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豆醛在Au(111)面上的吸附及选择性加氢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蒋军辉 夏盛杰 +1 位作者 倪哲明 张连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3-700,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巴豆醛4种构型的稳定性,并选取最优构型进一步研究了其Au(111)面上的吸附及选择性加氢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具有E-(s)-trans构型的巴豆醛稳定性最高.当巴豆醛通过C O吸附于Au(111)面的顶位时,该构型吸附能最大,吸...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巴豆醛4种构型的稳定性,并选取最优构型进一步研究了其Au(111)面上的吸附及选择性加氢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具有E-(s)-trans构型的巴豆醛稳定性最高.当巴豆醛通过C O吸附于Au(111)面的顶位时,该构型吸附能最大,吸附模型最稳定;巴豆醛向Au(111)表面转移电子0.045e,且其p轨道与金属表面的d轨道发生较强相互作用,使得巴豆醛的键级减弱.此外,通过分析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以及构型变化可知,巴豆醛在Au(111)面上按照2,1-加成机理(部分加氢机理)生成巴豆醇的可能性最大,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转化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巴豆醛 Au(111)面 吸附 选择性加氢机理
下载PDF
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厚朴叶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2 位作者 杨慧仙 陈云生 谭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3-529,共7页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湖南产厚朴叶的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和选择性离子法)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4.95%。主要化学...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湖南产厚朴叶的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和选择性离子法)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4.95%。主要化学成分为α-、β-和γ-桉油醇,含量分别为13.10%、28.21%和14.67%。此外,含量较高的化合物还有α-蒎烯(2.96%)、芳樟醇(1.71%)、丹皮酚(1.88%)、石竹烯(2.04%)、佛术烯(3.60%)、α-瑟林烯(3.84%)和[1AR-(1Aα,4α,4Aβ,7Bα)]-1A,2,3,4,4A,5,6,7B-八氢化-1,1,4,7-四甲基-1H-环丙烯并[E]奥(1.34%)。研究表明,将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可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性。所得结果可为厚朴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叶 挥发油 GC-MS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选择性离子法
下载PDF
GC-MS结合HELP法分析青皮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8
3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1 位作者 杨慧仙 何小珍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15-518,共4页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内蒙产青皮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类检测,利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表明,青皮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9.57%;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D...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内蒙产青皮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类检测,利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表明,青皮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9.57%;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D-柠檬烯(68.00%),其次是γ-松油烯(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青皮挥发油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下载PDF
In-Au(111)和Ir-Au(111)合金表面的性质及其对巴豆醛的吸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军辉 钱梦丹 +3 位作者 薛继龙 夏盛杰 倪哲明 邵蒙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2-2940,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M(M=In,Ir)原子修饰的M-Au(111)合金表面的稳定性,并选其最优模型探讨了合金表面的活性及其对巴豆醛的吸附。合金的几何构型、形成能和结合能等性质表明,In-Au(111)面的稳定性随In原子的间距增大而提高,Ir-Au(1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M(M=In,Ir)原子修饰的M-Au(111)合金表面的稳定性,并选其最优模型探讨了合金表面的活性及其对巴豆醛的吸附。合金的几何构型、形成能和结合能等性质表明,In-Au(111)面的稳定性随In原子的间距增大而提高,Ir-Au(111)面的稳定性随Ir原子的间距增大而降低。对于巴豆醛在MAu(111)面上的吸附,当其通过C=O吸附于合金表面的TopM位时,吸附能最大,吸附构型最稳定。从巴豆醛的结构变化、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以及Mulliken电荷布居等分析可以看出,稳定吸附构型的巴豆醛分子形变较大,电荷转移明显。其中,位于-7.04 e V至费米能级处的p、d轨道杂化,对体系的吸附具有重要贡献。分析比较In-Au(111)面与Ir-Au(111)面,发现后者的配体效应更佳,不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活性,而且对于巴豆醛具有更强的吸附力。此外,相比于改性前的Au(111)面,M原子的修饰明显提升了金属表面的稳定性及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u(111)面 Ir-Au(111)面 修饰 巴豆醛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泌尿系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金久凯 庞百仞 蒋军辉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837-840,共4页
前列腺癌(PCa)、膀胱癌(BCa)和肾癌是最常见的三大泌尿系肿瘤,尽管目前早期发现肿瘤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仍需要新的生物标志物来提升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效果。本文对细胞外囊泡(EV)不同亚型、表征方法、泌尿系肿瘤EVRNA标志物及临床应用前... 前列腺癌(PCa)、膀胱癌(BCa)和肾癌是最常见的三大泌尿系肿瘤,尽管目前早期发现肿瘤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仍需要新的生物标志物来提升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效果。本文对细胞外囊泡(EV)不同亚型、表征方法、泌尿系肿瘤EVRNA标志物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未来泌尿系肿瘤诊断中应用新的生物标志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细胞外囊泡 生物标志物 肾癌 膀胱癌 诊断效果 不同亚型 临床应用前景
下载PDF
噻吩在Au_(13)和Pt_(13)团簇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军辉 曹勇勇 +1 位作者 倪哲明 张连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1-969,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噻吩在立方正八面体的M_(13)(M=Au、Pt)团簇上的吸附和加氢脱硫行为。结果表明,噻吩以环吸附于Au_(13)上的Hol-tri位或Pt_(13)上的Hol-quadr位时最稳定,且Pt_(13)上的吸附稳定性更高。在M_(13)催化体系中,按间接...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噻吩在立方正八面体的M_(13)(M=Au、Pt)团簇上的吸附和加氢脱硫行为。结果表明,噻吩以环吸附于Au_(13)上的Hol-tri位或Pt_(13)上的Hol-quadr位时最稳定,且Pt_(13)上的吸附稳定性更高。在M_(13)催化体系中,按间接加氢脱硫机理,反应可能依顺式加氢的方式进行;其中,C-S键断裂开环所需的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限速步骤;按直接加氢脱硫机理,HS加氢所需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限速步骤。同时该机理总体所需活化能较间接加氢脱硫机理更低,是更为合理的脱硫机理。噻吩加氢脱硫过程中,Au_(13)体系为放热反应,而Pt_(13)体系为吸热反应,并且Au_(13)体系加氢所需活化能更低;因此,Au_(13)更有利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加氢脱硫 吸附 Au13团簇 Pt13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新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军辉 程跃 +6 位作者 沈志久 严泽军 蒋照 谢国海 钱君海 袁鹤胜 方海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方法处理末段输尿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7例,其中肾盂癌5例,输尿管癌2例,均行改进的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术及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结果均顺利完成经... 目的探讨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方法处理末段输尿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7例,其中肾盂癌5例,输尿管癌2例,均行改进的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术及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结果均顺利完成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7min,术中出血量均<20mL。术后肾窝皮管引流在术后2~4d拔除。导尿管留置时间为7d左右。均无漏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为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其中G14例,G23例,T1N0M04例,T2N0M03例。术后随访8~2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及切口肿瘤种植。结论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改进的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处理末段输尿管具有方便、快捷、学习曲线短等优点,可以减少输尿管残留、输尿管末端周围组织大出血等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以及降低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输尿管袖套状切除 肾盂癌 输尿管癌
下载PDF
五味子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2 位作者 杨慧仙 富力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优化五味子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分析湖北产和辽宁产五味子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方法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参考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考察溶剂种类、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方法等因素对五味子提取... 目的优化五味子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分析湖北产和辽宁产五味子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方法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参考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考察溶剂种类、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方法等因素对五味子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五味子抗氧化物的最优提取条件为:以6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法提取,料液比为1∶30(g·m L-1),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20min,室温提取;湖北产和辽宁产五味子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79mg·m L-1和7.60mg·m L-1。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湖北产五味子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比辽宁产五味子的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抗氧化 超声提取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2 位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杨胜园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湛江市遂溪县产藿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9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53%,... 以湛江市遂溪县产藿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9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53%,主要成分有广霍香醇(24.88%)、δ-愈创木烯(16.05%)、α-广藿香烯(7.61%)、α-愈创木烯(7.36%)、丁香烯(3.63%)、β-广藿香烯(3.38%)、β-榄香烯(1.5%)和γ-丁香烯(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程序升温保留指数
下载PDF
GC-MS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分析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2 位作者 杨慧仙 杨胜园 谭琰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1-96,共6页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用来辅助定性.共定性出1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大茴香13种,小茴香11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43%和...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用来辅助定性.共定性出1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大茴香13种,小茴香11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43%和99.53%.共有组分7种.大茴香和小茴香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茴香烯,含量分别为70.72%和8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茴香 小茴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下载PDF
GC-MS联用技术分析湖南产紫苏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蒋军辉 杨慧仙 +1 位作者 杨胜园 徐小娜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湖南产紫苏的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检测,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紫苏的挥发油成分定性出51种挥发油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86.21%。... 目的:分析湖南产紫苏的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检测,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紫苏的挥发油成分定性出51种挥发油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86.21%。结论:紫苏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和含氧化合物,主要有1-(2-呋喃基)-1-戊酮(11.10%)、石竹烯(14.18%)、α-石竹烯(3.21%)、顺-β-金合欢烯(1.17%)、顺,反-α-金合欢烯(2.55%)、5-烯丙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苯(4.89%)、α-金合欢烯(1.14%)、榄香脂素(17.00%)、1,2,3-三甲基-5-(2-丙烯基)-苯(1.05%)、石竹烯氧化物(4.05%)和芹菜脑(2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挥发油 GC-MS 程序升温保留指数
下载PDF
Survivin启动子驱动LRIG1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对人膀胱癌细胞T24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军辉 严泽军 +2 位作者 程跃 蒋照 谢国海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以Survivin启动子驱动LRIG1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Ad-Surp-LRIG1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观察其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Ad-Surp-LRIG1转染T24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LRIG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Transwell小室... 目的以Survivin启动子驱动LRIG1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Ad-Surp-LRIG1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观察其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Ad-Surp-LRIG1转染T24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LRIG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Transwell小室测定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Ad-Surp-LRIG1转染人膀胱癌T24细胞后,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LRI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 Survivin启动子驱动LRIG1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Ad-Surp-LRIG1能够在T24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显著抑制T24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LRIG1基因 肿瘤侵袭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不同途径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军辉 严泽军 +4 位作者 谢国海 苏新军 方海伟 杨斌斌 沈志久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8期928-92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12例和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成功...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12例和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成功手术。经腹腔途径12例手术时间为115~240min,出血50~200ml,术后住院7~10d,术后出现尿漏1例;经后腹腔途径15例手术时间为110~190min,出血50~120ml,术后住院6~11d,术后出现尿漏2例。结论经后腹腔途径入路简单直接,对腹腔脏器干扰少,手术空间小,能满足手术暴露和操作要求,可作为首选术式;对于伴有肾重度积水肾盂位置明显低位或Ⅲ度肾下垂患者,应选择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肾盂成形术
下载PDF
五味子中微量元素铅、镉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军辉 于军晖 +2 位作者 廖芬 徐小娜 杨胜园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7期13-15,共3页
目的:测定五味子中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方法:采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DTPA-TEA)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在固液比为1:17.5、超声提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进行含量分析.结果:在考察的6个五味子... 目的:测定五味子中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方法:采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DTPA-TEA)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在固液比为1:17.5、超声提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进行含量分析.结果:在考察的6个五味子样本中均含有铅镉微量元素,铅在5.00~50.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镉在0.20~4.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0%和9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9%和1.87%(n=5).结论:南、北五味子中均含有一定量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铅、镉,但北五味子中Pb、Cd微量元素含量都低于南五味子,可从有害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说明北五味子的品质高于南五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微量元素 含量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军辉 严泽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与吲哚美辛栓联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均小于8mm)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d)和吲哚美辛栓0.1g塞肛,1次/d;对照组1,口服中药排石颗粒...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与吲哚美辛栓联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均小于8mm)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d)和吲哚美辛栓0.1g塞肛,1次/d;对照组1,口服中药排石颗粒4g/次,2次/d;对照组2,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1次/d;观察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治疗率等。结果试验组结石排出率为90.63%(29/32),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石排除率分别为42.31%(11/26)和70.97%(22/31),试验组与对照组1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2比较,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76、3.94、15.65;P均<0.05)。试验组的结石排出时间为(8.73±2.15)d,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12.31±1.52)d和(9.52±1.61)d,试验组与对照组1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2比较,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77、-1.70、-7.35;P均<0.05)。试验组、对照组1、照组2的肾绞痛发生率分别为31.25%(10/32)、63.28%(17/26)、45.16%(14/31),试验组和对照组2以及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2.33,P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χ2分别=0.33、0.23、0.35,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和吲哚美辛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副作用小,能明显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并能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石 坦索罗辛 吲哚美辛
下载PDF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DL-苹果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9-82,共4页
基于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直接氧化DL-苹果酸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结合顺序注射进样技术,初步建立了测定DL-苹果酸的自动化方法.对进样顺序、体积、流速和浓度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156μL进样体积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4~... 基于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直接氧化DL-苹果酸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结合顺序注射进样技术,初步建立了测定DL-苹果酸的自动化方法.对进样顺序、体积、流速和浓度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156μL进样体积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4~1.0×10^-2mol/L,检出限为(3σ)为5.0×10^-5mol/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5.0×10^-3mol/L,n=11).采样频率为84个/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注射 化学发光 DL-苹果酸
下载PDF
制备无水溴化镥的化学气相传输法研究
17
作者 蒋军辉 肖新荣 匡汀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7-318,共2页
报道以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备无水LuBr3。以稀土氧化物Lu2O3为原料,与铝粉及溴直接进行反应,可以得到LuBr3和Al2O3的混合物。当铝与溴过量时,铝与溴生成的AlBr3在高温下形成气态Al2Br6,并与LuBr3反应得到气态配合物,该配合物在低温下分解... 报道以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备无水LuBr3。以稀土氧化物Lu2O3为原料,与铝粉及溴直接进行反应,可以得到LuBr3和Al2O3的混合物。当铝与溴过量时,铝与溴生成的AlBr3在高温下形成气态Al2Br6,并与LuBr3反应得到气态配合物,该配合物在低温下分解。如果控制适当的温度梯度场,可实现LuBr3与其他固体分离。产物纯度>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溴化铝 气态配合物 化学气相传输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纤维化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
18
作者 蒋军辉 沈志久 +2 位作者 谢世英 王国耀 蒋照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6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经尿道电切 治疗 膀胱颈纤维化 膀胱出口梗阻
下载PDF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19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1 位作者 于军晖 杨胜园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132-132,147,共2页
针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根据物理化学课程特点,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米龙高架桥桩基溶洞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军辉 《广东公路交通》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米龙高架桥是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太和互通枢纽主要工程之一。桥位处在灰岩地段,岩溶现象发育,存在大量溶洞。简要介绍米龙高架桥桩基础施工中对溶洞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高架桥 桩基础 溶洞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