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新康 王倩 +1 位作者 马青 杜雪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60,共9页
提出了在地壳形变研究中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的概念,并用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给出在该基准条件下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这一速度场解释了多种类型的地壳运动现象和地形地貌现象。研究表明:中... 提出了在地壳形变研究中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的概念,并用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给出在该基准条件下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这一速度场解释了多种类型的地壳运动现象和地形地貌现象。研究表明:中国东部的地壳运动存在着一个大的左旋运动态势,其范围覆盖近一半的中国陆地面积,影响着中国整个东部和周边区域的地壳运动,中国东部现今的海岸线形态可能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种地壳运动,而且中国海岸线的“S”形曲线将会随着地壳运动变得更加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serand条件 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 GPS 地壳形变 中国东部地壳左旋运动
下载PDF
在GPS伪距观测值中发现径速偏差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新康 李延兴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1期43-50,共8页
在 GPS伪距观测值中 ,发现存在着随测站和卫星距离变化而产生的系统偏差。经过严密、系统的计算 ,证明它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主要部分和径向速度呈线性关系 ,在卫星向测站运动时伪距值偏大 ,在卫星背向测站运动时伪距值偏小 ... 在 GPS伪距观测值中 ,发现存在着随测站和卫星距离变化而产生的系统偏差。经过严密、系统的计算 ,证明它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主要部分和径向速度呈线性关系 ,在卫星向测站运动时伪距值偏大 ,在卫星背向测站运动时伪距值偏小 ,并呈负对称 ,偏差最大可达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伪距观测值 径向速度 径速偏差
下载PDF
由GPS观测结果推导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应变场 被引量:81
3
作者 杨国华 李延兴 +2 位作者 韩月萍 胡新康 巩曰沐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7,共11页
以中国大陆及周边近400个GPS测站的水平运动速率为基础,给出了现今地壳水平应变场结果表明:①中国大陆水平应变为“西强东弱”,剪应变数值大于正应变数值(绝对值),应变量级一般为10-8/a,局部区域达到10-7/a,但应变分布不均匀;②南北向... 以中国大陆及周边近400个GPS测站的水平运动速率为基础,给出了现今地壳水平应变场结果表明:①中国大陆水平应变为“西强东弱”,剪应变数值大于正应变数值(绝对值),应变量级一般为10-8/a,局部区域达到10-7/a,但应变分布不均匀;②南北向应变最突出的部位为中国西南部西段的喜马拉雅条带、西北部的36N^42N段及柴达木断块的北缘;③东西向应变西边缘变化最大.此外,由西向东还具有正负交替的变化特征;④REN(东-北向剪切应变)与Rmax(最大剪切应变)数值较大的区域分别是喜马拉雅条带、西北部的36N~42N段、柴达木断块的西部、川滇菱形块体,以及阿拉善、祁连及塔里木断块的交界区;⑤青藏块体周边以面收缩为主,内部则以面膨胀为主.其以北的地区以面收缩为主.西界数值最大,东部数值最小(除燕山构造带外);⑥西部西区主压应变为南北向,主张应变为东西向.西部东缘区主压应变为近东西向,主张应变为近南北向.川滇菱形块体主应变的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部地区为东西压南北张,南部地区则恰好相反;⑦中国大陆的应变模式可能是“断块模式”与“连续模式”的组合.此外,小尺度优势应变可能是剪切应变.造成上述结果除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及边界耦合有关外,还与深部物质的活动及地壳介质的物性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中国大陆 应变场 应变机制 全球定位系统 地壳 应变模式
下载PDF
华北地区GPS地壳应变能密度变化率场及其构造运动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许才军 董立祥 +2 位作者 施闯 李延兴 胡新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利用GAMIT软件将华北地区GPS地壳形变监测网 1 995、1 996及 1 999年 3期观测数据同全球IGS跟踪站资料进行了统一处理 ,并采用基线向量单天解及其全协方差矩阵和武汉大学PowerAdjVer3 .0软件在ITRF97框架下进行了GPS网整体平差 ,得出了... 利用GAMIT软件将华北地区GPS地壳形变监测网 1 995、1 996及 1 999年 3期观测数据同全球IGS跟踪站资料进行了统一处理 ,并采用基线向量单天解及其全协方差矩阵和武汉大学PowerAdjVer3 .0软件在ITRF97框架下进行了GPS网整体平差 ,得出了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 ;进一步利用GPS速度场计算华北地区GPS地壳应变率场及应变能密度变化率场 .GPS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现以 (3— 1 2mm/a)± 3 .4mm/a速度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向东或东南方向运动 ;唐山—河间—磁县是一个压缩活动边界 ,大同—太原则是一拉张活动边界 ,呈略带右旋的拉张运动 ;北京—天津—渤海湾地区 ,以及邢台地区是高剪应变率地区 ;张家口—北京—天津—渤海湾地区 ,以及济南地区是高应变能密度变化率地区 ,地壳积累能量高 ,且渤海湾地区处于面膨胀变化率正、负值过渡带 ,那里可能存在与地震危险性有关的应变能积累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壳形变 应变能密度变化率 地震 华北地区 全球定位系统 地质构造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与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44
5
作者 李延兴 张静华 +3 位作者 周伟 胡新康 郭良迁 张中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9-530,共12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_S8.0强烈地震.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分析震前的UPS速度场发现,从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到龙门山断裂带沿大约N103°E方向的缩短速率为13.0mm/a,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走滑速率1.1mm/a...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_S8.0强烈地震.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分析震前的UPS速度场发现,从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到龙门山断裂带沿大约N103°E方向的缩短速率为13.0mm/a,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走滑速率1.1mm/a,断裂带处于闭锁状态.四川盆地沿大约N103°E方向有少量的压缩变形,而沿SW方向有少量的拉张变形.同震位移场显示,这次地震可能是巴颜喀拉块体SE向逆冲与四川盆地NW向俯冲同时发生的.应变场分析发现,震前震中区的主压与主张应变率分别为—30.840×10^(-9)/a与13.956×10^(-9)/a,主压应变轴N105.4°E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压应力轴的方向N103°E一致.由本文提出的应力-应变机制得到的断层滑动方向和走向与地表破裂调查和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一致.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相互作用是龙门山断裂带积累弹性应变能和孕育汶川地震的长期作用力.苏门达腊大地震使青藏高原和华南块体的相互作用加强,促进了汶川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场分析 应变场分析 发生机制 动力学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模型与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应变状态 被引量:85
6
作者 李延兴 黄珹 +3 位作者 胡新康 帅平 胡小工 张中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5-572,共8页
建立了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应变模型 ,并对其进行了块体应变参数唯一性与速度残差中误差最小检验 .根据中国大陆及周围地区的速度场 ,估计了 8个块体的应变参数 ,分析了这些块体的应变状态 .本文估计的各个块体的应变状态与地质学... 建立了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应变模型 ,并对其进行了块体应变参数唯一性与速度残差中误差最小检验 .根据中国大陆及周围地区的速度场 ,估计了 8个块体的应变参数 ,分析了这些块体的应变状态 .本文估计的各个块体的应变状态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方法估计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由喜马拉雅块体主压应变方向估计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力的主方向为北东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运动应变模型 模型检验 块体应变状态 中国大陆 印度板块
下载PDF
台海地区的地壳运动与变形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延兴 胡新康 +7 位作者 李智 耿洪 郭良迁 郭逢英 史粦华 林继华 丁学仁 刘序俨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7-495,共9页
利用福建沿海GPS网和台湾-吕宋GPS网站速度数据和两个网数据处理中共用的IGS永久站数据,实现了两个GPS网参考框架和速度场的统一.分析台海地区的速度场发现,福建沿海、台湾海峡与台湾岛北部地壳的水平运动完全一致,运动方向约为东偏南26... 利用福建沿海GPS网和台湾-吕宋GPS网站速度数据和两个网数据处理中共用的IGS永久站数据,实现了两个GPS网参考框架和速度场的统一.分析台海地区的速度场发现,福建沿海、台湾海峡与台湾岛北部地壳的水平运动完全一致,运动方向约为东偏南26.0°,运动速率约为39mm/a;台湾岛东部的海岸山脉地区发生了相反变化,运动方向为北偏西30.0°,运动速率约为33.3mm/a;在台湾岛的南端存在南偏西50.0°方向的运动,运动速率约为13mm/a.若以福建沿海的几何中心为参考基准,台湾岛存在一致的(岛的北端除外)北西向运动,方向北偏西约50.0°,东海岸的速率最大为61mm/a,向西逐渐减小.应变场分析表明,台海地区存在统一的应变场,主压应变方向为北西48.0°,主张应变方向为北东42.0°.主压应变速率,台湾岛的东海岸为3.436X10-7/a,向西逐渐减小,到福建沿海减小到1.861X10-8/a.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岛东部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俯冲是台海地区地壳运动、变形和发生大地震的主要驱动力.本区的主压应力方向约为北西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海地区 地壳运动 速度场分析 应变场分析 动力学 地壳变形 GPS 地震
下载PDF
日、月对孕震区的水平引潮力与震源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延兴 许力生 +3 位作者 胡新康 帅平 耿洪 张中伏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计算日、月对孕震区水平引潮力方位角的表达式及美国哈佛大学提供的全球 Mw≥7.0的矩张量地震目录 ,选取了 1 980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全球发生的 (Mw≥ 7.0 ) 2 4 2次地震。利用地震目录中提供的地震矩张量参数 ,计算了每次地震... 根据计算日、月对孕震区水平引潮力方位角的表达式及美国哈佛大学提供的全球 Mw≥7.0的矩张量地震目录 ,选取了 1 980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全球发生的 (Mw≥ 7.0 ) 2 4 2次地震。利用地震目录中提供的地震矩张量参数 ,计算了每次地震发震应力场 P轴、T轴的方位角。同时计算了每次地震时日、月对震中区水平引潮力的方位角。将此方位角与 P轴、T轴以及二组断层面的走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日、月对震中区的水平引潮力方向与 P轴、T轴的方位角及二组断层面的走向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 ,其平行或垂直的一致性非常好。平行或垂直相差在1 0°、2 0°、30°之内的发震概率分别达到了 0 .41 4、0 .736、0 .945。这个结果表明 ,日、月对孕震区的水平引潮力与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并进一步讨论了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引潮力 震源机制 孕震区 调制作用 天体 地壳 发震应力场
下载PDF
应用地基GPS技术遥感大气柱水汽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李延兴 徐宝祥 +1 位作者 胡新康 何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9,共9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 AN(Aske and Nordius)大气柱总水汽量 (W)计算模型的偏差 ,探空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作者经过推导 ,建立了新的 W计算模型 ,与探空方法获得的 W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1 998年进行了一次“GPS暴雨观测试验”.试... 从理论上分析了 AN(Aske and Nordius)大气柱总水汽量 (W)计算模型的偏差 ,探空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作者经过推导 ,建立了新的 W计算模型 ,与探空方法获得的 W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1 998年进行了一次“GPS暴雨观测试验”.试验结果发现 :可降雨量的高值时段与降雨过程高度相关 ;大的降雨过程 ,在降雨前 ,可降雨量一般都有一段递增过程 ,在降雨结束过程中 ,可降雨量一般都有一个递减过程 ,在突发暴雨事件发生前往往发生可降雨量突然大幅度递增现象 ;在大暴雨事件发生前 ,存在一个长时间的十分明显的孕育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遥感 地基GPS 降雨试验 大气术 降雨观测 降水预报 数据处理 降雨量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汶川M_s8.0级地震孕育的关系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郭良迁 李延兴 +1 位作者 胡新康 刘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1-537,共7页
根据网络工程的GPS站点观测资料,计算相对中国大陆整体1999-2007年的趋势运动速率和2004-2007年的动态运动速率,用青藏亚板块和华南亚板块的参数计算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参量,研究了中国大陆运动场和其变化,分析了地壳运动场的特征与汶川... 根据网络工程的GPS站点观测资料,计算相对中国大陆整体1999-2007年的趋势运动速率和2004-2007年的动态运动速率,用青藏亚板块和华南亚板块的参数计算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参量,研究了中国大陆运动场和其变化,分析了地壳运动场的特征与汶川M_s8级地震的孕育关系.结果揭示出:现今地壳的运动分区与地质新构造单元基本一致,显示现代地壳构造活动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主要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碰撞俯冲产生的作用力有关.汶川M_S8级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对青藏亚板块的向北推挤、产生侧向运动,致使龙门山断裂带遭受挤压产生能量积累所致.2004 -2007年的地壳动态运动,使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活动加强,从稳定的压应变积累状态转人了剪切作用下的易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水平运动 动态变化 汶川地震
下载PDF
从GPS观测看华北地区的形变场演化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跃刚 帅平 +2 位作者 胡新康 刁桂苓 王勤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利用1992、1995、1996、2001年的GPS观测资料研究了华北地区形变场的动态演化。华北地区的形变场服从中国大陆板块的整体应力应变场,但也有动态起伏。从主应变场看,1992~1995年,整个华北地区主应变场的方向比较一致,即主压应变方向... 利用1992、1995、1996、2001年的GPS观测资料研究了华北地区形变场的动态演化。华北地区的形变场服从中国大陆板块的整体应力应变场,但也有动态起伏。从主应变场看,1992~1995年,整个华北地区主应变场的方向比较一致,即主压应变方向为NEE—SWW,主张应变方向为NNW—SSE,应变量东部大于西部;但1995~l996年则相反,西部应变量大于东部,而且应变场方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偏转,西部主压应变方向为NNE—SSW,而东南部地区为NEE—SWW;到1996~2001年西部地区主压应变叉恢复到NEE向,整个华北地区应变量也趋于平衡。比特GPS观测与蟊源机制锯给卅的华北地区的应力应变场可以看出,其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GPS测量 震源机制解 形变场 动态演化
下载PDF
玉树M_S 7.1级地震前的形变应变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良迁 薄万举 +3 位作者 杨国华 胡新康 郭赫 陈长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90-1996,共7页
基于1999~2007年和2007~2009年的GPS站点观测数据计算的速度场,分析了青藏亚板块的运动特征.利用块体(旋转与线性应变)弹性运动公式计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块体和羌唐块体的应变率、可可西里—玉树断裂带的运动速度和应变率,研究了玉... 基于1999~2007年和2007~2009年的GPS站点观测数据计算的速度场,分析了青藏亚板块的运动特征.利用块体(旋转与线性应变)弹性运动公式计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块体和羌唐块体的应变率、可可西里—玉树断裂带的运动速度和应变率,研究了玉树7.1级地震前的形变应变特征.结果表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块体处于青藏亚板块运动场的差异变化较大的地带;1999~2007年可可西里—玉树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为主;2007~2009年可可西里—玉树断裂带在玉树以西压应变率显著增强,利于应力积累,以东为右旋为主,玉树附近地段成为不同应变应力状态的转换地带——不稳定地段.可可西里—玉树断裂带的活动为7.1级地震孕育提供了能量积累和发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运动场 块体运动 断裂带活动 应变率增加 玉树地震孕育
下载PDF
华北地区GPS监测网建设、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力场及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延兴 胡新康 +3 位作者 赵承坤 王敏 郭良迁 徐菊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简要地介绍了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圈GPS地震监测网的布设、观测、数据处理方案和监测精度等,较详细地分析了地壳水平形变与构造运动、应力场变化以及地震活动性的关系。分析表明:GPS测量的精度达到了10-9量级,华北地区地... 简要地介绍了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圈GPS地震监测网的布设、观测、数据处理方案和监测精度等,较详细地分析了地壳水平形变与构造运动、应力场变化以及地震活动性的关系。分析表明:GPS测量的精度达到了10-9量级,华北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年速率约为4~5mm,地壳的水平运动是区域应力场的直接反映,监测地壳水平运动的时序变化可以研究应力场的变化、分析地震活动趋势、判定地震的孕育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GPS 监测网 地壳运动 应力场 地震活动
下载PDF
GPS监测网数据处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李延兴 胡新康 赵承坤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6,共5页
处理大尺度GPS监测网多期复测成果的时候,数据处理方案是一个重要问题。作者在处理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数据的过程中,经过长期探索和大量试算,提出了制定数据处理方案的基本原则:要采用一个自洽的地球参考框架和常数系统;... 处理大尺度GPS监测网多期复测成果的时候,数据处理方案是一个重要问题。作者在处理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数据的过程中,经过长期探索和大量试算,提出了制定数据处理方案的基本原则:要采用一个自洽的地球参考框架和常数系统;要采用精度最高的同一种精密星历和相应的地球自转参数;要采用最先进的同一种数据处理软件以及采用同一的参考基准和约束条件。由于地壳处于运动之中,大尺度GPS监测网的参考基准应是动态基准。研究表明,选择3个以上观测历史长,具有精确地心坐标和稳定精确位移速率的GPS跟踪站组成的参考基准可能是一个最佳选择。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在数据处理中采用了最佳的技术方案,获得了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监测网 参考基准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南海及周围地区的现今构造运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延兴 张静华 +3 位作者 周伟 栾锡武 胡新康 张中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6,共7页
利用南海及其周围地区的GPS数据,分析南海及周围地区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空间变化,以及相邻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研究发现,南海现今仍在继续扩张,西部是从其北边缘向南沿NW-SE方向逐渐扩张的,东部是从中心向北与向南逐渐扩张的。由主张应... 利用南海及其周围地区的GPS数据,分析南海及周围地区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空间变化,以及相邻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研究发现,南海现今仍在继续扩张,西部是从其北边缘向南沿NW-SE方向逐渐扩张的,东部是从中心向北与向南逐渐扩张的。由主张应变率计算的中央海盆近SN方向的平均扩张速率为3.1 mm/a。在南海东部(117.0°E),南北之间(11°~22°N)SN方向的扩张速率为9.3 mm/a,小于65M a以来NNW-SSE方向13.0 mm/a的平均扩张速率。南海的扩张运动是印度板块、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地区地幔物质上涌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速度场 应变场 扩张模式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壳现今变形特征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国华 李延兴 +2 位作者 韩月萍 胡新康 巩曰沐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9,共8页
以中国大陆及周边 1 0年来近 40 0个GPS测站的复测资料为基础 ,获取并绘制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图像 ,结果表明 :青藏块体内西半部南北向只存在微弱的缩短变化(5mm/a左右 ) ,东半部南北向则没有缩短的迹象 ;南北缩短的区域主要位于... 以中国大陆及周边 1 0年来近 40 0个GPS测站的复测资料为基础 ,获取并绘制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图像 ,结果表明 :青藏块体内西半部南北向只存在微弱的缩短变化(5mm/a左右 ) ,东半部南北向则没有缩短的迹象 ;南北缩短的区域主要位于青藏块体南缘的喜马拉雅条带 (约 1 5mm/a) ,北缘中部的柴达木西区 (约 1 5mm/a)和青藏块体北面的天山块体及周围地区 (约 1 5mm/a) ;青藏块体大约有 1 0mm/a的东西拉张 ,但不均匀 ,自西向东经历了由弱到强再有所减弱的过程 ;整个西部地区东边缘的东向运动表现为南强北弱的左旋特征川滇菱形块体不是逃逸块体而是变形块体 ;青藏块体东缘及附近地区是东向运动的消减区带。面应变结果显示 ,青藏块体周边以面收缩为主 ,内部则以面膨胀为主 ;其以北的地区以面收缩为主 (但压中有张 ) ;面应变的量级为 1 0 - 8/a。这样的变形结果 ,若只靠来自于印度板块的北向挤压是无法解释的。由此并结合最新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可推断或证实 ,地壳下部来自南向的物质涌入是控制青藏块体乃至中国大陆形变的另一大动力源 ,甚至可能是主导动力源 ;或者具有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测量 中国西部 青藏块体 变形机制 地壳形变 全球定位系统
下载PDF
1996年包头6.4级地震的地壳应变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良迁 薄万举 +1 位作者 胡新康 王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8-356,共9页
根据GPS观测资料求出的水平地应变和由跨断层垂直形变计算出的速率强度累积率,研究了包头-大同地区1992~1995年、1995~1996年和1996~1999年的各时期的应变特征,并对包头6.4级(1996年5月3)地震前后的地应变进行对比,认为以压应变为主... 根据GPS观测资料求出的水平地应变和由跨断层垂直形变计算出的速率强度累积率,研究了包头-大同地区1992~1995年、1995~1996年和1996~1999年的各时期的应变特征,并对包头6.4级(1996年5月3)地震前后的地应变进行对比,认为以压应变为主导的高值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孕育的地区.面应变、主压应变、剪应变和趋势累积率同时较高的地区,强震危险性较大.一般低应变区和张应变为主导的地区,孕育强震的可能性小,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区.1992~1999年包头-大同地区的GPS水平应变的演变,反映了1996~1998年地震幕的孕育发展及结束的全过程.以压应变为主的高应变区和应变梯度带可作为未来强震危险区的判定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变 包头地震 GPS观测 断层 剪应变 面应变 全球定位系统
下载PDF
GPS连续站的基线变化与青藏块体的现代活动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良迁 胡新康 +2 位作者 张风霜 陈长云 孙东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4,共5页
基于近10年的GPS观测资料,计算了青藏块体及周边的GPS连续观测站点间的基线变化,并以此研究了空间大尺度的地壳块体和构造带的活动。青藏块体的西部北西方向的基线表现为伸长,地壳在该方向上呈现拉张变化,东部北东方向的基线缩短速率较... 基于近10年的GPS观测资料,计算了青藏块体及周边的GPS连续观测站点间的基线变化,并以此研究了空间大尺度的地壳块体和构造带的活动。青藏块体的西部北西方向的基线表现为伸长,地壳在该方向上呈现拉张变化,东部北东方向的基线缩短速率较大,表明该方向地壳压缩强烈。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和汶川8.0级地震前,基线在数月至1年以上的时间内出现显著的异常变化,反映出浅源大地震的发生与大区域构造活动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连续观测 基线变化 前兆 大地震 构造活动
下载PDF
天津地区地壳垂向形变(GPS)与文安地震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海涛 郭良迁 +1 位作者 薄万举 胡新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7,共6页
利用天津地区GPS局域网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天津地区地壳垂向形变及其与文安Ms5.1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文安地震前,天津地区地壳上升从N向S扩展,到地震期间,全区以上升变化占主导,震后地壳下降由S向N发展。站点的时序变化曲线表明,天... 利用天津地区GPS局域网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天津地区地壳垂向形变及其与文安Ms5.1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文安地震前,天津地区地壳上升从N向S扩展,到地震期间,全区以上升变化占主导,震后地壳下降由S向N发展。站点的时序变化曲线表明,天津南部的站点在文安地震前后出现了明显的异常,一般出现于震前数月至1年,震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壳垂向形变 文安地震 地震形变 天津地区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active strain field of Chinese mainland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良迁 李延兴 +1 位作者 杨国华 胡新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0-569,共10页
On the basis of the GPS data obtained from repeated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in 2004 and 2007,the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ain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is calculated,which shows that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compressi... On the basis of the GPS data obtained from repeated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in 2004 and 2007,the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ain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is calculated,which shows that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axis of each subplate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P-axis of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and 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xis acquired by geological method.It indicates that the crust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regions in a long time.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xes of Qinghai-Tibet and Xinjiang subplat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ese mainland direct to NS and NNE-SSW,which are controlled by the force from the col-lision of the Eurasia Plate and India Plate.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axes of Heilongjiang and North China subplates in the eastern part direct to ENE-WSW,which shows that they are subject to the force from the collision and underthrust of the Eurasia Plate to the North America and Pacific plates.At the same time,they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lateral force from Qinghai-Tibet and Xinjiang subplates.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axis of South China plate is WNW-ESE,which reflects that it is affected by the force from the collision of Philippine Sea Plate and Eurasia Plate and it is also subject to the lateral force from Qinghai-Tibet subplate.It is apparent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axes in the periods of 2004~2007 and 2001~2004 that the acting directions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of subplates in both period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However,there is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directional concentrations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xes.The sur-face strain rates of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in both periods indicate that the events predominating by compressive variation decrease,while the events predominating by tensile change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应变场 压应变轴 应力 构造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