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覆盖对土壤热参数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米美霞 樊军 +1 位作者 邵明安 高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6,共9页
覆盖条件下土壤热性质的研究对于包气带水热运移及覆盖技术的应用均有重要意义。使用11针热脉冲探头对沙黄土不同深度(6 mm、18 mm、30 mm)的土壤热扩散率、热容量和热导率三个热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地表覆盖(石子覆盖、秸秆覆盖)处理,... 覆盖条件下土壤热性质的研究对于包气带水热运移及覆盖技术的应用均有重要意义。使用11针热脉冲探头对沙黄土不同深度(6 mm、18 mm、30 mm)的土壤热扩散率、热容量和热导率三个热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地表覆盖(石子覆盖、秸秆覆盖)处理,旨在探究覆盖条件下表层土壤热性质动态变化过程及土壤热参数与水分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裸土,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增大,且覆盖对于靠近表层土壤热参数的影响更加明显;(2)随降雨的发生,土壤热参数均增大,在两次降雨期间,土壤热参数逐渐减小,覆盖与裸土热参数差异逐渐增大;(3)三个热参数随降雨的发生,其动态变化过程表现不同,热容量对降雨的响应最为敏感,热导率次之,热扩散率开始减小的时间较热导率和热容量滞后,三个深度滞后时间均在48 h以上,而且覆盖以后热扩散开始减小的时间较裸土推迟(48 h以上)。土壤容重不变的情况下,在频繁干湿交替的过程中土壤水分为土壤热参数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表明: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与裸土条件下一致,热导率与含水量呈幂函数增加的趋势,热容量随含水量线性增加,热扩散率随含水量增加先增后减,本研究所用沙黄土热扩散率峰值对应的含水量在0.20 cm3cm-3左右。由以上结果可以发现覆盖对近表层土壤热参数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覆盖的保水效应直接影响土壤热参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参数 热脉冲 覆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利用热脉冲技术研究石子覆盖对土壤内部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米美霞 樊军 邵明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2,共8页
地表覆盖能够减少土壤蒸发,对土壤保水、保墒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显热平衡原理,探究了石子覆盖对近表层土壤内部蒸发的影响。应用热脉冲技术测定的热参数和土壤温度得到土壤内部蒸发速率、显热通量、土层上下部显热通量差、潜在汽化热... 地表覆盖能够减少土壤蒸发,对土壤保水、保墒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显热平衡原理,探究了石子覆盖对近表层土壤内部蒸发的影响。应用热脉冲技术测定的热参数和土壤温度得到土壤内部蒸发速率、显热通量、土层上下部显热通量差、潜在汽化热和显热贮藏量变化。与裸土相比,石子覆盖以后近表层显热贮藏量无明显变化,t检验3~9 mm、15~21 mm、27~33 mm p值分别为0.439、0.100和0.096,均大于0.05,显热通量减小,t检验3 mm、15 mm、27 mm p值分别为0、0、0.005,均小于0.05,土层上下部显热通量差明显减小,t检验3~9 mm、15~21 mm p值均为0<0.05,27~33 mm p值为0.059>0.05,潜在汽化热增加,t检验3~9 mm、15~21 mm、27~33 mm p值均为0<0.05,因此用于土壤蒸发的能量减小,致使土壤蒸发速率降低,t检验3~9 mm、15~21 mm p值均为0<0.05,27~33 mm p值均为0.100>0.05。土壤蒸发速率变化趋势与土壤显热通量差变化趋势一致:与裸土相比,石子覆盖以后土壤蒸发速率和土层上下部土壤显热通量差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3~9 mm、15~21 mm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滞后两天。因此石子覆盖以后土壤蒸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壤蒸发速率减小且蒸发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蒸发 石子覆盖 热脉冲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土壤水分消耗和补充深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宇 樊军 +2 位作者 彭小平 王力 米美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038-7046,共9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8种植被类型条件下植物消耗土壤水分深度与降水对应的补充深度。结果表明:裸地、农地、撂荒地、人工草(灌)地(苜蓿地、柠条地、沙打旺地)、当地典型草地(荒草地、长芒草地)在平水年及干旱年,... 研究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8种植被类型条件下植物消耗土壤水分深度与降水对应的补充深度。结果表明:裸地、农地、撂荒地、人工草(灌)地(苜蓿地、柠条地、沙打旺地)、当地典型草地(荒草地、长芒草地)在平水年及干旱年,土壤水分均表现为负平衡;丰水年部分样地土壤水分得到补充。平水年以及干旱年(2010—2011年)植物耗水深度依次为:柠条地>撂荒地>沙打旺地>苜蓿地≈长芒草地≈荒草地>农地>裸地,降水补充深度为农地>裸地>撂荒地>荒草地>长芒草地>沙打旺地>苜蓿地>柠条地。丰水年(2012年)裸地、苜蓿地、荒草地与沙打旺地土壤水分并未显示出明显负平衡过程,但柠条地耗水深度依然达到260 cm,其它样地依次为撂荒地>农地>长芒草地;降水入渗深度排序:农地>裸地>撂荒地=柠条地>荒草地=苜蓿地>长芒草地>沙打旺地。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蒸发(裸地蒸发)以及降水补充深度一般为0—120 cm范围内,丰水年土壤水分能得到恢复。农地的土壤水分消耗与补充深度略有增加。农地撂荒后耗水深度与撂荒地植被类型有密切联系,随植被盖度与丰度的增加,耗水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撂荒地土壤水分补充深度小于等于消耗深度。农地退耕还草所种植的深根性植被(苜蓿、沙打旺、柠条等)不仅会迅速消耗当季降水,同时会进一步消耗土壤深层储水,致使120 cm以下观测土层土壤含水量较低,造成土壤水分消耗深度较浅的假象。除撂荒地外,高生物产量的人工草(灌)耗水量高,耗水深度也深,因此在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植被类型的年度水分交换深度,采取措施降低消耗深度,增加入渗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壤含水量 消耗和补充深度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差异 被引量:12
4
作者 彭小平 樊军 +1 位作者 米美霞 薛智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5,共8页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内分布在坡地与坝地的旱柳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探讨2种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的旱柳树干液流速率变化趋势基本相...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内分布在坡地与坝地的旱柳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探讨2种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的旱柳树干液流速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坝地旱柳的液流速率和树干液流量均显著高于坡地旱柳,坝地旱柳平均液流速率和树干液流量分别是坡地的1.4和3倍。2样地旱柳树干液流量的变化规律与气象因子基本一致,气象因子对旱柳树干液流量影响显著,旱柳树干液流量由气象因子与0~50cm土壤含水量综合作用决定,并且在气象因子增加到某一程度时早柳树干液流量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2样地土壤质地不同,土壤蒸发和渗漏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坡地沙土持水能力差,降雨后水分易发生渗漏,根区土壤有效含水量低,旱柳经常受到干旱胁迫,以致生长不良形成“小老树”;而坝地无渗漏现象发生,供植物吸收的有效水分多,早柳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 气象因子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呼吸影响因素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宇 樊军 +2 位作者 米美霞 王力 彭小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7-1217,共11页
为准确评估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于2009~2012年植物生长季节,选取6 种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应用红外气体分析法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并结合土壤水、热与养分因... 为准确评估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于2009~2012年植物生长季节,选取6 种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应用红外气体分析法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并结合土壤水、热与养分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水蚀风蚀交错区退耕会显著改变土壤呼吸强度,该区典型农地的土壤呼吸速率为1.06~1.39 μmol/(m2·s),农地转变为裸地的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下降为原来的42%~63%,尤其在植物生长旺季的7、 8、 9 三个月下降明显。 农地弃耕后建设人工草(灌木)地使土壤呼吸速率提高了109%~200%,农田撂荒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约为农地的79%~179%,农地略高于长芒草地和荒草地。该区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导因子为土壤温度,尤其与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好,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拟合优度较差, 但土壤温度与含水量双因子指数模型Rs=a·ebT·θc 对该地区土壤呼吸速率的拟合均优于相应的单因子模型。10 cm土层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排序为:无植被生长样地(裸地,2.09)〉农地(农地、坡地农地,2.07~1.69)〉 撂荒地(坡地撂荒地、撂荒地、梯田撂荒地,1.71~1.53)〉草(灌木)地(柠条地、苜蓿地、长芒草地、荒草地,1.51~1.42),可见随着未来气温的升高,在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整体有可能增加的背景下,退耕还林(草)会降低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且Q10值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呼吸受到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含量
下载PDF
粉煤灰和蚯蚓粪施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米美霞 陈玉鹏 +1 位作者 武小钢 甄志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31,共7页
为揭示粉煤灰和蚯蚓粪两种土壤改良物质对土壤蒸发影响的差异性,探寻适宜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设计模拟试验,控制3个覆盖处理(覆盖厚度分别为1、2.5和4 cm)和4个混施处理(施用量分别为10%、20%、30%和40%),以温室土壤为对照。连续测定1... 为揭示粉煤灰和蚯蚓粪两种土壤改良物质对土壤蒸发影响的差异性,探寻适宜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设计模拟试验,控制3个覆盖处理(覆盖厚度分别为1、2.5和4 cm)和4个混施处理(施用量分别为10%、20%、30%和40%),以温室土壤为对照。连续测定16 d土壤蒸发量,结合有机质含量、水分物理性质和物质本身特性分析粉煤灰和蚯蚓粪施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粉煤灰和蚯蚓粪累积蒸发量分别减小了30%~34%和17%~48%,混施粉煤灰和蚯蚓粪累积蒸发分别减小了0%~6%和4%~14%。覆盖厚度为1 cm粉煤灰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优于蚯蚓粪,覆盖厚度为4 cm和混施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均为蚯蚓粪优于粉煤灰。两种物质覆盖和混施均可提高有机质含量,是其抑制土壤蒸发的主要原因。两种物质抑制蒸发效果具有差异,为有机质含量、颜色和颗粒组成等不同导致。另外,两种物质覆盖、蚯蚓粪混施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混施蚯蚓粪显著提高孔隙度和持水容量。综合考虑施用粉煤灰和蚯蚓粪抑制土壤蒸发和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可知,薄层覆盖时,粉煤灰优于蚯蚓粪,中厚层覆盖和混施蚯蚓粪优于粉煤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蚯蚓粪 土壤改良 覆盖 混施 土壤蒸发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煤矸石和钙结石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米美霞 邵明安 +1 位作者 武小刚 陈玉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0-1471,共12页
确定煤矸石和钙结石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是准确量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含水量和科学制定植被恢复策略的基础。通过小区试验,将土壤分别与煤矸石和钙结石混合后(碎石含量为300 g·kg^(-1))填装至2 m^(3)的地下小区中,以不... 确定煤矸石和钙结石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是准确量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含水量和科学制定植被恢复策略的基础。通过小区试验,将土壤分别与煤矸石和钙结石混合后(碎石含量为300 g·kg^(-1))填装至2 m^(3)的地下小区中,以不含碎石土壤为对照,种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定期观测植物生长指标和含水量。结果表明:(1)煤矸石对植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钙结石则无显著影响。含煤矸石土壤中柠条和苜蓿累积生物量较无碎石土壤中分别低47%和21%,较含钙结石土壤中分别低45%和24%。苜蓿对含煤矸石土壤的适应性优于柠条。(2)介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植物类型更为显著,含煤矸石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介质,30~50 cm土层深度差异更显著。(3)柠条小区中,含煤矸石土壤与钙结石土壤中蒸散量的差值分别占土壤平均储水量的12%和23%。苜蓿小区中,含煤矸石、钙结石土壤与无碎石土壤中蒸散量的差值分别占土壤平均储水量的–11%和11%。可见,煤矸石和钙结石对土壤水分损失的抑制作用不同,随植物种类而变化。在预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时,煤矸石和钙结石对含水量的影响不可忽略,尤其在植被生长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 植物生物量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晋南地区主要城市道路绿地的表层土壤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米美霞 陈玉鹏 +1 位作者 武小钢 甄志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8,80,共9页
为了探究晋南地区各城市道路绿地土壤的性质及肥力现状,判断其是否适合绿化植物生长,在晋南地区4个地级市(临汾、长治、运城和晋城)选取道路绿地样带,测定其表层土壤(0~15 cm)的理化性质,并基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为了探究晋南地区各城市道路绿地土壤的性质及肥力现状,判断其是否适合绿化植物生长,在晋南地区4个地级市(临汾、长治、运城和晋城)选取道路绿地样带,测定其表层土壤(0~15 cm)的理化性质,并基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评价.结果表明:(1)晋南地区城市道路绿地土壤质地较为黏重,平均pH值为8.39,全氮含量为0.39 g/kg,土壤碱化,氮素匮乏.(2)土壤孔隙状况良好,无压实退化,有机碳和磷素较为充足.(3)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由大到小为晋城≈长治>运城>临汾,4个城市平均值为1.23,处于中等水平.(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黏粒含量和土壤容重增加,碳、氮含量减小.(5)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预测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所得模型对综合肥力指数的解释力为89%,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理化性质 肥力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太谷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米美霞 陈玉鹏 张海波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588-593,共6页
为研究太谷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以露地土壤为对照,与园区内日光温室种植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露地土壤相比,... 为研究太谷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以露地土壤为对照,与园区内日光温室种植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露地土壤相比,日光温室内土壤黏粒含量较高,无明显压实;目前,研究区内土壤无明显酸化,但已出现中度盐渍化现象,且表层土壤较为严重;温室内土壤有机质消耗大,有机质含量低于露地土壤,磷素含量较为丰富,氮素较为匮乏;该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质量为三等,土壤肥沃程度属于一般水平,温室内土壤肥力有退化趋势。因此,该区应调整管理模式,抑制土壤持续盐渍化,增施有机肥和氮肥,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肥力质量 日光温室
下载PDF
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容重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丽 杨秀云 +5 位作者 米美霞 甄志磊 陈陆琴 李娇娇 吴茜 武小钢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779-783,共5页
基于太原市38个公园绿地67个样点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数据,分析了不同剖面层、行政区和植被群落的土壤容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容重变幅为0.65~1.86 g/cm^3,平均值为1.33 g/cm^3,随着剖面层向下土壤容重增大,且表层... 基于太原市38个公园绿地67个样点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数据,分析了不同剖面层、行政区和植被群落的土壤容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容重变幅为0.65~1.86 g/cm^3,平均值为1.33 g/cm^3,随着剖面层向下土壤容重增大,且表层土壤(0~40 cm)与深层土壤(40~100 cm)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个行政区公园绿地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33 g/cm^3,其中,晋源区最大,为1.37 g/cm^3,小店区最小,为1.29 g/cm^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容重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灌(1.23 g/cm^3)<乔(1.29 g/cm^3)<乔+草(1.31 g/cm^3)<灌+草(1.34 g/cm^3)<乔+灌(1.35 g/cm^3)<乔+灌+草(1.45 g/cm^3)<草(1.47 g/cm^3)。整体上,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容重偏大,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疏松土壤,降低容重,使植物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土壤容重 太原市
下载PDF
长治市城区道路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佩 米美霞 +2 位作者 郭昕懿 张芸香 郭晋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635-640,共6页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明确城市道路植物的生长条件,是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选择配置和科学养护管理的基础。以长治市城区23条主干道绿地表层(0~1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测定土壤容...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明确城市道路植物的生长条件,是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选择配置和科学养护管理的基础。以长治市城区23条主干道绿地表层(0~1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p 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等理化指标,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治市城区道路绿地表层土壤质地主要为黏土,容重偏高,孔隙度偏低;土壤呈碱性,土壤电导率总体偏高,有盐渍化现象;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9.94 g/kg,比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空间变异性强;土壤整体处于缺氮、缺磷的状态;土壤肥力指数在0.54~1.93,长治市道路土壤肥力较为贫瘠。根据以上结果,可采用增施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及时清理建筑和种植垃圾、改良土壤碱性等措施来对长治市道路绿地土壤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肥力评价 城市道路绿地 长治市
下载PDF
晋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与植物配置模式探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昕懿 米美霞 +1 位作者 郭佩 郭晋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2期209-215,共7页
以山西省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并评估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晋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一板二带和三板... 以山西省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并评估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晋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一板二带和三板四带的形式为主,植物应用共计26科35属45种,占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31.3%,尚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乔木与灌木种植比例不均衡,配置模式简单。藉此,提出合理规划道路,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丰富植物种类,增加乡土树种的选择与运用,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 植物配置模式 道路绿化断面形式 植物种类 行道树 晋城市
下载PDF
基于植物多样性的临汾市区道路绿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敏 张凯亮 +1 位作者 武小钢 米美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875-879,共5页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临汾市区32条道路绿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植物种类、物种丰富度、频度及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临汾市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共有36种,其中,木本植物32种,占总数的88.9%。木本植物中常绿树种8种,落叶树种24种;乔木16种...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临汾市区32条道路绿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植物种类、物种丰富度、频度及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临汾市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共有36种,其中,木本植物32种,占总数的88.9%。木本植物中常绿树种8种,落叶树种24种;乔木16种,灌木16种。在乔木层中,国槐、二球悬铃木、一球悬铃木、杨树、圆柏、毛白杨、雪松等的出现频度及丰富度均较高;灌木层中出现频度及丰富度较高的植物有:大叶黄杨(球)、丁香、山桃、紫薇、木槿、石榴等。并针对城市绿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绿地建设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临汾市建设园林城市、改善市容市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道路绿地 临汾市
下载PDF
大同市道路绿地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14
作者 张凯亮 武小刚 +1 位作者 杨秀云 米美霞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35-40,共6页
通过采集大同市部分道路土壤,测定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全氮、全磷7个指标,进行土壤肥力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应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同市道路绿地表层土壤(0~15cm)容重变幅在1.13~1... 通过采集大同市部分道路土壤,测定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全氮、全磷7个指标,进行土壤肥力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应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同市道路绿地表层土壤(0~15cm)容重变幅在1.13~1.59g/cm3范围,平均值为1.39g/cm^3,土壤容重偏大;土壤pH值处于8.09~8.85范围,平均值为8.39,以偏碱性为主,较自然土壤明显偏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偏低。pH值与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容重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饱和导水率与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H值与电导率(EC)值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大同市道路绿地综合土壤肥力指数为0.62~1.79,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各条道路间差异较大。提出安排专人定期养护,适当控制氮、磷肥施用量,推进作物还土等土壤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地 土壤肥力 内梅罗指数法 理化特性 相关性分析 综合评价 土壤改良 大同市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臻 杨秀云 +2 位作者 宋丽 米美霞 武小钢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27-32,共6页
以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插值取样方法进行分层取样,结合地统计模型分析公园绿地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城市公园绿地土壤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满足植物正常生长,20~40 cm土层土壤... 以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插值取样方法进行分层取样,结合地统计模型分析公园绿地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城市公园绿地土壤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满足植物正常生长,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均值为1.36 g/cm^(3),需要改善。公园绿地0~40 cm土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值分别为36.41%和27.45%;土壤物理性质受到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作用并属于同一级空间变异结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斑块逐渐复杂化,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斑块分布格局在表层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异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容重 饱和含水量 田间持水量 城市公园绿地
下载PDF
城市建筑废弃物对植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6
作者 许惠玉 程自豪 +1 位作者 米美霞 王冲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0,共10页
通过研究城市土壤中常见建筑废弃物对植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城市绿化植物和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依据。在盆栽试验中,选择砖块、混凝土碎块和卵石3种建筑废弃物,设置20%和40%两个含量,土壤与建筑废弃物混合填装后种植典型绿化... 通过研究城市土壤中常见建筑废弃物对植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城市绿化植物和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依据。在盆栽试验中,选择砖块、混凝土碎块和卵石3种建筑废弃物,设置20%和40%两个含量,土壤与建筑废弃物混合填装后种植典型绿化植物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以无建筑废弃物土壤为对照。定期测定土壤、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土壤混合介质质量含水量,根据含水量变化得到植物耗水量,结合植物生物量,计算得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研究期间20%砖块-土壤、40%砖块-土壤、20%混凝土碎块-土壤、40%混凝土碎块-土壤、20%卵石-土壤和40%卵石-土壤混合介质总耗水量分别减少25.8%、28.8%、23.0%、34.4%、21.8%和37.7%;(2)植物耗水过程中,建筑废弃物含水量开始减小的时间滞后于土壤,建筑废弃物具有缓解干旱的作用,且砖块优于混凝土碎块和卵石;(3)建筑废弃物混入具有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砖块和混凝土碎块高含量处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32.8%和24.3%。综上所述,建筑废弃物与土壤混合后,降低土壤含水量,抑制植物耗水量,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可见,建筑废弃物具有缓解土壤干旱的作用,这对城市土壤水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含水量 土壤改良 园林绿化植物
下载PDF
黑河中游绿洲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26
17
作者 郭德亮 樊军 米美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9-1208,共10页
了解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其尺度效应,可获取土壤水分真实变异,并可为客观揭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制定合理采样方案提供参考.用"再采样"方法对黑河中游张掖绿洲区林地和农地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了解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其尺度效应,可获取土壤水分真实变异,并可为客观揭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制定合理采样方案提供参考.用"再采样"方法对黑河中游张掖绿洲区林地和农地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和农地表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变异系数随采样尺度的增大而更接近真实变异值.在干旱和湿润条件下,当采样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林地和农地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MoranⅠ指数、块金值、基台值及林地变程均不断变大,而农地在干旱条件下的变程无固定变化规律.当采样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块金值、变程不断增大,但变异系数、MoranⅠ指数、基台值均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水分 尺度 采样幅度 采样密度 空间变异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风景园林专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18
作者 段喜明 甄志磊 +4 位作者 乔琼 刘艳红 陈小平 王春玲 米美霞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该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以及对风景园林行业和学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产教融合在风景园林专硕人才培养中的政策、理论和实践支持进行了阐述;最后,对风景园林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该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以及对风景园林行业和学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产教融合在风景园林专硕人才培养中的政策、理论和实践支持进行了阐述;最后,对风景园林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改革思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从调整教学体系和内容、拓展院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地方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设计、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园林专业 专业硕士 产教融合 培养模式 改革 探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