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血清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莫文健 毛平 +4 位作者 何秋山 应逸 朱志刚 许艳丽 杜庆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是一大难题 ,目前认为这主要与脐血中巨核系祖细胞数量不足及脐血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延迟有关 ,而将部分脐血进行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后输注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但适用于临床应用...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是一大难题 ,目前认为这主要与脐血中巨核系祖细胞数量不足及脐血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延迟有关 ,而将部分脐血进行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后输注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但适用于临床应用的扩增条件至今仍未确立。本课题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使用TPO ,IL 3,SCF ,IL 6等细胞因子进行不同的组合 ,在培养的 0 ,6 ,10 ,14天进行MNC、CD4 1+细胞及CFU MK数的检测 ,以寻找最佳的细胞因子组合及最佳的收获时机。结果表明 :无血清条件下TPO与IL 3,SCF ,IL 6等细胞因子联用可实现脐血巨核系祖细胞有效的体外扩增 ,各因子组中以TPO +IL 3+SCF +IL 6组扩增效果为最佳 ,其CFU MK数于第 10天最多 ,扩增达 6 .8倍 ,CD4 1+细胞扩增达 8.8倍。结论 :在人脐血MNC无血清培养条件下 ,TPO +IL 3+SCF +IL 6组为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较佳的因子组合。由于TPO +IL 3+SCF +IL 6组的CFU MK数于第 10天最多 ,CD4 1+细胞数亦为同期最高 ,故培养后收获时间宜控制在其体外培养的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巨核系祖细胞 无血清培养 血小板 巨核细胞
下载PDF
CD3^+ CD4^+ T细胞计数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的预示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莫文健 孙倩倩 +6 位作者 潘世毅 毛平 陈小卫 张玉平 周铭 许艳丽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176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3、6、12个月外周血CD3^+ CD4^+ T细胞计数,并根据结果分为<50/μl(n=120)、50-100/μl(n=48)和>100/μl 3个组(n=123)。在时间点的前后2周,监测巨细胞病毒、EB病毒DNA的感染情况,计算各类感染发生率。移植后3个月,按移植患者的CD3^+ CD4^+ T细胞计数分为2组,>100/μl组(n=30)及≤100/μl组(n=48),计算2组的CMV和EBV感染率、持续时间及发病情况,并进行随访,行生存情况比较。结果: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较50-100/μl和<50/μl组的CMV、EBV感染率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CMV及EBV感染率较≤100/μl组低,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移植后3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组生存情况优于≤100/μl组。结论:SAA患者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数恢复至100/μl以上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生存率较高。CD3^+ CD4^+ T细胞绝对数是SAA患者alloHSCT后良好的CMV及EBV感染的一个预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CD4^+ T细胞计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下载PDF
MT和HDA方案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莫文健 毛平 +2 位作者 李庆山 应逸 朱志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比较MT方案(米托蒽醌联合替尼泊甙)和HDA方案(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MT组12例、HDA组13例,分别使用以上2种方案进行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 目的:比较MT方案(米托蒽醌联合替尼泊甙)和HDA方案(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MT组12例、HDA组13例,分别使用以上2种方案进行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T组、HDA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2%、69%,有效率分别为92%、7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出现较严重的骨髓抑制,但HDA组早于MT组发生,3例HDA方案治疗无效患者经MT方案治疗,2例达完全缓解。结论:MT方案、HDA方案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HDA方案治疗无效时可试用MT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单核细胞白血病 化学治疗 米托葸醌 替尼泊甙 三尖杉酯碱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下载PDF
两步法脐血巨核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莫文健 毛平 +4 位作者 何秋山 应逸 朱志刚 许艳丽 杜庆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寻一种通过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获得大量巨核细胞的方法.方法首先将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TPO、SCF、IL-6、IL-3培养至14d行巨核祖细胞体外扩增,然后单纯加入TPO、IL-6再培养4d诱导巨核细胞成熟.结果单个核细胞... 目的探寻一种通过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获得大量巨核细胞的方法.方法首先将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TPO、SCF、IL-6、IL-3培养至14d行巨核祖细胞体外扩增,然后单纯加入TPO、IL-6再培养4d诱导巨核细胞成熟.结果单个核细胞数扩增了约4.8倍,CD41+细胞扩增了44倍,有核细胞形态学分析50%~74%为巨核细胞,巨核细胞中94%~96%为颗粒及产板型巨核细胞,绝大部分呈'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核发育延迟'现象.结论使用这种两步培养法在体外可获取大量的脐血来源的巨核细胞以供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单个核细胞 无血清培养 巨核细胞
下载PDF
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通过非化疗方式诱导缓解2例
5
作者 莫文健 毛平 王顺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61-3461,共1页
例1男,50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6型),血型B型,经化疗达完全缓解,寻得一HLA高分辨配型全相合的无关女性供者(血型O型)。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化疗方式 急性白血病 诱导缓解 术后复发 ALLO-HSCT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迭合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移植1例报告
6
作者 莫文健 关明媚 +1 位作者 李庆山 毛平 《新医学》 1998年第S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移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造血干细胞动员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CFU-GM 骨髓象 信使核糖核酸(mRNA) 淋巴结
下载PDF
巨核系前体细胞体外扩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莫文健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2年第6期539-542,共4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而将部分移植物进行巨核系前体细胞体外扩增后再输入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普遍认为巨核系体外扩增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巨核细胞扩增的来源;②细...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而将部分移植物进行巨核系前体细胞体外扩增后再输入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普遍认为巨核系体外扩增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巨核细胞扩增的来源;②细胞因子的选择及组合;③培养的条件(包括起始细胞的选择、培养基中血清的有无、氧浓度的高低、基质细胞的选用与否等)。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核细胞 体外扩增 细胞因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非清髓性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庆山 毛平 +5 位作者 王顺清 朱志刚 王汉平 许艳丽 应逸 莫文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3-576,605,共5页
【目的】研究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T-lymphocyteglobulin,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emocyteglobulin,ATG)为基础,减量化疗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 【目的】研究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T-lymphocyteglobulin,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emocyteglobulin,ATG)为基础,减量化疗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治疗血液病6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骨髓纤维化1例,6例血液病于+28d~+30d进行第1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每隔3~4周1次,平均4.2(2~8)次,逐渐增加输注细胞数量,输注的T细胞数由(1.2~9.5)×104/kg逐渐增加至(0.75~2.15)×108/kg。【结果】移植早期均形成混合性嵌合体和血液学部分缓解(1例进步),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6例血液病中4例逐渐形成供者型完全嵌合体,并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骨髓纤维化患者仍然为混合性嵌合体和进步状态,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骨髓抑制2例,1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以ATG/ALG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实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植入。通过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可实现混合性嵌合体向供者完全嵌合体的转变;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骨髓抑制为其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血液病 治疗 并发症 嵌合体 骨髓纤维化 非清髓性移植 细胞数量 血液学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及CD49d和CXC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毛平 许力 +3 位作者 莫文健 应逸 许艳丽 林秀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18-321,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的扩增作用及扩增后CD49d和CXCR4的变化,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天,在0天,7天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 为了探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的扩增作用及扩增后CD49d和CXCR4的变化,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天,在0天,7天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49d+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CFU)数.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F组(SCF+FL);SFT组(SCF+FL+TPO)和SFT6组(SCF+FL+TPO+IL-6)。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SF组合仅能低水平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加入TPO后即SCF/FL/TPO组合能有效的扩增脐血细胞,但SFT和SFT6两组之间差异却无明显发生(P>0.05);SF,SFT和SFT63组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CD49d,CXCR4的表达,但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F组合可协同扩增人造血细胞,但协同作用较弱;TPO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而IL-6作用不显著;SCF/FL/TPO3种因子组合不仅可促进脐血造血祖细胞的扩增,而且可上调脐血造血细胞CD49d,CXCR4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细胞因子组合 体外扩增 单个核细胞 CD49D CXCR4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四肢肌肉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文坚 马灵甫 +2 位作者 王志敏 莫文健 周睿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999-2004,共6页
背景:肌肉组织在完成运动、保持体位、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肌肉量的评估和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目的:通过系统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四肢肌肉量,探讨肌肉量下... 背景:肌肉组织在完成运动、保持体位、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肌肉量的评估和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目的:通过系统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四肢肌肉量,探讨肌肉量下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肌肉量,同时收集研究对象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体脂率、预处理方案、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剂量、HLA配型、移植物来源、白蛋白、前清白蛋白、总蛋白和ECOG评分。以四肢矫正肌肉量为因变量,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该研究通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同意参与此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①89例(60.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肌肉量下降,其中男51例,女38例;通过与中国正常人群参照值比较发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表现为更低水平的肌肉量、上臂肌围和三头肌皮褶厚度,但体脂率显著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将患者分为低肌肉量组和正常肌肉量组,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血清白蛋白、前清白蛋白和总蛋白等生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肌肉量单因素比较显示: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预处理方案、ECOG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高体质量指数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肌肉量的保护因素(OR=52.804,P<0.05),高ECOG评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肌肉量的危险因素(OR=0.458,P<0.05);④结果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普遍存在四肢肌肉量下降,且肌肉量比白蛋白等血生化指标能更早地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营养干预提供更早的预警,因此应该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进行骨骼肌肉量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四肢 肌肉量 肌少症 人体成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病治疗中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庆山 毛平 +3 位作者 王顺清 朱志刚 莫文健 张玉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63-1565,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G-CSF预激的小剂量HA方案诱导缓解老年或低增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薇 李庆山 +4 位作者 周铭 王顺清 莫文健 陈小卫 毛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初治的老年或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的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和阿糖胞苷(Ara-C)方案(G-HA)诱导缓解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选择年龄>60岁或低增生AML初治患者共25例,采用G... 目的:探讨初治的老年或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的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和阿糖胞苷(Ara-C)方案(G-HA)诱导缓解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选择年龄>60岁或低增生AML初治患者共25例,采用G-CSF预激的小剂量HA方案诱导治疗。在化疗的前12h皮下注射G-CSF200μg/m2。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计数>20×109/L时暂停用,而不停止化疗,待白细胞回落后再继续使用。HHT:1mg/m2,d1~14,每日1次;Ara-C:10mg/m2,d1~14,皮下注射,每12h1次。对完全缓解(CR)者行后期可选择不同标准方案交替巩固化疗,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月1次。结果:第1个疗程后10例患者获得CR,9例获得部分缓解(PR),6例未缓解(NR)。9例PR患者中5例患者经过第2个疗程该方案后取得CR。总有效率76。15例获得CR的患者中11例按计划巩固强化治疗患者未复发,生存期为8~35个月,中位数17个月。有4例复发,经过原方案诱导后1例CR,2例PR,1例死亡。该方案血液学毒性轻,非血液学毒性不明显。结论:初治的老年或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G-CSF预激的小剂量HA方案诱导缓解的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低剂量
下载PDF
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庆山 毛平 +3 位作者 王顺清 朱志刚 应逸 莫文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 探讨非清髓性、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风险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及移植后供者干细胞输注 (DSI)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移植治疗 3例高风险SAA。预处理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联合环磷酰胺 (CTX) ,CTX总量为 60~... 目的 探讨非清髓性、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风险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及移植后供者干细胞输注 (DSI)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移植治疗 3例高风险SAA。预处理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联合环磷酰胺 (CTX) ,CTX总量为 60~ 12 0mg/kg ,ALG为 12 0mg/kg。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预防 :环孢素A(CSA)联合甲氨蝶呤 (MTX)或甲基强的松龙 (MP) ,CSA和MP分别用至 6个月和 2个月逐渐减量并停药。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动员 :G -CSF 5 μg/ (kg·d)× 5d。移植细胞数分别为MNC :7 2 4× 10 8/kg ,6 0 0× 10 8/kg ,6 66× 10 8/kg ;CD3 4+ 细胞 :4 2 6×10 6/kg ,8 95× 10 6/kg ,4 66× 10 6/kg。移植后形成混合性嵌合体 (MC)者 ,进行DSI。结果 移植后 3例白细胞最低值 :0 2 6× 10 9/L ,0 5 0× 10 9/L ,0 1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和血小板 >2 0× 10 9/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12 ,3 ,15天和 0 ,5 ,10天。 3例均获得造血细胞成功植入。 1例形成供者完全嵌合体 (CC)并长期维持造血。 2例MC者 ,1例出现排斥 ,1例巨核细胞植入不良 ,均经DSI ,造血均有恢复。 3例分别存活 10 ,6,3 4个月。结论 非清髓性骨髓联合外周血高剂量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风险的SAA ,增加植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联合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发症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肌肉质量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坚 周睿卿 +4 位作者 马灵甫 王志敏 莫文健 周铭 全小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0-1956,共7页
目的:探讨肌肉质量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14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供者年龄、供者性别、预处理方案、ATG剂量、HLA配型、... 目的:探讨肌肉质量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14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供者年龄、供者性别、预处理方案、ATG剂量、HLA配型、移植物来源、输注干细胞数量等资料,同时采用生物电阻抗原理测定患者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的四肢肌肉量、体重、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体脂率等,比较患者移植前后的四肢肌肉量变化及其与aGVHD的相关性。结果:61.11%的患者出现肌肉质量减少,男女占比分别为35.42%、25.69%。与移植前相比,移植后患者的体重、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和四肢肌肉量均有所下降(均P<0.05)。比较低肌肉量组和正常肌肉量组患者aGVHD的累积发生率,发现低肌肉质量患者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30.38%)高于正常肌肉量组(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肉质量、供者性别、预处理方案是aGVHD的影响因素(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低肌肉质量为影响患者aGV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普遍存在肌肉质量下降,且肌肉量下降的患者aGVHD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开展早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肌肉质量评估,有利于尽早地发现患者a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肢肌肉量 肌少症 人体成分分析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X线﹑全身MRI及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娜 许力 莫文健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7期803-804,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引起[1]。骨病是MM常见的临床表现,因临床表现多样,需要与骨肿瘤及骨转移瘤,骨质疏松症等相鉴别[2]。现收集多家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引起[1]。骨病是MM常见的临床表现,因临床表现多样,需要与骨肿瘤及骨转移瘤,骨质疏松症等相鉴别[2]。现收集多家医院经骨髓细胞学及骨髓活检等明确诊断的34例MM骨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X线,全身MRI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MM骨病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线摄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脐血造血细胞体外集落培养最佳收获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彩霞 毛平 +2 位作者 莫文健 林秀 杜庆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557-1558,共2页
目的探讨脐血(CB)多系造血集落培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收获时机。方法将从新鲜CB标本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MNC)分别接种于已建立的无血清培养基,该培养基分别含单用人骨髓基质细胞、单用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联... 目的探讨脐血(CB)多系造血集落培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收获时机。方法将从新鲜CB标本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MNC)分别接种于已建立的无血清培养基,该培养基分别含单用人骨髓基质细胞、单用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联合入骨髓基质细胞(HBMSC)支持培养体系。在0、6、10及14d各时间点分别取细胞进行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及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结果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第10d时各组CFU-MK、BFU-E及CFU-GM数均高于组内其它时间点(P<0.05);在含HBMSC支持培养的组集落生成数优于其它组(P<0.05)。结论脐血MNC体外培养过程中,第10d可能是收获的最佳时机。FIBMSC能更好地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的活性,使其集落形成能数得到有效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 脐血 集落
下载PDF
血液内科临床实习中“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彩霞 毛平 +4 位作者 朱志刚 李庆山 莫文健 张玉平 周志衡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384-384,371,共2页
目的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方法自2002年起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中开展双语交班、双语教学查房及双语“模拟诊疗”教学。结果内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及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 目的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方法自2002年起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中开展双语交班、双语教学查房及双语“模拟诊疗”教学。结果内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及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实习生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内科学知识的学习与交流,最终达到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的目的。结论双语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临床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血液内科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力 林金盈 +3 位作者 阳文捷 蓝娇 李永敢 莫文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91-2792,共2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柔红霉素化疗前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APL患者分为高危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和低危组(入院时...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柔红霉素化疗前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APL患者分为高危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和低危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低于10×109/L),观察维甲酸及柔红霉素治疗前后APL细胞黏附分子CD49d、CD11b、CD11a、CD54、CD15及CD62L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APL细胞表面均明显表达CD49d、CD11b、CD11a和CD54,而CD15、CD62L表达阴性,高危组患者APL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ATRA诱导3 d后两组APL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高危组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ATRA诱导3 d后加用柔红霉素化疗后1周,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治疗前。结论初发APL细胞高表达CD49d、CD11b、CD11a和CD54,ATRA诱导治疗后APL细胞CD49d、CD5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加用化疗药物后可降低CD49d、CD54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黏附分子 维甲酸 化疗
下载PDF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顺清 毛平 +6 位作者 李庆山 应逸 莫文健 许艳丽 王汉平 杜庆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观察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例42岁MM患者,供者为其胞姐,HLA配型完全相合。动员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10μg·kg-1·d-1×5 d。预处理方案... 目的:研究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观察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例42岁MM患者,供者为其胞姐,HLA配型完全相合。动员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10μg·kg-1·d-1×5 d。预处理方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8 mg·kg-1 ·d-1 ×3 d,马法兰(MEL)120 mg/m2×1 d。移植单个核细胞数(MNC)6.5×108/kg;CD34+ 细胞4.4×106/kg。环胞菌素A(CsA)和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分别于+41 d、+76 d和+112 d进行3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移植后15 d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21 d血小板计数>50×109/L,24 d性染色体和微卫星法DNA指纹图监测显示为混合嵌合体,随着DLI的进行,逐渐转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骨髓瘤细胞和血清M蛋白均逐渐消失,移植后8个月达完全缓解。在+180 d(第三次DLI后68 d)发生II度急性GVHD,经甲泼尼龙和CsA治疗得以控制。现随访36个月,患者情况良好,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MM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性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顺清 毛平 +3 位作者 李庆山 应逸 莫文健 张玉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和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对15例包括恶性血液病5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急性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和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对15例包括恶性血液病5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急性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进行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关供者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植入效果、血型的转变、以及移植近远期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恢复造血功能,13例植入混合性嵌合体(MC)、其中5例由MC转变为供者完全性嵌合体(CC),8例长期保持MC状态,2例未植入.所有患者在输注移植物时出现轻微短暂的血红蛋白尿,无严重急性溶血和迟发性溶血发生,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局部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例广泛型cGVHD.在造血植入的患者,脐血移植4例保持MC状态、血型未转变,其余干细胞移植血型在1~2个月转变.结论: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疗效肯定,对移植物和供受者体内凝集素的处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系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