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XRα激动剂贝萨罗汀通过调控TGF-β1/Smad2通路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昌声 张美金 +4 位作者 练桂丽 彭峰 王华军 林金秀 柴大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5-1571,共7页
目的:观察类视黄醇X受体α(RXRα)激动剂贝萨罗汀(Bex)对载脂蛋白E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Bex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 目的:观察类视黄醇X受体α(RXRα)激动剂贝萨罗汀(Bex)对载脂蛋白E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Bex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选取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ApoE^−/−组、ApoE^−/−+Bex5(5 mg·kg^−1·d^−1 Bex)组及ApoE^−/−+Bex10(10 mg·kg^−1·d^−1 Bex)组。Bex采用灌胃法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氧化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选择遮蔽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Western blot法测TGF-β1和p-Smad2/Smad2水平;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内膜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s,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检测VSMCs增殖活性。结果:ApoE^−/−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以及胸主动脉TGF-β1和p-Smad2水平显著高于C57BL/6组(P<0.01);Be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ApoE^−/−小鼠胸主动脉组织p-Smad2蛋白水平,抑制内膜斑块形成及中膜增生,显著减小斑块面积(P<0.01)。ApoE^−/−组、ApoE^−/−+Bex5组和ApoE^−/−+Bex10组之间血清TG、TC、HDL-C和LDL-C水平,以及胸主动脉TGF-β1和Smad2水平均无显著差别(P>0.05)。体外实验显示,TGF-β1(0.1~10μg/L)促进VSMCs增殖,但Bex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GF-β1(5μg/L)诱导的VSMCs增殖。Bex(10−7 mol/L)可增强TGF-β1(5μg/L)诱导的p-Smad2水平(P<0.01),却抑制TGF-β1(5μg/L)诱导的p-Smad2细胞核转位。结论:RXRα激动剂Bex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p-Smad2通路从而抑制VSMCs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视黄醇X受体α 贝萨罗汀 动脉粥样硬化 TGF-β1/Smad2信号通路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医疗救助影响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华军 曾勇军 +1 位作者 练桂丽 谢良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59-563,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在生活质量状况上整体为中等水平,获得家庭支持和医疗救助的情况较好。生活质量状况和医疗救助状况与家庭支持之间呈正相关。但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 采用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在生活质量状况上整体为中等水平,获得家庭支持和医疗救助的情况较好。生活质量状况和医疗救助状况与家庭支持之间呈正相关。但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等至关重要,形成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医养结合为依托的保障体系应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庭支持 生活质量 医疗行为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代谢模式的影响
3
作者 罗莉 郑武洪 +2 位作者 李玲 练桂丽 谢良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137-4141,共5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PAH组、ADSCs组、导入空载慢病毒的脂肪干细胞治疗组(ADSCs-V组)和APN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治疗...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PAH组、ADSCs组、导入空载慢病毒的脂肪干细胞治疗组(ADSCs-V组)和APN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治疗组(ADSCs-APN组)。野百合碱(MCT)腹腔注射构建大鼠PAH模型,建模成功后14 d ADSCs组、ADSCs-V组和ADSCs-APN组分别经颈外静脉注射1 ml浓度为1×106cells/ml的ADSCs、ADSCs-V和ADSCs-APN。其他两组注射等量PBS。治疗3 w后分别收集各组大鼠血清,采用磁共振(NMR)技术进行血清NMR氢谱检测分析各组代谢物浓度。采用Chenomx NMR Suite 8.0软件对NMR数据进行PCA、PLS-DA统计分析,利用排列检测方法评价PLSDA模型的质量。结果 PAH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代谢物中血清葡萄糖、乳酸浓度明显升高,血清丙氨酸浓度明显降低。ADSCs-APN移植治疗能降低PAH大鼠血清葡萄糖、乳酸浓度,升高血清丙氨酸浓度。单纯ADSCs移植治疗不能明显改变PAH大鼠代谢模式。结论 APN基因修饰ADSCs移植治疗可以改善MCT诱导的PAH大鼠的Warburg效应和丙氨酸代谢异常,这是其进一步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血管重构的重要机制。单纯ADSCs移植治疗对PAH大鼠的代谢模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脂联素 脂肪干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7例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忞 谢良地 +3 位作者 张玲玉 罗莉 练桂丽 吴可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及血脂代谢特点。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A患者87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7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生化指标、血浆醛固酮(Ald)、肾上腺影像学及疗效情况,并与原发性...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及血脂代谢特点。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A患者87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7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生化指标、血浆醛固酮(Ald)、肾上腺影像学及疗效情况,并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血压正常的人群进行对比。结果 (1)PA患者立位和卧位血浆Ald分别为(0.230±0.061)和(0.217±0.065)ng/mL,腺瘤组与增生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EH组(P〈0.05)。(2)93.1%的PA患者伴有高血压,其中3级高血压占54.0%。(3)62.1%的PA患者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腺瘤组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增生组及EH组[分别为3.19(2.56-3.83),3.80(3.58-4.27),4.04(3.75-4.37)mmol/L];腺瘤组的血钠水平明显高于增生组及EH组[分别为(143.34±3.09),(140.87±2.08),(142.12±2.22)mmol/L,均为P〈0.05]。(4)腺瘤组的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增生组及EH组[分别为1.10(0.81-1.53),1.41(1.05-2.44),1.66(0.98-2.71)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明显低于余2组[分别为0.50(0.36-0.69),0.64(0.48-1.11),0.70(0.44-1.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余2组[分别为1.35(1.15-1.58),1.08(0.95-1.32),1.24(0.97-1.43)mmol/L,均为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VLDL-C血症(OR=164.688)及高甘油三酯水平(OR=15.740)为肾上腺皮质增生的预测因素;低钾血症(OR=0.103)及高血钠水平(OR=0.653)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的预测因素(均为P〈0.05)。(6)经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血压明显下降[术前后血压分别为(178.29±30.53)/(102.53±16.88),(133.99±16.36)/(82.60±10.70)mmHg,P〈0.01]。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更易出现低钾血症,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更易出现脂代谢紊乱;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物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高血压 低钾血症 脂代谢障碍
下载PDF
早期氯沙坦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b亚型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庭俊 林旭 +2 位作者 练桂丽 钟鸿斌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氯沙坦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成年后血压、心肌肥厚以及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b亚型(AT1bR)和AT1R相关蛋白(ATR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HR子鼠分为出生前、出生后、出生前后序贯氯沙坦干... 目的探讨早期氯沙坦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成年后血压、心肌肥厚以及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b亚型(AT1bR)和AT1R相关蛋白(ATR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HR子鼠分为出生前、出生后、出生前后序贯氯沙坦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8周龄和16周龄时,应用尾测法测定大鼠收缩压,称重并计算左心室质量(LVM)/体质量(BM),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法测定左心室心肌AT1bR、ATRAP的mRNA及蛋白表达,重亚硫酸盐修饰PCR结合焦磷酸测序法测定AT1bR和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16周龄时,3个氯沙坦干预组的SHR收缩压及LVM/BM较非干预组低[收缩压:出生前氯沙坦干预组(173.8±8.5),出生后氯沙坦干预组(145.4±9.7),出生前后序贯氯沙坦干预组(138.5±6.7)比非干预组(197.4±7.6)mm Hg;LVM/BM:出生前氯沙坦干预组(2.39±0.14),出生后氯沙坦干预组(2.00±0.11),出生前后序贯氯沙坦干预组(1.97±0.08)比非干预组(3.18±0.21)mg/g;均P<0.05]。与非干预组相比,3个氯沙坦干预组心肌中AT1bR mRNA和AT1R蛋白表达降低,ATRAP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AT1b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程度无改变,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程度减少。结论早期氯沙坦干预能延缓SHR成年后血压的上升,改善心肌肥厚,减少心肌中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氯沙坦 基因 高血压
原文传递
高血压前期氯沙坦干预对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阻力血管重塑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庭俊 陈婉茹 +4 位作者 林旭 练桂丽 许昌声 王华军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7-1053,共7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氯沙坦干预对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阻力血管重塑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AT1R表达、阻力血管重塑与早期干预引起的大鼠血压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4周龄的Wistar-kyoto(WKY)大鼠和...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氯沙坦干预对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阻力血管重塑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AT1R表达、阻力血管重塑与早期干预引起的大鼠血压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4周龄的Wistar-kyoto(WKY)大鼠和SHR各16只,分别随机分为2组,共4组:WKY组、WKY氯沙坦干预组、SHR组、SHR氯沙坦干预组。干预组大鼠从4周龄开始给予氯沙坦30 mg/(kg·d)灌胃至10周龄,然后停药,尾套法监测收缩压。26周龄的大鼠分离肠系膜三级动脉,HE染色后观察血管结构,PowerLab生物信息采集系统记录血管舒张功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血管中AT1R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和肠系膜动脉中AngⅡ水平。结果10周龄以后,SHR氯沙坦干预组的收缩压明显低于SHR组[26周:(208±12)比(226±11)mm Hg,P=0.018]。26周龄时,与SHR组相比,SHR氯沙坦干预组的肠系膜三级动脉的管壁厚度/管腔半径(0.17±0.03比0.29±0.08,P<0.001)和管壁面积/管腔面积(0.33±0.08比0.47±0.10,P=0.001)较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最大舒张反应较强[(69.13±4.67)%比(43.87±3.31)%,P<0.001],敏感性指标pD2较高(5.28±0.17比4.76±0.19,P=0.007),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pD2也高(6.71±0.17比5.47±0.16,P<0.001)。SHR氯沙坦干预组肠系膜动脉中AT1R的a亚型mRNA(3.50±0.90比5.01±1.02,P<0.001)及AT1R蛋白表达(0.35±0.10比0.50±0.15,P=0.003)低于SHR组,而血浆和肠系膜动脉中AngⅡ水平高于SHR组(P<0.05)。10周龄时,WKY氯沙坦干预组收缩压低于WKY组[(104±6)比(122±7)mm Hg,P=0.025]。但14周龄以后,WKY氯沙坦干预组与WKY组间的收缩压及上述血管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氯沙坦干预延缓成年SHR血压升高与阻力血管重塑改善、AT1R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氯沙坦 阻力血管 血管重塑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原文传递
缺氧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金属调节转录因子1信号通路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
7
作者 吴剑敏 陈嫒 +4 位作者 练桂丽 高谷丰 刘俊萍 谢良地 罗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7-1185,共9页
目的 探索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金属调节转录因子1(MTF-1)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将16只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索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金属调节转录因子1(MTF-1)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将16只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Ctrl组)和缺氧诱导的PH组(hypoxia-PH组)。将hypoxia-PH组大鼠置于自制缺氧饲养玻璃箱内[氧浓度(10.0±0.2)%],连续缺氧3周后常氧2周建立慢性PH模型,Ctrl组大鼠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房间正常饲养。在造模5周后,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HE染色评估肺动脉形态学改变,组织免疫荧光观察MTF-1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总Akt(T-Akt)、MTF-1及PlGF的表达。细胞实验:提取5只正常大鼠来源的PASMC,每只大鼠来源的PASMC分为对照-PASMC(Ctrl)、缺氧-PASMC(hypoxia)和缺氧+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PASMC(hypoxia+LY294002)组。hypoxia组利用100μmol/L氯化钴干预24 h模拟缺氧条件,hypoxia+LY294002组在氯化钴干预前30 min加入LY294002,Ctrl组未行任何处理。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p-Akt、T-Akt、MTF-1及PlGF的表达。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流式细胞术和划痕实验评估PASMC增殖及迁移情况。结果 在动物实验中,hypoxia-PH组大鼠出现mPAP升高,肺血管壁增厚,右心室肥厚(均P<0.05)。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blot可观察到hypoxia-PH组大鼠肺组织中p-Akt、MTF-1及PlGF表达较Ctrl组升高(均P<0.05),而T-Ak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实验中,Western blot可观察到hypoxia组中p-Akt、MTF-1及PlGF表达较Ctrl组升高(均P<0.05),而LY294002可逆转这一结果。同时,EdU、流式细胞术及划痕实验显示hypoxia组的增殖迁移水平较Ctrl组增高,而LY294002可抑制这一过程[EdU实验阳性细胞比例:Ctrl (0.33±0.06)%比hypoxia (0.86±0.06)%比hypoxia+LY294002(0.41±0.14)%,F=24.13,P<0.01;流式细胞术G2+M细胞比例:Ctrl(4.49±0.39)%比hypoxia(16.86±1.74)%比hypoxia+LY294002(4.99±0.48)%,F=195.70,P<0.01;划痕实验细胞迁移率,24 h:Ctrl (21.80±3.88)%比hypoxia (41.53±1.96)%比hypoxia+LY294002 (25.94±6.63)%,F=15.47,P<0.01;48 h:Ctrl (39.92±1.06)%比hypoxia (73.01±3.96)%比hypoxia+LY294002 (42.97±4.80)%,F=75.61,P<0.01]。结论 缺氧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MTF-1及PlGF表达,最终促进PASMC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缺氧 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金属调节转录因子1 胎盘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和平 吴达文 +5 位作者 陈云飞 连宁芳 许昌声 练桂丽 杨闽霞 邓朝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2-637,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肺血管重塑的关系以探索CTEPH的发病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每组30只,每组分为3个亚组:1、2、4周组,每组10只。经颈静脉反复注入自体血栓栓塞肺动脉,测量平...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肺血管重塑的关系以探索CTEPH的发病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每组30只,每组分为3个亚组:1、2、4周组,每组10只。经颈静脉反复注入自体血栓栓塞肺动脉,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分别饲养1、2和4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肺动脉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血浆TNF-α浓度、肺动脉TNF-α蛋白质和抗原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中各亚组(1、2、4周)中实验组肺动脉TNF-α蛋白(1.62±0.08 vs 0.85 ±0.12、1.85±0.08 vs 0.89±0.13、1.37±0.12 vs 0.91±0.15)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TNF-α浓度也有明显升高(P〈0.05);mPAP和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随着栓塞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免疫组化检测肺动脉内膜中TNF-α表达,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表达升高;肺动脉TNF-α蛋白表达与mPAP呈正相关(r=0.605,P〈0.01),并且与WA/TA表达呈正相关(r=0.629,P〈0.01);血浆TNF-α表达与肺动脉TNF-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21,P〈0.01)。结论通过自体血栓反复多次栓塞,并给予纤溶抑制剂氨甲环酸可以建立较为理想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血栓栓塞可诱发肺动脉内皮细胞TNF-α表达升高,并释放入血;TNF-α可能通过促进肺动脉血压升高和血管重塑参与CTEPH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TNF-α 动物模型 血管重塑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重塑与功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黄邦邦 练桂丽 +2 位作者 杜阿胖 庄伟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0-357,共8页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20mg/kg野百合碱隔周2次腹腔注射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PAH组以及阿托伐他汀组。在第0周(第1天)和第1周末(第8天)以野百合碱(20mg/kg)2次腹腔注射建立大鼠...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20mg/kg野百合碱隔周2次腹腔注射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PAH组以及阿托伐他汀组。在第0周(第1天)和第1周末(第8天)以野百合碱(20mg/kg)2次腹腔注射建立大鼠PAH模型。首次腹腔注射的同时,阿托伐他汀组大鼠通过灌胃接受10mg/(kg·d)的阿托伐他汀。第2周和第4周末分别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百分比(W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R)、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iR)。结果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第2周末,3组大鼠mP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4周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AH组和阿托伐他汀组mPAP明显升高[mPAP:(33.55±3.47)、(25.46±4.04)比(18.91±2.13)mmHg],但阿托伐他汀组低于PAH组(均P<0.05)。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的第2周和第4周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H组和阿托伐他汀组WT%、WA%水平较高[第2周:WT%:(42.17±4.12)%、(33.83±1.23)%比(28.95±2.97)%;WA%:(65.91±4.92)%、(58.37±3.42)%比(49.08±2.84)%;第4周:WT%:(55.79±4.15)%、(40.69±2.53)%比(29.38±4.50)%;WA%:(79.75±3.30)%、(64.11±3.18)%比(49.44±6.28)%],但阿托伐他汀组低于PAH组(均P<0.05)。同时,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大鼠肺小动脉的EDdR和EDiR;但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管收缩功能未发生改变。结论以20mg/kg野百合碱隔周2次腹腔注射可以建立稳定的PAH模型。阿托伐他汀通过改善肺动脉血管重塑以及血管舒张功能缓解野百合碱诱导的P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阿托伐他汀 血管重塑 血管舒张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自噬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重塑和功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阿胖 林立建 +4 位作者 练桂丽 黄邦邦 庄伟 谢良地 韩英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9-1077,共9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肺动脉压及肺小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改善PAH的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PAH组(n=16)、二甲双胍组(n=16)。PAH组给予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肺动脉压及肺小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改善PAH的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PAH组(n=16)、二甲双胍组(n=16)。PAH组给予腹腔注射野百合碱(20 mg/kg,1次/周,持续两周)建立大鼠PAH模型;二甲双胍组在野百合碱造模同时予二甲双胍[100 m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数(WT%)及肺小动脉管壁面积指数(WA%)、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R)、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iR)和血管收缩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Ⅰ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H组和二甲双胍组的MPAP[(34.43±2.78)比(27.76±1.98)比(20.79±1.92)mm Hg,F=72.692,P<0.001]、RVHI[(48.77±7.06)%比(31.96±6.08)%比(20.88±3.44)%,F=40.121,P<0.001]、WA%[(79.79±3.06)%比(61.59±7.16)%比(51.13±4.33)%,F=64.062,P<0.001]、WT%[(55.96±3.87)%比(40.17±6.17)%比(30.00±3.35)%,F=63.899,P<0.001]水平增高,但二甲双胍组低于PAH组。与对照组相比,PAH组及二甲双胍组的EDdR和EDiR降低,但二甲双胍组较PAH组高。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和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管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AH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肺组织P-AMPK/AMPK及自噬标志性蛋白Beclin1、LC3Ⅱ/Ⅰ表达增高,但二甲双胍组高于PAH组(均P<0.05)。PAH组大鼠支气管壁、肺小血管和肺泡周围PCNA表达明显增多,而二甲双胍治疗后有明显下降。结论二甲双胍能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肺动脉重塑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自噬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血管功能 自噬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高血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邦邦 陈嫒 +2 位作者 龚瑾 练桂丽 罗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7-854,共8页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AH组以及阿托伐他汀组(ATO组),其中15只用于动物实验,另外15只用于细胞实验...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AH组以及阿托伐他汀组(ATO组),其中15只用于动物实验,另外15只用于细胞实验。PAH组大鼠接受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PAH模型,ATO组大鼠除了腹腔注射野百合碱之外,通过灌胃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野百合碱造模后第4周周末,Western blot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乙酰辅酶羧化酶2(ACC2)、磷酸化ACC1(P-ACC1)和磷酸化ACC2(P-ACC2)。另外,以肺组织和PASMC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以及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染色法来评估PASMC增殖水平。结果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第4周周末,PAH组的SREBP1-c、ACC1和ACC2在肺组织内以及PASMC内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ATO组的水平较PAH组升高。野百合碱干预后,大鼠肺组织以及PASMC内的PCNA、P-ACC1和P-ACC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阿托伐他汀可部分逆转这一过程。同时,MTT染色显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BB)干预过后的PASMC的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这一过程[对照组(0.15±0.01)比PDGF-BB组(0.27±0.04)比10^(-5)mol/L ATO组(0.17±0.02)比10^(-6)mol/L ATO组(0.20±0.0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PASMC增殖,而这一作用可能是由于其调节脂肪酸代谢相关SREBP1-c/ACC通路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阿托伐他汀 脂肪酸代谢
原文传递
多廿烷醇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华凝 练桂丽 +1 位作者 许昌声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观察多廿烷醇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肺动脉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PAH组、多廿烷醇组,每组20只。野百合碱(4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大鼠PA... 目的观察多廿烷醇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肺动脉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PAH组、多廿烷醇组,每组20只。野百合碱(4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大鼠PAH模型,多廿烷醇组以多廿烷醇[10 mg/(kg·d)]灌胃,对照组和PAH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4周。肺动脉导管法测定大鼠MPAP;称重法测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形态改变,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肺小动脉管壁总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TUNEL染色法观察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测肺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H组MPAP[(33.91±4.72)比(17.57±3.44)mm Hg]、RVHI[(69.25±8.42)%比(24.91±2.82)%]、肺小动脉WT%[(66.53±10.01)%比(32.08±4.98)%]和WA%[(86.52±4.97)%比(52.96±6.65)%]增加(均P<0.01);与PAH组相比,多廿烷醇组MPAP[(26.94±6.02)比(33.91±4.72)mm Hg]、RVHI[(55.27±9.89)%比(69.25±8.42)%]、肺小动脉WT%[(41.66±10.47)%比(66.53±10.01)%]和WA%[(64.10±12.80)%比(86.52±4.97)%]减少(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H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增多,PAH组肺组织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Bax与Bcl-2比值增加;与PAH组相比,多廿烷醇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减少,肺组织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Bax与Bcl-2比值减少(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H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升高;与PAH组相比,多廿烷醇组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多廿烷醇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的MPAP及肺血管重构,可能与其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廿烷醇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原文传递
动脉僵硬度和皮肤微血管功能的相关性
13
作者 练桂丽 叶鹏 +13 位作者 van Sloten TT Czernichow S Houben AJ Protogerou AD Henry RM Muris DM Schram MT Sep SJ Dagnelie PC van der Kallen CJ Schaper NC Blacher J Hercberg S Levy BI Stehouwer CD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8-1098,共1页
已有假设认为,动脉僵硬度导致广泛微血管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T2DM)患者对动脉僵硬度的有害作用更为敏感。然而,缺乏动脉僵硬度与微血管功能障碍标志物的相关性证据。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血管功能障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反应性充血 carotid 静脉淤血 毛细血管密度 马斯特里赫特 femoral 抗氧化剂
原文传递
日本社区人群血浆肾素活性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
14
作者 练桂丽 叶鹏 +10 位作者 Adachi H Enomoto M Fukami A Kumagai E Nakamura S Yoshimura A Obuchi A Hori K Nohara Y Nakao E Fukumoto Y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8-1098,共1页
心率是死亡、肥胖和糖尿病发展的强有力预测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血压调节和血容量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但缺乏心率与血浆肾素活性的流行病学证据。该研究探讨心率与肾素活性是否相关。方法:入选2009年在日本久留米市进行的... 心率是死亡、肥胖和糖尿病发展的强有力预测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血压调节和血容量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但缺乏心率与血浆肾素活性的流行病学证据。该研究探讨心率与肾素活性是否相关。方法:入选2009年在日本久留米市进行的一次健康检查的受试者1943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 静息心率 社区人群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日本 相关性 放射免疫分析 2009年
原文传递
非洲裔美国人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和临床的重要性
15
作者 练桂丽 叶鹏 +5 位作者 Diaz KM Veerabhadrappa P Brown MD Whited MC Dubbert PM Hickson DA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8-1098,共1页
非洲裔美国人心血管病发病率高,部分原因可能是诊室血压检测未达理想目标。然而,目前尚未完全了解非洲裔美国人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该研究旨在评估一个大型非洲裔美国人样本中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与靶器官损... 非洲裔美国人心血管病发病率高,部分原因可能是诊室血压检测未达理想目标。然而,目前尚未完全了解非洲裔美国人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该研究旨在评估一个大型非洲裔美国人样本中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与靶器官损害(targetorgandamage,TOD)指数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裔美国人 影响因素 发病率 高血压 隐蔽性 临床 靶器官损害 心血管病
原文传递
脂肪干细胞移植对野百合碱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的量效和时效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武洪 罗莉 +4 位作者 李玲 练桂丽 许昌声 王华军 谢良地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ADSC)移植治疗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适宜细胞数和干预时间。方法 (1)MCT的建模时效和量效: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g/kg、30 mg/kg、40 mg/kg MCT组分别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CT20 mg...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ADSC)移植治疗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适宜细胞数和干预时间。方法 (1)MCT的建模时效和量效: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g/kg、30 mg/kg、40 mg/kg MCT组分别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CT20 mg/kg、30 mg/kg、40 mg/kg,4和8周后,右心室插管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称重法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2)ADSC的治疗量效作用:雄性SD大鼠分别予腹腔注射MCT(30只)和生理盐水(30只),1周后通过颈静脉注射分别移植0.5×10~6、1.0×10~6、3.0×10~6、5.0×10~6ADSC,其他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移植3周后检测mPAP和RVHI。(3) ADSC的治疗时效作用:雄性SD大鼠30只,分别注射40 mg/kg MCT(24只)和生理盐水(6只)。MCT腹腔注射1 d,1、2周后分别移植1.0×10~6个ADSC。MCT注射4周后检测mPAP和RVHI。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或双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 (1)腹腔注射4周后,30 mg/kg或40 mg/kg MCT组mPAP和RVHI均升高[mPAP值(24.89±3.31) mmHg,(27.19±2.11)mmHg比(15.80±0.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VHI值0.42±0.06,0.47±0.04比0.25±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后,20 mg/kg或30 mg/kg MCT组mPAP和RVHI均恢复正常,而40 mg/kg MCT组大鼠全部死亡。(2) 40 mg/kg MCT诱导的PAH大鼠mPAP和RVHI均升高。移植1.0×10~6个ADSC可降低PAH大鼠的mPAP[(17.24±0.66)mmHg比(27.19±1.73)mmHg,P <0.05]。移植0.5×10~6、3.0×10~6、5.0×10~6个ADSC不能降低PAH大鼠的mPAP和RVHI。(3)MCT腹腔注射1周和2周后,移植1.0×10~6个ADSC可降低PAH大鼠的mPAP。结论 40 mg/kg MCT造模4周可建立稳定的PAH大鼠模型;造模1或2周后移植1.0×10~6个ADSC能有效降低PAH大鼠的m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平均肺动脉压
原文传递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的定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玲 罗莉 +5 位作者 郑武洪 练桂丽 许昌声 王华军 林志鸿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67-1073,共7页
目的观察移植不同细胞数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及移植后不同时间内ADMSC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内的定植情况。方法实验分两部分:(1)不同时间细胞定植(时效):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肺动脉压对照组1(Ctrl1)... 目的观察移植不同细胞数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及移植后不同时间内ADMSC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内的定植情况。方法实验分两部分:(1)不同时间细胞定植(时效):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肺动脉压对照组1(Ctrl1)、肺动脉高压组1(PAH1)、正常肺动脉压移植组1(Ctrl1-ADMSC)和肺动脉高压移植组1(PAH1-ADMSC)。PAH1和PAH1-ADMSC腹腔注射野百合碱。Ctrl1-ADMSC和PAH1-ADMSC于野百合碱注射2周后移植1×10~6/mL ADMSC。各组分别于移植1、3、7、14和21d后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取肺组织切片并予滂胺天空蓝和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ADMSC在肺血管的定植。(2)不同数量细胞移植与定植的关系(量效):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肺动脉压移植组2(Ctrl2-A)、肺动脉高压移植组2(PAH2-A)。PAH2-A腹腔注射野百合碱。2周后各移植5个不同细胞数量(A0:0、A1:5×10~5、A2:1×10~6、A3:5×10~6、A4:1×10~7/mL)的ADMSC,21d后观察mPAP及ADMSC的定植。结果(1)PAH1-ADMSC中肺血管中定植的ADMSC呈时间依赖性减少[1~21d分别为(12.00±3.29)、(7.00±1.69)、(5.50±1.41)、(4.13±1.25)、(1.75±0.71)个]。与PAH1比较,PAH1-ADMSC的mPAP在移植7d后降低[(23.36±2.47)比(27.37±2.18)mm Hg,P<0.05]。(2)PAH2-A中肺血管定植的细胞数呈细胞数量依赖性增加[0、(3.13±1.25)、(7.00±2.00)、(13.25±1.91)、(22.00±8.05)个];对比移植细胞数为0的PAH大鼠,移植(1~5)×10~6时,PAH大鼠的mPAP显著降低[(28.6±3.0)、(26.0±1.7)比(39.8±1.8)mm Hg,P<0.05]。结论ADMSC可定植于肺血管内,并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的mPAP;最佳移植数为(1~5)×10~6/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移植 定植
原文传递
初级保健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病率和临床表现 被引量:64
18
作者 Monticone S Burrello J +11 位作者 Tizzani D Bertello C Viola A Buffolo F Gabetti L Mengozzi G Williams TA Rabbia F Veglio F Mulatero P 练桂丽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2-484,共3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高血压和相对自主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过量醛固酮为特征。与心血管病风险相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高血压和相对自主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过量醛固酮为特征。与心血管病风险相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增加,提示正确诊断PA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病率 临床表现 初级保健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心脑血管并发症 异质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中国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全国性调查结果 被引量:50
19
作者 Wang J Zhang L +4 位作者 Wang F Liu L Wang H 练桂丽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8-298,共1页
高血压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该研究探讨中国高血压的发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应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中国总人口中年龄≥18岁成人的代表性样品。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 高血压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该研究探讨中国高血压的发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应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中国总人口中年龄≥18岁成人的代表性样品。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g(1mm Hg=0.133kPa),或自我报告过去2周内使用降压药。结果:在中国,共50 171个受试者完成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结果 高血压 发病率 知晓率 控制率 治疗率 中国 分层抽样方法
原文传递
年龄>80岁患者的收缩压轨迹、衰弱和全因死亡率:电子健康记录队列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Ravindrarajah R Hazra NC +6 位作者 Hamada S Charlton J Jackson SHD Dregan A Gulliford MC 练桂丽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7-679,共3页
血压随年龄而升高,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收缩压升高可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最近几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降压药降低血压的同时可降低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对年龄〉80岁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老老年高血压试验(h... 血压随年龄而升高,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收缩压升高可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最近几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降压药降低血压的同时可降低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对年龄〉80岁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老老年高血压试验(hypertension in the very elderly t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健康记录 老年高血压试验 全因死亡率 队列研究 高血压患病率 心血管事件 大型临床试验 elderly 心血管病 降压目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