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范秉林 李吕力 +3 位作者 韦俊杰 钟维章 陈志 李燕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198)和感染组(n=85)。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皮质醇、血浆IL-4水平,分析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198)和感染组(n=85)。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皮质醇、血浆IL-4水平,分析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吸烟、机械通气、糖尿病、吞咽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意识水平、第1天皮质醇及IL-4升高、入院时平均美国国立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中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脑梗死、左侧大脑半球、双侧大脑半球及幕下脑梗死脑梗死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两组统计学具有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脑梗死(OR=2.67)、COPD(OR=2.77)、入院第1天皮质醇升高(OR=3.26)、IL-4升高(OR=2.83)、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OR=3.78)及幕下脑梗死(OR=3.12,)与卒中后感染显著相关(P<0.01),是脑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相关因子及不同区域脑梗死可能对卒中后感染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卒中相关感染 脑梗死
下载PDF
炎症生物学标记物在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范秉林 李吕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6-1118,共3页
脑卒中是全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长期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绝大多数脑卒中(87%)为脑梗死[1]。获得可靠的预后信息不仅对患者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健康护理资源合理分配中起重要... 脑卒中是全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长期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绝大多数脑卒中(87%)为脑梗死[1]。获得可靠的预后信息不仅对患者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健康护理资源合理分配中起重要作用。急性脑梗死预后血清学生物标记物在危险分层、监控疾病和治疗反应、研发神经保护治疗靶点和治疗试验替代终点方面起重要作用。现主要针对脑梗死发病机制之一--炎症生物学标记物在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判断,做一个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炎症 生物学标记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质 预后
下载PDF
围术期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范秉林 何国永 +4 位作者 李燕华 韦俊杰 肖继东 陈渊 钟维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术期血压变异性(BPV)与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41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高灌注组20例和非高灌注组398例,回顾性分析入选者一般资料,计算BPV指标。结果CHS组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术期血压变异性(BPV)与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41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高灌注组20例和非高灌注组398例,回顾性分析入选者一般资料,计算BPV指标。结果CHS组年龄、双侧颈动脉狭窄及慢性肾病比例明显高于非CHS组[72(68,80)岁vs 68(55,78)岁,P=0.001,60.0%vs 19.6%,P=0.000,40.0%vs 11.8%,P=0.000],2组侧支循环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术后CHS组平均收缩压、最大收缩压、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CV)、收缩压连续变异度(SV)、收缩压最大最小差值(max-min)、最大舒张压、舒张压标准差、舒张压CV、舒张压SV、收缩压max-min明显高于非CHS组(P<0.01)。最大收缩压、最小收缩压、收缩压max-min、收缩压CV、舒张压标准差、最大舒张压、最小舒张压、舒张压max-min、舒张压CV与CHS明显相关(P<0.01)。结论不仅围术期绝对血压升高可增加CHS发生,围术期BPV增加也可增加CHS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支架 大脑中动脉 血压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及血管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范秉林 周东 +1 位作者 田林郁 甘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单纯缺血组)35只及局灶性脑...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单纯缺血组)35只及局灶性脑缺血+西地那非组(西地那非组)35只。西地那非组在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模型再灌注后2 h喂服西地那非3 d。单纯缺血组和西地那非组在术后2 h、1 d、3 d、5 d、7 d、10 d和14 d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海马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阳性细胞及梗死灶周围VEGF的吸光度值。结果假手术组几乎无微管相关蛋白表达。与单纯缺血组比较,西地那非组7 d、10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组5 d、7 d、10 d、14 d微管相关蛋白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西地那非组3 d、5 d、7 d、10 d VEGF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西地那非能够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急性期神经及血管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类 5型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脑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再灌注 海马
下载PDF
颞叶癫发作期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范秉林 刘凌 +2 位作者 林旭 唐宇凤 周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目的探讨颞叶癫患者发作期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例患者的46次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46次发作中,16次为单纯部分性发作,30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2次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 目的探讨颞叶癫患者发作期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例患者的46次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46次发作中,16次为单纯部分性发作,30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2次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复杂部分发作持续时间长但发作频率低并常见发作后朦胧状态。发作时脑电图表现以中高波幅慢波起始最多见,10例患者可以得到定侧。4例患者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定侧后进行手术,术后癫完全控制。结论颞叶癫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综合症,多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临床医生通过监测到临床发作可以更好明确诊断。同时,临床发作及同步脑电图改变可以为术前评估提供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发作期 脑电图
下载PDF
Mollaret脑膜炎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范秉林 周东 +2 位作者 张亚男 袁强 徐严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Mollaret脑膜炎(Mollaret's meningitis,MM)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反复多次发作特... 目的探讨Mollaret脑膜炎(Mollaret's meningitis,MM)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反复多次发作特征,抗病毒、抗菌及对症治疗后1周内能够迅速缓解。结论Mollaret脑膜炎是临床上少见疾病,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对于反复发作脑膜炎患者应该注意考虑该疾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LARET脑膜炎 周期性发热 脑膜刺激征
下载PDF
不同形态腔隙性脑梗死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范秉林 张玲 +3 位作者 李燕华 陈志 陈渊 李吕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92-595,共4页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形态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广西脑卒中中心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确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根据DWI特征,把急性腔隙性脑梗...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形态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广西脑卒中中心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确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根据DWI特征,把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梗死形态分为椭圆形和串珠形。对两种形态脑梗死患者的人口形态特征、危险因素、入院和出院时的NIH卒中评分以及出院3个月后Ranking评分进行评估,同时分析其卒中机制。结果共纳入189例患者,其中串珠状脑梗死69例(36.5%),而椭圆形脑梗死120例(63.5%)。两组患者的基线无差别。然而串珠形梗死组最大梗死直径较椭圆形组大(13.8±2.3mmvs10.6±3.2mm,P=0.006)。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同样在串珠形脑梗死组较椭圆形组更常见(24.6%VS.5.0%,P=0.009)。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在串珠形脑梗死患者更差(30.5%vs.10.8%,P=0.01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串珠形脑梗死病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关(OR=7.55,95%CI:1.73~33.25,P=0.010),而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有关(OR=5.75,95%CI:1.53~28.70,P=0.030)。结论在穿支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中,串珠状脑梗死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核磁共振 预后
下载PDF
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范秉林 李燕华 +3 位作者 蔺心敬 钟维章 陈志 李吕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35-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发病72 h以内的1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皮质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 4)、促甲状腺素(TSH)和生长激素(GH)进行测定并评估其对预测3个月和6个月...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发病72 h以内的1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皮质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 4)、促甲状腺素(TSH)和生长激素(GH)进行测定并评估其对预测3个月和6个月后神经功能的价值。结果与其他激素相比,预后价值准确性和NIHSS评分范围最好为皮质醇。皮质醇是神经功能预后独立标志物(OR=1.0,95%CI 1.00--1.01,P〈0.000 2,校正年龄和NIHSS),但对NIHSS临床价值无协同意义。结论皮质醇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和6个月神经功能预测的独立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 下丘脑垂体轴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皮质醇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范秉林 李燕华 +2 位作者 蔺心敬 韦俊杰 钟维章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913-2915,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醇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118例年龄65岁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进行血清皮质8 am和4 pm测定并评估其对预测3个月后神经功能的价值。结果与3个月时良好预后患者相比,不良预后患者皮质醇明... 目的探讨皮质醇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118例年龄65岁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进行血清皮质8 am和4 pm测定并评估其对预测3个月后神经功能的价值。结果与3个月时良好预后患者相比,不良预后患者皮质醇明显升高;与存活患者相比,3个月时死亡患者皮质醇水平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作为功能预后工具,接受者操作特征表明入院后血清皮质醇的曲线下面积(AUC)与NIHSS或IC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病死率预测方面,皮质醇与NIHSS或IC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NIHSS、ICH评分、年龄、出血量、8 am及4 pm皮质醇后,8 am皮质醇、出血量及NIHSS与不良功能预后独立相关。见表3。结论皮质醇升高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预后及病死率升高相关,清晨皮质醇可能作为预测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 下丘脑-垂体轴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海马蛛网膜囊肿与癫痫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秉林 周东 +2 位作者 杨旭红 唐玉凤 刘凌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海马蛛网膜囊肿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例海马蛛网膜囊肿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并结合文献报道加以总结。[结果]3例患者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或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其中1例24h视频脑电图提示癫痫起... [目的]探讨海马蛛网膜囊肿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例海马蛛网膜囊肿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并结合文献报道加以总结。[结果]3例患者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或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其中1例24h视频脑电图提示癫痫起源与海马蛛网膜囊肿一致,1例患者合并有对侧海马硬化并且癫痫发作主要与海马硬化相关,3例患者经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后均很好控制癫痫发作。[结论]海马是颅内蛛网膜囊肿中较少见的出现部位,海马蛛网膜囊肿可能更易导致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海马 癫痫
下载PDF
灰质异位症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秉林 周东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1期75-79,共5页
灰质异位症是一种皮质发育异常疾病,临床上分为结节型异位、皮层下型异位和带型异位三型。FLNA和ARF-GEF2突变导致结节型异位,DCX和LIS1突变引起带型异位。不同类型灰质异位在MRI上表现不同特点。癫痫发作为各种类型灰质异位症的共同临... 灰质异位症是一种皮质发育异常疾病,临床上分为结节型异位、皮层下型异位和带型异位三型。FLNA和ARF-GEF2突变导致结节型异位,DCX和LIS1突变引起带型异位。不同类型灰质异位在MRI上表现不同特点。癫痫发作为各种类型灰质异位症的共同临床表现,但各种类型有其不同的伴随症状。对于灰质异位症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后期可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质异位症 结节型异位 皮层下异位 带型异位 癫痫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后PKC PKA PKG CaMKⅡ表达的变化及对AQP4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秉林 韦俊杰 +3 位作者 李燕华 陈志 韦旋 李吕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糖情况下蛋白激酶C(PKC)、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G(PKG)及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取2 d龄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与培养,通过缺氧、缺糖处理建...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糖情况下蛋白激酶C(PKC)、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G(PKG)及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取2 d龄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与培养,通过缺氧、缺糖处理建立缺血细胞模型。以实验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通过RT-PCR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PKC、PKA、PKG和CaMKⅡ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模型组的AQP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PKC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aMK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A、PKG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缺糖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的PKC表达水平下降及CaMKⅡ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缺氧 缺糖
下载PDF
社区医生脑血管病防治知识调查及干预研究
13
作者 范秉林 李晓峰 +3 位作者 钟维章 李燕华 蔺心敬 李吕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47-1348,共2页
作者随机抽取一些社区医生进行脑血管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了解本区脑血管病防治基本情况,并将调查的社区医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未进行强化脑血管病相关知识培训,一组进行强化脑血管病相关知识培训,在培训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知识调查 社区医生 防治 干预 知识培训 随访调查 随机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14
作者 范秉林 李晓峰 +3 位作者 李吕力 罗永坚 李燕华 董艳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57例晚发型MS(LOMS)患者和57例早发型MS(YOM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LOMS组首次发病的运动障碍及病程中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出现率明显高于YOMS组(P<...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57例晚发型MS(LOMS)患者和57例早发型MS(YOM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LOMS组首次发病的运动障碍及病程中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出现率明显高于YOMS组(P<0.05~0.01),而首次发病的感觉障碍、视觉障碍,查体发现的运动、视觉和构音障碍、视神经炎及病程中新发运动障碍出现率明显低于YOMS组(P<0.05~0.01)。LOMS组78.9%多为原发进展型,而YOMS组70.2%为复发缓解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OMS组脑脊液细胞增高的比率、脑脊液细胞数平均值(17.5%,5×106/L)与YOMS组(35.1%,14×106/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MRI显示,YOMS组小脑病灶出现率(60.0%)明显高于LOMS组(25.0%),而LOMS组脊髓异常的比率(47.4%)明显高于YOMS组(24.6%)(P<0.05~0.01)。急性发作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LOMS组显效20例(35.1%),YOMS组为41例(71.9%),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MS以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较多,而YOMS则以感觉、视力和构音障碍及视神经炎更常见。MRI显示YOMS患者病灶在小脑的比率高,而LOMS患者病灶在脊髓的比率多于Y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点 脑脊液 磁共振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在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范秉林 钟维章 +1 位作者 陈渊 李吕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评价症状性后循环血管狭窄患者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短期预后。方法选取90例症状性后循环血管狭窄患者,分别进行药物治疗(Ⅰ组)及血管内支架治疗(Ⅱ组),并对其进行12个月随访评价。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总终点事件... 目的评价症状性后循环血管狭窄患者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短期预后。方法选取90例症状性后循环血管狭窄患者,分别进行药物治疗(Ⅰ组)及血管内支架治疗(Ⅱ组),并对其进行12个月随访评价。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总终点事件率Ⅰ组40.0%(18/45),Ⅱ组11.1%(5/45,P=0.01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率Ⅰ组8例(17.8%),Ⅱ组2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脑梗死事件率Ⅰ组10例(22.2%),Ⅱ组2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安全,短期临床效果较药物治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小儿复发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16
作者 范秉林 周东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400-4400,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儿男,8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呕吐4年,再发半月”于2006年11月21日入院。2002年3月出现前额部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1年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发作时头痛剧烈,呈持续性胀痛,难... 1病例资料 患儿男,8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呕吐4年,再发半月”于2006年11月21日入院。2002年3月出现前额部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1年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发作时头痛剧烈,呈持续性胀痛,难以忍受,并出现双眼向右侧凝视,呼之不应,四肢强直及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意识恢复、大汗淋漓、全身疲乏无力,间歇期仍有头部隐痛.在我科行头颅DSA检查提示:上侧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双侧横窦血栓形成,腰穿压力220~250nmH2O之间,予抗凝、脱水及对症治疗后患儿头痛症状消失,当地医院继续予尿激酶治疗10d后复查头颅MRV正常。半月前患儿再次出现头痛、呕吐症状,同时出现走路易碰到物体。既往史、出生史:患儿为过期产儿,孕42周后剖腹产,产时胎膜厚,发育及智力与同龄儿童相似;1岁多时有摔伤史,出现颅底骨折:2006年7月因高热、头痛在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半月后恢复正常。无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静脉窦血栓
下载PDF
抽动症合并睡眠肌阵挛1例分析
17
作者 范秉林 唐宇凤 +1 位作者 刘凌 周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526-2526,共1页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并发症 肌阵挛/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燕华 李吕力 +2 位作者 罗永坚 张德敏 范秉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698-5699,共2页
细菌感染是引起多系统器官衰竭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感染主要环节是针对病原菌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危重患者,抗菌治疗往往是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开始,基本上是经验性治疗.因此,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 细菌感染是引起多系统器官衰竭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感染主要环节是针对病原菌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危重患者,抗菌治疗往往是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开始,基本上是经验性治疗.因此,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流行规律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前瞻性分析医院感染菌株以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兰晴 钟维章 +3 位作者 陈渊 范秉林 李燕华 李吕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537例经行DS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分布特点、狭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1)537例脑梗死患者中,脑动脉狭窄371例(69.1%),其中单纯颅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537例经行DS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分布特点、狭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1)537例脑梗死患者中,脑动脉狭窄371例(69.1%),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65例(30.7%),单纯颅外动脉狭窄110例(20.5%),颅内外均狭窄96例(17.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OR=1.018)、长期饮酒(OR=2.566)、Hcy(OR=1.039)、HDL(OR=0.165)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3)不同的动脉狭窄程度,其危险因素也不同。长期饮酒、糖尿病、Hcy是脑动脉中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长期饮酒为脑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饮酒、Hcy、LDL则为脑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原因,且颅内动脉狭窄率高于颅外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危险因素也有差别,因此根据狭窄程度,有针对性地干预其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狭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燕华 李吕力 +1 位作者 罗永坚 范秉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ICU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特点。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215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生率为3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意识...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ICU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特点。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215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生率为3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吸烟和住院时间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茵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59.8%,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31.5%)、肺炎克雷伯茵(13.0%)、铜绿假单胞菌(5.4%)、大肠埃希菌(4.3%)为主。医院获得性肺炎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者(26.9%vs 8.0%,P<0.01)。结论重症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重视并加强防护,减少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重症监护病房 肺炎 交叉感染 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和球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