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百年发展历程
1
作者 阮映东 魏鹏娟 胡建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棠等杰出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姜立夫长期引领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出了陆启铿、叶叔华、黄华华等杰出校友。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众多前沿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在国家教学名师邓东皋的带领下通过引进和培养大力充实师资队伍,为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基础数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目前形成了包括数学基地班、拔尖人才计划2.0、强基计划、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内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山大学数学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喜人成绩,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四大国际顶尖基础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学科建设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主编寄语
2
作者 胡建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世纪赓续,山高水长。1924年,中山先生亲手创立中山大学。在隆重迎接百年校庆之际,创刊于1955年的《中山大学学报》也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值此双庆连壁,我们特别策划推出2期校庆与刊庆特刊。2期特刊分设生态学、生物数学、智能通信、水... 世纪赓续,山高水长。1924年,中山先生亲手创立中山大学。在隆重迎接百年校庆之际,创刊于1955年的《中山大学学报》也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值此双庆连壁,我们特别策划推出2期校庆与刊庆特刊。2期特刊分设生态学、生物数学、智能通信、水生经济动物繁殖与育种学、城市绿色空间与社会福祉、高超声速飞行、学术撷英7个专栏,共邀约论文40篇。特设中山大学百年学科发展史、科技期刊发展史2个专栏,邀请专家撰写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5个学科百年发展史,中山大学科技期刊发展历史,以及本刊70年办刊回顾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学报 百年校庆 学科发展史 生物数学 城市绿色空间 智能通信 科技期刊发展 中山先生
下载PDF
主编寄语
3
作者 胡建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世纪赓续,山高水长。1924年,中山先生亲手创立中山大学。在隆重迎接百年校庆之际,创刊于1955年的《中山大学学报》也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值此双庆连壁,我们特别策划推出2期校庆与刊庆特刊。2期特刊分设生态学、生物数学、智能通信、水... 世纪赓续,山高水长。1924年,中山先生亲手创立中山大学。在隆重迎接百年校庆之际,创刊于1955年的《中山大学学报》也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值此双庆连壁,我们特别策划推出2期校庆与刊庆特刊。2期特刊分设生态学、生物数学、智能通信、水生经济动物繁殖与育种学、城市绿色空间与社会福祉、高超声速飞行、学术撷英7个专栏,共邀约论文40篇。特设中山大学百年学科发展史、科技期刊发展史2个专栏,邀请专家撰写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5个学科百年发展史,中山大学科技期刊发展历史,以及本刊70年办刊回顾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学报 百年校庆 学科发展史 生物数学 城市绿色空间 智能通信 科技期刊发展 中山先生
下载PDF
500kV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胡建勋 刘凯 +2 位作者 刘庭 肖宾 吴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9,共5页
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开展以及紧凑型输电技术的应用,高海拔紧凑型线路在中国不断出现。为了保证这些线路带电作业能安全进行,需要对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进行研究。笔者针对500kV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行... 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开展以及紧凑型输电技术的应用,高海拔紧凑型线路在中国不断出现。为了保证这些线路带电作业能安全进行,需要对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进行研究。笔者针对500kV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对海拔为2000~3000m的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与组合间隙进行了危险率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德宏高海拔紧凑性输电线路直线塔边相、中相和下相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满足安全性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在500kV紧凑型高海拔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与带电作业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高海拔 紧凑型
下载PDF
甘薯块根主要品质分析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胡建勋 刘小平 王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1期11-12,84,共3页
测定了3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薯干率、淀粉率(以鲜重计)、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均以干重计)等5个品质成分含量。薯干率平均值为32.22%,淀粉率平均值为21.69%,两成分含量超过平均数极显著的品种都有11个。它们... 测定了3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薯干率、淀粉率(以鲜重计)、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均以干重计)等5个品质成分含量。薯干率平均值为32.22%,淀粉率平均值为21.69%,两成分含量超过平均数极显著的品种都有11个。它们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44)。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689%,氨基酸含量平均值3.48%,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超过平均值极显著值的品种分别有6个和8个。蛋白质与氨基酸之间显著正相关(r=0.3560)。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为4.59%,超过平均值极显著值的品种有6个。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呈显著负相关(r=-0.3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质 淀粉 蛋白质 性状相关
下载PDF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低压综合智能保护器的研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建勋 李开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532-2533,共2页
介绍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新型的低压智能综合保护装置。该装置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核心控制芯片,能够实时测量电网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电网频率、剩余电流以及变压器温度等信息。装置还具有防止触电事故、变压器过流过... 介绍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新型的低压智能综合保护装置。该装置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核心控制芯片,能够实时测量电网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电网频率、剩余电流以及变压器温度等信息。装置还具有防止触电事故、变压器过流过热保护、负荷控制和GSM通讯的功能。能够同时保证用电安全与供电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430单片机 保护装置 多功能的
下载PDF
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皖薯3号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7
作者 胡建勋 王钰 +3 位作者 刘小平 王本超 汪强 杨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4期318-319,321,共3页
皖薯3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良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据多年试验结果,夏薯平均单位面积产鲜薯、薯干和淀粉,依次比徐薯18增产10.56%、11.34%和11.85%。鲜薯烘干率29.6%、淀粉率20.2... 皖薯3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良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据多年试验结果,夏薯平均单位面积产鲜薯、薯干和淀粉,依次比徐薯18增产10.56%、11.34%和11.85%。鲜薯烘干率29.6%、淀粉率20.2%,比徐薯18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块根内涵品质以干基平均值计算,含蛋白质3.93%、淀粉77.35%、总糖5.27%,比徐薯18依次增加0.22、4.25、0.95个百分点。皖薯3号高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耐旱耐涝性较强。大、中薯率80.9%,熟食味优良。积极推广皖薯3号对持续提高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耐旱耐涝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 被引量:36
8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3 位作者 刘凯 刘庭 胡建勋 肖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53-2058,共6页
为了验证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并为1000kV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实践经验,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试验线段上进行了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试验对1000kV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绝缘工具最... 为了验证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并为1000kV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实践经验,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试验线段上进行了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试验对1000kV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安全防护、电位转移等技术要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交流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绝缘工具有效绝缘长度 安全防护 屏蔽服 电位转移
下载PDF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欧相林 邓鹤鸣 +3 位作者 王力农 胡建勋 柯睿 刘毅彬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60,共6页
针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作业环境复杂等安全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东莞某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建立了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素质、作业机具与防护、安全作业综合管理、现场管理等配电作... 针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作业环境复杂等安全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东莞某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建立了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素质、作业机具与防护、安全作业综合管理、现场管理等配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分析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因素,确定了该镇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等级。根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计算结果,该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处于较好的状态,该法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 层次分析法 安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安全管理 安全等级
下载PDF
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王力农 胡毅 +5 位作者 邵瑰玮 刘凯 郑传广 徐莹 胡建勋 刘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82,共5页
为确定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分析了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操作过电压水平及概率密度,介绍了带电作业危险率计算过程和修正方法,结合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进行了各种工况位置的安全距离的试验研... 为确定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分析了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操作过电压水平及概率密度,介绍了带电作业危险率计算过程和修正方法,结合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进行了各种工况位置的安全距离的试验研究,得出1000kV输电线路直线塔边相、中相、耐张串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通过危险率计算分析确定了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研究结果可为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输电线路 特高压 带电作业 操作过电压 危险率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 被引量:45
11
作者 胡毅 胡建勋 +3 位作者 刘凯 刘庭 肖宾 吴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对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在各典型作业位置的体表场强进行了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特征,归纳了体表场强的变化情况,发现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值明显小于特高压交流线... 在对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在各典型作业位置的体表场强进行了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特征,归纳了体表场强的变化情况,发现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值明显小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并对其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研制的特高压交直流带电作业用屏蔽服防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特高压交流线路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交流场强为2~10 kV/m;在特高压直流线路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的直流合成场强为0.7~2.3 kV/m,均符合国家标准"<15 kV/m"的规定,满足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最后根据带电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及安全防护用具的研究结果,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 带电作业 人员体表场强 屏蔽服 现场测量 安全防护措施
下载PDF
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5 位作者 刘凯 邵瑰玮 徐莹 郑传广 刘庭 胡建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77,共4页
为确保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进行了安全防护研究。根据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空间场强大的特点,研制了1000kV带电作业屏蔽服,并按照标准对屏蔽服的衣料和成品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线路实际,进行了... 为确保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进行了安全防护研究。根据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空间场强大的特点,研制了1000kV带电作业屏蔽服,并按照标准对屏蔽服的衣料和成品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线路实际,进行了登塔过程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和等电位时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及流经人体电流的测量,并进行了进入等电位拉弧试验和脉冲电流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屏蔽服满足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全套屏蔽服,进出等电位时应使用电位转移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 特高压 带电作业 安全防护 屏蔽服
下载PDF
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被引量:40
13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3 位作者 邵瑰玮 刘凯 刘庭 胡建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6-10,共5页
由于紧凑型线路塔头尺寸紧凑,相间和相对地距离较小,对带电作业间距、组合间隙及作业人员进出高电位路径带来了较大的限制。为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对影响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间距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试验提出了针对不同... 由于紧凑型线路塔头尺寸紧凑,相间和相对地距离较小,对带电作业间距、组合间隙及作业人员进出高电位路径带来了较大的限制。为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对影响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间距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试验提出了针对不同过电压水平的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绝缘工具最小有效长度和最小组合间隙;分析了保护间隙的原理及设计原则,提出了500kV紧凑型线路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及安全措施,并通过试验得出了相关技术参数。结合现场实际,提出对于进出等电位的带电作业,过电压幅值大于1.80pu且作业人员从塔身进出等电位时,应采用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保护间隙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高电压技术
下载PDF
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6 位作者 刘凯 刘庭 胡建勋 肖宾 郑传广 徐莹 邵瑰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3-378,共6页
为了确定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及作业方式等技术要求,结合兰州东—平凉—乾县工程的情况,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作业间隙放电特性曲线,以及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时停电回路... 为了确定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及作业方式等技术要求,结合兰州东—平凉—乾县工程的情况,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作业间隙放电特性曲线,以及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时停电回路上的感应电压和流过接地线的电流。根据计算及试验结果,提出了在海拔0~1000m、1000~2000m、2000~2800m高度下,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等电位和地电位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进入等电位时的最小组合间隙;提出了一回带电一回停电在停电回路上作业时,应根据停电回路两端接地的情况,采用等电位方式或地电位方式。该研究结果为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kV 同塔双回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在停电回路作业
下载PDF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的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胡毅 刘凯 +2 位作者 胡建勋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57-2361,共5页
为保证±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首先通过分析、比较以及试验研究,得出安全防护用具应满足:屏蔽服内场强≤15kV/m,人体裸露部位局部最大场强≤240kV/m;屏蔽服内流经人体电流≤50μA;屏蔽服载流容量满足电位转移的... 为保证±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首先通过分析、比较以及试验研究,得出安全防护用具应满足:屏蔽服内场强≤15kV/m,人体裸露部位局部最大场强≤240kV/m;屏蔽服内流经人体电流≤50μA;屏蔽服载流容量满足电位转移的要求。然后据此研制了专用屏蔽服,并依据标准对屏蔽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交流屏蔽效率为69.44dB,直流屏蔽效率≥57dB,满足电场防护要求;可阻挡>99.8%的离子电流,满足电流防护要求;脉冲电流作用下无可察觉温升,满足电位转移要求。结合在实际线路中的应用表明,该屏蔽服可满足±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直流 带电作业 安全防护 离子电流 合成场 屏蔽服
下载PDF
10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胡毅 刘凯 +6 位作者 王力农 邵瑰玮 刘庭 胡建勋 肖宾 郑传广 徐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68-2673,共6页
为配合1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建设,提高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合华东淮南-上海1000 kV输变电工程塔型、导线布置、人在塔上的作业位置等实际情况,对其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研究。在1:1的模拟杆塔上进行了带电作业典型... 为配合1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建设,提高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合华东淮南-上海1000 kV输变电工程塔型、导线布置、人在塔上的作业位置等实际情况,对其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研究。在1:1的模拟杆塔上进行了带电作业典型位置的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试验;同时,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线路杆塔空间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在真型塔上对带电作业人员处于地电位和等电位时人体的体表场强进行了测量。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得到了在各种典型作业位置进行带电作业时的最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总结了电场的分布特点并制定了相应防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是安全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kV 同塔双回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安全防护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带电作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胡毅 肖宾 +4 位作者 刘凯 胡建勋 刘庭 刘艳 吴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8-321,共4页
为配合三沪±5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改造工程,根据带电作业技术特点,结合该线路塔型、导线布置以及作业人员在塔上的作业位置等实际情况,开展了1:1模型的带电作业的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500 kV同塔双回直流线... 为配合三沪±5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改造工程,根据带电作业技术特点,结合该线路塔型、导线布置以及作业人员在塔上的作业位置等实际情况,开展了1:1模型的带电作业的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500 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为线路塔头间隙尺寸设计和线路带电作业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 带电作业 直流 同塔双回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下载PDF
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5 位作者 邵瑰玮 刘凯 郑传广 徐莹 胡建勋 刘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3,共6页
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了交流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在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电压水平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过电压倍数下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确定了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研制出... 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了交流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在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电压水平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过电压倍数下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确定了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研制出了能满足1000kV带电作业安全性要求的屏蔽服装;进行了安全防护试验;提出了不同作业方式时的人体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1000kV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和带电作业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绝缘工具 安全防护 屏蔽服
下载PDF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与识别 被引量:21
19
作者 彭勇 王志新 +5 位作者 陈军 刘凯 胡建勋 吴田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6-410,共5页
雷击故障是输电线路的主要故障,准确定位雷击故障并识别雷击故障能有效提高和改进输电线路的雷击可靠性水平。针对国内现有雷电故障指示装置不能有效识别雷击性质的不足,研究了雷击闪络后的电流信号特征及输电线路发生反击和绕击时的电... 雷击故障是输电线路的主要故障,准确定位雷击故障并识别雷击故障能有效提高和改进输电线路的雷击可靠性水平。针对国内现有雷电故障指示装置不能有效识别雷击性质的不足,研究了雷击闪络后的电流信号特征及输电线路发生反击和绕击时的电位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雷击故障定位与识别方法,同时开发出了输电线路雷电故障指示装置。仿真试验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雷击闪络后的电流信号与输电线路发生绕击和反击时的电压信号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进行雷击故障的定位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击 故障定位 故障识别 绕击 反击 工频续流
下载PDF
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试验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肖宾 王力农 +4 位作者 刘凯 刘庭 胡建勋 蔡剑峰 苏战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63-2868,共6页
为给线路带电作业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其他线路带电作业提供参考,提高我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水平,结合西北电网"安西-酒泉-金昌-永登"工程实际,通过1:1模拟塔窗试验,确定了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不同海... 为给线路带电作业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其他线路带电作业提供参考,提高我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水平,结合西北电网"安西-酒泉-金昌-永登"工程实际,通过1:1模拟塔窗试验,确定了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不同海拔高度下各种典型作业位置的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并进行了一回带电一回停电在停电回路作业方式及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研究。研究成果论证了750 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线路塔头间隙尺寸设计和带电作业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kV 带电作业 同塔双回紧凑型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保护间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