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掌柴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肖木珠 丁雨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727-1731,共5页
对鹅掌柴(ScheffleroctophyllaHarms.)花蜜腺的发育进行解剖结构观察。鹅掌柴花盘蜜腺位于下位子房上方环绕花柱基部。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心皮维管束与其相邻并发出一些伸入蜜腺基部的短分枝。蜜腺起源于心皮原基基部外侧的... 对鹅掌柴(ScheffleroctophyllaHarms.)花蜜腺的发育进行解剖结构观察。鹅掌柴花盘蜜腺位于下位子房上方环绕花柱基部。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心皮维管束与其相邻并发出一些伸入蜜腺基部的短分枝。蜜腺起源于心皮原基基部外侧的几层细胞。鹅掌柴花蜜腺为淀粉型蜜腺,淀粉粒为许多微小颗粒聚集成的复粒。原蜜汁由蜜腺基部维管束的筛管提供,达产蜜组织细胞和表皮细胞后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泌出的蜜汁一部分来自淀粉粒的降解,一部分来自泌蜜期输入的原蜜汁。表皮和产蜜组织细胞均具泌蜜功能。泌出的蜜汁大部分通过气孔排出,还有部分由角质层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柴 花蜜腺 发育解剖
下载PDF
败酱属植物药用和食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木珠 朱士农 张爱惠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3-86,104,共5页
对败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研究以及营养成分、人工栽培、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综述。败酱属植物主要含三萜类、环烯醚萜类、香豆素类、甾醇类、黄酮类化合物及挥发油,具有消炎、抗病毒、抗肿瘤、保肝利胆作用。同时营养成... 对败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研究以及营养成分、人工栽培、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综述。败酱属植物主要含三萜类、环烯醚萜类、香豆素类、甾醇类、黄酮类化合物及挥发油,具有消炎、抗病毒、抗肿瘤、保肝利胆作用。同时营养成分丰富,可作为保健野菜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野菜资源开发
下载PDF
红橘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木珠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红橘花蜜腺环状 ,绕于上位子房基部 ,属于花盘蜜腺 .花盘所有细胞构成蜜腺 .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束组成 .据组织发生及维管束来源推测 ,花盘蜜腺是雌雄蕊基部共同起源的 .在蜜腺组织的发育过程中 ,淀粉粒和液泡呈现有规律的变... 红橘花蜜腺环状 ,绕于上位子房基部 ,属于花盘蜜腺 .花盘所有细胞构成蜜腺 .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束组成 .据组织发生及维管束来源推测 ,花盘蜜腺是雌雄蕊基部共同起源的 .在蜜腺组织的发育过程中 ,淀粉粒和液泡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开花泌蜜前 ,淀粉粒急剧增大 ,通过泌蜜 ,淀粉粒由大变小 ,最后消失 .维管束伸入产蜜组织距表皮 7- 10层细胞处 .维管束末端只有韧皮部 .产蜜组织细胞 30 - 5 0层没有胞间隙 ,上方 14- 2 0层与下方细胞稍有不同 ,分泌表皮上气孔数量少且正常 .蜜汁可能由产蜜组织细胞通过由细胞壁组成的非共质体途径 ,也可能经共质体途径到达分泌表皮细胞外壁与角质层之间 .在内压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橘 花蜜腺 发育解剖
下载PDF
荔枝花蜜腺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木珠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荔枝花蜜腺呈盘状,位于子房和花萼之间的花托上。花盘蜜腺由表皮、产蜜组织、维管束组成。蜜腺的原始细胞由花托表面的 2~3 层细胞脱分化产生。成熟蜜腺产蜜组织细胞含有淀粉粒,为淀粉型蜜腺,表皮细胞内无淀粉粒。产蜜组织出现分化:PAS... 荔枝花蜜腺呈盘状,位于子房和花萼之间的花托上。花盘蜜腺由表皮、产蜜组织、维管束组成。蜜腺的原始细胞由花托表面的 2~3 层细胞脱分化产生。成熟蜜腺产蜜组织细胞含有淀粉粒,为淀粉型蜜腺,表皮细胞内无淀粉粒。产蜜组织出现分化:PAS 反应颜色深的细胞成网状分布,与表皮下方的 1~2 层细胞相连,构成蜜汁的运输通道;颜色浅的细胞分布于网眼处。蜜腺表皮上的角质层波状皱折,有泌蜜孔。表皮毛主要起保护作用,大部分蜜汁通过泌蜜孔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花蜜腺 发育 解剖
下载PDF
鹅掌柴生物学特征和开花泌蜜习性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木珠 《养蜂科技》 2002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鹅掌柴 生物学特征 开花泌蜜习性
下载PDF
简论生态植被建设与苗木生产发展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木珠 《绿色科技》 2010年第3期44-46,共3页
简述了我国生态植被建设和苗木生产的概况,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植被建设应用的树种单一、乡土树种少,苗木生产存在结构性过剩。只有林业和园林管理部门组织搞好绿化树种规划,设计施工部门和苗木生产企业积极配合,共同遵循植被建设... 简述了我国生态植被建设和苗木生产的概况,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植被建设应用的树种单一、乡土树种少,苗木生产存在结构性过剩。只有林业和园林管理部门组织搞好绿化树种规划,设计施工部门和苗木生产企业积极配合,共同遵循植被建设和保护的私学原则,苗木生产才能真正为生态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过剩 生物多样性 乡土树种 树种规划
下载PDF
龙眼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木珠 《南京农专学报》 2003年第1期36-40,共5页
龙眼花蜜腺肥厚碟状,着生于雄蕊和花瓣之间的花筒上。蜜腺的原始细胞由花筒内表面的2~3层细胞脱分化产生。花盘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速组成。泌蜜之前,产蜜组织、分泌表皮内无淀粉粒。产蜜组织分化,PAS反应颜色深的细胞成网... 龙眼花蜜腺肥厚碟状,着生于雄蕊和花瓣之间的花筒上。蜜腺的原始细胞由花筒内表面的2~3层细胞脱分化产生。花盘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维管速组成。泌蜜之前,产蜜组织、分泌表皮内无淀粉粒。产蜜组织分化,PAS反应颜色深的细胞成网状分布,第一、二次泌蜜末期细胞内出现淀粉粒,它们构成向表皮的蜜汁通道。原蜜汁由维管束的筛管提供,通过共质体途径到达蜜汁通道,在细胞内积累加工后泌出,由胞间隙、细胞壁运至表皮内方由表皮毛排出,部分蜜汁通过表皮细胞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花蜜腺 发育解剖 蜜源植物
下载PDF
杂交狗牙根不同品种(系)叶片解剖结构及耐磨性研究
8
作者 肖木珠 刘建秀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以7个杂交狗牙根品种(系)的叶片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均具禾本科C4植物叶片典型结构,其独特处是:中脉结构与平行脉相似;中脉维管束、平行脉大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内侧韧皮部外有一层纤维细胞;泡状细胞外壁很少角化。综合比较7... 以7个杂交狗牙根品种(系)的叶片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均具禾本科C4植物叶片典型结构,其独特处是:中脉结构与平行脉相似;中脉维管束、平行脉大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内侧韧皮部外有一层纤维细胞;泡状细胞外壁很少角化。综合比较7个品种(系)叶片的角质层厚度、机械组织含量、维管束排列密度,得出叶片耐磨性综合指数,可作为耐践踏性的指标之一。此指数最高的品种是“Tif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狗牙根 叶片 解剖结构 耐磨性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4
9
作者 崔群香 侯喜林 +1 位作者 肖木珠 赵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04-1808,共5页
采用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终变期二价体多为棒状和环状。后期Ⅰ出现少量染色体落后现象,中期Ⅱ纺锤体排列方式有... 采用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终变期二价体多为棒状和环状。后期Ⅰ出现少量染色体落后现象,中期Ⅱ纺锤体排列方式有垂直型、平行型和八字型,四分体排列方式有十字交叉型、左右对称型和四面体型。终变期、中期Ⅰ和中期Ⅱ是染色体数目鉴定的最佳时期。(2)1.5~2.49 mm长的花蕾中花粉处于单核早期至中期,2.5~3.0 mm长的花蕾中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至2核早期。花蕾长2.0~3.0 mm可作为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野蒜的植物学特征及其驯化栽培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士农 张爱慧 肖木珠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3-155,共3页
观察了野蒜的植物学特征、生活史以及不同驯化栽培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一年生野蒜大棚栽培条件下其生物学产量最高,但鳞茎较小;二年生野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鳞茎发育最好,生物学产量较高。人工栽培较野生状态下可明显提高野蒜的... 观察了野蒜的植物学特征、生活史以及不同驯化栽培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一年生野蒜大棚栽培条件下其生物学产量最高,但鳞茎较小;二年生野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鳞茎发育最好,生物学产量较高。人工栽培较野生状态下可明显提高野蒜的生物学产量,但对鳞茎发育的影响不同,可根据采收器官的需要,运用合理的驯化栽培技术提高野蒜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蒜 驯化栽培 野生蔬菜 鳞茎
下载PDF
南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群香 刘卫东 +1 位作者 王倩 肖木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3941-3944,共4页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 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红桤木光合与蒸腾速率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梅 曹鹏 +2 位作者 邓涛 肖木珠 方炎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4-20,共7页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0月10日和11月20日呈单峰型,而6月11日和8月9日呈双峰型...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0月10日和11月20日呈单峰型,而6月11日和8月9日呈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密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桤木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象因子
下载PDF
Pollen Mother Cell Miosis and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of Pumpkin
13
作者 崔群香 刘卫东 +1 位作者 王倩 肖木珠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3期547-550,共4页
[Objective] Pollen mother cell miosis and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of pumpkin we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some cytological basis for pumpkin anther or microspore culture. [Method] Ehrlich's hematoxyli... [Objective] Pollen mother cell miosis and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of pumpkin we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some cytological basis for pumpkin anther or microspore culture. [Method] Ehrlich's hematoxylin staining-methyl salicylate clearing technique was used for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variation of cell structure and chromosomal behavior during pollen mother cell miosis and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of ‘Tianhong' pumpkin. [Result] The meiosis in pollen moth- er cells of pumpkin was simultaneous cytokinesis. In the process of nuclear division, nuclear membrane and nucleolus of pumpkin pollen mother cells gradually disappeared in the metaphase I and reappeared in telophase I , phragmoplast formed between the two generated crescent-shaped nuclei without cell wall, the phragmoplast gradually disappeared in the metaphase II and reappeared in telophase II. Phragmoplast spread outward from the center of spindle during the second division was connected with that formed on the central interface of two nuclei during the first division, cell wall of microspores generated from periphery to center. Most of the tetrads contained four sub-cells while a few contained extra small cells. During the period of uniuclete microspore at periphery, the single nucleolus split into 2-3 or more small nucleoli, mature pollen grain was two-celled. Mononucleate pollen cells were mostly appeared in the flower buds with length of 1.0-2.0 cm,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collect materials for anther or microspore culture.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of the cytogenetics of pumpk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KIN Pollen mother cells MEIOSIS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