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陵地区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
1
作者 傅竹武 徐旌 +3 位作者 刘建华 胥颐 续外芬 马红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年第6期13-17,28,共6页
对研究区(23.9°N~25.1°N,97.8°E~99.0°E)内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强震的关系和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运动是孕育和发生强震的重要诱因,而有利于高应变积聚的深部地质构造则是产生强震的... 对研究区(23.9°N~25.1°N,97.8°E~99.0°E)内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强震的关系和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运动是孕育和发生强震的重要诱因,而有利于高应变积聚的深部地质构造则是产生强震的关键条件。研究区内,以瑞丽—龙陵断裂为界,西北侧地壳和上地幔存在大范围低速区,不利于高应变的积聚,不容易孕育和发生强震;东南侧上地幔无明显低速层,地壳内有较小范围低速层,介质偏于刚性,易于积累高应变,孕育和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深部背景 S波速度结构 瑞丽—龙陵断裂 云南
下载PDF
云南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及场地响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丹宁 马志斌 +3 位作者 续外芬 高洋 马红虎 徐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1-1046,共6页
利用2011~2015年云南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几何衰减模型,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方法反演云南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f),得到云南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193.8f0.528。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束震... 利用2011~2015年云南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几何衰减模型,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方法反演云南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f),得到云南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193.8f0.528。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束震源位移谱,使用Moya方法联合多台多地震数据计算得到46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岩石台基对地震波信号在不同频段的放大作用并不相同,云南地区场地响应总体存在明显的低频放大、高频衰减现象,在卓越频段1~4 Hz场地放大倍数大多在1~10倍,而在高频段(10Hz以上)场地的衰减大多在0.0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 Q值 场地响应
下载PDF
1999年11月25日澄江5.2级地震的地震矩加速释放研究
3
作者 续外芬 毕青 +5 位作者 李燕 杨智越 余达远 杨涛 沈坤 付虹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105-106,共2页
在一些地震发生之前,可以观测到地震活动或者由地震活动所表征的地形变速率的“加速”现象(AMR)。利用这一现象,一些地震学家发展了利用“加速”过程来推测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的计算方法,即“破裂时间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加速”过程... 在一些地震发生之前,可以观测到地震活动或者由地震活动所表征的地形变速率的“加速”现象(AMR)。利用这一现象,一些地震学家发展了利用“加速”过程来推测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的计算方法,即“破裂时间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加速”过程用一个指数函数来近似:∑Ω=K+(k/n-1)(tf-t)^m,式中,tf为未来主震发震时刻,Ω为地震活动性参量(能量、标量地震矩或频次),K为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度量,m为标度常数,表征矩释放程度,m<1为加速,m=1为线性,m>1为减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量地震矩 地震活动性 澄江 地震活动水平 地震发生 形变速率 发生时间 地震学家
下载PDF
2018年通海M_(S)5.0地震显著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续外芬 余达远 +1 位作者 毕青 李燕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82-289,共8页
通过对2018年8月13—14日通海2次M_(S)5.0地震前,玉溪市、红河州所属的滇南地区地震活动和定点形变、流体等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现震前出现滇南M_(S)≥6.0地震平静、M_(S)≥5.0地震平静、M_(L)≥4.0地震空区、M_(L)≥4.0和M_(L)≥... 通过对2018年8月13—14日通海2次M_(S)5.0地震前,玉溪市、红河州所属的滇南地区地震活动和定点形变、流体等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现震前出现滇南M_(S)≥6.0地震平静、M_(S)≥5.0地震平静、M_(L)≥4.0地震空区、M_(L)≥4.0和M_(L)≥3.0地震积累频度增加、低b值、高水位等背景异常,以及峨山窗口地震、滇东南M_(L)≥3.0地震活跃、高大地温、曲江水氡、石屏水平摆、蒙自CO_(2)、绿春CO_(2)、黄草坝钻孔应变等中短临15条异常.其中,测震学异常7条,占总异常的47%;微观前兆异常8条,占总异常的53%.中短临异常8条,占总异常的53%.对显著前兆观测异常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为后续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通海M_(S)≥5.0地震 中、短临异常
下载PDF
滇南地震异常特征及M≥5地震预报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毕青 续外芬 +3 位作者 金志林 沈坤 马丽霞 付虹 《内陆地震》 2011年第2期143-151,共9页
通过对滇南11次5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前兆异常指标的分析,用地震频度来描述区域地震活动的稳态或非稳态状态,用空区、条带描述地震的孕震过程,用预测指标权重集成信度值作为时间的判定依据。结果显示,4级地震显著平静超过700天之后3级地... 通过对滇南11次5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前兆异常指标的分析,用地震频度来描述区域地震活动的稳态或非稳态状态,用空区、条带描述地震的孕震过程,用预测指标权重集成信度值作为时间的判定依据。结果显示,4级地震显著平静超过700天之后3级地震频次活跃(半年超10次),是滇南发震的一个显著特点。地震空区、条带在滇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具有普适性,从异常确认到发震平均持续时间为3.5个月,主震多发生于空区的边缘或条带空段部位,且位于相应的断裂带上。前兆群体非均匀度异常,可预测未来130天内滇南有M≥5、附近区域M≥6或云南省内有7级地震发生。滇南地区发震危险信度P≥0.577时,滇南及邻区发震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地区 地震活动 前兆异常 发震危险信度
下载PDF
滇西南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毕青 沈坤 +6 位作者 续外芬 马丽霞 张晓岗 李祥 夏开平 张体移 熊瑞 《高原地震》 2010年第1期10-16,共7页
对滇西南1970年以来所有M≥4.6级地震前的空间活动图像进行研究,用地震频度作为参数描述地震前区域的地震活动增强与平静现象,用空区、条带描述地震的孕震过程,得到以下认识:①地震频度增加是滇西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的共性特征;②滇... 对滇西南1970年以来所有M≥4.6级地震前的空间活动图像进行研究,用地震频度作为参数描述地震前区域的地震活动增强与平静现象,用空区、条带描述地震的孕震过程,得到以下认识:①地震频度增加是滇西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的共性特征;②滇西南地区M≥4.6级地震前出现空区的比例随着地震震级的增加而有所增加,4.6-4.9级地震前只有60%的地震出现空区,5.0-5.9级地震前有90.9%的地震出现空区,而6.0级以上地震前全部出现空区;③空区平均持续时间也随着震级的加大而增加,空区平均持续时间为13.58个月,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37个月;④主震位置(27/33)多发生在空区边缘(含长轴端12次、短轴端8次)。震前出现条带的规律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地震 空间图像 地震活动特征
下载PDF
玉溪及邻区M≥6地震空间演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7
作者 毕青 续外芬 +4 位作者 李燕 杨智越 杨涛 余达远 付虹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玉溪及邻区M≥6地震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与楚雄—建水断裂带交界处,该区域从1500年以来共发生M≥6地震18组20次。通过解剖这些强震和大震前5级以上地震孕震和发震过程得知:当玉溪及邻区发生M≥6地震前,小江带北段的鲁甸、会泽、东川、... 玉溪及邻区M≥6地震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与楚雄—建水断裂带交界处,该区域从1500年以来共发生M≥6地震18组20次。通过解剖这些强震和大震前5级以上地震孕震和发震过程得知:当玉溪及邻区发生M≥6地震前,小江带北段的鲁甸、会泽、东川、寻甸等地会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平均发震时间为14年6个月;或楚雄—建水断裂带北部的剑川、洱源、南涧、南华等也会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平均为13年5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 空间演化特征 邻区 玉溪 小江断裂带 原因 地震发生 发震时间
下载PDF
2018年通海5.0级地震前黄草坝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临震异常特征分析
8
作者 余达远 杨红 +1 位作者 续外芬 毕青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3-79,共7页
2018年8月13日、8月14日通海两次5.0级地震前,黄草坝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异常信号.重点从异常干扰排查、异常形态、同震应变阶跃等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应变异常的可信度及其与通海地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8年8月8日-8月12日应变异... 2018年8月13日、8月14日通海两次5.0级地震前,黄草坝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异常信号.重点从异常干扰排查、异常形态、同震应变阶跃等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应变异常的可信度及其与通海地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8年8月8日-8月12日应变异常不受环境干扰,临震异常可信度高;异常特征为加速压性转张性后发震,其中北西向压性变化幅度最大,变幅达1.29×10^(-7);黄草坝台位于此次通海地震震中北西向,计算这2次5.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向,与北西向压性变化吻合,认为钻孔应变异常的变化幅度对地震预测地点的方向具有指向性;第一次5.0级地震时,北西向同震应变阶跃显示震后压应力减小,认为这个方向的应变能得到释放,进一步佐证北西分量压性变化与此次通海5.0级地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二次5.0级地震时,北西向同震应变阶跃小,认为这个方向的应变能得到充分释放,初步判定后续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8年通海5.0级地震 黄草坝台 钻孔应变 临震异常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盈江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4
9
作者 傅竹武 刘建华 +3 位作者 胥颐 文丽敏 续外芬 马红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7-612,616,共7页
利用研究区(24.2°-25.2°N,97.5°-98.5°E)内大盈江断裂两侧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研... 利用研究区(24.2°-25.2°N,97.5°-98.5°E)内大盈江断裂两侧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以大盈江断裂为界,其西北侧Moho面深度约为38km;东南侧Moho面深度为40.42km.断裂两侧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均存在大范围低速区;西北侧台站下方地壳内存在低速层,而上地幔中无明显低速层.研究区内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盈江断裂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地壳 上地幔 云南
原文传递
滇南、滇西南地区尾波Q_c值研究
10
作者 续外芬 毕青 +2 位作者 吴富焕 赵小艳 付虹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78-85,共8页
利用滇南、滇西南地区14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的ML≥2.5级地震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台站周围50 km范围内共28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c和Q0值.结果表明:滇南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65.... 利用滇南、滇西南地区14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的ML≥2.5级地震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台站周围50 km范围内共28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c和Q0值.结果表明:滇南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65.7 f0.83;滇西南地区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64.5 f0.903(沧源台除外).两区域平均Q0值相比云南其他构造活动强烈区域的Q0值稍高,但相比其他区域仍然偏低,属于较高构造活动地区.尾波衰减Qc-1值变化与云南武定地区和施甸地区的结果比较接近,具有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较频繁的低Qc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滇西南地区 尾波QC值 Aki单次散射模型
原文传递
滇东地区低水位群井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青 马丽霞 +2 位作者 续外芬 金志林 付虹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73-77,共5页
选取滇东地区境内的11口水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测井所处地区年降雨量及次年水位谷值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提取水位年异常特征.发现出现异常井孔的台项比与当年或次年的M≥6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2年以来,当超出正常动态范围内的异常... 选取滇东地区境内的11口水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测井所处地区年降雨量及次年水位谷值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提取水位年异常特征.发现出现异常井孔的台项比与当年或次年的M≥6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2年以来,当超出正常动态范围内的异常井孔台项比大于0.27时,滇东及周边地区都有M≥6地震发生,对应率为80%(4/5).用此方法可以对滇东年度最大地震活动水平进行预测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地区 水位异常 6级地震
原文传递
滇中地区区域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达远 田优平 +2 位作者 毕青 续外芬 万永革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69-275,共7页
选取了滇中地区13个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站的地震记录,截取了3.0级以上地震事件原始波形数据175个,读取了424条清晰的P波初动.采用格点尝试法求解该区域的综合震源机制解,得到研究区的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区域P轴方位为334",倾角为1&... 选取了滇中地区13个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站的地震记录,截取了3.0级以上地震事件原始波形数据175个,读取了424条清晰的P波初动.采用格点尝试法求解该区域的综合震源机制解,得到研究区的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区域P轴方位为334",倾角为1",T轴方位为244",倾角为3",说明该区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北北西—南南东向,张应力优势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由综合震源机制解中两个节面解参数可知断层破裂面倾角大,说明在滇中地区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及周边区域的地震以水平走滑错动为主.笔者还收集计算了1985—2012年33次中小震震源机制解,采用网格搜索法计算了该区构造应力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2种方法得到的应力状态吻合程度好,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因此可信度高.此结果可用于分析该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构造结构,为地球动力学环境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点尝试法 综合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滇中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