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头颈CTA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祁冬 乔晓春 +3 位作者 施彪 沈艳 胡淑敏 姚木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6期790-798,共9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对头颈动脉CTA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42例均行头颈CTA和头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像后处理及诊断分为AI组和人工组,对比...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对头颈动脉CTA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42例均行头颈CTA和头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像后处理及诊断分为AI组和人工组,对比两组在图像后处理用时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识别头颈动脉斑块性质(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性斑块)的差异。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在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并将两组诊断结果与DSA结果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I组和人工组对头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并采用Z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AI组后处理及诊断用时为(366.48±18.54)s,较人工组(1291.63±52.27)s缩短了约7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得到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组共识别头颈动脉斑块145个,AI组共识别头颈动脉斑块145个,其中AI组准确识别不同性质斑块141个,总准确率为97.24%(141/145)。AI组与人工组对识别头颈动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性斑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识别斑块性质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45)。AI组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7.09%(27/31)、81.82%(9/11)、93.10%(27/29)、69.23%(9/13)和85.71%(36/42),与DSA诊断头颈动脉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0.792);人工组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32%(28/31)、81.82%(9/11)、93.33%(28/30)、75.00%(9/12)和88.10%(37/42),与DSA诊断头颈动脉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0.801),并且两组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I组与人工组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和0.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技术在头颈CTA图像后处理用时、评估头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医师分析诊断头颈CTA的有效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左心耳CT血管造影双期扫描在房颤患者中诊断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祁冬 姚传顺 +2 位作者 姚木子 贾媛 胡淑敏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CT血管造影(CTA)双期扫描在房颤患者中诊断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房颤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左心耳(LAA)CTA双期扫描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探讨左心耳CT血管造影(CTA)双期扫描在房颤患者中诊断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房颤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左心耳(LAA)CTA双期扫描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LAA-CTA第一期和第二期诊断LAA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LAA-CTA第一期和第二期诊断结果与TTE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LAA-CTA第一期诊断左心耳血栓患者21例,第二期诊断左心耳血栓患者15例,TTE诊断左心耳血栓患者14例;LAA-CTA第一期诊断LAA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29%、45.45%、42.86%、66.67%及52.78%;LAA-CTA第二期诊断LAA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86%、90.91%、86.67%、95.24%、9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CTA第一期诊断左心耳血栓结果与TEE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089),而LAA-CTA第二期诊断左心耳血栓结果与TEE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耳CTA双期扫描均能发现LAA血栓,但第二期扫描诊断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升高,且第二期诊断血栓结果与TEE一致性较好,因此左心耳CTA双期扫描方法在诊断LAA血栓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CT血管造影 双期扫描 心房颤动 血栓
下载PDF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淑敏 孔健 季明杰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64,共4页
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从70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2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30、LAB211。研究这2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发现:排除酸性产物乳酸、乙酸以及过氧化氢的干扰,LAB211和LAB30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液进行蛋白酶处理,LA... 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从70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2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30、LAB211。研究这2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发现:排除酸性产物乳酸、乙酸以及过氧化氢的干扰,LAB211和LAB30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液进行蛋白酶处理,LAB30的发酵液经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降低;而LAB211的发酵液经蛋白酶K处理后有所降低,胰蛋白酶处理没有变化,因此可以判定这两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利用特异性引物PCR分析可知,LAB211和LAB30产生的细菌素并非nisin。抑菌谱实验表明,LAB30和LAB211的发酵液不仅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LAB211和LAB30产生的是一类广谱细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抑菌试验
下载PDF
“双低”(低对比剂、低管电压)技术结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淑敏 祁冬 +3 位作者 乔晓春 胡树坤 姚木子 沈艳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探讨“双低”(低对比剂、低管电压)技术结合多模型的迭代重建(ASiR-V)算法在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临床因病情需要做肾脏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各30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双低”(低对比剂、低管电压)技术结合多模型的迭代重建(ASiR-V)算法在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临床因病情需要做肾脏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各30例。患者均行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320 mgI/ml碘佛醇,使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技术进行图像重建;低剂量组: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270 mgI/ml碘克沙醇,使用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C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比较两组患者行肾脏CT平扫及动脉期的肾皮质及髓质的CT值、图像噪声(SD),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由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主观图像评分;并对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ED及碘摄入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CT值、SNR、CNR及SD)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65)。结论:“双低”技术结合ASiR-V算法在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中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并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 辐射剂量 对比剂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胡淑敏 龚丽 +2 位作者 孙克 吴晶晶 张艳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269-4273,共5页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衰弱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324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衰弱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324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以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324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204例(62.96%)患者表现出衰弱。年龄、白蛋白、PG-SGA评分以及抑郁状况为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衰弱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关注高龄患者、接受积极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4分以及存在抑郁症状的高风险群体,应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或改善患者的衰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筛查 炎症性肠病 衰弱评估 焦虑/抑郁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后处理和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祁冬 姚传顺 +3 位作者 胡淑敏 何兴义 姚木子 沈朝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23-327,332,共6页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0例同时行CCTA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0例同时行CCTA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像后处理及诊断分为人工组和AI组,比较两种方法后处理用时和图像质量主客观评分及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差异。以CAG结果为金标准,以血管为单位,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的差异,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结果的一致性。结果:AI组后处理及诊断用时为(236.57±20.66)s,较人工组[(789.74±63.38)s]缩短了约70.04%(P<0.05);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像质量主客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I组检测斑块总准确率为96.32%(131/136)。人工组与AI组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性斑块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较好(Kappa=0.901,P<0.001)。以血管为单位,AI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7.72%(50/57)、94.12%(48/51)、94.34%(50/53)、87.27%(50/53)和90.74%(98/108),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0.815,P<0.001)。结论:AI在CCTA图像后处理效率、斑块性质识别及冠脉狭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分析诊断CCTA的有效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供精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冰松 孙绪磊 +6 位作者 袁水桥 刘莹 周玉言 胡淑敏 宋莹 张桂华 刘新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供精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本中心治疗的594对不孕夫妇行1088个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周期。并分析不孕妇女的年龄、授精次数、治疗周期、促排卵等因素对AID治疗妊... 目的:探讨影响供精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本中心治疗的594对不孕夫妇行1088个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周期。并分析不孕妇女的年龄、授精次数、治疗周期、促排卵等因素对AID治疗妊娠率的影响,并对AID治疗后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36岁组的周期妊娠率18.30%,与≤25岁组(30.37%)、26~30岁组(32.99%)、31~35岁组(27.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②促排卵组与自然周期组行AID治疗,其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次授精的周期妊娠率(34.34%)高于单次授精(20.05%)(P<0.05)。④行AID治疗,不同治疗周期的周期妊娠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精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不孕妇女的年龄是影响AID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同一周期行两次人工授精能更有效控制授精时机,有较高周期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精人工授精 周期妊娠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冷冻精液行常规IVF-ET与ICSI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袁水桥 王冰松 +5 位作者 周玉言 刘莹 孙绪磊 胡淑敏 邹宝林 刘新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3-375,共3页
关键词 冷冻精液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下载PDF
含滑面内质网聚焦体卵母细胞ICSI成功妊娠1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水桥 周玉言 +5 位作者 胡淑敏 王冰松 孙绪磊 刘莹 邹宝林 刘新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滑面内质网 成功妊娠 ICSI 卵母细胞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精液常规检查 子宫输卵管造影 聚焦
下载PDF
CTA与DSA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祁冬 乔晓春 +3 位作者 姚木子 沈艳 胡淑敏 施彪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5期606-613,共8页
目的:探讨CTA与DSA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21例SISMAD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A及DSA检查。计算CTA对SISMA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 目的:探讨CTA与DSA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21例SISMAD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A及DSA检查。计算CTA对SISMA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比较两者在诊断SISMAD的准确率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以DSA为金标准,CTA对SISMAD的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21例患者中,经CTA诊断20例为SISMAD,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CTA诊断SISMAD的准确率为95.23%,两者诊断SISNAD的准确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Yun分型方法,其中Ⅰ型8例,Ⅱa型5例,Ⅱb型7例,按Yun分型,对Ⅰ型SISMA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84.61%、75%和84.61%;Ⅱa型SIAMA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形预测值分别为60%、87.5%、60%和87.5%;Ⅱb型SIAMA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形预测值分别为71.43%、85.71%、 71.43%和85.71%。CTA对SISMAD检查结果与DSA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38)。结论:CTA可快速准确诊断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能够准确分型,对临床下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的体会与技巧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淑敏 郭秀梅 +3 位作者 周丽娜 肖晶 刘莹 刘怀英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3195-3195,共1页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10年,每年80岁以上老年人以一百万数字增加[1],因此,老年患者占据住院人数也是大多数,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减轻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机体痛苦,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是抢救患者生命的...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10年,每年80岁以上老年人以一百万数字增加[1],因此,老年患者占据住院人数也是大多数,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减轻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机体痛苦,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必要途径[2],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创伤,为成功抢救生命,促进和改善医患矛盾,提高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穿刺成功率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 进针角度
下载PDF
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朝军 姜研 +1 位作者 沈艳 胡淑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0例,记录病人术前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0例,记录病人术前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采用ROC曲线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存在一致性(P<0.0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0.00%(48/60),其中T1~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6/8)、63.64%(7/11)、86.36%(19/22)和84.21%(16/19);T1联合T2、T2联合T3以及T3联合T4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68.42%(13/19)、78.79%(26/33)、85.37%(35/4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85.96%(49/57)。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9.83%(53/59),其中M0与M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00%(46/50)、77.78%(7/9)。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788、0.853、0.870、0.850和0.797,均具有一定准确性。结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术前分期 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早期实习护士在初次静脉穿刺未成功后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淑敏 王富敏 +2 位作者 刘怀英 杜双霞 赵合意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79-1580,共2页
临床实习是护士从学校走进医院、甚至是社会的第一步。而静脉穿刺技术往往是实习护士进入临床的第一道门槛,这第一步走得是否稳健,是否能够轻松越过,将对今后的实习、甚至护理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患者的自我... 临床实习是护士从学校走进医院、甚至是社会的第一步。而静脉穿刺技术往往是实习护士进入临床的第一道门槛,这第一步走得是否稳健,是否能够轻松越过,将对今后的实习、甚至护理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对医疗质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实习护士 初次静脉穿刺 自我效能理论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颅内动脉瘤CTA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祁冬 施彪 +3 位作者 姚传顺 陈冠亚 胡淑敏 王鹏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576-580,共5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N)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检查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疑似IAN患者的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N)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检查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疑似IAN患者的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影像资料。以DSA结果为“金标准”,以动脉瘤个数为单位计算AI辅助下CTA诊断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采取Kappa检验,对AI辅助下CTA或DSA检测到的IAN位置和长短径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经DSA确诊IAN 33例,共48个动脉瘤。以DSA诊断动脉瘤个数为“金标准”,AI诊断<3 mm动脉瘤、3~5 mm动脉瘤、>5 mm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3.33%、57.58%和56.25%,76.19%、96.30%和87.50%,83.33%、97.22%和93.75%。AI自动识别动脉瘤的位置与DSA人工识别一致性较好(κ=0.788)。AI自动测量<3 mm瘤体长径及短径测量结果与DSA人工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差[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0.364、0.315];AI自动测量3~5 mm瘤体长径及短径和>5 mm瘤体长径及短径的测量结果与DSA人工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为中等和较好(ICC=0.713、0.676和0.813、0.798)。结论 AI辅助下CTA对直径>5 mm的IAN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并对动脉瘤的定位和长短径的分析测量均比较准确。而对于较小的IAN,特别是直径<3 mm动脉瘤,AI获得的CTA诊断结果仍需要人工校正,以减少漏诊和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祁冬 乔晓春 +3 位作者 姚木子 沈艳 胡淑敏 李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CT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37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该37例患者均行CT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结果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验证,观察两者在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表... 目的探讨CT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37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该37例患者均行CT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结果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验证,观察两者在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表现,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比较两者在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及图像质量是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对CT静脉造影诊断布加综合征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CT静脉造影的诊断准确率及图像质量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静脉造影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88%,96%,70%,89%,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应数据。CT静脉造影诊断布加综合征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25)。结论CT静脉造影在布加综合征的诊断效能及图像质量上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可作为诊断布加综合征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静脉造影 布加综合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双低技术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改善肝脏CT增强检查中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传顺 祁冬 +3 位作者 胡淑敏 姜研 姚木子 何兴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8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改善肝脏CT增强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肝脏增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管电压80kVp,碘浓度为300mgI/mL碘海醇对比剂,...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改善肝脏CT增强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肝脏增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管电压80kVp,碘浓度为300mgI/mL碘海醇对比剂,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B组管电压120kVp,碘浓度350mgI/mL碘佛醇对比剂,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肝脏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图像失真度及图像诊断评分),并计算两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了39.93%,碘摄入量减少了44.90%,SD降低了42.93%,SNR及CNR分别提高了40.70%、49.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噪声评分、失真度评分及诊断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名观察者之间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0.843)。结论:在肝脏CT增强检查中,与常规管电压FBP算法相比,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结合ASiR-V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且能够得到满意的图像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增强 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关于深化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虹 张艳军 胡淑敏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学 医学教育 教学计划
下载PDF
高分辨率算法与标准算法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冬 乔晓春 +2 位作者 姚木子 沈艳 胡淑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算法与标准算法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差异。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将原始数据分别采用高分辨率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组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算法与标准算法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差异。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将原始数据分别采用高分辨率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组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结果:采用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后的冠状动脉支架内腔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标准算法(P<0.05);高分辨率算法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高于标准算法(均P<0.05)。结论:高分辨率算法对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标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支架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再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冬 李娟 +3 位作者 孙景巍 乔晓春 董楠 胡淑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82-485,497,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KD患儿的CCTA和TTE影像学资料,主要包括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及回旋支...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KD患儿的CCTA和TTE影像学资料,主要包括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及回旋支病变显示情况,包括病变的数目、位置、大小。以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2种检查方法诊断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并对CCTA及TTE诊断KD并冠状动脉病变结果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KD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38例KD患儿中,经CAG证实,29例患儿冠状动脉异常,共检出病变冠状动脉96支;CCTA检出94支病变冠状动脉,检出率为97.92%(94/96),TTE检出83支病变冠状动脉,检出率为86.46%(83/96)。CCTA诊断KD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高于TTE(P<0.05);CCTA与TTE诊断KD冠状动脉病变结果与CAG诊断结果一致性分别为较好和中等(Kappa=0.860、0.52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TA与TTE诊断KD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和0.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全貌,诊断效能高于TTE,特别是对KD并冠状动脉中、远段病变诊断价值更高,能够弥补TTE检查不足,进一步提高诊断KD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率,可作为临床补充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探测器CT 川崎病 CT血管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健康群体中HBsAg阳性者的心理压力及预防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向荣 胡淑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01年第9期709-,共1页
关键词 心理压力 HBSAG 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