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酪根中类脂肪链含量的测定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学军 严晓虎 +3 位作者 李佩珍 苗得玉 胡文 刘庆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1-717,共7页
选取了红外光谱中2750~3000cm-1C—H振动峰面积作为反映干酪根中脂肪链含量的特征参数,并以完全饱和脂肪链的微晶石蜡为基准,建立了对干酪根中脂肪链含量进行测定的实验方法,同时讨论了实验条件、无机矿物、干酪根样品加入量等因素的... 选取了红外光谱中2750~3000cm-1C—H振动峰面积作为反映干酪根中脂肪链含量的特征参数,并以完全饱和脂肪链的微晶石蜡为基准,建立了对干酪根中脂肪链含量进行测定的实验方法,同时讨论了实验条件、无机矿物、干酪根样品加入量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对东营地区不同类型干酪根的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的高压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干酪根中脂肪链的百分含量与成熟度、沥青转化率及干酪根原素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酪根中脂肪链含量不仅与干酪根的类型有关,而且随成熟作用增加明显降低,其与热模拟生油量的关系和烃源岩的产烃率曲线相似,在脂肪链含量由15%降至5%时出现一个生油高峰。所以,脂肪链百分含量这一参数有可能成为烃源岩的判别及评价的一个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烃源岩 生油 石油地质 热模拟实验 岩样 成熟度 百分含量 石蜡 沥青
下载PDF
胜利油区单家寺油田超稠油性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程玉桥 牛春荣 +1 位作者 苗得玉 谢光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综合运用室内实验、物理、化学分析及数值拟合方法 ,对稠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稠油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胜利油区 单家寺油田 超稠油 性质 研究 物化分析 物化相关性
下载PDF
多孔纳米氧化铝薄膜上荧光分子光谱特性研究
3
作者 程玉桥 杨耀忠 +3 位作者 牛春荣 苗得玉 陈兴国 胡之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通过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制备了孔径为 40nm的多孔纳米阳极氧化铝材料 (AAO) ,在AAO薄膜上分别填充了几种有机荧光分子使其形成高度有序的有机 -无机复合体发光阵列 ,测定了此复合体的发射光谱 .结果表明 ,AAO薄膜对有机分子具有较... 通过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制备了孔径为 40nm的多孔纳米阳极氧化铝材料 (AAO) ,在AAO薄膜上分别填充了几种有机荧光分子使其形成高度有序的有机 -无机复合体发光阵列 ,测定了此复合体的发射光谱 .结果表明 ,AAO薄膜对有机分子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其结合能力来源于物理和化学的协同作用 .在AAO纳米薄膜上的有机荧光分子的最大发射波长均产生了明显的蓝移现象 ,初步探讨了此现象的机理 .有机分子填充进入高度有序的AAO纳米孔阵列之中时 ,有机分子的聚集形式会发生改变并且也是高度有序的 ,同时由于极化作用使有机分子沿着纳米孔的轴向具有相对优势的分子取向 ,使有机分子在AAO纳米薄膜上形成了接近单分子层的高度有序的排列方式 ,增强了发光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纳米氧化铝薄膜 荧光分子 光谱特性 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对生油岩烃类抽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沈忠民 冯祖钧 +2 位作者 周光甲 李辉祥 苗得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635-640,共6页
超临界抽提是近年应用于有机地球化学和沉积岩中烃类抽提的一种新方法。笔者应用这一方法于东营凹陷沙四段卜部生油岩的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抽提能有效地革取生油岩中的烃类。已见的文献报道以CO2为超监界流体对生油岩抽提的结果,... 超临界抽提是近年应用于有机地球化学和沉积岩中烃类抽提的一种新方法。笔者应用这一方法于东营凹陷沙四段卜部生油岩的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抽提能有效地革取生油岩中的烃类。已见的文献报道以CO2为超监界流体对生油岩抽提的结果,超监界抽提物总量较索氏(Soxhlct)溶剂抽提物总量要少、但是在笔者的实验中在CO2里加入1%的异丙醇,却得到超临界抽提物总量较索氏溶剂抽提物总量多若干倍的结果,表现在低成熟生油岩中更甚。这一实验结果在准确评价生油岩生烃能力和资源量计算上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烃类 生油岩
下载PD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Petroleum Source Rocksand Its Implications
5
作者 沈忠民 周光甲 +2 位作者 李辉祥 苗得玉 李佩珍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6年第4期324-330,共7页
Organic matter was experimentally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fiuids (CO2 +1% isopropanol) from petroleum source rocks of different thermo-maturities at different buried depths in the same stratigraphic unit in the D... Organic matter was experimentally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fiuids (CO2 +1% isopropanol) from petroleum source rocks of different thermo-maturities at different buried depths in the same stratigraphic unit in the Dongying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Soxhlet extraction (SE), with higher amounts and greater varieties of hydrocarbons and soluble organic matter becoming extractive. The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is therefore considered more valuable in evaluation of petroleum source rocks and oil resources, particularly those of immature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有机物 岩石 二氧化碳 未成熟油 超临界流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