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子德 于如同 +4 位作者 苗发安 谢满意 纪培志 王强 王秀存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46-447,共2页
丘脑出血位置较深,易破人脑室,重症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86例丘脑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丘脑出血 治疗 预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Caspase-1抑制剂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力 李中林 +1 位作者 纪培志 周波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检测小鼠发生SAH后使用选择性IL-1β转换酶抑制剂是否能抑制活化IL-1β的生成、以及是否能减轻早期继发性脑损伤。方法通过血管内穿孔的方法制作SAH模型。112个小鼠分为对照组(n=22)、空白对照组(SAH+二甲亚砜DMSO,n=39)、低剂量组(... 目的检测小鼠发生SAH后使用选择性IL-1β转换酶抑制剂是否能抑制活化IL-1β的生成、以及是否能减轻早期继发性脑损伤。方法通过血管内穿孔的方法制作SAH模型。112个小鼠分为对照组(n=22)、空白对照组(SAH+二甲亚砜DMSO,n=39)、低剂量组(SAH+Ac-YVAD-CMK,6mg/kg,n=28)和高剂量组(SAH+Ac-YVAD-CMK,10mg/kg,n=23)。药物在SAH发生后1h行腹腔内注射。早期继发性脑损伤通过24h内死亡率、24和72h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溢出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进行评估。结果虽然高低剂量组均可减弱成熟IL-1β的诱导产生,但只有高剂量(10mg/kg)治疗组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破坏。结论 IL-1β的激活可能在SAH后的早期继发性脑损伤中扮演重要的角色。IL-1β转换酶抑制剂Ac-YVAD-CMK能有效地减轻SAH后的早期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白介素-1Β 脑水肿
下载PDF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力 李中林 +4 位作者 范月超 刘勇 朱玉辐 纪培志 周波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冠微手术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治疗力‘法和预后,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均全切除。病人平均住院15d,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8例,...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冠微手术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治疗力‘法和预后,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均全切除。病人平均住院15d,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例随访6~36个月,无肿瘤复发,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 诊断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切除窦汇区非典型性脑膜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力 虞正权 +2 位作者 纪培志 周波涛 李中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1-372,共2页
患者,女,48岁,2012年12月因“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3年余,视物不清1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枕部窦旁脑膜瘤”在外院行开颅手术,术中全切除肿瘤.2012年11月出现视物不清,视野缺损,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患者双眼鼻... 患者,女,48岁,2012年12月因“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3年余,视物不清1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枕部窦旁脑膜瘤”在外院行开颅手术,术中全切除肿瘤.2012年11月出现视物不清,视野缺损,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患者双眼鼻侧视野缺损,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MRI显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图1).术中患者俯卧位,取右侧原枕部马蹄形切口,原切口中线侧向下延伸至颅颈交接处,另加左侧横切口与正中切口相交(图2),术中见肿瘤已将窦汇及窦汇周围的矢状窦、双侧横窦、枕窦及直窦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脑膜瘤 病例报告 窦汇 手术
下载PDF
经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中林 范月超 +9 位作者 刘勇 虞正权 陈晨 纵振坤 苗发安 朱玉幅 冯力 谢满意 王子徳 纪培志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行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应用纵裂入路显微手... 目的探讨经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行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应用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 胼周动脉 动脉瘤 纵裂入路
下载PDF
嗅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力 李中林 +2 位作者 范月超 纪培志 谢满意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对25例经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方法,Ⅰ级17例,Ⅱ级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嗅觉均无恢复,7例视力...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对25例经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方法,Ⅰ级17例,Ⅱ级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嗅觉均无恢复,7例视力障碍的好转,5例得到改善,2例无变化,15例头痛患者均有改善。术后1年均进行随访,均无复发,6例患者新增轻微精神症状。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嗅沟脑膜瘤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嗅沟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脉络膜前动脉起始处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7
作者 谢满意 李中林 +5 位作者 朱玉辐 陈晨 冯力 纪培志 苗发安 王子德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总结脉络膜前动脉(AChA)起始处动脉瘤的诊断、手术治疗技巧、脑缺血等并发症防治。方法以2007年8月—2013年8月我科经显微手术治疗的ll例脉络膜前动脉起始处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术前诊断、手术技巧、术后脑缺血并发... 目的总结脉络膜前动脉(AChA)起始处动脉瘤的诊断、手术治疗技巧、脑缺血等并发症防治。方法以2007年8月—2013年8月我科经显微手术治疗的ll例脉络膜前动脉起始处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术前诊断、手术技巧、术后脑缺血并发症防治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脉络膜前动脉瘤术前诊断正确8例,3例误诊为后交通动脉瘤。所有动脉瘤均顺利手术夹闭。术后出现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塞2例。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再出血病例。结论术中清晰显露瘤颈与周边血管关系,正确辨认、保护脉络膜前动脉对安全夹闭动脉瘤、预防术后脑缺血性并发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前动脉 动脉瘤 显微手术 脑缺血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分型与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分析
8
作者 谢满意 李中林 +3 位作者 朱玉辐 纪培志 苗发安 王子德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总结不同分型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及显微手术技巧,旨在减少术后缺血性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体指向将其分为前、上、后、下、复杂指向5种分型。以不同分型前交通... 目的总结不同分型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及显微手术技巧,旨在减少术后缺血性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体指向将其分为前、上、后、下、复杂指向5种分型。以不同分型前交通动脉瘤解剖特点为基础分析、讨论手术技巧。结果35例前交通动脉瘤中前指向9例,术后无脑梗死病例;上指向13例,术后脑梗死2例;后指向8例,术后脑梗死2例;下指向2例,术后脑梗死1例;复杂指向3例,术后脑梗死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下指向动脉瘤组再出血、再手术1例。结论不同指向前交通动脉瘤解剖特点及手术治疗技巧不同,辨认、保护组成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11支血管,尤其穿支血管的保护是减少术后缺血性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分型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经大脑前纵裂入路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8例
9
作者 冯力 李中林 纪培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适应症、优缺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纵裂入路手术夹闭的18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7 d复查CTA或DSA证实动脉瘤颈夹闭完全。出院... 目的探讨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适应症、优缺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纵裂入路手术夹闭的18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7 d复查CTA或DSA证实动脉瘤颈夹闭完全。出院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6例,1分8例,2分4例。结论对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前纵裂入路的选择与动脉瘤瘤顶指向及术者个人经验有较大关系,某些情况下前纵裂入路比翼点入路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显微手术 前纵裂入路 疗效
下载PDF
鼻窦炎继发硬膜下脓肿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纪培志 路洋 王子德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6期43-46,共4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鼻窦炎导致的急性硬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病例1入院4d后病情恶化,伴癫痫,偏瘫及昏迷等临床表现,行钻孔引流手术联合抗感染治疗后逐渐好转,随访3个月硬膜下积脓痊愈;病例2入院8d后因保守治... 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鼻窦炎导致的急性硬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病例1入院4d后病情恶化,伴癫痫,偏瘫及昏迷等临床表现,行钻孔引流手术联合抗感染治疗后逐渐好转,随访3个月硬膜下积脓痊愈;病例2入院8d后因保守治疗病情逐渐加重,继发昏迷,行钻孔引流后联合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2个月硬膜下积脓痊愈。鼻窦炎导致急性硬膜下脓肿较为少见,起病隐匿且进展迅速,感染后引起颅内症状较重,单纯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早期联合积极行个体化手术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硬膜下脓肿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术后转移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中凯 王兆生 +7 位作者 王子德 范月超 李中林 朱玉辅 苗发安 谢满意 纪培志 张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36-38,共3页
分析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手术后转移及治疗预后情况临床观察。方法对2例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患者手术后在一段时间后复发及复发后的综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例后颅窝髓母细胞瘤为青少年,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放疗,术后复发,手术远隔部位转移。... 分析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手术后转移及治疗预后情况临床观察。方法对2例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患者手术后在一段时间后复发及复发后的综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例后颅窝髓母细胞瘤为青少年,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放疗,术后复发,手术远隔部位转移。结论髓母细胞瘤,多发于青少年,恶性程度高,术后易复发转移,多在手术远隔部位复发,复发后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手术后转移 治疗分析
下载PDF
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经内镜切除术后早期催乳素缓解因素分析
12
作者 董峻东 裴玉康 +4 位作者 纪培志 苗发安 张慧 张桐 范月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 探讨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经内镜切除术后早期催乳素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内镜下行垂体病损切除手术的141例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催乳素水平,分为... 目的 探讨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经内镜切除术后早期催乳素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内镜下行垂体病损切除手术的141例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催乳素水平,分为术后早期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采用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术后早期催乳素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141例手术治疗的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患者中,有121例(85.82%)患者获得早期缓解,20例(14.18%)未缓解。早期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在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切除程度、术前催乳素水平、术后首日催乳素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术后首日催乳素水平是影响术后早期催乳素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侵袭性催乳素垂体瘤的患者中,满足术后首日催乳素水平达到正常值的因素,且肿瘤侵袭性越低,肿瘤直径越小,术前测定催乳素<200μg/L,通过经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做到肿瘤完全切除,患者术后2周催乳素水平更易达到早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垂体瘤 早期缓解 内镜手术 催乳素水平 多变量分析
下载PDF
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纪培志 谢满意 王秀存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1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对颅咽管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颅咽管瘤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5例颅咽管瘤患者,其中全切22例,次全切3例。术前视力视野障碍者14例,术后12...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对颅咽管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颅咽管瘤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5例颅咽管瘤患者,其中全切22例,次全切3例。术前视力视野障碍者14例,术后12例显效,2例无效;术前颅内压增高者8例,术后均症状消失;术前垂体功能低下者2例,术后均明显好转;术前下丘脑损害者1例,术后明显改善。10例囊性肿瘤患者、6例实性肿瘤患者及6例囊实性患者术后均未见肿瘤残留,1例实性肿瘤患者和2例囊实性肿瘤患者仍有少量残留,3例建议继续行放射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1年,未见有肿瘤复发。术后并发症:术后17例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其中15例患者持续2~9 d后逐渐恢复正常,有2例患者尿崩持续时间较长,出院时仍需服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弥凝)控制小便量,3个月后小便恢复正常。术后1例动眼神经麻痹,出院后6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22例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经积极对症处理,2~7 d内恢复正常。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方式对颅咽管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显微手术 颅咽管瘤
下载PDF
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纪培志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根据不同教学的模式进行分组,其中,使用传统带教模式的30名作为传统组;使用PBL结合TBL教... 目的研究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根据不同教学的模式进行分组,其中,使用传统带教模式的30名作为传统组;使用PBL结合TBL教学模式的另30名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秀率96.67%、合格率100.00%,高于传统组的优秀率63.33%、合格率76.67%(P<0.05);研究组学生问卷各项目的量化评分及问卷调查总分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TBL 神经外科 临床实习教学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夹闭治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纪培志 冯力 王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2期3438-34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夹闭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患者5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夹闭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患者5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医疗费用、完全闭塞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完全闭塞率、术中脑血管瘤破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可作为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肝硬变腹水的低钠血症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毕玲爱 纪培志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16期738-739,共2页
肝硬变腹水患者的低钠血症较为常见,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国肝硬变腹水患者的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易与原发病症状混淆,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现就我院近3年(1995~1997)88例肝硬变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诊治体... 肝硬变腹水患者的低钠血症较为常见,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国肝硬变腹水患者的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易与原发病症状混淆,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现就我院近3年(1995~1997)88例肝硬变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腹水 低钠血症 治疗
下载PDF
胶质瘤组织中GRK5和Ki-67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慧 范月超 +3 位作者 陈洪福 纪培志 苗发安 陈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GRK5和Ki-67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GRK5和Ki-67在胶质瘤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手术切除的104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及同期因颅内损伤行颅内减压术手... 目的:探讨GRK5和Ki-67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GRK5和Ki-67在胶质瘤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手术切除的104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及同期因颅内损伤行颅内减压术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胶质瘤组织及其正常脑组织中GRK5和Ki-67的表达水平。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GRK5和Ki-67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GRK5在104例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66例,阳性率为63.5%;在20例正常脑组织中阳性表达2例,阳性率为10.0%。Ki-67在104例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69例,阳性率为66.3%;在20例正常脑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0%。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出,胶质瘤组织中GRK5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558,P=0.000)。分析GRK5和Ki-67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GRK5和Ki-67的表达与WHO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类型无关(P>0.05)。对104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GRK5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33);Ki-67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33)。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GRK5阳性表达和Ki-67阳性表达均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RK5和Ki-67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增殖有关,GRK5和Ki-67有可能作为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及临床检测或联合检测的指标,提高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GRK5 KI-67 相关性
下载PDF
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鹏金 苗发安 +4 位作者 张慧 陈晨 张磊 纪培志 范月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手术技巧。方法总结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6月-2018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的20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11例,神经鞘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血管外皮瘤1...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手术技巧。方法总结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6月-2018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的20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11例,神经鞘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血管外皮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骨软骨瘤1例。根据肿瘤起源、主体部分及结合MRI特点将肿瘤分为3型:Ⅰ型,肿瘤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后方,包括基底起源于枕骨大孔后方,总共10例;Ⅱ型,肿瘤主要位于枕骨大孔侧方,总共6例;Ⅲ型,肿瘤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前方,总共4例。采用3种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枕下后正中入路13例,改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4例,枕下远外侧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19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术中死亡病例,其中1例术后呼吸麻痹,行气管切开,1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临床症状改善14例;保持术前症状3例;术后症状加重4例,包括新的神经症状、肢体运动障碍和呼吸麻痹。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段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效果满意;根据术前位置分型选择合理手术入路是安全有效切除肿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颅内肿瘤 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端粒保护蛋白-1和端粒结合因子-1在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苗发安 梁君 +3 位作者 张慧 陈晨 纪培志 范月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手术切除的垂体瘤组织中POT1、TR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TR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而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及TRF1蛋白表达水平同样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巨腺瘤的POT1和TRF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微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5,P=0.005)。结论POT1和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及巨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RF1和POT1可能与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瘤 端粒保护蛋白1 端粒结合蛋白1
下载PDF
17例岩斜区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帆 韦硕 +4 位作者 纪培志 孙鳞 赵英玉 蒋昊 范月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颞下经岩前小脑幕入路及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经上述2种手术方式治疗的17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当瘤体主要位于岩骨前部上斜坡时选择颞下入路,当瘤... 目的探讨颞下经岩前小脑幕入路及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经上述2种手术方式治疗的17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当瘤体主要位于岩骨前部上斜坡时选择颞下入路,当瘤体主要位于后颅窝时选择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9例患者行颞下经岩前小脑幕入路切除,7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1例行颞下入路及枕下乙状窦后联合入路。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痊愈4例,好转7例,无好转及加重6例。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6例。术后随访5~26个月,全切除病例中无复发,次全切除及大部分切除病例中未见残余肿瘤明显增大。结论颞下经岩前小脑幕入路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症状缓解率高,是岩斜区脑膜瘤良好的手术方式。手术应以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治疗目标,不应过分追求肿瘤的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颞下经岩前小脑幕入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