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部与气道结构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苑艺姣 韩文 +2 位作者 甄蕾 左志刚 赵艳红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863-870,共8页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部与气道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均角患者40例为研究组,骨性Ⅰ类均角患者60例为对照组,拍摄锥形束...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部与气道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均角患者40例为研究组,骨性Ⅰ类均角患者60例为对照组,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用三维测量软件测量,分析颏部形态位置、上气道形态相关指标。结果与骨性Ⅰ类患者相比,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前厚度、颏部基骨体积、总体积小,颏角、颏凹陷、颏曲度、牙槽突面积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n-V线距离、Gn-H线距离、Po-NB距离、面角小,Y轴角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总体积、舌咽上界横径、矢状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部形态、位置与上气道形态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角与喉咽长度呈负相关(r=-0.277,P<0.01);Po-NB距离与腭咽长度呈负相关(r=-0.222,P<0.05);颏高度(r=-0.261,P<0.01)、颏部基骨面积(r=-0.225,P<0.05)与腭咽上界横径呈负相关;颏最小厚度(r=0.245,P<0.05)、颏角(r=0.249,P<0.05)、牙槽突面积(r=0.213,P<0.05)与腭咽上界矢状径呈正相关;Gn-V线(r=0.217,P<0.05)、Po-NB距离(r=0.208,P<0.05)与舌咽上界横径呈正相关;颏前厚度与喉咽上界矢状径呈负相关(r=-0.211,P<0.05);颏凹陷与喉咽下界矢状径呈负相关(r=-0.237,P<0.05);颏曲度与喉咽下界横径呈正相关(r=0.231,P<0.05)。结论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部发育不足,形态偏薄,颏部矢状向位置偏后,垂直向位置偏上,舌咽气道相对狭窄。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颏部形态、位置与上气道形态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 骨性Ⅰ类 下颌后缩 成年女性 锥形束CT 颏部 上气道 错[牙合]畸形 正畸
下载PDF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年女性颏部及上气道形态的研究
2
作者 苑艺姣 叶家萌 +3 位作者 钱儒翰 许晨雨 程雯 赵艳红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Ⅰ类成年女性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形态、位置及上气道形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骨性Ⅰ类成年女性60例,按下颌平面角度分为高角、均角、低角组,每组20例。拍摄锥形束CT并用三维测量软件测量,分析颏部形态位... 目的探讨骨性Ⅰ类成年女性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形态、位置及上气道形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骨性Ⅰ类成年女性60例,按下颌平面角度分为高角、均角、低角组,每组20例。拍摄锥形束CT并用三维测量软件测量,分析颏部形态位置、上气道形态相关指标。结果低角组颏厚度(14.89±1.27)mm大于高角组(13.69±1.38)mm,P=0.023。高角组颏部垂直向位置靠下,矢状向位置靠后。低角组上气道总体积(17.56±5.95)mm小于高角组(22.10±5.39)mm,P=0.040。颏长度与上气道总长度、总体积、上气道最小截面积呈正相关(r=0.335,P=0.009;r=0.417,P=0.001;r=0.284,P=0.028)。颏顶点垂直位置与喉咽长度、上气道总长度、上气道最小截面积呈正相关(r=0.311,P=0.016;r=0.328,P=0.010;r=0.383,P=0.003)。结论高角患者颏部形态细长,正中联合平坦,位置靠后下方,上气道容积较大,低角患者与之相反。颏部形态及位置与舌咽气道形态相关性较显著。颏长度越大,颏部靠前下,上气道容积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 垂直骨面型 骨性Ⅰ类 上气道
原文传递
不同矢状骨面型高角成年女性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的研究
3
作者 叶家萌 苑艺姣 +3 位作者 许晨雨 钱儒翰 程雯 赵艳红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比较高角成年女性不同矢状骨面型的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探究不同矢状骨面型与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形态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选取90例高角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ANB分为骨性Ⅰ类30例,...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比较高角成年女性不同矢状骨面型的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探究不同矢状骨面型与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形态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选取90例高角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ANB分为骨性Ⅰ类30例,骨性Ⅱ类30例,骨性Ⅲ类30例。拍摄锥形束CT并使用三维影像测量分析软件测量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的相关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的形态特点。结果骨性Ⅲ类高角患者的第一恒磨牙牙槽弓宽度[(60.24±4.86) mm]较骨性Ⅰ类[(62.63±2.45) mm]和Ⅱ类[(63.22±3.07) mm]更窄(P=0.005),基骨弓宽度[(62.55±4.17) mm]分别小于骨性Ⅰ类[(64.97±3.89) mm]和Ⅱ类[(64.21±3.09) mm](P=0.042),磨牙转矩(98.05°±5.82°)较骨性Ⅰ类[(94.80°±5.38°)]和Ⅱ类[(93.04°±5.45°)]更加颊倾(P=0.003),且腭侧骨板(101.83°±5.31°)较骨性Ⅰ类[(104.78°±7.13°)]和Ⅱ类[(106.39°±6.78°)]更加更直立(P=0.025),远颊根根尖骨厚度[(4.25±1.18) mm]较骨性Ⅰ类[(4.81±1.33) mm]和Ⅱ类[(4.77±1.23) mm]更薄(P=0.017),腭根根尖骨厚度[(3.46±0.96) mm]也较骨性Ⅰ类[(3.85±1.05) mm]和Ⅱ类[(4.11±1.14) mm]更薄(P=0.049)。此外,骨性Ⅲ类的腭高度[(20.97±2.37) mm]小于骨性Ⅰ类[(22.78±2.21) mm]和Ⅱ类[(22.11±2.61) mm](P=0.016)。矢状向上,骨性Ⅲ类和Ⅱ类上颌第一恒磨牙与腭平面的后下夹角分别为83.89°±6.52°、77.65°±5.37°,骨性Ⅱ类上颌第一恒磨牙更为远中倾斜(P<0.001)。牙弓宽度、牙弓后段的牙槽骨长度、上颌第二恒磨牙近远中向倾斜度等三组间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角成年女性患者中,不同矢状骨面型的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存在差异,提示临床正畸治疗中要注意高角患者牙齿移动的生理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 上颌磨牙 牙槽骨复合体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青少年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舌与下颌骨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王子祎 钟馨桐 +3 位作者 苏萌萌 苑艺姣 叶家萌 赵艳红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舌形态、位置与下颌骨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60例骨性Ⅱ类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17例、均角22例、低角21例3组。拍摄锥形束CT,使用Invivo 5软件重建并测量舌及下颌骨指标,利用...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舌形态、位置与下颌骨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60例骨性Ⅱ类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17例、均角22例、低角21例3组。拍摄锥形束CT,使用Invivo 5软件重建并测量舌及下颌骨指标,利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舌和下颌骨的特征,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舌与下颌骨形态的相关关系。结果高角组舌高度,舌体面积、总面积及代表舌位置的指标D2-D5距离大于低角组[(37.06±3.35)mm比(33.26±3.27)mm,(2002.63±300.84)mm^(2)比(1739.88±248.38)mm^(2),(2599.39±355.73)mm^(2)比(2273.65±208.23)mm^(2),(24.99±3.17)mm比(21.94±3.82)mm,(22.77±3.82)mm比(18.87±4.19)mm,(21.42±4.25)mm比(16.92±3.71)mm,(20.69±3.97)mm比(16.42±3.41)mm;P<0.05];下颌骨长度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63.24±3.92)mm比(67.43±4.95)mm和(67.18±4.21)mm;P<0.05]。下颌骨长度、宽度与舌尖、舌背位置及体积呈正相关;颏凹陷距离与舌尖、舌背位置、总面积及舌体积正相关;下颌角与舌长度、舌高度、舌体及舌根面积、D1-D4距离正相关。结论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较低角者下颌骨更短,舌体位置更高且在口内舌位置更靠前上。下颌骨较长较宽,骨性颏部较明显的患者多伴有体积较大、位置较低的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 下颌骨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