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苏汉东 杨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扎格雷钠组)48例和对照组(尿激酶组)47例,治疗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160mg,静脉滴注,qd×14天,对照组:尿激酶60... 目的:观察国产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扎格雷钠组)48例和对照组(尿激酶组)47例,治疗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160mg,静脉滴注,qd×14天,对照组:尿激酶60 000单位+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7天,分别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0.21%(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定,安全、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急性脑梗塞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脾阴虚证前列腺素调节功能探讨
2
作者 苏汉东 毛炯 贝叔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年第3期12-13,共2页
本文对29例脾阴虚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F_(2a)(PGF_(2a))浓度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并与脾气虚组、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血浆PGE_2含量,脾阴虚组显著低于脾气虚组和正常组(P<0.01);血浆PGF_(2a)含量,脾阴虚组显著高... 本文对29例脾阴虚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F_(2a)(PGF_(2a))浓度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并与脾气虚组、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血浆PGE_2含量,脾阴虚组显著低于脾气虚组和正常组(P<0.01);血浆PGF_(2a)含量,脾阴虚组显著高于脾气虚组和正常组(P<0.01)。三组间的血浆PGE_2、PGF_(2a)含量,F/E比值的总变异分析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证 脾气虚证 血浆前列腺素E 血浆前列腺素F2a
下载PDF
“明竹欣”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卫红 苏汉东 邵奕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比较明竹欣(Valacicolvir)综合疗法和阿昔洛韦(ACV)片剂及针剂联合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5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按其自愿随机分组,“明竹欣”组:口服“明竹欣”300mg,每天2次,共服14天;AC... 目的 比较明竹欣(Valacicolvir)综合疗法和阿昔洛韦(ACV)片剂及针剂联合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5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按其自愿随机分组,“明竹欣”组:口服“明竹欣”300mg,每天2次,共服14天;ACV片剂组:口服ACV200mg,每天5次,共服14天;ACV针组:静脉滴注ACV5mg/kg,每天3次,共7天。在服药疗程中段应用激光机清除所有病灶。激光治疗后第3、7、10、14天按PASI评分法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各随访1次,记录复发情况。通过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明竹欣”组疗效与ACV针组相近(P>0.05),且明显高于ACV片剂组(P<0.01)。在总复发率方面,“明竹欣”组(0%)与ACV针组(4%)相近,而与ACV片剂组(33.33%)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明竹欣”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明显优于ACV片,不良反应少,服药更方便,患者依从性更好。“明竹欣”综合疗法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 明竹欣 综合疗法 阿昔洛韦
下载PDF
玉米新着丝粒形成及其表观遗传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林 苏汉东 韩方普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保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确保染色体准确分离。在着丝粒区域的核小体中,有一类组蛋白 H3的变异体,在植物中称为CENH3,在动物中称为CENP-A;同时植物中含有在第133位苏氨酸发生磷酸化的组蛋白H2A,... 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保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确保染色体准确分离。在着丝粒区域的核小体中,有一类组蛋白 H3的变异体,在植物中称为CENH3,在动物中称为CENP-A;同时植物中含有在第133位苏氨酸发生磷酸化的组蛋白H2A,这两类组蛋白是活性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标记。着丝粒区域的DNA序列经历了高度的进化。除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单个核小体构成功能着丝粒,其他物种中着丝粒包含大量重复序列,DNA序列复杂多变,核心区域的核小体排布方式尚不明确,在这些复杂的着丝粒中 CENH3核小体的定位不是由特定DNA序列决定的。在不同物种中还发现了大量新着丝粒(在染色体上非着丝粒区域形成功能着丝粒)及双着丝粒(原有着丝粒失去活性,由染色体上另一个活性着丝粒行使功能)。着丝粒形成有表观遗传学因素参与调控,那么在着丝粒形成过程中DNA序列有什么作用,是否存在核心DNA 元件或特定的 DNA 排布引导 CENH3核小体定位,又有哪些表观遗传学修饰参与着丝粒形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多年来利用玉米(Zea mays)中各种着丝粒变异材料研究着丝粒形成及其表观遗传学,并在着丝粒形成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粒形 玉米 DNA序列 着丝粒 排布方式 核小体 发育生物学
下载PDF
国产干扰素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阮桂钦 苏汉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3期28-28,共1页
目的观察国产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热、头痛、嗜睡、抽搐、呕吐、昏迷持续时间均比对... 目的观察国产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热、头痛、嗜睡、抽搐、呕吐、昏迷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肢瘫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用药的不良反应的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国产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干扰素α-1b 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6
作者 苏汉东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第10期67-67,共1页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比较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忽视了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比较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忽视了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数学教学 培养 学习知识 心理活动 学习活动 学生 注意力
下载PDF
植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蒋金金 苏汉东 +9 位作者 洪登峰 杨光琴 闫磊 徐扬 张阳 张立新 韩方普 金双侠 夏兰琴 王幼平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36-1462,共27页
生物技术在植物科学领域和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有效促进植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和染色体片段的挖掘及应用,实现植物抗逆、抗病、产量、品质等性状的遗传改良。目前,利用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已成功鉴定大量... 生物技术在植物科学领域和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有效促进植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和染色体片段的挖掘及应用,实现植物抗逆、抗病、产量、品质等性状的遗传改良。目前,利用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已成功鉴定大量作物关键性状的候选基因和优异等位变异,并结合基因工程、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实现了作物的性状改良和遗传育种。本文基于植物生物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育种应用中的前景和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作物生物育种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作物育种 基因编辑 分子标记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多倍化和驯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学勇 苏汉东 +4 位作者 张梦卓 祝光涛 程时锋 韩方普 黄三文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7-1466,共10页
作物驯化是将野生植物驯化繁殖为栽培作物,本质是通过人工选择有目的地保留基因组的遗传变异信息.驯化在人类农耕文明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其中多倍化是作物驯化和改良的重要方... 作物驯化是将野生植物驯化繁殖为栽培作物,本质是通过人工选择有目的地保留基因组的遗传变异信息.驯化在人类农耕文明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其中多倍化是作物驯化和改良的重要方向.相较于二倍体祖先物种而言,多倍体作物往往具有明显的表型优势,生物量与经济产量会相对较高,具有更强的抗性和更广的环境适应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棉花(Gossypium spp.)、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等重要农作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是多倍化和驯化的综合产物.多倍体作物的进化、驯化历程以及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是作物遗传育种领域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对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化 驯化 育种 改良 人工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