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对特发性炎性肌病B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肖尧 于飞 胡绍先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免疫介导肌肉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是IIM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免疫调节细胞,可引起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免疫介导肌肉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是IIM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免疫调节细胞,可引起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BAFF/APRIL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影响B细胞的增殖、成熟和分化,浆细胞的存活,免疫球蛋白类别的转换,从而调控免疫反应。研究发现,BAFF/APRIL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IIM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对BAFF/APRIL在II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B细胞活化因子 增殖诱导配体 B细胞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绍先 徐卿 +3 位作者 吴记平 熊金河 毛静 杨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779-2781,共3页
目的探讨IL-6和IL-18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39例SLE患者血浆的IL-6和IL-18水平。结果血浆IL-6的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IL-6和IL-18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39例SLE患者血浆的IL-6和IL-18水平。结果血浆IL-6的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的IL-6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呈正相关(r=0.74,P<0.01);SLE患者血浆的IL-18水平增高,且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SLE患者的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SLE患者血浆IL-6、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心脏损害的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19
3
作者 胡绍先 何培根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探讨多发性肌炎 (PM) /皮肌炎 (DM)患者心脏损害的表现及其意义。以临床资料、血清肌酶谱、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为依据 ,对我院 1992~ 1998年住院治疗的 45例 PM/ DM患者进行分析和评价。 2 3例伴发心脏损害 (5 1.1% ) ,病... 探讨多发性肌炎 (PM) /皮肌炎 (DM)患者心脏损害的表现及其意义。以临床资料、血清肌酶谱、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为依据 ,对我院 1992~ 1998年住院治疗的 45例 PM/ DM患者进行分析和评价。 2 3例伴发心脏损害 (5 1.1% ) ,病变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和冠状动脉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心脏损害者中 3例因心力衰竭死亡。表明心脏损害为 PM/ DM最常见的合并症 ,也是本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心脏损害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绍先 吴记平 +6 位作者 孙汉英 张义成 肖毅 黄伟 涂巍 雷小妹 杨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用APBSCT治疗4例难治性SLE。干细胞动员应用环磷酰胺(CTX)4g/m^2,分两天应用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μg/kg·d^-1...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用APBSCT治疗4例难治性SLE。干细胞动员应用环磷酰胺(CTX)4g/m^2,分两天应用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μg/kg·d^-1;预处理方案包括CTX(50mg/kg·d^-1,-6、-5、-4、-3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5~20mg/kg·d^-1,-2、-1、+1、+2d)。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的中住数时间分别是9d,10d;SLE的临床表现明显减轻,尿蛋白减少或消失,自身抗体转阴或滴度减低,泼尼松用量〈10mg/d;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PBSCT治疗难治性SLE近期疗效显著,造血重建恢复迅速,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风湿热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绍先 何培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655-657,共3页
关键词 风湿热/预防 风湿热/治疗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25例临床和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绍先 何培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化症 (SSc)的临床表现 ,探讨其免疫学改变的意义。方法 对2 5例SSc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受累 ,有雷诺现象 18例 (72 % ) ,内脏受累按比例高低依次为肺 (5 2 % ...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化症 (SSc)的临床表现 ,探讨其免疫学改变的意义。方法 对2 5例SSc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受累 ,有雷诺现象 18例 (72 % ) ,内脏受累按比例高低依次为肺 (5 2 % )、心脏 (48% )、食管 (2 4% )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4例 ,死亡 3例 ,其中死于心律失常 2例 ;ANA阳性 19例 (76 % ) ,抗ds DNA抗体阳性 4例 (16 % ) ,抗Scl 70抗体阳性 3例 (12 % )。结论 SSc常累及多个系统器官 ,并存在多种免疫学异常 ,ANA阳性与SSc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免疫学 临床表现 X线诊断 心电图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绍先 余毅恺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年第2期59-61,共3页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常见的重要脏器损害和死亡原因。LN的发病机制归结于SLE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导致LN...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常见的重要脏器损害和死亡原因。LN的发病机制归结于SLE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导致LN多种形式的免疫损伤。随着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LN的预后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造血干细胞 ERYTHEMATOSUS 移植治疗 淋巴细胞异常活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LUPUS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和诊治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胡绍先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666-668,共3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流行病学 诊治策略
下载PDF
增殖诱导配体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
9
作者 胡绍先 熊金河 +5 位作者 毛静 吴记平 肖文泽 孔芳 柯丹 韩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APRIL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6例SLE患者及17例正常人PBMC的APRIL mRNA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APRIL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6例SLE患者及17例正常人PBMC的APRIL mRNA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APRIL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SLE患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725,P<0.01)。结论SLE患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增殖诱导配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胡绍先 陈新国 +6 位作者 熊金河 毛静 吴记平 何培根 雷小妹 韩芳 王晓璐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697-699,共3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正常人PBMC,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PBMC的PD-L1mRNA...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正常人PBMC,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PBMC的PD-L1mRNA表达。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的PD-L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但PD-L1mRNA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L1mRNA表达水平增加,程序性死亡配体-1可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热休克蛋白90和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胡绍先 徐卿 +4 位作者 涂巍 沈桂芬 杨柳 韩芳 王晓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年第5期249-251,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水平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运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SP90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IL-18水平,并与SLE疾病活动指...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水平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运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SP90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IL-18水平,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⑴SLE患者HSP90的表达水平在活动期组(0.82±0.10)和稳定期组(0.54±0.09)与正常对照组(0.37±0.11)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且活动期组较稳定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⑵SLE患者血浆IL-18水平在稳定期组(327.82±101.45pg/ml)和活动期组(459.79±134.08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2.32±76.45pg/ml)(分别为P<0.05,P<0.01);⑶SLE患者的HSP90和IL-18水平与SLEDA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分别为r=0.80,P<0.01;r=0.49,P<0.0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SP90和血浆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热休克蛋白90 白细胞介素18 SLE疾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血液净化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胡绍先 何培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804-806,共3页
关键词 血液净化 造血干细胞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李春 王秀茹 +52 位作者 唐熠达 安媛 周云杉 郭时伟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靳洪涛 刘金婷 刘湘源 孙琳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王晓元 穆荣 苏茵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体重指数(BMI)]及RA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数目,皮下结节数目,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用药情况。对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家医院的960例RA患者,其中女性779人,男性181人,女∶男=4.3∶1,平均年龄(52.7±13.9)岁(11.0~86.0岁)。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34/960),其中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占35.1%(377/960)、吸烟者占12.3%(118/960)、高血压者占17.0%(163/960)、糖尿病者占7.7%(74/960)、高胆固醇血症者占0.4%(4/960)、脑血管病者占3.0%(29/960)。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年龄高[(64.7±9.3)岁vs.(52.3±14.0)岁,P<0.001]、皮下结节数目多(14.7%vs.3.1%,P=0.005)、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17.6%vs.7.0%,P=0.034)、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使用比例低(5.9%vs.22.6%,P=0.021)、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高(29.4%vs.7.0%,P<0.001;38.2%vs.16.2%,P=0.001),而受检时关节畸形数目、RF水平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BMI与冠心病发生无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RA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HCQ为RA合并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使用HCQ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下载PDF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现况调查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秀茹 苏茵 +49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小峰 王彩虹 王莉枝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王轶 王晓元 靳洪涛 刘金婷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刘湘源 孙琳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韩淑玲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穆荣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患者应用TNF抑制剂的费用,分析我国TNF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共有全国范围内的21家大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 095位RA患者完成问卷,其中112位患者应用了TNF抑制剂(infliximab,商品名类克或etanercept,商品名益赛普)进行治疗,占总研究人群的10.2%(其中益赛普81例,占7.4%;类克26例,占2.4%;两种制剂都用过者5例,占0.5%)。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均为38.1%,益赛普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分别占38.5%和25.0%。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分别为1.1、0.5、0.1,益赛普的相应评分分别为1.3、1.0、0.3。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费用分别为24 525.0、69 300.0、96 800.0元,益赛普的费用分别为7 394.8、9 158.6、54 910.9元。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患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65.6、0、158.9元,益赛普分别为2 158.4、288.5、180.1元。出现过敏和感染的比例在应用益赛普者均为3.5%,在应用类克者均为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TNF抑制剂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我国大型医院就诊的RA患者中约有10%应用过TNF抑制剂,其病情随应用TNF抑制剂的疗程延长而减轻,治疗总费用随用药疗程延长而增加,但间接经济损失随疗程延长而减少,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和感染,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肿瘤坏死因子 问卷调查 药费支出
下载PDF
柳氮磺吡啶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用药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田 王秀茹 +47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靳洪涛 刘湘源 孙琳 陈海英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王晓元 穆荣 苏茵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 096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分析其中160例使用SSZ患者的临床特点、副作用发生情况、SSZ使用现况及联合用药种类和时间等数据。结果:160例患者使用SSZ治疗,使用比例为14.6%。该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7,平均发病年龄为(46.1±15.0)岁,平均病程为(9.9±7.8)年。SSZ平均用量为(1.87±0.52)g/d,平均用药时间为(26.3±14.6)月。所有患者仅有17%(27/160)使用SSZ单药治疗,其余患者均曾联合应用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其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最常应用的联合治疗药物,占63.1%,平均联合使用MTX时间(28.2±12.3)月;其次为来氟米特(36.2%)和羟氯喹(18.1%);SSZ+MTX是最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36.2%)。应用SSZ患者的疗效指标优于未应用者。调查时有41.9%(67/160)的患者曾使用SSZ治疗,但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停药。有17.5%(28/16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因胃肠道反应停药比率(8.8%)最高,其次为皮疹(3.8%)和肝功能异常(3.1%)。结论:与其他国家相比,SSZ在我国应用率偏低,且平均用量上较临床规范用量偏小。SSZ治疗RA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氮磺吡啶 关节炎 类风湿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中国不同年龄发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娅 李小峰 +30 位作者 黄慈波 王国春 栗占国 张卓莉 张晓 肖卫国 戴冽 王永福 胡绍先 李鸿斌 巩路 刘斌 孙凌云 张缪佳 曾小锋 赵岩 张烜 史群 张文 李梦涛 冷晓梅 侯勇 王迁 沈敏 苏金梅 徐东 费允云 李永哲 孙菲 孙媛媛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年龄发病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异同。方法现况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于我国16家临床中心诊治、符合2002年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的患者,据发病年龄<...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年龄发病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异同。方法现况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于我国16家临床中心诊治、符合2002年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的患者,据发病年龄<30岁,30~59岁,≥60岁将患者分为3组,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x2检验对不同年龄发病的pSS患者行组间对比。结果 pSS患者发病高峰期在40~49岁(32.3%),其次是50~59岁(24.9%)及30~39岁(21.3%),<30岁发病组及≥60岁发病组均占10.8%。与30~59岁发病组相比,<30岁发病组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发病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0~59岁发病组相比,≥60岁发病组女性比例低(P<0.05),出现症状至明确诊断的时间间隔短(P<0.05),口干发病率高(P<0.05),反复腮腺肿大出现率低(P<0.05),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比例低(P<0.05),间质性肺病发病率高(P<0.05),抗SSA、SSB抗体阳性率低(P<0.05)。与<30岁发病组比较,≥60岁发病组口干发病率高(P<0.05),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比例低(P<0.05),肝脏受累、间质性肺病发病率高(P<0.05),抗SSA、SSB抗体阳性率低(P<0.05)。结论随发病年龄增长,pSS患者肝脏受累、间质性肺病、关节炎的发生率增高,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抗SSA抗体及抗SSB抗体阳性率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发病年龄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抗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桂芬 雷小妹 +1 位作者 胡绍先 张菁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MPO-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MPO-ANCA相关性肥厚性...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MPO-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MPO-ANCA相关性肥厚性脑膜炎病例,根据其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56岁妇女,主诉间断性头痛、发热以及双腿肌肉疼痛,且MPO-ANCA阳性。磁共振成像显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伴脑白质缺血。脑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血流于大脑中动脉起始区中断,且两侧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患者的主要症状在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后得以改善。该病例在病程中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及肺间质性病变。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复习了MPO-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相关文献,发现MPO-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变、肾损伤及间质性肺病的比例较高。结论 MPO-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是一种罕见疾病,主要发病于年长女性,头痛为首发症状,临床医生应注意其他器官及系统受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肥厚性硬脑膜炎 脑动脉狭窄 间质性肺炎 血管炎
下载PDF
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胜桃 雷小妹 +2 位作者 胡绍先 李守新 何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4-535,538,共3页
目的探讨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总结23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关节累及情况和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5.3±3.9)岁,男性19例,女性4例,临床表现为... 目的探讨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总结23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关节累及情况和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5.3±3.9)岁,男性19例,女性4例,临床表现为慢性、无症状性的近端指间关节(PIP)周围软组织肿胀,多关节受累为主,基本对称,主要累及PIP的2~4关节。实验室检查正常。X线片除受累关节局部软组织肿胀外,无骨质破坏和关节间隙改变。结论本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加上放射学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无需特殊治疗。需和其它累及PIP软组织肿胀的疾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糖皮质激素应用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娜 王晓元 +48 位作者 王秀茹 穆荣 李春 安媛 周云杉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刘金婷 靳洪涛 刘湘源 孙琳 魏平 王俊洋 陈海英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苏茵 栗占国 《中国医药》 2016年第8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调查糖皮质激素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现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全国21家医院风湿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095例RA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及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结果1095... 目的调查糖皮质激素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现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全国21家医院风湿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095例RA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及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结果1095例RA患者中,曾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417例,占38.1%。359例RA患者可查到激素详细用量。其中,小剂量激素(≤10mg/d泼尼松等效剂量)治疗者219例,占61.0%;中等剂量激素(〉10mg/d且≤30mg/d泼尼松等效剂量)治疗者119例,占33.1%;较大剂量激素(〉30mg/d泼尼松等效剂量)治疗者21例,占5.9%。有明确记录激素用药时长的353例RA患者中,107例患者(30.3%)总激素应用时长≤6个月,246例(69.7%)〉6个月。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为用激素组(417例)与未用激素组(678例)。用激素组患者总体病程、确诊时病程、畸形关节数、关节外症状所占比例以及健康评定调查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未用激素组87.6(32.4,176.4)个月比58.2(17.7,139.2)个月、4.1(0.0,27.4)个月比2.0(0.0,12.9)个月、2(0,6)个比1(0,4)个、31.2%(130/417)比20.4%(138/678)、0.8(0.1,1.6)分比0.5(0.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应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及非甾体消炎药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仍是我同目前治疗重症RA的常用药物,但国内对于糖皮质激素在RA治疗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糖皮质激素类 现况调查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雷小妹 李守新 +1 位作者 胡绍先 张胜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18例CTD继发PAH患者进行分析,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UCG)、抗核抗体谱(ANAs...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18例CTD继发PAH患者进行分析,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UCG)、抗核抗体谱(ANAs)、血沉、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治疗和转归。结果18例患者中女17例,男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1例,系统性硬化症(SSc)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例,重叠综合征(OCTD)5例(均为SLE重叠其他结缔组织病)。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心脏彩色多普勒(UCG)对18例肺动脉高压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27.8%,38.9%和100.0%,17例ANA阳性,抗核糖核酸蛋白u1抗体(抗u1RNP)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1.1%。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和前列环素(贝前列素钠)序贯治疗,12周时61.1%患者病情好转,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和6min步行距离明显好转(P<0.05)。结论PAH是CTD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往往预后不佳。定期UCG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例。糖皮质激素、CTX、前列地尔和贝前列素钠等的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免疫抑制剂 前列腺素 前列环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