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公湖-怒江带、羌塘地块特提斯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 被引量:174
1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2 位作者 王立全 彭智敏 张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61-1274,共14页
早古生代—泥盆纪,研究区沉积环境以陆棚碎屑岩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为主,代表冈瓦纳大陆北缘和特提斯南侧的被动大陆边缘。石炭纪—二叠纪,本区进入特提斯南、北缘弧盆系统演化阶段,龙木错-双湖带北部、金沙江带南部和冈底斯带分别在石炭... 早古生代—泥盆纪,研究区沉积环境以陆棚碎屑岩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为主,代表冈瓦纳大陆北缘和特提斯南侧的被动大陆边缘。石炭纪—二叠纪,本区进入特提斯南、北缘弧盆系统演化阶段,龙木错-双湖带北部、金沙江带南部和冈底斯带分别在石炭纪、二叠纪形成岩浆弧。中生代是特提斯南缘弧盆演化阶段,SSZ型蛇绿岩形成岩浆熔离型铬、镍、铂族金属矿床和热液型金矿。班公湖-怒江带特提斯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向南、北两侧俯冲并形成岩浆弧,该岩浆弧是重要的成矿带,形成斑岩铜矿、矽卡岩型磁铁矿和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北羌塘东段侏罗纪弧后前陆盆地有利于形成沉积型、沉积-热液改造型和热液型铁、铜、锑、金矿床。晚白垩世碰撞作用主要与热液型矿床有关,分布范围较大,也可能存在晚白垩世至新生代碰撞阶段的斑岩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块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特提斯演化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带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50
2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3 位作者 金振民 王立全 朱弟成 廖忠礼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760,共14页
叶巴组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岩分布在拉萨、达孜至墨竹工卡之间,岩性为浅变质玄武岩、玄武质熔结凝灰岩、英安岩、酸性凝灰岩及火山角砾岩等.火山岩SiO2含量集中在41%~50.4%和64%~69%两个区间,为钙碱性系列的玄武岩和英安岩2类.玄武岩... 叶巴组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岩分布在拉萨、达孜至墨竹工卡之间,岩性为浅变质玄武岩、玄武质熔结凝灰岩、英安岩、酸性凝灰岩及火山角砾岩等.火山岩SiO2含量集中在41%~50.4%和64%~69%两个区间,为钙碱性系列的玄武岩和英安岩2类.玄武岩的显著特征是TiO2含量极低,仅为0.66%~1.01%,远低于大陆拉斑玄武岩.玄武岩的稀土总量REE=60.3~135μg/g,英安岩的稀土总量REE=126.4~167.9μg/g.玄武岩和英安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两者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分布特征相似,轻、重稀土的分馏较明显,Eu异常均不显著;均表现为LILE、LREE富集,HFS、HREE亏损的特点.玄武岩亏损Ti、Ta、Nb、Zr,Nb和Ta仅略负亏损,Nb=0.54~1.17,平均为0.84;英安岩亏损HFS中P、Ti,Ta、Nb略负异常,Nb=0.74~1.06,平均为0.86.玄武岩类的εNd(t)=0.96~10.03、(87Sr/86Sr)i=0.7043~0.7064,英安岩的εNd(t)=-1.42~1.08、(87Sr/86Sr)i=0.7038~0.7049.从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成分看,玄武岩和英安岩浆起源于俯冲带之上的地幔楔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源岩可能是亏损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源区曾受到具地壳成分特征的流体不均匀交代.后期变质作用对岩石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有影响.叶巴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成熟岛弧后期的短暂拉张环境,是印支期冈底斯岩浆弧演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化学 成因 冈底斯岩浆弧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陆缘裂陷作用:火山岩和地层学证据 被引量:41
3
作者 耿全如 王立全 +5 位作者 潘桂棠 金振民 朱弟成 廖忠礼 李光明 李奋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59-1276,共18页
冈底斯作为重要的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带,历来是青藏高原最热门的地质研究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本文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冈底斯带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学和岩石地... 冈底斯作为重要的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带,历来是青藏高原最热门的地质研究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本文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冈底斯带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测量了重点剖面,对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表明,石炭系与下伏泥盆系或前寒武系之间普遍存在不整合或岩性、沉积相的突变面,代表重要的构造转换面。石炭纪的沉积环境大致有两次滨海-深海或深水斜坡-滨海沉积演化旋回,深海-深水斜坡沉积或冰海相含砾板岩与两次火山活动伴生。石炭纪火山岩主要为安山玄武岩和英安岩、流纹岩类,略具双峰式火山岩特点。安山玄武岩类的成分与典型MORB和岛弧玄武岩相比,具有MgO含量低,TiO2、Al2O3、P2O5含量高等特点,稀土和微量元素为LREE和LILE富集型分配模式,与大陆拉斑玄武岩相似。石炭纪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流纹岩相似。岩石地球化学示踪和地层学研究表明,冈底斯带石炭纪为伸展背景下的冈瓦纳陆缘裂陷环境。火山岩的源区地幔具有典型的Dupal异常,发生过复杂的混合作用,涉及到原始地幔、富集地幔EMII和地壳成分等,说明发生过冈瓦纳古陆壳俯冲、再循环进入古老地幔等过程。玄武岩类成分的某些特殊性,可能与源区混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冈底斯带 石炭纪 火山岩地球化学 地层学 陆缘裂陷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带叶巴组火山岩同位素地质年代 被引量:72
4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2 位作者 王立全 朱弟成 廖忠礼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西藏达孜县附近的叶巴组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玄武岩、英安岩、酸性凝灰岩夹少量紫红色砂岩。对叶巴组英安岩的锆石SHRIMP的U-Pb测年,获得181.7±5.2Ma的年龄值,可代表达孜地区叶巴组的年龄。地质年代学研究和岩石组合特征显示,叶巴组... 西藏达孜县附近的叶巴组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玄武岩、英安岩、酸性凝灰岩夹少量紫红色砂岩。对叶巴组英安岩的锆石SHRIMP的U-Pb测年,获得181.7±5.2Ma的年龄值,可代表达孜地区叶巴组的年龄。地质年代学研究和岩石组合特征显示,叶巴组应该分为上、下两部分。达孜县附近的一套火山岩时代为早侏罗世;工布江达县、桑日县和墨竹工卡县之间的叶巴组为一套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形成时代为中、晚侏罗世。叶巴组火山岩可能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的产物。本次SHRIMP测试获得变质年龄值131.9±5.5Ma,代表早白垩世的变质事件,反映燕山期冈底斯带强烈的岩浆活动对早期地质记录的叠加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带 早侏罗世 叶巴组 火山岩 年龄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带洛巴堆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耿全如 王立全 +5 位作者 潘桂棠 金振民 朱弟成 廖忠礼 李光明 李奋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99-2714,共16页
冈底斯带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和地质演化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冈底斯带二叠系显示缓慢的海退过程,并伴随基性和中酸性两期火山活动,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征。笔者对... 冈底斯带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和地质演化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冈底斯带二叠系显示缓慢的海退过程,并伴随基性和中酸性两期火山活动,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征。笔者对墨竹工卡县唐家乡和林周县勒青拉地区二叠纪洛巴堆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认为二叠纪是冈底斯岛弧的形成和演化时期。洛巴堆组玄武岩从下部(可能为早二叠世)到上部(中二叠世),MgO含量从7.43%降到3.99%,Al_2O_3含量从15.54%上升到17.57%,后者类似于岛弧高铝玄武岩;稀土总量∑REE从54.12(10^(-6))上升到108.82(10^(-6)),LREE/HREE比值从3.00上升到5.40。洛巴堆组玄武岩均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但中二叠世更显著。岩石地球化学示踪表明,冈底斯洛巴堆组玄武岩代表二叠纪初始岛弧环境。早期玄武岩形成于略亏损地幔和下地壳成分的混合源区,地壳相对较薄,源区或岩浆的壳源成分比例较低。到中二叠世地壳逐渐加厚,壳源成分在源区或岩浆中所占比例增大,代表向陆缘弧的演化过程。冈底斯带二叠纪岛弧是古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冈底斯 二叠纪 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 地层学 岛弧
下载PDF
藏东南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25
6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3 位作者 郑来林 孙志明 欧春生 董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8-406,共19页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藏东南南迦巴瓦峰地区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 ,呈弧形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分布 ,出露宽度 2~ 1 0km。带内岩石变质、变形强烈 ,按产状可分为两大类 :基质和岩块 (片 )。岩块 (片 )包括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岩、辉绿...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藏东南南迦巴瓦峰地区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 ,呈弧形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分布 ,出露宽度 2~ 1 0km。带内岩石变质、变形强烈 ,按产状可分为两大类 :基质和岩块 (片 )。岩块 (片 )包括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岩、辉绿岩墙和辉长岩 ,石英 (片 )岩 ,大理岩和两侧老基底片麻岩等。岩块 (片 )大小不一 ,大的延伸可 >5 0km ,小的仅约 0 .5m ;基质是塑性变形十分强烈的绢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等岩石组合。变质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该蛇绿混杂岩带可能由形成环境不同的“碎片”组成 ,包括弧前扩张带、岛弧、弧后盆地及洋岛等环境 ,是典型的消减带环境的蛇绿岩 (SSZ)。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 ,说明蛇绿岩可能在 2 0 0Ma前形成 ,比原认为距今 1 1 0~ 1 2 0Ma要早得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 超镁铁岩 辉绿岩 辉长岩 石英岩
下载PDF
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被引量:20
7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4 位作者 郑来林 刘宇平 孙志明 欧春生 王小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22,共7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 ,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 ,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 ,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 ;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 ,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 ,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 ,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 ;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花岗岩 ,据其空间展布、岩浆活动时间、成因类型和岩石组合特征分析 ,应与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造山有关 ,同时说明本次造山作用可能是中生代的一次长期的构造 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造山作用 成因 岩浆活动
下载PDF
特提斯中西段古生代洋陆格局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耿全如 李文昌 +6 位作者 王立全 曾祥婷 彭智敏 张向飞 张璋 丛峰 关俊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7-315,共19页
笔者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区域地质对比,将特提斯中西段的古生代构造域划分为Iapetus-Tornquist洋加里东造山带、Rheic洋华力西期造山带、乌拉尔-天山中亚造山带和古特提斯Pontides-高加索-Mashhad造山带,并提出4个初步认识:(1)Rodinia... 笔者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区域地质对比,将特提斯中西段的古生代构造域划分为Iapetus-Tornquist洋加里东造山带、Rheic洋华力西期造山带、乌拉尔-天山中亚造山带和古特提斯Pontides-高加索-Mashhad造山带,并提出4个初步认识:(1)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裂解形成的原特提斯大洋在欧洲以Iapetus和Tornquist缝合带为代表,它们在约420 Ma闭合形成加里东造山带,与我国秦祁昆造山系相似;(2)Rheic洋类似于特提斯东段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洋,为古生代的特提斯主大洋,而泥盆纪形成的古特提斯洋实际上为主洋盆衍生的分支洋盆之一,Rheic洋的各分支洋盆在320~310 Ma闭合,形成华力西造山带和Pangea超大陆;(3)南阿尔卑斯Plankogel带、土耳其北部Pontides带和伊朗北部Rasht-Mashhad为古特提斯缝合带,代表泥盆纪-二叠纪的洋盆,晚石炭世-早三叠世丝绸之路岩浆弧与我国羌塘中部的望果山火山弧相对应;(4)特提斯中西段的基梅里造山带和羌塘中部的印支期造山带为古特提斯增生型造山带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中西段 古生代蛇绿岩带 增生杂岩带 构造格架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1 位作者 刘宇平 郑来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43,共16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主要有南迦巴瓦群 (Pt1 nj)、大拐弯群 (Mz)和冈底斯群 (Pt1 gd)三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大拐弯群主要分布在楔入体的东缘 ,主要由变玄武岩 /辉绿岩、辉石岩、镁质橄榄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 ,岩石类型和化学成分...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主要有南迦巴瓦群 (Pt1 nj)、大拐弯群 (Mz)和冈底斯群 (Pt1 gd)三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大拐弯群主要分布在楔入体的东缘 ,主要由变玄武岩 /辉绿岩、辉石岩、镁质橄榄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 ,岩石类型和化学成分特征与蛇绿岩套类似。但其岩石化学性质与典型的大洋中脊蛇绿岩差别较大 ,形成环境为具有陆壳性质的中等—慢速扩张的小型洋盆 ,属陆间海 /弧后盆地。自 4 5Ma以来 ,该地区经历了强烈的褶皱、隆升和剥蚀作用 ,使下部地壳暴露地表并形成无与伦比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钽藏布大峡谷 蛇绿混杂岩带 杂岩 蛇绿岩
下载PDF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地质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耿全如 彭智敏 张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6-1127,共12页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在东构造结地区形成弧形展布的蛇绿混杂带,此前对该带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已有研究,但年代学研究十分薄弱。本文报道对该带蛇绿岩的地质年代学研究成果。从变玄武岩和变辉长岩中分选出两类锆石。一类锆石为自形...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在东构造结地区形成弧形展布的蛇绿混杂带,此前对该带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已有研究,但年代学研究十分薄弱。本文报道对该带蛇绿岩的地质年代学研究成果。从变玄武岩和变辉长岩中分选出两类锆石。一类锆石为自形的柱状双锥,具有清晰的同心韵律环带,较高的Th/U比值(主要为0.63~2.79),SHRIMP II测出的年龄为185.8±1.7 Ma(MSWD=0.64,n=11)。另有3颗此类锆石经SHRIMP II和LA-ICP-MS分别测出207±29 Ma(MSWD=6.5)、209±20 Ma(MSWD=3.0)年龄值。另一类锆石为它形、半自形长柱-短柱状双锥,内部呈扇状分带、弱分带或无分带,具有较低Th/U比值(主要为0.005~0.033),经SHRIMP II测出32.74±0.65 Ma(MSWD=0.92,n=11)年龄值。还有一些变质锆石测出82.8~70.8 Ma等年龄。测年结果表明蛇绿岩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局部可能为晚三叠世。笔者认为新特提斯洋在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发生向北的俯冲消减,在晚白垩世闭合,蛇绿岩构造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 锆石U-PB定年 新特提斯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果干加年山—荣玛乡一带石炭纪—二叠纪古生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耿全如 彭智敏 张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0-520,共11页
在羌塘中部大沙河-果干加年山剖面展金岩群中发现珊瑚化石赫氏鲍斯维耳剌毛虫Chatetes(Boswellia)heritschi Sokolov,说明展金岩群中存在晚石炭世的生物时代证据。但是该化石并不是属于冈瓦纳冷水生物区的,而是来自温水环境的特提斯型... 在羌塘中部大沙河-果干加年山剖面展金岩群中发现珊瑚化石赫氏鲍斯维耳剌毛虫Chatetes(Boswellia)heritschi Sokolov,说明展金岩群中存在晚石炭世的生物时代证据。但是该化石并不是属于冈瓦纳冷水生物区的,而是来自温水环境的特提斯型生物区。在荣玛乡黑石山剖面中发现大量中二叠世科化石,既出现典型的冈瓦纳相冷水生物,如Wannerophyllam、Monodiexo-dina等,也存在大量暖水型的生物,如田氏朱森Chusenella tieni Chen、散尔多希瓦格Schwagerina sanerduoensis Nieet Song、假孙氏假纺锤Pseudofusulina pseudosuni Sheng等。化石特征属于冈瓦纳相与特提斯相的混合类型。研究表明,羌塘中部的喀喇昆仑—龙木错—双湖一带是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和特提斯生物混生区,不存在明显的生物大区界线。推测龙木错-双湖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可能仅为特提斯南缘弧盆系统中的小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块 石炭纪—二叠纪 展金岩群 化石 冈瓦纳北界
下载PDF
藏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蛇绿岩变基性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耿全如 彭智敏 张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1-1794,共14页
在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带中变基性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SSZ型蛇绿岩的成因。变基性岩类可分为具有玻安岩类... 在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带中变基性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SSZ型蛇绿岩的成因。变基性岩类可分为具有玻安岩类、IAT和OIB特征的3类。玻安岩类为LREE呈略亏损—平坦型,稀土元素总量低,∑REE为7.56×10-6~20.89×10-6,富相容元素Cr、Ni和常量成分MgO、Al2O3,形成于弧前环境。IAT类为本带的主要类型,在蜘蛛图上有一定的Nb、Ta亏损,REE为大致平坦型,稀土元素总量低,∑REE为37.84×10-6~55.75×10-6。OIB类为LREE较富集型,稀土元素总量高,∑REE为102.09×10-6~240.95×10-6,与IAT和MORB相比,具较高的La、Nb、P、Ti含量,而相容元素Cr、Ni等含量较低。Sr、Nd、Pb同位素组成反映PREMA(或BSE)和EMI提供了源区,暗示未分异的原始地幔和下地壳参与形成了原始岩浆。推测新特提斯洋盆演化经历了较早的地幔柱、洋岛阶段,形成了MORB-OIB组合;较晚期为洋内弧阶段,形成了SSZ型蛇绿岩和IAT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雅鲁藏布江带 SSZ型蛇绿岩 OIB和IAT 洋岛和洋内弧
下载PDF
冈底斯带东段鲁朗-墨脱地区中新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成因 被引量:6
13
作者 耿全如 郑来林 +3 位作者 董翰 孙志明 欧春生 王小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82,共14页
冈底斯东段的鲁朗—色季拉和墨脱—崩崩拉一带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墨脱花岗岩的K-Ar年龄为19~22Ma;鲁朗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为14~1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花... 冈底斯东段的鲁朗—色季拉和墨脱—崩崩拉一带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墨脱花岗岩的K-Ar年龄为19~22Ma;鲁朗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为14~1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花岗岩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同时具有某些埃达克岩的特征,表现为高SiO2(65.60%~76.40%)、Al2O3(12.32%~17.23%)、Sr/Y(2.41~86.46)、(La/Yb)n(6.65~56.14)比值,低Y(4.23×10-6~39.40×10-6)等特点。呈典型的LREE和LILE富集型分配模式,Eu为正到弱负异常。本区中新世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下陆壳的硅铝质成分和镁铁质成分的重熔,不同于具埃达克岩成分的冈底斯中新世含矿花岗斑岩。以中新世花岗岩侵位为标志,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的初始伸展可能在22Ma左右,早于冈底斯中段(20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东段 中新世花岗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初始伸展
下载PDF
南迦巴瓦峰地区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矿物学特征及时代 被引量:5
14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4 位作者 郑来林 孙志明 欧春生 董翰 王小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共7页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带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呈弧形连续分布 ,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变余辉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中 ,角闪石属富镁的镁角闪石、镁闪石、韭闪角闪石、浅闪角闪石等 ;单斜辉石为...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带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呈弧形连续分布 ,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变余辉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中 ,角闪石属富镁的镁角闪石、镁闪石、韭闪角闪石、浅闪角闪石等 ;单斜辉石为富镁的类型 ,成分相当于透辉石 ;橄榄石为典型的镁橄榄石 ;斜长石在角闪岩类中为中长石 ,是变质成因的。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出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 :t=5 0 0~ 6 5 0℃ ,p =0 .75~ 0 .8GPa ,相当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发生在 4 7~ 4 7Ma左右。晚期经历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 ,形成高压型的多硅白云母 ,时代为 2 7~ 2 0Ma ,与该区结合带边界阿尼桥断层和米林 鲁朗断层发生强烈走滑有关。地壳加速隆升、剥蚀时期形成的多硅白云母为中、低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迦巴瓦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矿物成分 时代 西藏
下载PDF
南迦巴瓦峰地区雅鲁藏布构造带中石英(片)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变质条件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4 位作者 郑来林 孙志明 欧春生 董翰 王小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2,共7页
 雅鲁藏布构造带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大致呈弧形展布,宽2km~10km的蛇绿混杂岩带,带内岩石类型为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和变超镁铁岩块体等。其中云母石英(片)岩类广泛分布,宏观上呈巨大而狭长且岩性较单一的岩片,或与绿片岩(变玄...  雅鲁藏布构造带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大致呈弧形展布,宽2km~10km的蛇绿混杂岩带,带内岩石类型为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和变超镁铁岩块体等。其中云母石英(片)岩类广泛分布,宏观上呈巨大而狭长且岩性较单一的岩片,或与绿片岩(变玄武岩)混杂在一起。在化学成份上,MnO/TiO2比值低,Al/(Al+Fe+Mn)比值高,与洋脊附近热水成因深海硅质岩有很大的区别。在Al Fe Mn图解上,落在"生物成因硅质岩"范围内,原岩应为不纯的硅质岩类和砂、泥质岩,形成于弧后盆地小洋盆。矿物温压计算及多硅白云母的特点说明变质作用曾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温压条件可能达到T=500℃~650℃,P=0.75GPa~0.8GPa,之后,构造带边界阿尼桥断层和米林 鲁朗断层发生强烈走滑,产生低温高压动力变质作用,形成高压、超高压型多硅白云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构造带 石英岩 岩石化学 变质条件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西段岩浆弧新认识及其对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14
16
作者 耿全如 毛晓长 +2 位作者 张璋 彭智敏 关俊雷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第2期1-11,共11页
笔者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西段初步划分为唐古拉、南羌塘、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和昂龙岗日—班戈4个成矿亚带,包括8个主要成矿远景区。该成矿带在近年来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对岩浆弧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和以此为基础的... 笔者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西段初步划分为唐古拉、南羌塘、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和昂龙岗日—班戈4个成矿亚带,包括8个主要成矿远景区。该成矿带在近年来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对岩浆弧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和以此为基础的找矿突破。尽管南羌塘南缘的扎普—多不杂岩浆弧未出露广泛的、连续的岩浆岩带,但本带的多不杂—青草山和材玛—弗野2个成矿远景区在近年来的找矿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已查明多龙超大型铜矿之后,又连续发现青草山、龙荣、巴工、弗野等一系列矿床和矿点。在昂龙岗日—班戈岩浆弧的4个主要成矿远景区中,已查明尕尔穷和嘎拉勒2个大型金铜矿,并又发现亚卓、雄梅、舍索、苦嘎、长给、补嘎错等多个矿床和矿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西段已展现巨大的找矿潜力,但仍必须深入研究相关的重大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岩浆弧 成矿地质特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被引量:646
17
作者 潘桂棠 莫宣学 +6 位作者 侯增谦 朱弟成 王立全 李光明 赵志丹 耿全如 廖忠礼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1-533,共13页
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及其构造单元划分一直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数据,对冈底斯带的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和划分,讨论了冈底斯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 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及其构造单元划分一直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数据,对冈底斯带的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和划分,讨论了冈底斯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冈底斯带可划分为6类不同的构造单元和18个次级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划分较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冈底斯带的地质面貌。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时空结构的剖析和对相关火山岩浆作用记录的分析,认为冈底斯带不是简单的地块、陆块或地体,而很可能是以隆格尔-念青唐古拉为主轴,经历石炭-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六次造弧增生作用和相关的弧-陆、陆-陆碰撞作用并最终定型于新生代晚期的复合造山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冈底斯带的构造演化很可能受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雅鲁藏布洋向北的双向俯冲的制约。强调以增生弧为背景的火山岩浆弧(如昂龙岗日火山岩浆弧、东恰错弧、桑日火山弧)可能是冈底斯地区寻找斑岩铜矿的最佳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历史 构造单元 双向俯冲 造弧作用 冈底斯造山带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量:220
18
作者 潘桂棠 朱弟成 +3 位作者 王立全 廖忠礼 耿全如 江新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1-382,共12页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回顾早期有关冈瓦纳大陆北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从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出发 ,重点介绍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料 地质特征差异 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南北两侧 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 冈瓦纳大陆北界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识别: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12
19
作者 朱弟成 潘桂棠 +5 位作者 莫宣学 王立全 赵志丹 廖忠礼 耿全如 董国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2-1328,共17页
目前对青藏高中部的蛇绿岩类型、形成环境及其深部地幔源区特征还缺乏很好的约束。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展示了青藏高原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塔仁本玄武岩及那曲盆地西侧中生代玄武岩的单... 目前对青藏高中部的蛇绿岩类型、形成环境及其深部地幔源区特征还缺乏很好的约束。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展示了青藏高原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塔仁本玄武岩及那曲盆地西侧中生代玄武岩的单斜辉石Ar-Ar测年、锆石SHRIMP定年和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数据,以约束形成这些玄武岩的时代、构造环境和地幔源区特征。目前的数据表明:1羌塘双湖嘎错枕状玄武岩单斜辉石的中温坪年龄为232.5±2.4Ma,可能指示嘎错玄武岩浆活动发生于中三叠世晚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枕状玄武岩、塔仁本玄武岩浆活动时代大约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10Ma左右);2在这些蛇绿混杂岩带中的玄武岩显示OIB而不是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双湖嘎错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峨眉山高Ti玄武岩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之间;中晚三叠世那曲嘎加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类似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早白垩世多玛玄武岩和塔仁本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比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3双湖嘎错OIB型玄武岩可能形成于以增生楔为基底的裂谷环境而不是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板内环境,那曲嘎加组OIB型玄武岩很可能形成于以弧内—弧前沉积物为基底的陆棚—陆坡环境下的裂谷背景,塔仁本和多玛OIB型玄武岩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洋岛环境,这表明班公湖—怒江洋壳在大约110Ma时尚未彻底消亡,可能暗示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关闭时间明显晚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闭合的早期认识;4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玄武岩未受到地壳物质或很少受到陆下岩石圈物质改造,一些相对新鲜样品的Nd,Pb组成似乎可以用来代表其地幔源区的成分特点,其高206Pb/204Pb比值(>18.5)指示羌塘双湖中晚三叠世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白垩世洋岛玄武岩所代表的中生代特提斯地幔很可能不具“Dupal”异常。然而,由于研究程度的限制和缺乏更多的可靠数据,这种观察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中生代OIB型玄武岩 DUPAL异常 青藏高原中部
下载PDF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43
20
作者 郑来林 金振民 +2 位作者 潘桂棠 耿全如 孙志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4-751,共8页
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本文以区域地质填图成果为基础 ,结合前人资料 ,首先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 ,其次对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最后对构造演化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为 :1南迦巴瓦地区可以划分... 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本文以区域地质填图成果为基础 ,结合前人资料 ,首先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 ,其次对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最后对构造演化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为 :1南迦巴瓦地区可以划分为冈底斯—拉萨陆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印度陆块 3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蛇绿混杂岩为代表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呈向 NE凸的马蹄状连续分布 ;印度陆块由被称为南迦巴瓦岩群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单独构成 ,南迦巴瓦岩群由以含高压麻粒岩透镜体为标志的直白岩组、派乡岩组和多雄拉混合岩组成。2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时间早于 70 Ma;2 3Ma以来主要断层的运动性质以伸展拆离作用为主 ;大约 5 Ma时发生了大规模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3地幔上隆是本区快速隆升的关键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迦巴瓦 构造演化 喜马拉雅 混合岩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构造单元 区域地质 透镜体 基础 区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