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构形易损性理论的桁架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苏冠兴 张志强 叶继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2-18,共7页
介绍基于结构构形的易损性理论,具体分析了几种桁架结构的易损性,详细表述了结构集簇解簇过程,得到各种失效模式,验证了基于结构构形的易损性理论,为结构易损性分析提供范例。发现结构应力较大的杆件与易损性分析的失效杆件有对应关系,... 介绍基于结构构形的易损性理论,具体分析了几种桁架结构的易损性,详细表述了结构集簇解簇过程,得到各种失效模式,验证了基于结构构形的易损性理论,为结构易损性分析提供范例。发现结构应力较大的杆件与易损性分析的失效杆件有对应关系,为结构易损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结构在集中力作用下极限荷载与易损性分析特征参数,发现如果结构形式相同、集簇过程类似,那么随着连接能力的增大结构临界荷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性 结构簇 失效模式 桁架 整体倒塌失效模式
下载PDF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文物保护技术与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冠兴 孙勇 +1 位作者 常军富 相睿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3期17-21,共5页
重点研究了文物建筑保护与结构加固的关系;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与结构加固方案选择的原则。以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为例,分析其使用的加固方法对文物本体的影响,对混凝土梁柱采用干式外包角钢增设附属子结构;对楼板采用增设槽钢支撑;对... 重点研究了文物建筑保护与结构加固的关系;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与结构加固方案选择的原则。以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为例,分析其使用的加固方法对文物本体的影响,对混凝土梁柱采用干式外包角钢增设附属子结构;对楼板采用增设槽钢支撑;对木屋架增加侧向连接,剔除糟朽部分,新增木构件。体现了最低限度干预、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防灾减灾等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 保护与加固 近现代建筑
下载PDF
不同地震动特性下RC框架校舍抗震加固残余变形分析
3
作者 孙勇 陈鑫 +2 位作者 乔剑 刘涛 苏冠兴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0,共9页
校舍的抗震性能和震后残余变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顺利疏散和学校的震后修复,因此,本文以RC框架校舍为背景对其不同地震动特性下的抗震性能和震后残余变形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敏学楼的工程概况和加固方案,并据此建... 校舍的抗震性能和震后残余变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顺利疏散和学校的震后修复,因此,本文以RC框架校舍为背景对其不同地震动特性下的抗震性能和震后残余变形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敏学楼的工程概况和加固方案,并据此建立了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动力特性分析;随后,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和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以层间位移角为性能指标对结构抗震性能水平进行了评估;最后,以层间残余位移角和顶点残余位移为指标对比分析了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残余变形。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平和残余变形指标均差于远场地震作用下的结果,其中底层层间残余位移角为远场地震的1.67倍;加固后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由严重破坏降低到了不严重破坏,层间最大残余位移角最大降低了69.9%,校舍逃生概率和震后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RC框架 校舍抗震加固 性能化设计 残余变形
下载PDF
工程质量处理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4
作者 苏冠兴 王兆宁 +1 位作者 秦剑峰 丁浩珉 《工程质量》 2023年第4期5-10,共6页
建设工程质量的司法鉴定是处理建设工程司法纠纷案件的主要依据,与控辩双方均有较大的利害关系。此类司法鉴定主要分为建设工程质量鉴定、加固处理方案鉴定和施工造价鉴定三部分。论文重点分析建设工程质量及处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应该... 建设工程质量的司法鉴定是处理建设工程司法纠纷案件的主要依据,与控辩双方均有较大的利害关系。此类司法鉴定主要分为建设工程质量鉴定、加固处理方案鉴定和施工造价鉴定三部分。论文重点分析建设工程质量及处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坚持的原则;建设工程处理方法鉴定的特点;研究此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具体案件为例说明了二者的相关性;对房屋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及加固处理方案进行了鉴定,并对控辩双方提出的质疑进行了解答,为法院裁决提供有效的支撑。司法鉴定人应坚持客观公正,结合专业知识有据可依,科学严谨地做出鉴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加固处理方案 建设工程 工程质量
下载PDF
六角星型穹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苏冠兴 张志强 叶继红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1,共6页
基于结构本身构型的易损性理论与结构失效机理相结合,分析了六角星型穹顶结构的易损性及杆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果表明,结构应力较大的杆件与易损性分析的失效杆件有对应关系,通过直接计算应力较大杆件的易损性参数,找到各种失效模... 基于结构本身构型的易损性理论与结构失效机理相结合,分析了六角星型穹顶结构的易损性及杆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果表明,结构应力较大的杆件与易损性分析的失效杆件有对应关系,通过直接计算应力较大杆件的易损性参数,找到各种失效模式,可判断结构易损性。通过分析在反应谱拟合人工波和El Centro波作用下结构的失效模式,求得导致结构破坏的地震峰值加速度,研究了易损性特征参数与结构失效模式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连接能力小,易损性指数小时,结构呈现强度破坏,随着易损性指数的增大,结构失效模式由强度破坏转变为动力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角星型穹顶 易损性 结构簇 数值分析 失效模式 动力稳定 失效机理
原文传递
青岛北站西广厅减振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志强 胡心一 +1 位作者 张相勇 苏冠兴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22,46,共7页
针对青岛北站西广厅的振动舒适度和结构地震响应过大的问题,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以IABSE建议的单人步行激励荷载为基础,确定了分析工况,并对该观景平台进行了人行荷载模拟,通过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振动舒... 针对青岛北站西广厅的振动舒适度和结构地震响应过大的问题,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以IABSE建议的单人步行激励荷载为基础,确定了分析工况,并对该观景平台进行了人行荷载模拟,通过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振动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MTMD减振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竖向振动,最大减振率达到50.56%,同时也使各个工况的加速度峰值达到了控制目标。屈曲约束支撑(BRB)在地震时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延性和滞回性能,采用BRB减震体系后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通过自身的耗能降低了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同时,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曲线饱满,说明耗能充分,从而有效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显著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北站 人体舒适度 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 屈曲约束支撑 耗能 弹塑性分析
原文传递
姜堰实验小学雏鹰楼加固前后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勇 陈鑫 +3 位作者 朱燕清 俞伟根 李家青 苏冠兴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90-96,共7页
围绕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雏鹰楼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检测公司的鉴定结果,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和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对其进行加固设计,并对梁、柱截面进行了验算。随后,基于结构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了三维... 围绕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雏鹰楼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检测公司的鉴定结果,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和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对其进行加固设计,并对梁、柱截面进行了验算。随后,基于结构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开展了结构在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远、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显著提升,梁、柱截面满足抗震要求的同时,结构层间位移角得到有效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最大可减小78.4%;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近场地震工况的结构底部层间位移角分别为远场地震工况时的1.42,2.07和3.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碳纤维加固 近场地震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学楼消能减震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苏冠兴 李世宏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85-589,共5页
分析了新抗震规范颁布实施后中小学加固中框架结构教学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单跨框架、梁与柱的承载力不足及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等。分析了采用消能减震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经济行、时效性。阐述了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原理。以某教... 分析了新抗震规范颁布实施后中小学加固中框架结构教学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单跨框架、梁与柱的承载力不足及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等。分析了采用消能减震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经济行、时效性。阐述了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原理。以某教学楼为例,采用粘滞流体阻尼器加固后,地震作用减小30%左右,基本满足了地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使原结构构造措施满足了规范要求,不需采用其他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加固 消能减震 粘滞流体阻尼器 框架结构 教学楼
原文传递
近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前后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燕清 陈鑫 +4 位作者 孙勇 俞伟根 李家青 苏冠兴 徐庆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03-110,共8页
围绕偏心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某公司多层生产车间的结构特点,并综合利用增大截面、粘贴钢板和粘贴FRP等方法进行了结构抗震加固设计,验算了构件截面;随后,建立了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动力特... 围绕偏心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某公司多层生产车间的结构特点,并综合利用增大截面、粘贴钢板和粘贴FRP等方法进行了结构抗震加固设计,验算了构件截面;随后,建立了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动力特性和弹性时程分析,探讨结构的偏心不规则情况;最后,进行了结构在远场和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分析了综合加固方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和远、近场地震对多层偏心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近场地震工况下的响应大于远场地震工况,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层间位移角在近场地震工况可达远场地震工况的3.8倍;所设计的加固方案有效提升了结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减少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钢筋混凝土框架 加固设计 碳纤维 近场地震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