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王栋梁 方凡夫 刘昌胜 苏佳灿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42-250,共9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推广中西医协同诊疗理念,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技术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牵头成立共识专家组,讨论并制订《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方面阐述中西医协同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西医协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3
2
作者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10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苏佳灿 刘昌胜 张英泽 王光超 杨立利 杨长伟 王传锋 陈晓 胡衍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8,共7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即可发生,表现为疼痛、畸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即可发生,表现为疼痛、畸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骨水泥强化、合理骨植入及抗拔出内固定是骨修复治疗重要组成。不同类型骨水泥材料和新型椎体强化技术为伤椎骨修复提供更多选择。本共识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参照文献检索结果及专家调研意见,对常用椎体骨修复材料、椎体骨修复策略以及椎体骨修复术后注意事项等临床中常见争议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并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临床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修复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骨/软骨类器官技术变革骨/软骨疾病临床诊疗策略
3
作者 李祖浩 陈晓 苏佳灿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35-342,共8页
运动系统疾病诊疗面临机制研究不清、诊断效率低下、模型构建困难、药物研发缓慢、难以仿生修复等难题。骨/软骨类器官是一种新技术,通过体外三维培养细胞构建可模拟骨/软骨结构和功能的组织,为骨/软骨疾病研究提供新工具,变革了骨科临... 运动系统疾病诊疗面临机制研究不清、诊断效率低下、模型构建困难、药物研发缓慢、难以仿生修复等难题。骨/软骨类器官是一种新技术,通过体外三维培养细胞构建可模拟骨/软骨结构和功能的组织,为骨/软骨疾病研究提供新工具,变革了骨科临床诊疗策略。本文针对骨/软骨疾病诊疗困境,系统介绍了骨/软骨类器官构建策略及研究现状,提出变革临床诊疗策略的前沿进展,总结骨/软骨类器官从基础类器官、结构化类器官到功能化类器官的3个发展阶段,以期为骨/软骨类器官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类器官 软骨类器官 构建策略 发展阶段 临床诊疗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近十年骨科教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张元维 陈晓 +6 位作者 胡衍 张浩 李祖浩 王光超 何崇儒 沈浩 苏佳灿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4期74-80,共7页
目的系统梳理近十年骨科教学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剖析研究现状及热点,以期为高质量骨科教学人才培养和未来骨科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 目的系统梳理近十年骨科教学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剖析研究现状及热点,以期为高质量骨科教学人才培养和未来骨科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于骨科教学研究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刊载期刊、研究主题和基金支持等各项核心数据展开分析。结果共计纳入文献1569篇,年度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发文作者主要为刘瑞、官建中和甄志龙等,高发文单位包括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等,并聚焦骨科临床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PBL)/临床案例驱动式教学(CBL)、3D打印、骨科护理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翻转课堂等研究热点。结论近十年骨科教学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年度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发文作者较为集中,发文单位以各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医院为主,但不同单位之间缺乏紧密协作,且在关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研究热点进一步聚焦先进技术驱动的骨科教学方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骨科教学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
5
作者 曹烈虎 魏文强 +3 位作者 张永琪 王雄 张智 苏佳灿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为更加系统指导临床医师对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TSCI)康复治疗的实践和治疗规范化,促进TSCI患者术后恢复,国内多家医院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制订了2020版《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专家共识》。本文对该文中... 为更加系统指导临床医师对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TSCI)康复治疗的实践和治疗规范化,促进TSCI患者术后恢复,国内多家医院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制订了2020版《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专家共识》。本文对该文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进行解读,为临床医师在TSCI的康复治疗方面提供参考,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共识并加强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脊髓损伤 康复 共识解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疗难点及思考
6
作者 王光超 苏佳灿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35-537,共3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折缩骨(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脆性骨折,多发生于胸腰椎椎体,严重者表现为剧烈腰背痛、脊柱后凸畸形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等[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折缩骨(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脆性骨折,多发生于胸腰椎椎体,严重者表现为剧烈腰背痛、脊柱后凸畸形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等[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OVCFs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0岁以上女性OVCFs患病率为15%,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疾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疼痛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水分的魔术师:水凝胶的应用与展望
7
作者 张浩 苏佳灿 《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优异吸水性能的材料,由网状的水和高分子聚合物组成,能够在吸收大量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凝胶结构。水凝胶的独特性质使其在医学、生物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出色吸水性能的材料,由水和高...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优异吸水性能的材料,由网状的水和高分子聚合物组成,能够在吸收大量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凝胶结构。水凝胶的独特性质使其在医学、生物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出色吸水性能的材料,由水和高分子聚合物网络构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凝胶有凉粉、冰粉等。水凝胶不仅能作为药物传递的载体和释放系统,还可用于生物传感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是一种功能多样、前景广阔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医用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
下载PDF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陈晓 胡衍 苏佳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中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方法:通过文献综述、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目前临床医学八年制科研培养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各院校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目前八年...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中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方法:通过文献综述、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目前临床医学八年制科研培养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各院校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目前八年制教育中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尚不明确,科研训练时间有限且与临床实践冲突,学校科研氛围不够,学生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质量有待提高.一些院校进行了有益尝试,如双导师制、科研兴趣小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生沟通等,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应合理定位科研培养目标,完善科研训练体系,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支持政策,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国家、学校、导师、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制医学教育 科研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在破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庄新晨 苏佳灿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破骨细胞是来源于单核造血髓系细胞的多核巨细胞,它的激活在炎症性骨破坏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节,已有研究表明,TGF-β1与其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 破骨细胞是来源于单核造血髓系细胞的多核巨细胞,它的激活在炎症性骨破坏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节,已有研究表明,TGF-β1与其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1/5可促进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其机制与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RANK)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介质有关。本文主要针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破骨细胞分化和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
下载PDF
肱骨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苏佳灿 张春才 +6 位作者 王家林 许硕贵 禹宝庆 纪方 薛召军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618-1619,共2页
目的肱骨骨折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常遗留严重的并发症如骨不连等,介绍肱骨三维模型的构建并探讨其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以期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湿肱骨标本行CT成像得到肱骨每层横截面图像,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 目的肱骨骨折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常遗留严重的并发症如骨不连等,介绍肱骨三维模型的构建并探讨其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以期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湿肱骨标本行CT成像得到肱骨每层横截面图像,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6建立肱骨三维模型。结果所构建肱骨三维模型,逼真反映肱骨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同时与CT切片图像对比以判断其精确性。结论肱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肱骨正常力学行为以及骨折后内固定的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三维模型 肱骨骨折 生物力学 并发症 骨不连 解剖形态
下载PDF
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病例对照试验 被引量:25
11
作者 苏佳灿 曹烈虎 +7 位作者 李卓东 王思成 张前进 马玉海 扶晓明 禹宝庆 杜宁 张春才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2期914-916,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艾灸与红外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法,根据SAS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6... 目的:比较研究艾灸与红外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法,根据SAS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61.2±6.4)岁;病程9~43个月,平均(23.6±13.8)个月;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19~28分,平均(24.3±3.3)分。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7~79岁,平均(62.5±9.3)岁;病程8~45个月,平均(24.6±16.6)个月;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20~29分,平均(25.9±3.0)分。治疗组给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红外线治疗,治疗随访4周,对比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照Lysholm临床疗效评分,治疗组平均为(87.5±5.6)分,对照组为(85.9±3.5)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进行比较,疼痛与关节稳定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红外线治疗相比,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稳定性,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红外线 骨关节炎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记忆生物力学计算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苏佳灿 张春才 +7 位作者 许硕贵 王家林 纪方 禹宝庆 田甜 薛召军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14-915,共2页
目的:探讨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记忆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莫尔原理计算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在骨折断面及周围所产生的应力并构建应力场;同时应用实验力学方法对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载荷形变进行测定。结果... 目的:探讨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记忆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莫尔原理计算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在骨折断面及周围所产生的应力并构建应力场;同时应用实验力学方法对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载荷形变进行测定。结果:生物力学计算求得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受力P和位移δ之间的关系为:P=13.69δ,实验测定发现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的受力与位移之间呈线性关系。结论:在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材料的弹性范围内,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的受力与位移之间呈线性关系,计算结果与测定结果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齿形状记忆接骨器 记忆 生物力学 计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镍钛形状记忆接骨器促进骨折愈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苏佳灿 张春才 +6 位作者 严望军 许硕贵 王家林 张雪松 宋田斌 高堂成 万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 :对比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 (Swan likememory compressionconnector,SMC)与加压接骨板 (compressionplate,CP)固定下骨折愈合过程的血管形成 ,探讨SMC内固定下骨折愈合血管形成的特点。方法 :2 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形截骨 ,左侧以... 目的 :对比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 (Swan likememory compressionconnector,SMC)与加压接骨板 (compressionplate,CP)固定下骨折愈合过程的血管形成 ,探讨SMC内固定下骨折愈合血管形成的特点。方法 :2 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形截骨 ,左侧以SMC、右侧以CP固定 ,术后 2、4、8周行X线摄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SMC组骨折部位血管长入时间明显提前 ,血管数量较丰富 ,发育程度优于CP组 ,8周时SMC组即可见完整血管内壁 ,内皮细胞发育成熟。结论 :与CP相比 ,SMC组骨折端血管长入的时间较早 ,数量较为丰富 ,保证骨折愈合所需营养成分的供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血管形成 长骨干骨折 镍钛形状记忆接骨器 超微结构 骨折愈合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的记忆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苏佳灿 张春才 +7 位作者 张德胜 禹宝庆 许硕贵 王家林 纪方 薛召军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anatomicdistalradiusNi-tinolmemoryconnector,DRMC)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记忆生物力学基础。方法20根湿桡骨尸体标本分别制作桡骨远端骨折模型,以DRMC及普通钢板(commonplate,CP)固定...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anatomicdistalradiusNi-tinolmemoryconnector,DRMC)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记忆生物力学基础。方法20根湿桡骨尸体标本分别制作桡骨远端骨折模型,以DRMC及普通钢板(commonplate,CP)固定,采用生物力学测试及电测方法进行测试。结果DRMC环抱支产生的最大轴向环抱力为:12.82MPa,DRMC组与CP组相比,虽然屈服载荷相近,但是应变值明显小于CP组;CP组的屈服扭矩高于DRMC组(P<0.05),前者为(1.8±1.3)N·m后者为(1.4±1.1)N·m,两者之比为11.3,比较接近。结论DRM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是:轴向环抱持骨有利于稳定,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显著降低应力遮挡率,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解剖型 记忆聚合器 记忆 生物力学 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生物活性多孔支架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苏佳灿 李明 +1 位作者 禹宝庆 张春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49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及其与聚己内酯(PCL)的复合材料.用熔融浇铸/食盐微粒浸出法制备了孔径在200~400μm、大孔互相贯通的复合材料支架.通过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实验研究了该支架的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支架的...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及其与聚己内酯(PCL)的复合材料.用熔融浇铸/食盐微粒浸出法制备了孔径在200~400μm、大孔互相贯通的复合材料支架.通过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实验研究了该支架的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支架的孔隙率随致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抗压强度随之而减小;支架的最大孔隙率可达86%,相应的抗压强度为2.4MPa.成骨细胞在支架上的细胞粘附率和增殖随磷灰石含量增加而提高,复合材料明显高于单纯的PCL支架.组织学观察显示,新生骨长入多孔支架和复合材料形成了直接的骨性结合.n-HA/PCL复合材料支架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己内酯 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苏佳灿 管华鹏 +4 位作者 张春才 陈学强 王保华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7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骨折类型、力学分布、冲击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骨折类型、力学分布、冲击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的力学行为表现,冲击载荷为0~8000N,峰值8000N,时间自0~40ms,分析主应力值、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主应力方向上骨盆单元的位移。结果:冲击载荷作用于单侧髂前上棘时,0~10ms主要的应力沿髂后上棘到髂前上棘分布,在冲击后期10ms以后,骶髂关节、髋臼和耻骨支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分布;作用于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时,0~20ms主要的应力沿髂骨纵行传导,应力分布并没有在冲击峰值10ms时达到最大,而是从20ms之后,应力开始向骶髂关节、双侧耻骨支、坐骨支以及髋臼等部位传导并可见到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各部位应力分布以及骨盆各个单元在应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有助于临床上进行骨盆损伤内固定力点的选择以及进一步明确骨盆内在应力值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冲击载荷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髋关节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7
作者 苏佳灿 叶韵杰 +1 位作者 赵子夜 王志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522-3526,共5页
髋关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下肢关节,其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机体的站立和行走功能,进而影响生活质量。慢性髋关节功能异常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继续发展可以恶化成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疾病,需要通过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进行治疗。髋关节... 髋关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下肢关节,其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机体的站立和行走功能,进而影响生活质量。慢性髋关节功能异常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继续发展可以恶化成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疾病,需要通过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进行治疗。髋关节功能评分法一直用于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情况。目前用于髋关节功能评估的方法与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与髋关节功能相关的全身健康测定系统及全髋关节功能评价系统两大类。常用的评估系统有36条简短医疗结果调查问卷、Harris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功能 评分量表
下载PDF
桡骨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苏佳灿 王家林 +6 位作者 张春才 张德胜 许硕贵 禹宝庆 纪方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4期2012-2013,共2页
目的介绍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探讨其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和构建理想的桡骨模型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湿桡骨标本1根行CT成像得到桡骨每层横截面图像,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6建立桡骨三维模型,采用三维十结点... 目的介绍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探讨其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和构建理想的桡骨模型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湿桡骨标本1根行CT成像得到桡骨每层横截面图像,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6建立桡骨三维模型,采用三维十结点四面体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及计算。结果所构建桡骨三维模型,共划分为76089个结点、49111个单元,客观反映桡骨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同时与CT切片图相对比以判断其精确性。结论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桡骨正常力学行为以及骨折后内固定的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三维模型 建立 生物力学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静载荷作用下骨盆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被引量:19
19
作者 苏佳灿 张春才 +3 位作者 陈学强 王保华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7,i00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静力载荷作用后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力学分布、静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4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采用计算机...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静力载荷作用后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力学分布、静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4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分别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髂骨正后方静载荷作用下骨盆的力学行为表现,静载荷为8000N,分析主应力值、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主应力方向上骨盆单元的位移。结果:单侧髂前上棘侧方加载下,应力沿着受力点与骶髂关节连线方向传导,没有应力沿着髋臼或者耻骨、坐骨传导;单侧髂骨后方静载荷加载时,应力沿着髂骨纵行方向、髂骨与骶髂关节部位连线方向、同侧耻骨上支传导。结论:分析静载荷作用下骨盆各部位应力分布以及骨盆各个单元在应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有助于临床上进行骨盆损伤内固定力点的选择以及进一步明确骨盆内在应力值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生物力学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骨盆及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设定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被引量:19
20
作者 苏佳灿 张春才 +3 位作者 陈学强 王保华 吴建国 丁祖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寻求骨盆及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中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设定的方法,并探讨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4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通过计算骨盆及髋... 目的:寻求骨盆及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中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设定的方法,并探讨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4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通过计算骨盆及髋臼三维CT扫描层面上不同CT值,采用经典理论公式分析骨密度及骨骼弹性模量,最终确定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结果:对于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当Hu≤816时,ρα=1.9×10-3Hu+0.105,当Hu≥816时ρα=7.69×10-4Hu+1.028;而模型弹性模量则由E=3790ε0.06ρ3骨盆和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具体数值。结论:通过计算模型密度和弹性模量,进一步确定单元材料属性,对于建立接近实际的骨盆和髋臼三维有限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骨盆 髋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