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苏显林 刘安军 +2 位作者 葛礼正 焦洋 王凌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疗效。该患者右侧颧颞部皮肤患有鳞状细胞癌,病灶大小近7.0 cm×5.0 cm,病灶切除后形成约8.5 cm×6.0 cm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疗效。该患者右侧颧颞部皮肤患有鳞状细胞癌,病灶大小近7.0 cm×5.0 cm,病灶切除后形成约8.5 cm×6.0 cm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侧颌颈皮瓣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旋转修复。结果:该患者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旋转即刻予以修复,皮瓣成活,供区切口Ⅰ/甲愈合,外形满意。继以放疗,未见皮瓣溃疡、坏死。术后随访8月,肿瘤无复发。结论:颧颞部皮肤癌术后继发形成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颌颈 颞浅动脉 皮瓣 皮肤癌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VSD负压吸引联合V-Y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治疗股前窦道型大转子区褥疮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显林 刘安军 +3 位作者 焦洋 葛礼正 郭利刚 王凌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联合V-Y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治疗股前窦道型大转子区褥疮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我科收治1例右侧股前窦道型大转子区褥疮患者,创面经清创、VSD负压吸引,去除创面异物、控制创面炎症后,阔筋膜张肌肌皮瓣V-Y成形修复... 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联合V-Y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治疗股前窦道型大转子区褥疮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我科收治1例右侧股前窦道型大转子区褥疮患者,创面经清创、VSD负压吸引,去除创面异物、控制创面炎症后,阔筋膜张肌肌皮瓣V-Y成形修复褥疮病灶切除后创面。结果:右侧股前窦道型大转子区褥疮病灶完全切除,创面缺损V-Y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推进完全修复,皮瓣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结论:VSD负压吸引联合V-Y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治疗股前窦道型大转子区褥疮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可缩短病程、有效治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阔筋膜张肌 肌皮瓣 窦道 大转子区 褥疮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显林 刘安军 +2 位作者 葛礼正 杨萍 焦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在颧颞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颧颞部皮肤肿瘤患者10例。切除病灶,术中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确保恶性病灶切除干净无残留。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在颧颞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颧颞部皮肤肿瘤患者10例。切除病灶,术中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确保恶性病灶切除干净无残留。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出颞浅动脉额支走行,根据受区缺损形态和功能设计皮瓣,进行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对颧颞部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鬓角再造2例。额部供区无瘢痕,毛发遮挡看不见切口痕迹,恶性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颧颞肿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良好效果,皮瓣成活率高,组织应用代价小,供区切口愈合,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颞部 皮肤肿瘤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缺损修复
下载PDF
颞浅动脉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安军 焦洋 +4 位作者 葛礼正 王凌东 苏显林 汤重阳 任义琴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0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探索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设计颞浅动脉或其分支岛状皮瓣,通过带蒂转移,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最小皮瓣2 cm×3 cm,最大15 cm×8 cm。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3~... 目的探索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设计颞浅动脉或其分支岛状皮瓣,通过带蒂转移,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最小皮瓣2 cm×3 cm,最大15 cm×8 cm。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3~6个月,患者头面部缺损修复,外形恢复良好。结论颞浅动脉及分支皮瓣,用于修复头面部缺损,皮瓣血供可靠,修复后,皮肤颜色质地与受区接近,外形恢复佳,患者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岛状皮瓣 修复
下载PDF
爆竹火药爆炸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救治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利刚 葛礼正 +3 位作者 王凌东 焦洋 刘安军 苏显林 《安徽医学》 2012年第4期421-422,共2页
目的总结爆竹火药爆炸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对救治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4例中治愈59例,病死率29.8%。结论爆竹火药爆炸伤的吸入性损伤并发率高,病死率亦高。救治应早诊断,早治疗,保持气道通畅。伤后立即吸... 目的总结爆竹火药爆炸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对救治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4例中治愈59例,病死率29.8%。结论爆竹火药爆炸伤的吸入性损伤并发率高,病死率亦高。救治应早诊断,早治疗,保持气道通畅。伤后立即吸入高浓度氧或纯氧;预防性、及早地气管切开,应用带湿化的PEEP机械通气和气道灌洗;早期处理创面,切、削痂去除坏死组织,防止内脏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竹火药 爆炸伤 吸入性损伤
下载PDF
不同皮瓣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6
作者 苏显林 焦洋 +2 位作者 刘安军 葛礼正 杨萍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和侧颌颈皮瓣在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例颧面皮肤癌患者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两种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和侧颌颈皮瓣在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例颧面皮肤癌患者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两种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颧面缺损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供区植皮。皮瓣皮片完全成活,皮瓣部分毛发生长。随访3个月,外眦和下睑外侧肿瘤复发,继以放疗,肿瘤得以控制,皮瓣未见放射性溃疡。1例患者颧面缺损采用侧颌颈皮瓣辅以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皮瓣完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修复。受区继以放疗,未见皮瓣溃疡、坏死。术后随访1年,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侧颌颈皮瓣均能效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能耐受放疗,应用时需充分认识两种皮瓣特点,扬长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手术 侧颌颈 颞浅动脉 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7
作者 苏显林 刘安军 +3 位作者 葛礼正 焦洋 王凌东 杨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2-523,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4年2月,应用同侧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4岁,平均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约18个月。肿瘤类型:... 目的总结应用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4年2月,应用同侧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4岁,平均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约18个月。肿瘤类型:基底细胞癌2例,鳞癌3例。瘤体位于颧颞相连部位,大小约3.5 cm×2.0 cm^7.0 cm×5.0 cm。病灶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0 cm×3.5 cm^8.5 cm×6.0 cm。术中切取皮瓣范围8.5 cm×4.0 cm^12.0 cm×5.0 cm,蒂宽2.5~3.0 cm,长2.0~4.0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皮肤相近;2例因蒂部稍宽,皮瓣蒂端转角有"猫耳朵"凸现,但颜面部外观整体满意。移位皮瓣耐受性好,皮瓣成活、软组织缺损创面完全修复后进一步放疗,放疗后皮瓣无溃疡、坏死。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符合整形修复原则,且能耐受进一步放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颌颈皮瓣 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颞浅动脉及其吻合支为蒂的头皮瓣在修复头皮缺损颅骨外露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葛礼正 刘安军 +2 位作者 郭利刚 焦洋 苏显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6-468,共3页
肿瘤、创伤等导致的头皮缺损经常伴有颅骨外露,需用具有良好血运的组织覆盖[1-3].2007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们采用颞浅动脉及其吻合支为蒂的头皮瓣,对头皮外伤、颅骨慢性溃疡、鳞状细胞癌病灶切除等造成的头皮缺损或颅骨外露创面进行修... 肿瘤、创伤等导致的头皮缺损经常伴有颅骨外露,需用具有良好血运的组织覆盖[1-3].2007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们采用颞浅动脉及其吻合支为蒂的头皮瓣,对头皮外伤、颅骨慢性溃疡、鳞状细胞癌病灶切除等造成的头皮缺损或颅骨外露创面进行修复,临床应用1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7~78岁。病因:顶枕、额颞顶部头皮癌切除后头皮缺损或伴骨外露5例;头皮撕脱伤额顶部大块骨外露1例;头皮颅骨慢性溃疡1例,周边广泛性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颅骨外露 临床应用 颞浅动脉 头皮瓣 吻合支 修复 颅骨外露创面 慢性溃疡
原文传递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外成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伟伟 杨民 +1 位作者 武成 苏显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目的探讨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um-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生物学特性及诱导成骨的可行性,评估S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hydroxylapatite/chitosan/poly L-latic acid,HA/CS/PLLA)支架材料在体内异位成... 目的探讨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um-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生物学特性及诱导成骨的可行性,评估S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hydroxylapatite/chitosan/poly L-latic acid,HA/CS/PLLA)支架材料在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贴壁法分离培养SMSCs,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SMSCs成脂及成骨诱导后分别行油红O染色、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取第3代SMSCs,成骨诱导1、7、14、21、28 d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Ⅰ型胶原、ALP以及Runx-2m RNA表达情况;成骨诱导后1、3、5、7、9、11 d,采用ELISA法检测ALP活性;成骨诱导后7、14、21、28 d,采用茜素红S法检测钙盐沉积;以正常培养SMSCs作为对照组。体内实验: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2);取第3代SMSCs接种于HA/CS/PLLA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72 h后植入实验组大鼠右下肢肌袋,对照组大鼠植入单纯HA/CS/PLLA支架材料;术后4、8周通过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分析SMSCs体内成骨情况。结果提纯后SMSCs CD147、CD90、CD105、CD44表达超过95%,而CD117、CD34、CD14、CD45表达低于10%;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脂滴形成,茜素红染色可见红色钙化灶,ALP染色可见细胞质呈咖啡样深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SMSCs成骨诱导7 d,Ⅰ型胶原、ALP、Runx-2 m RNA表达显著增加,诱导14 d OCN m RNA表达显著增加。成骨诱导后5、7、9、11 d 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7 d时达峰值(P<0.05)。成骨诱导14 d,钙含量显著增加,且随诱导时间延长钙含量逐渐增加(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体内实验术后4、8周影像学和组织学观测结果显示,两组均可见新生骨形成,但实验组成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SMSCs在体内、体外均可诱导成骨,可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 茜素红 ALP 新骨形成 大鼠
原文传递
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葛礼正 苏显林 +3 位作者 焦洋 杨萍 刘安军 王凌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21例因外伤、体表肿瘤、色素痣、感染造成鼻部亚单位或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5cm×2.0c...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21例因外伤、体表肿瘤、色素痣、感染造成鼻部亚单位或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5cm×2.0cm~3.0cm×3.0cm。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确定面动脉穿支位置,设计蒂为上端的逆行鼻唇沟皮瓣,旋转覆盖鼻部缺损区修复。结果21例皮瓣均一期愈合。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血运良好,其中1例皮瓣瘀血,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20例效果良好,1例效果一般。修复皮瓣在色泽、形态、功能上与正常皮肤一致。结论鼻部小面积缺损优先选择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不需要2次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 穿支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缺损
原文传递
内眦动脉穿支为蒂的角形皮瓣在中面部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葛礼正 李小静 +2 位作者 苏显林 焦洋 杨萍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内眦动脉穿支为蒂的角形皮瓣在中面部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对20例中面部因外伤或体表肿瘤、黑痣、瘢痕等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设计以内眦动脉穿支为蒂的角形皮瓣,皮瓣最大宽度等于缺损宽度,长度约... 目的探讨内眦动脉穿支为蒂的角形皮瓣在中面部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对20例中面部因外伤或体表肿瘤、黑痣、瘢痕等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设计以内眦动脉穿支为蒂的角形皮瓣,皮瓣最大宽度等于缺损宽度,长度约为缺损长度的2.5~3.0倍,旋转加推进覆盖缺损区进行修复。结果 2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角形皮瓣全部成活良好,随访1个月至1年,皮瓣颜色、光泽、质地与邻近皮肤相同。结论内眦动脉穿支为蒂的角形皮瓣修复中面部软组织缺损,术后血运可靠,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瘢痕,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是修复中面部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动脉 穿支皮瓣 面部缺损 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