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三种膜式氧合器祛泡能力,并探讨使用膜式氧合器时动脉滤器使用的必要性。方法使用18例心脏手术后体外循环装置,分别为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 SX18三种成人膜式氧合器各6例,并均使用Terumo动...目的评价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三种膜式氧合器祛泡能力,并探讨使用膜式氧合器时动脉滤器使用的必要性。方法使用18例心脏手术后体外循环装置,分别为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 SX18三种成人膜式氧合器各6例,并均使用Terumo动脉滤器,在同等的检测条件下用注射器在膜式氧合器前的管路中注入30 m l空气,使用CMD-20超声波微气栓检测仪检测空气通过膜式氧合器后及动脉滤器后产生的微气栓数量。结果在膜式氧合器及动脉滤器后血流中测得微气栓平均数量分别为:A ffin ity(155.9±15.2)个和(69.869.8±6.7)个;Edwards(336.0±14.7)个和(135.3±6.1)个;Terumo(114.6±12.1)个和(52.8±5.5)个。结论不同的膜式氧合器有不同的祛泡能力;使用动脉滤器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产生微气栓的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1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1)和对照组(不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0)。采集患者术...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1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1)和对照组(不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0)。采集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6、24 h采集桡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PaO2/FiO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术后6、24 h血浆TNF-α、IL-6、MDA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术后6、24 h PaO2/FiO2明显低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但是组间比较术后6、24 h血浆TNF-α、IL-6、MDA水平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24 h PaO2/FiO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肺保护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三种膜式氧合器祛泡能力,并探讨使用膜式氧合器时动脉滤器使用的必要性。方法使用18例心脏手术后体外循环装置,分别为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 SX18三种成人膜式氧合器各6例,并均使用Terumo动脉滤器,在同等的检测条件下用注射器在膜式氧合器前的管路中注入30 m l空气,使用CMD-20超声波微气栓检测仪检测空气通过膜式氧合器后及动脉滤器后产生的微气栓数量。结果在膜式氧合器及动脉滤器后血流中测得微气栓平均数量分别为:A ffin ity(155.9±15.2)个和(69.869.8±6.7)个;Edwards(336.0±14.7)个和(135.3±6.1)个;Terumo(114.6±12.1)个和(52.8±5.5)个。结论不同的膜式氧合器有不同的祛泡能力;使用动脉滤器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产生微气栓的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1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1)和对照组(不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40)。采集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6、24 h采集桡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PaO2/FiO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术后6、24 h血浆TNF-α、IL-6、MDA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术后6、24 h PaO2/FiO2明显低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但是组间比较术后6、24 h血浆TNF-α、IL-6、MDA水平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24 h PaO2/FiO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肺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