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MR研究HDI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结构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善国 谭惠民 +4 位作者 张建国 吴亦洁 景凤英 孝延文 裴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用NMR研究了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的结构.结果表明:N-100中含有脲基、缩二脲基、双缩二脲基、三聚体异氰脲基、异氰酸酯和氨基等基团,是一种以氢原子为交联点、胺和异氰酸酯为端基的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多异氰酸... 用NMR研究了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的结构.结果表明:N-100中含有脲基、缩二脲基、双缩二脲基、三聚体异氰脲基、异氰酸酯和氨基等基团,是一种以氢原子为交联点、胺和异氰酸酯为端基的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多异氰酸酯.一维核磁谱及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不但分辨出4种羰基,还确定了氮上5种不同取代结构的分子链连接情况.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准确地定量描述了N-100的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00 NMR HDI 加成反应 多异氰酸酯
下载PDF
推进剂组分对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热氧降解的影响 (Ⅰ)硝酸酯增塑剂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善国 陈福泰 +4 位作者 罗运军 谭惠民 满光磊 郭燕文 张建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8-94,共7页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硝化甘油(NG)和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两种硝酸酯增塑后的聚醚聚氨酯在空气中90°C下的热氧降解。结果表明:NG,BTTN在聚氨酯粘合剂中的分解产物主要为醇...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硝化甘油(NG)和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两种硝酸酯增塑后的聚醚聚氨酯在空气中90°C下的热氧降解。结果表明:NG,BTTN在聚氨酯粘合剂中的分解产物主要为醇类。这些小分子醇参与了聚氨酯硬段的重聚合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结构;硝酸酯对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降解表现出某种稳定作用,并改变了软段产物结构,使甲酸酯和叔碳结构相对增加;硝酸酯分解产生的NO2自由基可能与软段降解产生的过氧化氢反应形成硝酸,从而加速了硝酸酯的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聚醚聚氨酯 硝酸酯 粘合剂 热氧降解
下载PDF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善国 谭惠民 +2 位作者 张建国 唐瑞云 裴奉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9-88,共10页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核磁共振(NMR)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在空气中加热降解的机理.发现共聚醚的热氧降解首先发生在醚键的α碳上,采用苯基叔丁基硝酸灵作捕捉剂,用ESR...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核磁共振(NMR)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在空气中加热降解的机理.发现共聚醚的热氧降解首先发生在醚键的α碳上,采用苯基叔丁基硝酸灵作捕捉剂,用ESR成功地捕捉到α碳上脱氢后形成的碳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用FT-IR跟踪检测了共聚醚在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合-维核磁共振波谱及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对降解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归属,揭示了共聚醚热氧降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核磁共振波谱 傅立叶红外光谱 热氧降解机理 自旋捕捉技术 苯基叔丁基硝酸灵
下载PDF
多种谱学方法研究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善国 陈福泰 +2 位作者 谭惠民 张建国 罗运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6-521,共6页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和多种核磁共振 (NM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 ,表征了近 2 0种产物结构碎片 ,并对EO和THF两种链节的降解作了定量讨论。共聚醚的氧化降解发生在醚键氧碳上 ...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和多种核磁共振 (NM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 ,表征了近 2 0种产物结构碎片 ,并对EO和THF两种链节的降解作了定量讨论。共聚醚的氧化降解发生在醚键氧碳上 ,遵循自由基氧化机理 ,最后形成大量的甲酸酯、碳酸酯等酯类以及甲基、亚甲二氧基和醇 ,此外还检测到过氧化氢和半缩甲醛结构。分析表明共聚醚中THF链节的降解程度明显大于EO链节 ,而且降解容易发生在两种链节交替连接处。抗氧剂 2 ,6 二叔丁基 4 甲基酚 (BHT)不仅降低了共聚醚的氧化降解程度 ,还改变了降解产物的结构分布 ,显著抑制了碳酸酯和亚甲二氧基结构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醚 热氧降解 电子自旋共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自由基氧化 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
下载PDF
聚氨酯反应体系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善国 谭惠民 +2 位作者 陈福泰 张建国 景凤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4-430,共7页
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1HNMR、13CNMR)研究聚醚聚氨酯脲反应体系中聚醚多元醇(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T)、聚乙二醇(PEG))和固化剂N-100及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络合物形成.结果表明共聚醚的羟... 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1HNMR、13CNMR)研究聚醚聚氨酯脲反应体系中聚醚多元醇(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T)、聚乙二醇(PEG))和固化剂N-100及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络合物形成.结果表明共聚醚的羟基和N-100的异氰酸酯基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能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能与聚醚多元醇中的羟基氧络合,而使羟基质子变得十分活泼.三苯基铋(TPB)及其乙氧基取代的衍生物与羟基质子之间存在氢键式络合作用,其作用强度随TPB碱性增强而增强,三种乙氧基取代的TPB中此类作用依间位<对位<邻位的顺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催化剂 相互作用 反应体系 核磁共振
下载PDF
NMR研究聚乙二醇的热氧降解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善国 陈福泰 +3 位作者 谭惠民 张建国 满光磊 罗运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8-130,共3页
采用 1H、13 C和 2 D- NMR技术研究了聚乙二醇 (PEG)的热氧降解 ,对产物结构作了详细分析和表征 ,并定量讨论了抗氧剂 2 ,6 -二叔丁基 - 4 -甲基酚 (BHT)对其热氧降解的影响。 PEG的氧化降解发生在醚键氧碳上 ,遵循自由基氧化机理 ,最... 采用 1H、13 C和 2 D- NMR技术研究了聚乙二醇 (PEG)的热氧降解 ,对产物结构作了详细分析和表征 ,并定量讨论了抗氧剂 2 ,6 -二叔丁基 - 4 -甲基酚 (BHT)对其热氧降解的影响。 PEG的氧化降解发生在醚键氧碳上 ,遵循自由基氧化机理 ,最后形成大量的甲酸酯等酯类以及甲基、亚甲二氧基和醇。抗氧剂BHT不仅降低了 PEG的氧化降解程度 ,而且改变了降解产物的结构分布 ,显著抑制了碳酸酯和亚甲二氧基结构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热氧降解 核磁共振 PEG
下载PDF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聚氨酯的热氧降解 被引量:7
7
作者 罗善国 张建国 +2 位作者 谭惠民 景凤英 陈福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采用 F T I R 和13 C N M R、1 H N M R 技术 研究羟 基环氧乙 烷/ 四氢 呋喃共聚 醚( E O/ T H F) 聚氨酯在 90 ℃空 气中降 解产 物的结 构. 结果 表明, 聚醚聚 氨酯 的热氧 降解既 有软 段的氧 ... 采用 F T I R 和13 C N M R、1 H N M R 技术 研究羟 基环氧乙 烷/ 四氢 呋喃共聚 醚( E O/ T H F) 聚氨酯在 90 ℃空 气中降 解产 物的结 构. 结果 表明, 聚醚聚 氨酯 的热氧 降解既 有软 段的氧 化降 解,又有硬段 的解 缩聚 过程 ,同 时还 存在 重聚 合反 应;并 且软 、硬段 互有 影响 ,硬 段中 的交 联结 构和 氢键等增加了 软段的热 氧稳 定性 ,而 软 段降 解 产 生的 醇 的含 量 和 结构 影 响 硬段 的 解缩 聚 和 重 聚合 过程. 90 ℃ 下聚氨酯 的热氧降 解并不 发生硬段 的氧化 反应,也不 存在碳 化二亚胺 和假脲醚 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 聚醚聚氨酯 热氧降解
下载PDF
推进剂组分对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热氧降解的影响 (Ⅱ)固体填料和助剂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善国 陈福泰 +4 位作者 罗运军 谭惠民 满光磊 郭燕文 张建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5-99,共5页
采用FT-IR和多种NMR技术研究了推进剂中常用的几种填料和助剂对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热氧降解的影响。高氯酸铵、奥克托金、铝粉、硝化纤维素、键合剂、碳黑等均不改变聚氨酯粘合剂的降解机理,但表现出不同程序的稳定作用。过氯酸... 采用FT-IR和多种NMR技术研究了推进剂中常用的几种填料和助剂对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热氧降解的影响。高氯酸铵、奥克托金、铝粉、硝化纤维素、键合剂、碳黑等均不改变聚氨酯粘合剂的降解机理,但表现出不同程序的稳定作用。过氯酸铵的吸附作用使样品始终保持固体形态,而含其它组分的样品在降解过程中逐渐变为液态。在NEPE推进剂的热氧降解过程中,硝酸酯和中定剂逐渐挥发分解,粘合剂发生降解,导致推进剂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聚醚聚氨酯 热氧降解 填料 助剂
下载PDF
共聚醚P(E-CO-T)及其与N-100固化后的聚醚聚脲聚氨酯的热分解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善国 谭惠民 张建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52-60,共9页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考察了端羟基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及其与N-100固化后的聚醚聚脲聚氨酯胶片的热分解性能.讨论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硝化甘油和1,2,4-丁三醇三硝酸酯混合物)、固体填料(铝粉、高氨酸铵和奥克...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考察了端羟基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及其与N-100固化后的聚醚聚脲聚氨酯胶片的热分解性能.讨论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硝化甘油和1,2,4-丁三醇三硝酸酯混合物)、固体填料(铝粉、高氨酸铵和奥克托今)以及助剂(碳黑、硝化纤维素和健合剂)对聚醚聚脲聚氨酯胶片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醚在惰性环境中于200℃左右开始分解.抗氧剂(2,6-二叔丁基-4-甲基酚)能有效提高共聚醚的分解稳定性;含增塑剂、固体填料和助剂的聚氨酯胶片的热分解性能以及抗氧剂的稳定效果因增塑剂、填料和助剂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 N-100 聚醚聚脲聚氨酯 NEPE推进剂 热分解性能 热失重分析
下载PDF
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与N-100固化反应机理(Ⅰ)──NMR研究催化活性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善国 张建国 +3 位作者 谭惠民 董汉江 吴亦洁 裴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393-1397,共5页
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聚醚聚氨酯脲反应体系中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和固化剂N-100及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共聚醚的羟基和N-100的异氰酸酯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催化剂二月桂酸二... 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聚醚聚氨酯脲反应体系中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和固化剂N-100及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共聚醚的羟基和N-100的异氰酸酯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能与共聚醚的羟基氧络合,从而使羟基氢活化;催化剂三苯基铋(TPB)及其乙氧基取代的衍生物与共聚醚羟基氢之间存在弱氢键作用.其强度随TPB乙氧基衍生物的碱性增强而增大.当DBTDL和TPB同时存在于反应体系中时,羟基上的氧和氢均被活化,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O DBTDL TPB 催化活性 固化剂N-100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新型推进剂中聚氨酯粘合剂的稳定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善国 谭惠民 +3 位作者 陈福泰 罗运军 仇武林 多英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0-105,共6页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研究了2, 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BHT)、吩噻嗪、亚磷酸三苯酯和中定剂二苯基二甲基脲等4种典型稳定剂对推进剂中EO/THF共聚醚及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稳定效果。吩噻嗪对共聚醚的热氧降解以及聚醚聚氨...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研究了2, 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BHT)、吩噻嗪、亚磷酸三苯酯和中定剂二苯基二甲基脲等4种典型稳定剂对推进剂中EO/THF共聚醚及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稳定效果。吩噻嗪对共聚醚的热氧降解以及聚醚聚氨酯初始阶段的热氧降解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但在较高温度下,对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急剧下降。亚磷酸三苯酯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均较差, 但与BHT组合使用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中定剂对共聚醚没有稳定作用, 但对聚醚聚氨酯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效果。BHT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均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稳定剂 热氧降解 差热分析 推进剂
下载PDF
推进剂中新型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的热分解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善国 陈福泰 +2 位作者 谭惠民 仇武林 罗运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8-112,共5页
采用SDC和TG两种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推进剂中两种新型聚醚粘合剂及经不同增塑剂增塑后的聚氨酯弹性的热分解行为。研究表明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热分解大约从220°C开始; 用N-100 固化和加... 采用SDC和TG两种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推进剂中两种新型聚醚粘合剂及经不同增塑剂增塑后的聚氨酯弹性的热分解行为。研究表明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热分解大约从220°C开始; 用N-100 固化和加入抗氧剂均能显著提高其稳定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热失重分阶段进行, 首先是增塑剂的挥发和分解, 然后是聚氨酯网络的裂解。以聚乙二醇(PEG)为聚醚二元醇的聚氨酯比共聚醚聚氨酯具有较低的热稳定性, 但经硝酸酯增塑后,PEG体系比共聚醚体系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推进剂 聚醚推进剂 粘合剂 热分解
下载PDF
添加剂对EO/THF共聚醚聚氨酯热氧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善国 张建国 +2 位作者 吴亦洁 谭惠民 满光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6,共4页
采用FTIR及NMR技术研究固化催化剂、增塑剂、抗氧剂及聚醚二元醇结构对聚醚聚氨酯热氧降解过程的影响.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在聚醚聚氨酯热氧降解过程中起阻降作用. 而固化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 采用FTIR及NMR技术研究固化催化剂、增塑剂、抗氧剂及聚醚二元醇结构对聚醚聚氨酯热氧降解过程的影响.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在聚醚聚氨酯热氧降解过程中起阻降作用. 而固化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 和三苯基铋(TPB) 对聚醚聚氨酯的热氧降解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以聚乙二醇(PEG) 为聚醚二元醇的聚醚聚氨酯与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EO/THF) 共聚醚聚氨酯具有相似的降解机理;DBP增塑时PEG 聚醚聚氨酯比共聚醚聚氨酯具有较低的热氧稳定性,而硝酸酯增塑时PEG体系比共聚醚体系表现出较高的热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热氧降解 添加剂 降解
下载PDF
矿床学的发展前景和思维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善国 王生维 王思源 《矿产与地质》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阐述了矿床学正面临着为社会提供充足的能源和资源的严重挑战。新时期的矿床学将朝着整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将研究和认识多种新型的矿产资源、矿床类型、成矿方式、矿床模式、成矿规律,乃至创立新的成矿理论体系。提出更新矿床学观... 阐述了矿床学正面临着为社会提供充足的能源和资源的严重挑战。新时期的矿床学将朝着整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将研究和认识多种新型的矿产资源、矿床类型、成矿方式、矿床模式、成矿规律,乃至创立新的成矿理论体系。提出更新矿床学观念和思维法则的思想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学 矿产资源 综述 前景 方法论
下载PDF
硝酸酯增塑聚醚聚氨酯粘结剂的稳定研究
15
作者 罗善国 陈福泰 +3 位作者 谭惠民 仇武林 罗运军 多英全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热失重 (TG)分析法研究了四类稳定剂对硝酸酯增塑聚醚聚氨酯的热氧稳定效果。吩噻嗪能很好地稳定聚醚聚氨酯粘结剂 ,但却促使硝酸酯分解。亚磷酸三苯酯单独使用时效果较差 ,但与其它种类的稳定剂混合使用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2 ,6-... 采用热失重 (TG)分析法研究了四类稳定剂对硝酸酯增塑聚醚聚氨酯的热氧稳定效果。吩噻嗪能很好地稳定聚醚聚氨酯粘结剂 ,但却促使硝酸酯分解。亚磷酸三苯酯单独使用时效果较差 ,但与其它种类的稳定剂混合使用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2 ,6-二叔丁基 - 4 -甲基酚 (BHT)对硝酸酯和聚氨酯粘结剂均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反映了各类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热氧稳定性 稳定剂 硝酸酯 TG
下载PDF
纳米级碳酸铅在NEPE推进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陈福泰 罗运军 +4 位作者 多英全 罗善国 仇武林 姚维尚 谭惠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2-85,共4页
研究了纳米级碳酸铅对NEPE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采用DSC分析了纳米级碳酸铅与NEPE推进剂主要组分硝酸酯的相容性以及对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对高氯酸铵、硝胺常压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并利用恒压静态燃速仪测试了推进剂在4MPa... 研究了纳米级碳酸铅对NEPE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采用DSC分析了纳米级碳酸铅与NEPE推进剂主要组分硝酸酯的相容性以及对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对高氯酸铵、硝胺常压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并利用恒压静态燃速仪测试了推进剂在4MPa~11MPa的燃烧速度和燃速压力指数。发现纳米级碳酸铅表现出与硝酸酯良好的相容性,对推进剂的固化反应和硝胺的热分解均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当纳米级碳酸铅应用到NEPE推进剂中时,推进剂的燃速压力指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NEPE 碳酸铅 燃烧催化剂 燃速系数
下载PDF
PEG嵌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福泰 多英全 +2 位作者 罗善国 罗运军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7,共4页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和聚乙二醇混合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TEM、WAX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聚合物...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和聚乙二醇混合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TEM、WAX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聚合物具有微相分离的特征 ,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大 ,微相分离程度增加 ,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也随着增加。当 PEG分子量为 4 0 0 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PEG 嵌段结构 形态 电子透射显微镜 广角X射线 差示扫描量热法
下载PDF
煤相分析在煤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生维 陈钟惠 +2 位作者 张明 段连秀 罗善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煤储层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孔裂隙系统发育特征、渗透性及其空间不均一性特征。煤储层的孔裂隙特征决定煤储层的渗透性,而煤储层的孔裂隙特征主要取决于煤岩成分和煤级。对一个特定的煤层气田而言,煤级变化不大或者规律明显。煤岩成分往往... 煤储层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孔裂隙系统发育特征、渗透性及其空间不均一性特征。煤储层的孔裂隙特征决定煤储层的渗透性,而煤储层的孔裂隙特征主要取决于煤岩成分和煤级。对一个特定的煤层气田而言,煤级变化不大或者规律明显。煤岩成分往往成为控制煤储层渗透率分布不均性的主导因素。煤岩成分,包括有机显微组分和矿物质均受控于煤相。可以通过系统的煤相分析认识煤储层中煤岩成分、结构、层序等的空间展布特征,为科学预测煤储层的渗透率奠定基础。煤相分析在注重横向变化的同时,更强调垂向层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相分析 孔裂隙系统 渗透率 煤层气藏不均一性 评价预测
下载PDF
硝酸酯增塑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推进剂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福泰 多英全 +3 位作者 罗运军 罗善国 仇武林 谭惠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4-67,共4页
研究了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 )软段中引入聚乙二醇 (PEG) ,以改善与硝酸酯的混溶能力。通过控制 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 ,可使硝酸酯与 TPU的混溶比大于 4。采用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成功地制成了硝酸酯增塑的 TPU推进剂。此类推... 研究了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 )软段中引入聚乙二醇 (PEG) ,以改善与硝酸酯的混溶能力。通过控制 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 ,可使硝酸酯与 TPU的混溶比大于 4。采用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成功地制成了硝酸酯增塑的 TPU推进剂。此类推进剂的理论比冲为 2 598N· s/kg~ 2 648N· s/kg,燃烧性能优良 ,空白配方的压力指数为 0 .36,常、低温力学性能优异 ,可为硝酸酯增塑 ,加工温度较低。该推进剂是一个可以实现以挤压工艺生产的复合推进剂新品种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 弹性体 聚氨酯推进剂 TPU 硝酸酯增塑
下载PDF
B_(12)H_(12)[N(C_2H_5)_4]_2对NEPE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福泰 谭惠民 +4 位作者 罗运军 多英全 仇武林 刘轶群 罗善国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27,共4页
研究了硼氢化合物 B1 2 H1 2 [N(C2 H5 ) 4] 2 对 NEPE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采用 DSC分析了 B1 2 H1 2 [N(C2 H5 ) 4] 2 与 NEPE推进剂主要组分硝酸酯的相容性以及对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对高氯酸铵、硝胺常压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 研究了硼氢化合物 B1 2 H1 2 [N(C2 H5 ) 4] 2 对 NEPE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采用 DSC分析了 B1 2 H1 2 [N(C2 H5 ) 4] 2 与 NEPE推进剂主要组分硝酸酯的相容性以及对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对高氯酸铵、硝胺常压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并利用恒压静态燃速仪测试了推进剂在 4~ 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E推进剂 燃速催化剂 压力指数 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