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超声检查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许国强 章粉明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129-2134,2149,共7页
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是一种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通过在内镜顶端安装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管腔内表面结构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提供内镜和超声两种图像信息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本文就EUS及其相关技术在消化道疾... 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是一种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通过在内镜顶端安装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管腔内表面结构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提供内镜和超声两种图像信息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本文就EUS及其相关技术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述评,包括EUS在食管狭窄、贲门失弛缓症、胃肠道淋巴瘤、食管胃静脉曲张、消化道早癌、炎症性肠病、消化道异物等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文章还讨论了EUS在消化道管腔疾病诊治中的新技术和新功能,以及其在微创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方面的前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术 消化道疾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疾病中的诊治进展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国强 章粉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3期281-284,共4页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的表面形态结构,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消化管道层次结构及周围邻近脏器...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的表面形态结构,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消化管道层次结构及周围邻近脏器组织的超声影像,提供内镜和超声两种图像信息以提高诊断和鉴别的水平。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EU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逐渐成为诊断消化系统疾患的重要手段。EUS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可切除性及预后的判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均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疾病 超声内镜 消化道恶性肿瘤 高频超声探头 内镜超声检查术 可切除性 内镜器械 超声影像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25^+叉头样转录因子3^+在炎症性肠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单国栋 宁龙贵 +3 位作者 陈文果 章粉明 俞静华 许国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71-873,共3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011年6月至2017年9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5例疑似IBD和(或)肠结核的患者进行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检测,结果发现CD和UC患者外周血CD4^+CD25^+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011年6月至2017年9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5例疑似IBD和(或)肠结核的患者进行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检测,结果发现CD和UC患者外周血CD4^+CD25^+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97±0.48)%、(0.94±0.36)%、(1.3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35、4.955,P均<0.01),肠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81±0.24)%比(1.3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06,P<0.01)。设定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1.290诊断为CD,得出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鉴别CD与肠结核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100.0%。通过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有助于IBD与肠结核的鉴别,尤其是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细胞 调节性T淋巴细胞 肠结核 炎症性肠病 CD25 FOXP3 CD4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分析炎症性肠病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铭 章粉明 +6 位作者 单国栋 陈洪潭 胡凤玲 陈文果 陈李华 余捷凯 许国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索 IBD 血清差异蛋白指纹图谱的诊断模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72例 IBD 患者(其中CD 54例、UC 18例)和4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 目的探索 IBD 血清差异蛋白指纹图谱的诊断模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72例 IBD 患者(其中CD 54例、UC 18例)和4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将3组两两对比,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筛选出 P<0.05的差异蛋白质峰,通过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方法筛选出最佳诊断模型,用留一法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CD 组与健康对照组,UC 组与健康对照组,CD 组与 UC 组中分别筛选出差异最大的10个蛋白质峰。质量/电荷比(M /Z)值为3275.29,4963.91,4980.53,5336.90的4个蛋白质峰组合所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很好地区分 CD 组与健康对照组,其诊断 CD 的特异度为97.7%,敏感度为92.6%。 M /Z 值为2272.41,2660.42,3029.77,5002.78的4个蛋白质峰组合所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很好地区分 UC 组与健康对照组,其诊断 UC 的特异度为100.0%,敏感度为94.4%。M /Z 值为2082.63,2210.64,4039.02,4298.30,4978.03,5002.22的6个蛋白质峰组合模型,诊断 CD 的特异度为50.0%,敏感度为88.9%。结论 MALDI‐TOF‐MS 技术联合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所建立的 CD 与 UC 血清差异蛋白的诊断模型,对 IBD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CROHN 结肠炎 溃疡性 蛋白质谱 MALDL-TOF-MS 技术
原文传递
胰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章粉明 陈洪潭 +2 位作者 高筱曼 宁龙贵 许国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5-296,共2页
胰腺转移性肿瘤较少见,黑色素瘤转移至胰腺尤为罕见。组织病理学检查为其金标准,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现结合文献,报道入院收治的1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诊断为黑色素瘤胰腺转移的患者情况。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活组织检查 细针 院内诊疗 胰腺转移
原文传递
自噬相关16样蛋白1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的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6
作者 胡凤玲 章粉明 +5 位作者 单国栋 陈洪潭 杨铭 陈文果 陈李华 许国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4-626,共3页
IBD包括CD和UC,是一组以慢性、反复发作、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异常肠道炎性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易感基因的研究备受关注。
关键词 遗传易感性 转录激活因子4 炎症性肠病 基因多态性 信号转导 蛋白 自噬 反复发作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副乳头的内镜超声诊断
7
作者 章粉明 杜浩杰 +3 位作者 宁龙贵 胡凤玲 陈洪潭 许国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对十二指肠副乳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内镜中心2006年2月28日至2018年2月28日期间通过EUS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副乳头的122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2例十二指肠副乳头病例年龄(52.1±12.9)岁,男性...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对十二指肠副乳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内镜中心2006年2月28日至2018年2月28日期间通过EUS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副乳头的122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2例十二指肠副乳头病例年龄(52.1±12.9)岁,男性多于女性。副乳头以十二指肠降部乳头上方最多见(88/122,72.13%),其次位于球降交界(29/122,23.77%),少部分位于球部(5/122,4.10%)。副乳头均为单发,大多数直径在0.5~1.0 cm(88/122,72.13%),少部分直径大于1.0 cm(23/122,18.85%),也有部分直径小于0.5 cm(11/122,9.02%)。EUS下多为低回声(71/122,58.20%)或中低回声影(35/122,28.68%),回声多均匀。黏膜层光整,黏膜下层及以下表现为括约肌样结构,边界大部分清楚(121/122,99.18%),多数副乳头中央常可见特征性的裂隙样管腔结构(83/122,68.03%),周边肠壁层次结构正常,肠周无相关肿大淋巴结。结论EUS能清晰显示十二指肠副乳头及相邻器官结构,对十二指肠副乳头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内窥镜检查 诊断 随访研究 十二指肠副乳头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 被引量:5
8
作者 宁龙贵 俞静华 +6 位作者 单国栋 孙泽宇 陈文果 章粉明 胡凤玲 陈洪潭 许国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40-845,共6页
目的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筛选和鉴定用于缺血性结肠炎(IC)与UC鉴别诊断的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UC和IC患者各1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0名,分... 目的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筛选和鉴定用于缺血性结肠炎(IC)与UC鉴别诊断的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UC和IC患者各1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0名,分别纳入UC组、IC组和NC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样本,经去除高丰度蛋白、蛋白酶解、肽段标记和分馏等处理后,通过质谱分析仪检测,获取在3组试验中均具有TMT数据且去除TMT值为0的蛋白质,构建蛋白质聚类热图,设定差异倍数>1.5或<0.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为差异蛋白质。通过Reactome数据库对组间差异蛋白质所参与的通路进行聚类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hypergeometry检验和BH多重检验校正。结果经蛋白质谱分析,共鉴定出357种血清蛋白质。IC组与NC组比较共有27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质6个,下调蛋白质21个;UC组与NC组比较共有228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质75个,下调蛋白质153个;UC组与IC组比较共有49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质22个,下调蛋白质27个。在NC组、IC组、UC组3组的差异蛋白质比较中,仅纤维凝胶蛋白质3表达量在3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在UC组与NC组、UC组与IC组、IC组与NC组中的差异倍数分别为0.24、0.46和0.53,t=-5.089、-7.298、-3.919,P均<0.0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IC组与NC组比较的差异蛋白质中,仅富集到血小板脱颗粒通路,有10个蛋白质参与了这条通路(P<0.01);UC组与NC组比较的差异蛋白质中,共富集得到58条通路,其中38个蛋白质参与血小板脱颗粒通路,16个蛋白质参与补体初始触发通路,13个蛋白质参与补体级联调节通路,11个蛋白质参与抗体介导的补体激活通路(P均<0.01);UC组与IC组比较的差异蛋白质中,共富集得到3条通路,其中9个蛋白质参与血小板脱颗粒通路,7个蛋白质参与补体初始触发通路,5个蛋白质参与补体级联调节通路(P均<0.01)。结论IC和UC患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存在差异,且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血小板活化和补体激活过程,这些差异蛋白质或可作为今后IC与UC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缺血性 结肠炎 溃疡性 蛋白质组学 标志物 血清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时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婷 章粉明 +9 位作者 俞静华 陈洪潭 单国栋 杨铭 陈文果 陈李华 钟卫祥 白燕峰 滕晓东 许国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2-404,共3页
通过对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时的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这些患者的EUS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和误诊率,分析误诊病例的病种、数量、部位、层次起源分布及误诊病例的EUS影像特点等,总结出导致误诊的主观和... 通过对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时的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这些患者的EUS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和误诊率,分析误诊病例的病种、数量、部位、层次起源分布及误诊病例的EUS影像特点等,总结出导致误诊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包括不同疾病EUS影像学表现相似、不典型,内镜医师的诊断水平不足及对少见和罕见疾病缺乏经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超声内镜诊断 误诊分析 超声内镜检查术 误诊病例 术后病理诊断 罕见疾病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中出血分级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樑 陈伟 +2 位作者 俞静华 章粉明 许国强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评估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出血的分级及意义,并探究与术中出血分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并具有早期胃癌诊断依据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 目的评估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出血的分级及意义,并探究与术中出血分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并具有早期胃癌诊断依据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止血方式对病例进行术中出血分级(J0-3),评估ESD术中出血特点,比较J0-2组与J3组组间ESD完成情况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3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31例患者,J0-2病例占83.1%;J3组有3例患者未完成ESD操作,J0-2组无未完成ESD病例。相对J0-2组,J3组患者完整切除率低(52.8%vs 86.5%,P<0.01),追加手术率高(25%vs 10.9%,P=0.0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角、胃体、贲门-胃底病灶,浸润达黏膜肌层及以下,病理类型为中-低分化癌是J3发生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胃角、胃体、贲门-胃底病灶是J3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术中出血方式分级通常为J0-2级;当术中出血分级达J3时会降低ESD完整切除率,增加追加手术率;非胃窦部位病灶是J3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出血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成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内镜诊断价值
11
作者 陈伟 李成志 +4 位作者 郝璐 李波 章粉明 黄伟 陈洪潭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4年第10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内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2022年确诊的12例EoE患者资料, 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内镜和超声内镜特征, 以及治疗、随访... 目的探讨成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内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2022年确诊的12例EoE患者资料, 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内镜和超声内镜特征, 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12例EoE患者中男9例、女3例, 确诊时平均年龄48.5岁(17~73岁)。2例有哮喘病史, 1例有荨麻疹病史, 5例存在食物和(或)药物过敏史。症状出现至确诊的时间为2周至30年。临床症状为反酸(8例)、腹部胀痛(8例)、进食后梗阻感(5例)。4例(4/1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4例(4/10)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升高。7例(7/8)食管增强CT提示食管壁增厚, 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1例(1/8)显示有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普通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发白(12例), 纵形线性沟犁样改变(5例), 环形隆起(4例), 颗粒样隆起(1例), 管腔狭窄(1例)。8例接受超声内镜检查, 均见食管壁增厚, 以固有肌层增厚最为常见(5.0~12.5 mm), 各层次结构存在, 分界欠清。6例予口服激素并逐步减量后停药, 临床症状均获显著改善, 复查胃镜均见食管黏膜基本恢复正常, 活检示食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或完全缓解, 其中2例复查超声内镜, 见食管壁及固有肌层增厚情况较前明显减轻、改善;5例接受抑制胃酸治疗后临床症状反复, 其中2例复查胃镜, 食管黏膜活检提示仍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成人EoE临床表现易与胃食管反流病等混淆, 内镜下典型表现为黏膜粗糙、发白, 纵形线性沟犁样改变, 环形隆起, 颗粒样隆起与管腔狭窄等。超声内镜可用于EoE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食管壁重塑情况和疗效的客观评估。成人EoE患者单纯应用抑酸治疗效果欠佳, 口服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病理学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超声内镜检查 口服激素疗法 胃食管反流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