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脓毒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郭恩玉 房艳岭 +4 位作者 耿化晓 王文杰 李姗姗 孟祥兰 张海防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儿童合并脓毒性心肌病(SICM)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SICM,将其分为SICM组和非SICM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SICM发... 目的探讨脓毒症儿童合并脓毒性心肌病(SICM)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SICM,将其分为SICM组和非SICM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SIC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98例脓毒症患儿被纳入研究,其SICM发病率为15.58%(62/398)。SICM组年龄[49(18,108)个月]大于非SICM组[19(6,52)个月],SICM组合并脓毒性休克比例[83.87%(52/62)]高于非SICM组[42.56%(143/336)];SICM组病死率[29.03%(18/62)]高于非SICM组[14.58%(49/33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长儿发生SICM的风险更高(OR=1.010,95%CI 1.003~1.017,P=0.006);血乳酸水平越高,发生SICM的风险越高(OR=1.163,95%CI 1.034~1.308,P=0.012);肌钙蛋白水平越高,发生SICM风险越高(OR=9.929,95%CI 4.651~21.197,P<0.001)。结论与非SICM患儿相比,SICM患儿更易发生脓毒性休克,病死率更高。年龄、乳酸及cTnI为儿童SICM独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症 脓毒性心肌病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脓毒性休克
下载PDF
PCV与VTPC分别联合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玉岩 孙广斐 +2 位作者 耿化晓 祝珺 游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75-80,共6页
目的研究压力控制通气(PCV)、容量目标压力控制(VTPC)分别联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呼吸机通气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压力控制通气(PCV)、容量目标压力控制(VTPC)分别联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呼吸机通气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VTPC+SIMV模式,对照组给予PCV+SIMV模式。比较2组机械通气各参数、氧疗时间、住院时间,通气后12、24、48 h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PaO_(2)/FiO_(2))变化。比较2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临床转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结束呼气末正压降低,吸入氧浓度增高,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通气后12、24、48 h时PaO_(2)、PaO_(2)/FiO_(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通气后12、24、48 h时PaCO_(2)低于治疗前,且12、24 h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碳酸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8 d病死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V+SIMV相比,VTPC+SIMV治疗NRDS疗效更佳,可明显改善机械通气参数,稳定动脉血气,减少炎症反应和VAP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压力控制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容量目标压力控制通气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及肺外合并症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耿化晓 常艳华 +1 位作者 王亚燕 王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ELBWI和VLBWI病例资料,按照临床症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采用独立样本t/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40例病例资料纳入研究,ELBWI 10例、VLBWI 130例,非BPD组71例,BPD组69例。两组在胎龄、出生体重、产前足量激素保胎、Apgar评分≤3分、吸氧浓度>30%、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吸氧浓度>30%、机械通气是ELBWI和VLBWI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PD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输血、重度贫血、水肿、PNAC、EUGR、甲功异常发生率高(P<0.05)。结论ELBWI和VLBWI发生BPD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早产、产前予足量激素保胎、降低吸氧浓度、减少机械通气、预防重度窒息、积极的营养管理是预防BPD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直径球囊对建立未成年兔腹主动脉狭窄模型的影响
4
作者 耿化晓 计晓娟 +3 位作者 余更生 郭军 翟秀全 李军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球囊对建立未成年兔腹主动脉狭窄模型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建模组(n=20),建模组随机平均分为建模A、B、C、D组,分别采用直径2.5、3.0、3.5、4.0mm的球囊扩张损伤兔腹主动脉。术...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球囊对建立未成年兔腹主动脉狭窄模型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建模组(n=20),建模组随机平均分为建模A、B、C、D组,分别采用直径2.5、3.0、3.5、4.0mm的球囊扩张损伤兔腹主动脉。术后28天高频超声评价血管直径狭窄率,同时观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建模A、B、C组建模后28天超声测量直径狭窄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建模D组(P<0.05)。各建模组建模后28天新生内膜面积和内膜增生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建模A、B、C组球囊血管直径比例与内膜增生指数呈正相关(r2=0.784,P<0.001)。建模D组球囊血管直径比例最高,但新生内膜面积和内膜增生指数低于建模C组(P<0.05)。结论选用适当大小球囊,通过内膜损伤建立未成年兔腹主动脉狭窄模型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腹的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低频超声增强万古霉素对导管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影响的体内实验
5
作者 李军帅 余加林 +4 位作者 董莹 芦起 李禄全 耿化晓 李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RP62A生物被膜(biofi lm,BF)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表皮葡萄球菌导管感染模型,设空白对照组,单独低频超声组,单独万古霉素组,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组。涂板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RP62A生物被膜(biofi lm,BF)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表皮葡萄球菌导管感染模型,设空白对照组,单独低频超声组,单独万古霉素组,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组。涂板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计数法计算导管细菌数;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BF结构的改变;皮肤、心脏、肝脏及肾脏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组织的炎症反应。结果单独低频超声对BF内细菌无杀灭作用,单独万古霉素能比较有效地杀灭BF内细菌,较空白对照组CFU减小,P<0.01;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组效果更加明显。SEM显示低频超声对BF结构无影响;与各单独作用组相比,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能明显地破坏BF,使其结构变得更加疏松。皮肤病理组织切片显示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组,皮下隧道炎症明显减轻。结论低频超声联合万古霉素能更显著地清除导管表皮葡萄球菌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万古霉素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下载PDF
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干预兔髂动脉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可行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耿化晓 计晓娟 +3 位作者 余更生 郭军 杨汝铃 谢军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2±0.1)kg,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术后即刻给药组;D组:超声微泡介导...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2±0.1)kg,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术后即刻给药组;D组: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术后1周给药组;E组: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术后3周给药组。各治疗组连续干预7d。术后4周取损伤处髂动脉HE染色测量内中膜面积比和狭窄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内中膜面积比和狭窄率增大(P<0.01)。与B组相比,C组和D组内中膜面积比和狭窄率均显著减少(均P<0.05),C组下降最明显;E组内中膜面积比减少(P<0.05),管腔面积和狭窄率变化不大。结论:超声微泡介导川芎嗪可显著抑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血管狭窄,早期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川芎嗪 再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