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发生胆囊结石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保平 聂蓬 +8 位作者 马泽龙 张金铎 赵进玉 姜宁祖 张先卓 田亮 岳平 林延延 孟文勃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胃癌根治术中采用生理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胃切除范围分为近端胃切除(PG)组和远端胃切除(DG)组;以术后胆囊结石形成为终点事件,截...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胃癌根治术中采用生理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胃切除范围分为近端胃切除(PG)组和远端胃切除(DG)组;以术后胆囊结石形成为终点事件,截止随访日期为2022年12月;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事件发生率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PG组和DG组胆囊结石发生率差异;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两组基线资料后采用稳健估计法Cox回归分析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55例患者,DG组92例,PG组263例;随访期间共有91例(25.63%)患者术后发生胆囊结石;术后2年内共有77例患者发生胆囊结石,占全部胆囊结石患者的84.61%;术后2年PG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25.48%)高于DG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构建DG和PG组的平衡队列后对236例患者进行了评估,DG组84例,PG组152例。Cox回归分析显示近端胃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及辅助化疗是采用生理性吻合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是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术后2年内较高;近端胃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及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应该密切随访,避免症状性胆囊结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手术 胃切除术 胆囊结石 倾向性评分匹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微生物群特征分析
2
作者 郗家慧 房广娟 +3 位作者 马瑞霞 周瑞丽 聂蓬 白仲添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n)患者的胃液微生物群组成,寻找可能与CAGn发生相关的胃液微生物群。方法选取2020—2021年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非萎缩...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n)患者的胃液微生物群组成,寻找可能与CAGn发生相关的胃液微生物群。方法选取2020—2021年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n)患者21例,CAGn患者27例。收集胃液标本,使用16S rRNA三代全长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两组患者的胃液微生物群组成。结果CAGn组的平均年龄高于CNAGn组[(52.33±12.20)岁vs.(40.67±7.95)岁,P=0.0004]。两组患者微生物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无明显差异,微生物群整体组成较为相似。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了CNAGn组显著富集的11个属和CAGn组显著富集的2个属。结论本研究筛选出CAGn患者的差异性非幽门螺杆菌微生物,这些差异微生物可能为CAGn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液微生物群 16S rRNA三代全长测序
下载PDF
JBI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在胃癌患者术前营养干预方案构建中的应用
3
作者 付国萃 聂蓬 +1 位作者 吴芳 许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JBI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在胃癌患者术前营养干预方案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240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 目的探讨JBI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在胃癌患者术前营养干预方案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240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JBI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干预。比较2组的营养摄入情况、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行营养干预第3天的营养摄入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营养缺乏发生率和不耐受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7 d后,2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而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经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前营养干预期间实施JBI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干预,可有效提高其营养水平,改善其营养摄入情况,缩短其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营养干预 JBI循证护理实践理念 肠内营养摄入 营养水平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辛亮 卢林芝 +8 位作者 张志镒 聂蓬 吴正奇 秦天燕 李世华 边玉龙 张永强 朱筱兰 杨晓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的临床安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ESD术后病理,比...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的临床安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ESD术后病理,比较黏膜内癌组(M)与浅层黏膜下癌组(浸润深度≤500μm,SM1)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预后,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SD术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结果:276例患者中,M组247例,SM1组29例。M组与SM1组在病变大小、病变部位、术后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治愈性切除率远高于SM1组(94.74%vs 65.52%,χ^(2)=29.007,P<0.05);M组与SM1组3年生存率(96.21%vs 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0,P=0.46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72);有溃疡和浸润深度SM1是影响ESD术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结论: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浸润深度SM1层的治愈性切除率低于局限于M层,但3年的生存率两组无差异;溃疡、浸润深度达SM1层是影响患者ESD术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IL-4、IFN-γ、TNF-α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凤梅 李玲 +5 位作者 刘永琦 伍志伟 任春贞 卢志伟 苏韫 聂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探讨其与GC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探讨其与GC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50例GC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4、IFN-γ、TNF-α水平并比较,同时获取GC患者的病理诊断资料,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IL-4、IFN-γ、TNF-α三者水平与G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GC患者IL-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57.62 vs42.63,P<0.05),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315.08 vs 34.21,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患者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14.95 vs 24.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L-4与GC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571,P<0.05),IFN-γ与GC的浸润深度(r=-0.671,P<0.05)、淋巴结转移数量呈负相关(r=-0.526,P<0.05),TNF-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816,P<0.05),三者与其他病理指标无相关(P>0.05).结论GC患者存在IL-4、IFN-γ、TNF-α表达紊乱,且三者变化与病理学特征密切有关,参与GC的发生、发展,对预测GC生物学行为及制定治疗策略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因子类 病理特征
下载PDF
60例贲门癌经胸根治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聂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635-1636,共2页
目的:总结开胸术式对贲门癌患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60例贲门癌患者经左胸手术,另45例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住院时间,术中脾脏损伤,呼吸道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癌残留情况。结果:开胸组和经腹组切除率为96.6... 目的:总结开胸术式对贲门癌患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60例贲门癌患者经左胸手术,另45例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住院时间,术中脾脏损伤,呼吸道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癌残留情况。结果:开胸组和经腹组切除率为96.67%,91.11%;住院时间为16.18±3.20d,15.23±3.02d;术中脾脏损伤为3.33%,8.89%;呼吸道并发症为5.0%,4.4 4%;吻合口瘘为0%,2.22%;吻合口狭窄为1.67%,8.89%;上切缘癌残留为1.67%,8.89%。切除率、住院时间、呼吸道并发症、吻合口瘘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开胸组脾损伤,吻合口狭窄,上切缘癌残留显著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经胸贲门癌切除明显优于经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手术 并发症 术式
下载PDF
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在早期贲门癌术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聂蓬 马海涛 +1 位作者 王吉红 苏发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早期贲门癌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55例)和对照组(食管胃后壁吻合联合唇式包埋)...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早期贲门癌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55例)和对照组(食管胃后壁吻合联合唇式包埋)(50例),术后随访6 mo,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两组均达到临床治愈.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00 min±6.03 min vs 149.00min±7.02 min,16.15 d±3.13 d vs 15.27 d±3.06 d,P>0.05);观察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0/55)vs 56.0%(28/50)、1.8%(1/55)vs 22.0%(11/50)](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消化道重建 食管胃前壁吻合 幽门成形
下载PDF
腹腔镜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聂蓬 卢林芝 《甘肃医药》 2015年第10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GIST)的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5年1月经胃镜、超声内镜诊断为胃固有肌层GIST患者21例,13例采用内镜辅助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8例采用腹腔镜辅助内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21例双镜联合胃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GIST)的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5年1月经胃镜、超声内镜诊断为胃固有肌层GIST患者21例,13例采用内镜辅助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8例采用腹腔镜辅助内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21例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6.54±12.35)min;平均住院时间(7±2.3)d;术后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胃间质瘤20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根据NIH危险分层,极低危18例、低危3例。结论:腹腔镜和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技术是微创、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聂蓬 苏发德 《甘肃医药》 2016年第9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的患者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治愈患者20例(90.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7....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的患者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治愈患者20例(90.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7.3±4.6)d,死亡2例(9.1%),其中,1例患者对症治疗后,合并胸腔大出血死亡,另外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家属自动放弃治疗后自动出院,回家后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提高手术技巧,术后加强管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吻合口瘘
下载PDF
胃同时性三重癌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蓬 王吉红 《甘肃医药》 2016年第2期160-160,F0003,共2页
重复癌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首诊医师常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习惯用单一肿瘤来解释病情,往往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的发生。我院于2015年9月收治临床少见的胃同时性三重癌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同时性 三重癌 胃癌
下载PDF
5-Fu软膏加放射治疗皮肤癌3例报告
11
作者 聂蓬 卢林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5-Fu软膏 放射治疗 皮肤癌 外阴皮肤鳞状细胞癌 副反应 钴60
下载PDF
IL-17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免疫调控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春波 苏韫 +4 位作者 龚红霞 薛轩 李婷婷 牛世伟 聂蓬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7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胃癌患者30例及同一时间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30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IL-17、IL-6和IL-8的表达;用HE染色法观察...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胃癌患者30例及同一时间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30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IL-17、IL-6和IL-8的表达;用HE染色法观察胃癌患者胃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离癌组织的胃组织中IL-17、NF-κB p65、IKK-β和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离癌组织的胃组织IL-17、NF-κBp65、pNF-κB p65、IKK-β和IL-6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7、IL-6和IL-8与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P<0.05);IL-17、NF-κB p65、IKK-β和IL-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癌旁组织(P<0.05)。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IL-17、NF-κB p65、pNF-κB p65、IKK-β和IL-6表达增加(P<0.05);癌旁组织中pNF-κB p65、IKK-β和IL-6表达增加(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IL-17、NF-κB p65、pNF-κB p65、IKK-β和IL-6表达增加(P<0.05)。结论IL-17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刺激IL-6参与胃癌的免疫调控以及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为胃癌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IL-17可能作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IL-17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军贤 张兴文 +3 位作者 马兰英 刘国伟 聂蓬 李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探讨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优缺点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食管、贲门癌根治术中使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的202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全部用吻合器进行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 目的:探讨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优缺点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食管、贲门癌根治术中使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的202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全部用吻合器进行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出血2例,胸腔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4例。结论: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可完成消化道重建中各种端-端、端-侧吻合。具有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手术速度快;手术时间缩短;术中组织损伤及污染轻微;吻合安全;吻合口光滑;吻合成功率高;能完成手法缝合非常困难的吻合等特点。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的技术要点包括食管、胃壁的完整切割;吻合器的旋钮松紧适度;切除的胃圈面积足够大等。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相对低,耗时少、创伤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使用不当,仍能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消化道吻合器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IL-1的升高和癌组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7
14
作者 牛世伟 苏韫 +4 位作者 龚红霞 李婷婷 曾元丁 张晗 聂蓬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升高及癌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在胃癌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胃癌手术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样本血清中IL-1和IL-10的含量...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升高及癌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在胃癌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胃癌手术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样本血清中IL-1和IL-10的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织中Bcl-2、Bax及JAK2、STAT3、pJAK2、pSTAT3、Bcl-2和Bax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中JAK2、STAT3、Bcl-2和Bax基因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血清中IL-1含量上升,而IL-10含量下降(P<0.05);Bcl-2在癌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癌旁组,而Bax含量相反(P<0.05)。与对照组相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JAK2、STAT3、pJAK2、pSTAT3和Bcl-2蛋白含量增加,而Bax含量减少(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JAK2、STAT3、pJAK2、pSTAT3和Bcl-2蛋白含量增加,而Bax含量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JAK2、STAT3和Bcl-2 mRNA含量增加,而Bax mRNA含量减少(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JAK2、STAT3和Bcl-2 mRNA含量增加,而Bax mRNA含量减少(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的异常升高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JAK2/STAT3信号通路 IL-1 IL-10
下载PDF
膈肌T形切口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聂蓬 鲁文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3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膈肌T形切口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同期随机分组,对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45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采用膈肌T形切口手术后与40例同病种患者采用传统膈肌纵形切口手术治疗后(2013年12月—2015年8月)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膈肌T形切口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同期随机分组,对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45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采用膈肌T形切口手术后与40例同病种患者采用传统膈肌纵形切口手术治疗后(2013年12月—2015年8月)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资料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胸液量、术后吸氧时间、肺不张、肺部感染及胸胃排空障碍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T形切口组(185±19.38)min,纵行切口组(179±17.15)min;清扫淋巴结数目:T形切口组(11.8±2.2)个,纵行切口组(14.1±2.3)个;术后住院时间:T形切口组(15±3.1)d,纵行切口组(16±2.6)d;胸液量:T形切口组(452±36.8)ml,纵行切口组(706±41.5)ml;术后吸氧时间:T形切口组(26±2.38)h,纵行切口组(49±4.38)h;肺部并发症:T形切口组4.4%,纵行切口组22.5%;胸胃排空障碍:T形切口组2.2%,纵行切口组10.0%。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胸胃排空障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形切口组术后住院时间、胸液量、术后吸氧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等显著低于纵行切口组(P<0.05)。结论膈肌T形切口术式保留了完整的食管裂孔结构,避免切断膈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几乎保留了膈肌的完整性,降低了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膈肌 T形切口 手术
下载PDF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边玉龙 卢林芝 +3 位作者 聂蓬 张志镒 吴正奇 秦天燕 《癌症进展》 2021年第6期563-566,574,共5页
目的分析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为本市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市2015年肿瘤登记中心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恶性肿瘤的粗发病/死亡率、累计发病/死亡率,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 目的分析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为本市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市2015年肿瘤登记中心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恶性肿瘤的粗发病/死亡率、累计发病/死亡率,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恶性肿瘤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46.51/10万(男性418.90/10万,女性269.72/10万),中标率为268.07/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16.03/10万(男性285.38/10万,女性142.45/10万),中标率为174.22/10万,男性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上消化系统肿瘤、肺癌、肝癌占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前3位。结论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仍是武威市癌症防治的重点肿瘤类型,在肿瘤防控工作中,应重点加强中老年高危人群的恶性肿瘤防治知识及认知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改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从影响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着手,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针灸治疗术后胃轻瘫的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超 聂蓬 +2 位作者 王吉红 苏灵林 王凤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外科手术后胃轻瘫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VIP),筛选多个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外科手术后胃轻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外科手术后胃轻瘫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VIP),筛选多个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外科手术后胃轻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截至2016年12月。通过筛选文献,从中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合计治疗组371例,对照组351例。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如下,联合针灸组术后胃轻瘫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6.91,95%CI(3.35,14.26),Z=5.23,P<0.000 01],两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8.83,95%CI(-17.11,-0.55),P <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术后胃轻瘫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评分较低,仍需通过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辅助 治疗 术后胃轻瘫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下载PDF
武威市胃癌遗传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米登海 罗好曾 +3 位作者 聂蓬 李进学 李玉国 周巧珍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 :探讨武威市胃癌的遗传因素。方法 :应用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移居新疆奇台县的武威籍居民的胃癌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根据胃癌死亡登记资料采用Poisson(泊松 )分布模型拟合 ,并用频数分布拟合优度的 χ2 检验进行验证。胃癌家族... 目的 :探讨武威市胃癌的遗传因素。方法 :应用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移居新疆奇台县的武威籍居民的胃癌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根据胃癌死亡登记资料采用Poisson(泊松 )分布模型拟合 ,并用频数分布拟合优度的 χ2 检验进行验证。胃癌家族史调查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 ,对有家族史的胃癌分布用二项分布 (p +q) n 模型拟合。胃癌的分离比、遗传度分别采用Li Mantel Cart法与Falconer回归法估算。结果 :移民胃癌一代及后裔均较祖籍武威同期的死亡率 ( 5 7 61/10万 )为低 ,但高于定居地奇台县同期死亡率 ( 2 3 67/10万 )的水平。胃癌在以村为单位和家族中呈现地区和家族聚集性 ,P <0 0 1。胃癌的分离比为 0 0 774,显著<0 2 5。胃癌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 2 2 91% ,二级亲属遗传度为 2 0 0 7%。结论 :武威市胃癌发病存在遗传易感性 ,遗传所起的作用占 1/4~ 1/5 ,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流行病学 移民(移出和移入)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多基因遗传
下载PDF
武威市胃癌家族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好曾 米登海 +1 位作者 聂蓬 李进学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2期1239-1240,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家族聚集现象。方法 :用二项分布 (p +q)n数学模型拟合 ,用 χ2 进行配合适度检验。结果 :武威市 4 4个家族中的胃癌分布超过了二项分布的概率范围 (χ2 =15 81,P <0 0 0 5 )。结论
关键词 胃肿瘤 流行病学 家庭聚集性 二项分布 甘肃
下载PDF
武威市胃癌遗传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米登海 罗好曾 +2 位作者 李进学 聂蓬 李玉国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探讨武威市胃癌的遗传方式。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武威市 2 5 1个胃癌家系进行调查。采用Li Mantel Gart法、Falconer回归法分别计算分离比及遗传度。结果 武威市胃癌家系的分离比为 0 .0 774 ,Ⅰ、Ⅱ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 目的 探讨武威市胃癌的遗传方式。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武威市 2 5 1个胃癌家系进行调查。采用Li Mantel Gart法、Falconer回归法分别计算分离比及遗传度。结果 武威市胃癌家系的分离比为 0 .0 774 ,Ⅰ、Ⅱ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 2 2 .91%、2 0 .0 7%。结论 武威市胃癌的分离比远低于单基因遗传病的 0 .2 5 ,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胃癌呈现家庭聚集性的原因中 ,遗传易感性作用约占 1/5~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市 胃癌 遗传方式 调查 家族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