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RR基因多态性与颅内肿瘤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赵丹琪 李苗 +2 位作者 时正媛 续茜桥 王淑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46-2651,共6页
目的考察颅内肿瘤患儿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rs10380 C>T基因多态性对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颅内肿瘤患儿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MTRR rs10380 C&g... 目的考察颅内肿瘤患儿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rs10380 C>T基因多态性对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颅内肿瘤患儿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MTRR rs10380 C>T基因型,分析MTRR rs10380 C>T基因多态性与MTX血药浓度和剂量之间的比值(C/D比值)、不良反应、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rs10380基因型与MTRR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结果研究共纳入患儿75例,rs10380野生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2.67%和81.33%,变异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7.33%和18.67%,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CC基因型患儿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51.06%)和肿瘤转移率(57.45%)显著高于CT基因型患儿(P<0.05)。两种基因型患儿的24 h和42 h C/D比值、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信分析结果显示,MTRR蛋白主要与MMAA等10种蛋白协同发挥作用,并参与了含硫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多种生物过程。结论MTRR rs10380 CC基因型可能是颅内肿瘤患儿MTX化疗后电解质紊乱和肿瘤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甲氨蝶呤 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不良反应 预后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2
作者 杨春静 续茜桥 +1 位作者 宝丽 时正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比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测定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PAC)的一致性,并探讨醛固酮(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41例ICU老年患者,分别采用LC-MS/MS和CLI... 目的 比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测定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PAC)的一致性,并探讨醛固酮(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41例ICU老年患者,分别采用LC-MS/MS和CLIA两种方法测定PAC,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和一致性比较。同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C-MS/MS法的线性范围为15~1 500 pg/mL,最低定量限为15 pg/mL。日间、日内精密度均<15%,加标回收率为94%~99%,无明显基质效应。CLIA法与LC-MS/MS法检测的PAC结果呈正相关(r=0.762 7,P<0.01),但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Deming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0.969 6X-16.71,斜率为0.970(95%CI:0.890~1.049),截距为-16.71(95%CI:-25.690~-7.728)。Bland-Altman分析显示CLIA法较LC-MS/MS法平均高估21.18 pg/mL(95%CI:-25.89~68.26 pg/mL),偏差为24.02%。在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间的相关性分析中,ALD与肌红蛋白(Mb)呈显著正相关(r=0.303,P<0.05)。结论 LC-MS/MS法测定ICU老年患者PAC的方法学性能良好。LC-MS/MS法与CLIA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欠佳,2种方法不宜在临床上互相替代使用。ALD与Mb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ALD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醛固酮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肌红蛋白
下载PDF
GPⅢа 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石秀锦 胡志旭 +4 位作者 彭文星 李骁 徐晓宇 续茜桥 林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GPⅢа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筛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诊断为缺血性疾病并行阿司匹林相关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室检测的患者信息,共计138例,以花生四烯酸诱... 目的:探讨GPⅢа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筛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诊断为缺血性疾病并行阿司匹林相关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室检测的患者信息,共计138例,以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数值判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疗效,分析影响阿司匹林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GPⅢаPLA2及PTGS1突变频率较低,PEAR1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等位基因频率为63.8%,且突变杂合型频率高于突变纯合型。PEAR1突变纯合型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野生型(P=0.007),而突变杂合型与野生型相比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135)。PEAR1基因突变型(AG和AA)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野生型GG(P=0.040),从总体来看,突变位点数目越多,对应的血小板聚集率就越高。结论:PEAR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抗血栓疗效存在相关性,并随着PEAR1的突变基因位点数量增加血小板聚集率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基因多态性 GPⅢаPLA2 PEAR1 PTGS1 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续茜桥 徐晓宇 +1 位作者 石秀锦 林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596-4600,共5页
目的:为他汀类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就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药物转运体同一编码基因突变对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调脂效... 目的:为他汀类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就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药物转运体同一编码基因突变对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SLCO1B1)521T>C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但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SLCO1B1 521T>C多态性与辛伐他汀致肌肉毒性的相关性更强。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1(ABCB1)1236C>T、2677G>T/A和3435C>T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是否相关仍存有争议,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2(ABCC2)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则较少,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ABCG2)421C>A多态性可能与舒瑞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有关,而其多态性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则较少。临床在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时,除关注遗传因素外,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非遗传因素,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他汀类药物 调脂效果 不良反应 相关性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年龄与性别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与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晓宇 石秀锦 +2 位作者 续茜桥 彭文星 林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7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龄和性别对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254例纳入研究的患者连续服用标准双抗≥3天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PAR),将PAR>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CR)。比较不同...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龄和性别对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254例纳入研究的患者连续服用标准双抗≥3天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PAR),将PAR>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CR)。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人群中PON1 Q192R基因型与CR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人群PON1 Q192R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为37%。在整体人群中,PON1 Q192R突变纯合型(A/A)患者中CR发生率(59.39%)与野生型(G/G)患者(43.58%)及突变杂合型(G/A)患者(49.00%)中CR发生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2<0.001,P3=0.02)。在≤65岁的患者中,G/G型患者的CR发生率(41.69%)与A/A型(57.5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2<0.001),而在>65岁的老年患者中,不同基因型CR发生率虽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P2,P3>0.05)。男性患者中CR发生率(45.87%)显著低于女性(53.91%,P=0.01)。同时,在男性患者中,G/G型患者CR的发生率(40.63%)与A/A型(57.0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2<0.001),而在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的患者间,CR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1,P2,P3>0.05)。结论:高龄和女性作为CR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削弱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造成的个体间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PON1 Q192R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金芪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时正媛 李京峰 +3 位作者 宝丽 杨春静 续茜桥 杨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探讨了金芪降糖片(JQJ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等指标。利用UPLC...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探讨了金芪降糖片(JQJ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等指标。利用UPLC-Q-TOF-MS/MS分析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正常给中药组、模型给中药组大鼠的血清样品代谢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别。结果:从血清中筛选出1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利用Met PA构建了1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即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18∶0)和LysoPC(16∶1)等9种代谢物下调,LysoPC(18∶1)和LysoPC(20∶0)等6种代谢物上调。结论:金芪降糖片给药组能使这15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良好的回调趋势,推测金芪降糖片可能通过调节脂代谢紊乱而缓解T2DM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芪降糖片 2型糖尿病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血清 中药 甘油磷脂代谢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华法林片致妊娠晚期胎儿颅内出血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文星 石秀锦 +2 位作者 徐晓宇 续茜桥 林阳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9期570-571,共2页
病例:患者,女,28岁。因"孕36周胎儿活动异常"入院。孕期规律产检,唐氏筛查低风险,B超畸筛未见明显重大畸形,胎儿超声心动提示三尖瓣返流(少量)。因15年前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一直口服华法林片(芬兰奥立安,批号:H20110108)... 病例:患者,女,28岁。因"孕36周胎儿活动异常"入院。孕期规律产检,唐氏筛查低风险,B超畸筛未见明显重大畸形,胎儿超声心动提示三尖瓣返流(少量)。因15年前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一直口服华法林片(芬兰奥立安,批号:H20110108)3 mg抗凝治疗,发现怀孕时已妊娠1月余,改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至孕4月,之后恢复华法林3 mg治疗,2015年2月3日和2015年3月10日复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35和1.29,患者于2015年3月10日开始口服甲钴胺(中国卫材,批号:H20030812)、维生素C(天津亚宝,批号:H12020595)和琥珀酸亚铁(金陵制药,批号:H10930005),两周后(2015年3月24日)于医院复查INR为3.11,嘱患者停用1日华法林后再开始服用华法林3mg,2015年3月27日再次复查INR为3.28,患者立刻停用华法林,4日后复查INR为0.89,但自觉胎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机械瓣 肝素抗凝治疗 唐氏筛查 妊娠晚期 三尖瓣返流 活动异常 置换术 颅内出血 瓣膜置换 瓣膜血栓
下载PDF
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晓宇 林阳 +1 位作者 石秀锦 续茜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604-360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和...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相关的基因,包括细胞色素P_(450)(CYP)2C19、腺苷三磷酸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BCB1)、对氧磷酶1(PON1)和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P2Y12)等。其中,CYP2C19~*2、~*3等位基因可能会减弱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两者的相关性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且结果具有广泛的一致性;ABCB1 C3435T、PON1 Q192R位点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变低,增加MACE发生的风险,但缺乏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且现有结果并不一致;尚未发现PAD患者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CYP2C19基因 ABCB1基因 PON1基因 P2Y12基因 抗血小板作用
下载PDF
重症患者应用万古霉素联合不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急性肾损伤风险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续茜桥 杨春静 时正媛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2期2699-2703,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患者应用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VPT)与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VM)、万古霉素联合氨曲南(VA)、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VCS)之间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接受... 目的探究重症患者应用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VPT)与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VM)、万古霉素联合氨曲南(VA)、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VCS)之间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接受VPT、VM、VA、VCS联合治疗至少48 h的重症患者病例,按联合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进行分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比较AKI发生率和临床预后。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3例病例,其中VPT组32例、VM组64例、VA+VCS组37例。AKI总发生率为22.56%。VPT组、VM组、VA+VCS组间AK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63% vs 17.19% vs 16.22%,P<0.05)。三组间肾脏替代治疗率、院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应用VPT(OR=3.324,95%CI:1.266~8.733,P=0.015)、万古霉素谷浓度增加(OR=1.066,95%CI:1.018~1.116,P=0.006)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升高(OR=1.110,95%CI:1.027~1.200,P=0.009),是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应用万古霉素联合VPT治疗出现AKI风险高于联合VM、VA与VCS,需要谨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万古霉素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美罗培南 氨曲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 Β-内酰胺
下载PDF
经不同静脉输液装置给予颅内恶性肿瘤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的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续茜桥 时正媛 +1 位作者 杨春静 王淑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4-848,共5页
目的比较颅内恶性肿瘤患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经PICC或TIVAP给予HD-MTX的颅内恶性肿瘤患儿病例,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两... 目的比较颅内恶性肿瘤患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经PICC或TIVAP给予HD-MTX的颅内恶性肿瘤患儿病例,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不良事件(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差异。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MTX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病例107例,其中PICC组65例、TIVAP组42例。TIVAP组给药后24 h MTX血药浓度(C24 h水平)显著高于PICC组[(126.87±61.99)μmol/L vs.(102.45±48.77)μmol/L,P<0.05],给药后42 h MTX血药浓度(C42 h水平)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TIVAP给药与MTXC24 h水平升高有关(P<0.05)。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IVAP给药可能出现MTX C24 h水平升高,但不会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情况下,经TIVAP给予HD-MTX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颅内恶性肿瘤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血药浓度监测和不良反应分析
11
作者 续茜桥 时正媛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11期1915-1919,共5页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共198例年龄≤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资料、MTX用药情况、合并用药...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共198例年龄≤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资料、MTX用药情况、合并用药、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MTX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结果排泄延迟组中男性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MTX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3.84%)、血红蛋白减少(23.23%)、中性粒细胞减少(17.17%)。MTX排泄延迟患儿2~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黏膜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MTX排泄正常患儿(P<0.05)。不同性别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注患儿间个体差异,根据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时采取解救措施,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甲氨蝶呤 治疗药物监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静宁颗粒对H_(2)O_(2)诱导的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春静 时正媛 +3 位作者 续茜桥 宝丽 游龙泰 倪健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静宁颗粒对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各用药组。采用过氧化氢(H_(2)O_(2))刺激造成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模型,各用药组采用0.2、0.4、0.8 mg/ml的静宁颗粒进行干预。采用MTT法... 目的:探讨静宁颗粒对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各用药组。采用过氧化氢(H_(2)O_(2))刺激造成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模型,各用药组采用0.2、0.4、0.8 mg/ml的静宁颗粒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活性抑制率,采用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Western blot检测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红系衍生的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促凋亡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等蛋白的表达。结果:静宁颗粒干预后较模型组相比ROS、MDA降低,GSH、SOD升高;与模型组比较,Keap1、p53、Bax及Caspase 3蛋白表达下调,Nrf2、NQO1、HO-1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静宁颗粒可通过Keap1/Nrf2氧化应激通路和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通路对H_(2)O_(2)所致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氧化应激 静宁颗粒 原代皮层神经元 神经保护 过氧化氢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患儿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时正媛 续茜桥 +1 位作者 杨春静 杨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1-704,共4页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血药浓度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髓母细胞瘤患儿139例(共计监测782例次)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24 h与42 h血药浓度、血肌酐、血尿素氮与尿酸...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血药浓度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髓母细胞瘤患儿139例(共计监测782例次)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24 h与42 h血药浓度、血肌酐、血尿素氮与尿酸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肾功能指标变化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TX给药后24 h血清中MTX浓度与患者化疗后尿酸值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而与血肌酐值、尿素氮值无关。MTX给药后42 h血清中MTX浓度与患者化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值呈正相关,而与肌酐清除率、尿酸值呈负相关(P<0.001)。结论:MTX血药浓度监测对于MTX化疗造成的肾损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髓母细胞瘤 血药浓度 肾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