平均心率是69.3±10.7次/min,而所有样本的平均心率是69.5±10.9次/min,两者无显著差别(t检验,P>0.05)。心率<70次/min的28例患者,可评估冠状动脉节段数平均为10.7±2.14,而心率>70次/min的22例患者,可评估冠状动脉节段数平均为9.7±1.78,两者无显著差别(t检验,P>0.05),其中1例患者心率达102±3.5次/min,显示效果良好。导致冠状动脉节段不可评估的主要原因有管腔狭小、心脏搏动伪影和呼吸运动伪影。结论0.37s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较高心率的患者中可获得相当高的满意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对照显示了较高的一致性,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冠状动脉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CT 心率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士正 黄文鑫 +1 位作者 郑伟良 章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5-126,共2页
目的 :评价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氏法股动脉径路 ,对 30例脑血管病变及 1 1例脑膜瘤患者作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然后将同轴微导管经 6 F引导导管作超选择性插管 ,送入颅脑靶血管内... 目的 :评价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氏法股动脉径路 ,对 30例脑血管病变及 1 1例脑膜瘤患者作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然后将同轴微导管经 6 F引导导管作超选择性插管 ,送入颅脑靶血管内。结果 :成功地栓塞治疗了大脑动静脉畸形1 1例 ,脊髓硬膜动静脉瘘 2例 ,脑动脉瘤 6例 ,脑膜动脉静脉瘘 3例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7例 ,脑膜瘤 1 1例 ,以及将血管内支架置入 1例颈内动脉狭窄伴慢性脑梗塞患者的病灶处。结论 :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技术可有效治疗颅内血管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脑膜瘤 脑动脉瘤 颈动脉疾病 海绵窦瘘 介入性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胶质瘤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士正 胡水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5-469,474,共6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放射摄影术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士正 郑伟良 +2 位作者 裘敏剑 黄文鑫 章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14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例,以带毛弹簧栓、可脱球囊或电解可脱弹簧栓(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经动脉或静脉途径栓塞瘘口。6例采...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14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例,以带毛弹簧栓、可脱球囊或电解可脱弹簧栓(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经动脉或静脉途径栓塞瘘口。6例采用带毛弹簧栓,共54个,其中1例同时经眼静脉穿刺逆行栓塞海绵窦。7例采用球囊栓塞,1例因为瘘口小无法放置弹簧栓和球囊而采用GDC栓塞。结果:本组中13例CCF瘘口完全堵塞,其中4例同时堵塞颈内动脉,患者症状消失。1例已有6年病史的CCF颈内动脉参与大脑供血无法栓塞,经栓塞与海绵窦相通的颈外动脉后,又经眼静脉栓塞海绵窦致瘘口明显缩小。结论:经动脉内以球囊、弹簧栓或GDC栓塞是治疗CCF的有效方法,其中以球囊栓塞操作安全简便为首选材料。引流静脉粗大者逆行栓塞可以起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CT和MRI三维定位在神经导航立体定向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士正 张峭巍 朱碧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为神经导航定位系统提供最精确的医学影像资料 ,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材料和方法 :结合医学影像的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 ,调整CT和MRI导航定位扫描中的各项参数。结果 :确定了神经导航立体定向系统的CT和MRI定位扫... 目的 :为神经导航定位系统提供最精确的医学影像资料 ,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材料和方法 :结合医学影像的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 ,调整CT和MRI导航定位扫描中的各项参数。结果 :确定了神经导航立体定向系统的CT和MRI定位扫描步骤及参数 ,为临床提供了精确的影像资料 ,共完成25例病例的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神经导航 立体定向 应用
下载PDF
胰腺外脏器IgG4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章士正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4-722,共9页
IgG4相关病变是一种全身性病变,可以累及各个脏器。其中Ⅰ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已经被大家熟识和重视,与其合并发生的其他脏器IgG4相关病变也比较容易认识。但单独的胰腺外脏器IgG4相关病变则往往容易误诊,而且肺部等部位的IgG4相关病变... IgG4相关病变是一种全身性病变,可以累及各个脏器。其中Ⅰ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已经被大家熟识和重视,与其合并发生的其他脏器IgG4相关病变也比较容易认识。但单独的胰腺外脏器IgG4相关病变则往往容易误诊,而且肺部等部位的IgG4相关病变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给诊断造成困难。胰腺外脏器IgG4病变可以单个脏器发病,也可以多个脏器同时或者先后发病。本文搜集胰腺外脏器IgG4相关病变的临床实际病例结合文献逐一介绍,旨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对胰腺外脏器IgG4相关病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IgG4相关病变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外脏器
下载PDF
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士正 方松华 +2 位作者 钱玉娥 林伟 苗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MRA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在0.5T超导磁共振成像机(VectraⅡ,GE)上,采用时间飞越法(TOF)和相位对比法(PC)作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本文回顾分析了88例颅脑MRA的表现,68例采用PC法;5例采用TOF法;15例两者均... 目的:研究MRA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在0.5T超导磁共振成像机(VectraⅡ,GE)上,采用时间飞越法(TOF)和相位对比法(PC)作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本文回顾分析了88例颅脑MRA的表现,68例采用PC法;5例采用TOF法;15例两者均采用。其中5例患者MRA检查后立即又做了DSA检查。结果:MRA可用于诊断各种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可以大致观察颅内肿瘤的血供及正常血管的移位或受侵情况。结论:本文比较了PC法和TOF法的优缺点,认为前者更能清晰完整显示颅内血管及其病变,MRA对于诊断各种血管性病变极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脑肿瘤 MRA 颅脑 诊断
下载PDF
炫速双源CT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章士正 张崤巍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炫速双源CT(FlashCT)在双源CT(DSCT)的基础上又有了明显的技术新改进,它配备了两组能进行128层图像同步采集的探测器系统,机架的旋转速度进一步缩短至0.28s,使得时间分辨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5 ms。其利用两组探测器同步互补的无缝... 炫速双源CT(FlashCT)在双源CT(DSCT)的基础上又有了明显的技术新改进,它配备了两组能进行128层图像同步采集的探测器系统,机架的旋转速度进一步缩短至0.28s,使得时间分辨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5 ms。其利用两组探测器同步互补的无缝螺旋扫描,利用大螺距采集使扫描的进床速度达到每秒45 cm,整合后得到完整的成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双源CT 螺旋扫描 时间分辨率 探测器 采集 同步 速度
下载PDF
小肠影像学检查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士正 任小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小肠在消化道中最长,走行弯曲,活动度大。普通内镜难以观察全部小肠,即使是近年来采用的胶囊内镜也只能观察其腔内情况,且价格昂贵、易在肠管狭窄处嵌顿,故其在不少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受限。传统的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和小肠插管灌... 小肠在消化道中最长,走行弯曲,活动度大。普通内镜难以观察全部小肠,即使是近年来采用的胶囊内镜也只能观察其腔内情况,且价格昂贵、易在肠管狭窄处嵌顿,故其在不少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受限。传统的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和小肠插管灌肠能较好地显示肠壁黏膜和肠管形态,但其病变捡出率低、灵敏度不高。所有上述检查方法都不能直接显示肠壁全层和腔外结构,远不能满足临床对疾病的定性、分期和并发症诊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努力提高小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士正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小肠疾病 诊断水平 影像学 营养成分 协调运动 小肠粘膜 消化液 平滑肌 小肠壁 吸收
下载PDF
原因不明胃肠道出血的DSA
18
作者 章士正 黄文鑫 章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探讨DSA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原因不明胃肠道出血病例行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在常规PUCK快速摄片后,再行DSA,比较两种方法所见。结果:30例中24例... 目的:进一步提高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探讨DSA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原因不明胃肠道出血病例行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在常规PUCK快速摄片后,再行DSA,比较两种方法所见。结果:30例中24例发现病理血管,检出病变,检出率为80%。其中肿瘤6例(胃肠平滑肌瘤或肉瘤5例,腺瘤1例),血管病变11例(AVM6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4症,胃底静脉曲张1例);炎症性病变6例(麦克尔憩室2例,胆道出血1例,胃溃疡或糜烂3例)和十二指肠粘膜异位1例。DSA较常规血管造影片显示病变更清楚,血管结构更仔细。2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在常规血管造影片上仅见小血管密集,紊乱,而DSA则能清楚显示病变肠段较正常肠段染色异常增浓,因此术前得以确诊。本组资料显示DSA对于提高胃肠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很有价值。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出血第一次检查阴性。一周后采用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PUCK及DSA见造影剂外溢及肠管异常染色而得到诊断。结论:胃肠道出血的血管造影检查结合应用DSA,可进一步提高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出血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DSA
下载PDF
影像引导下肿瘤消融相关术语规范化的探讨
19
作者 章士正 赖灿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78-581,共4页
关键词 放射肿瘤学 医学肿瘤学 科学术语 消融
下载PDF
同时发生于食管、胃的多发性原发癌(附五例报告)
20
作者 章士正 李蓉芬 晁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7年第2期86-87,T015,共3页
多发性原发癌在文献中报导不多(1-6),同时发生于食管与国的多发性原发癌更少,现报告我们所见的5例如下(附表)。
关键词 食管胃多发性原发癌 少见肿瘤 X线诊断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