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精胺+赤霉素在低温下对化橘红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冯世鑫 陈乾平 +1 位作者 蒋妮 宋利沙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以化橘红种子为材料,在低温下,研究亚精胺(Spd)+赤霉素(GA3)对化橘红种子萌发、幼苗根系的生长、根活力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培育壮苗。设置亚精胺浓度为0(CK)、0.10、0.15、0.20、0.25 mmol/L,分别添加80 mg/L的GA3溶液浸种、培养,测定... 以化橘红种子为材料,在低温下,研究亚精胺(Spd)+赤霉素(GA3)对化橘红种子萌发、幼苗根系的生长、根活力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培育壮苗。设置亚精胺浓度为0(CK)、0.10、0.15、0.20、0.25 mmol/L,分别添加80 mg/L的GA3溶液浸种、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根长、苗长、根重、苗重、根长/苗长、根重/苗重、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亚精胺+赤霉素对化橘红种子的萌发有协同促进作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明显提高;单一使用赤霉素时,幼苗根的生长受到抑制,添加亚精胺后能明显缓解,缓解程度与Spd的浓度呈正相关。0.20 mmol/L亚精胺+80 mg/L赤霉素处理的根长、根重、根长/苗长、根重/苗重和根活力最高,其幼苗根系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所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亚精胺+赤霉素复配能促进化橘红种子萌发、根系的生长和根活力的提高;能缓解低温对化橘红幼苗根的损害,提高种苗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赤霉素 化橘红幼苗 根生长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化橘红挥发油对罗汉果斑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2
作者 詹鑫婕 陈乾平 +7 位作者 蒋妮 宋利沙 丘卓秋 黄琦 潘丽梅 冯世鑫 白丹宇 蒋水元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94-98,120,共6页
采用平板抑菌法结合盆栽防治试验测定化橘红(Citri grandis Exocarpium)挥发油对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斑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抑制活性。通过显微观察病原菌菌丝体的形态及测定挥发油处理病原菌菌丝体后... 采用平板抑菌法结合盆栽防治试验测定化橘红(Citri grandis Exocarpium)挥发油对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斑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抑制活性。通过显微观察病原菌菌丝体的形态及测定挥发油处理病原菌菌丝体后处理液的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探究化橘红挥发油的抑菌机理。平板抑菌结果表明,化橘红挥发油稀释≤1 000倍对罗汉果斑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100.0%,显著高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000倍的抑制率(88.7%)。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化橘红挥发油稀释1 000倍,45%戊唑·咪鲜胺乳油和10%苯醚甲环唑乳油对罗汉果斑枯病病斑扩展的抑制率均在80.0%以上,且均显著高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抑制率(70.68%)。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化橘红挥发油处理7 d的病原菌菌丝呈念珠状膨大并有断裂现象。菌丝体与化橘红挥发油共培养结果表明,混合液的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化橘红挥发油处理浓度的加大、互作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浓度为2.0 g/L的化橘红挥发油与病原菌菌丝共培养48 h,培养液的电导率为279.208μS/cm,为各处理最大值;挥发油终质量分数0.2%、作用60 h后,培养液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90.6μg/mL,为各处理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斑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 化橘红(Citri grandis Exocarpium) 挥发油 抑制作用及机理
下载PDF
山豆根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3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5 位作者 张占江 韦树根 丘卓秋 黄琦 詹鑫婕 潘丽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9-94,101,共7页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Radix)菌核病病原菌,利用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基于形态特征、菌丝融合群测定、细胞核荧光染色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病...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Radix)菌核病病原菌,利用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基于形态特征、菌丝融合群测定、细胞核荧光染色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山豆根菌核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于融合群AG-1。98%恶霉灵可溶性粉剂(SP)、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WG)、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10亿/g哈茨木霉菌悬浮剂(SC)、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611、0.5757、0.0748、0.2843、0.74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Radix) 菌核病 病原菌鉴定 室内药剂筛选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下载PDF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蒋妮 周淑美 +3 位作者 杨红蕊 方莉 王雪芹 李碧秀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7 d、15 d、30 d...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7 d、15 d、30 d、60 d、90 d、180 d)进行徒手肌力综合测定、上肢肿胀测量、患侧上肢运动耐力测试、负压引流情况评估,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的引流总量及引流管拔管天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徒手肌力综合测定、上肢肿胀测量、患侧上肢运动耐力测试、疼痛情况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伤口的近期恢复(引流总量及引流管拔管天数)虽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远期效果例如术后患肢疼痛、徒手肌力、患侧上肢肿胀及上肢运动耐力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功能锻炼 阶段性干预 护理
下载PDF
三七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5
作者 蒋妮 覃柳燕 叶云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70-1074,共5页
综述了国内关于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圆斑病等病害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影响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三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三七抗病性及抗病机制研究,培育和推广... 综述了国内关于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圆斑病等病害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影响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三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三七抗病性及抗病机制研究,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将传统农业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兼顾病害的地区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订三七病害的农业生产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病害 病原 防治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妮 蒋蕾 +5 位作者 邱燕 陶然 李玉雯 黄雁 张丽琴 黄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者顺利置入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术后患者吞咽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支架置入4 h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流食,吞咽顺畅,其中4例感胸痛,2例有少量出血,2例有异物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是一项新的技术,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的正确护理,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食管癌 支架置入: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肿节风炭疽病病原学研究及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蒋妮 唐美琼 +3 位作者 蓝祖栽 黄永才 林杨 白隆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明确肿节风炭疽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害发生后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致病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参照2010年《中国药典》HPLC方法测定肿节风主要活性成分异嗪皮啶的含量。... 为明确肿节风炭疽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害发生后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致病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参照2010年《中国药典》HPLC方法测定肿节风主要活性成分异嗪皮啶的含量。结果表明:肿节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dematium,肿节风为其新记录寄主。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4~28℃,pH值为5~9;肿节风炭疽病病情指数达到50~60时植株鲜重显著降低,当病情指数达到60~70时异嗪皮啶含量开始显著下降;表明肿节风炭疽病发生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药材质量下降,田间病害病情指数大于60时,药材不适宜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炭疽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药材质量
下载PDF
10种香料植物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蒋妮 覃柳燕 +1 位作者 陈乾平 刘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为了研究香料植物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生长速率法及悬滴法测定10种香料植物挥发油对茄镰孢(Fusarium solan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齐整... 为了研究香料植物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生长速率法及悬滴法测定10种香料植物挥发油对茄镰孢(Fusarium solan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Pers.)Grove]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肉桂、草果、香茅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浓度为0.5g/L时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菌丝抑制率均达100%,对茄镰孢、链格孢、束状炭疽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90%。0.5g/L浓度的香茅挥发油对5种目标菌的抑制作用达到100%,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杀菌剂作用等同,且高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常规杀菌剂。本研究结果表明,香茅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植物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下载PDF
环形弹性加压带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蒋妮 蒋蕾 +4 位作者 邱燕 张艳萍 杨卓林 韩雪飞 关琼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环形弹性加压带在肝癌介入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盐袋捆绑的方法压迫穿刺点,实验组采用自制环形弹性加压带(专利号:ZL 2014 2 06807... 目的观察自制环形弹性加压带在肝癌介入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盐袋捆绑的方法压迫穿刺点,实验组采用自制环形弹性加压带(专利号:ZL 2014 2 0680702.4)压迫穿刺点,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50例,出血性并发症发生2例(4%),对照组50例,穿刺点出血性并发症发生10例(2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两组舒适度比较显示实验组有优势(Z值=-5.65,P〈0.05)。结论自制环形弹性加压带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血管性介入术后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环形弹性加压带 舒适度 出血率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蒋妮 覃柳燕 +1 位作者 李力 缪剑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8-1532,共5页
综述了光照、水分、生物、盐及矿质元素等环境因子胁迫药用植物,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和积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胁迫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4种假说,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优化药用植物的栽培和提高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胁迫 药用植物 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
下载PDF
罗汉果新病害斑枯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蒋妮 胡凤云 +2 位作者 叶云峰 蒋水元 黄汐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177,共5页
为明确罗汉果新病害斑枯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落特征、菌株形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 为明确罗汉果新病害斑枯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落特征、菌株形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罗汉果新病害的病原菌为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供试的药剂中,60%咪鲜胺锰盐WP(0.5g/L)、80%戊唑醇WP(0.25g/L)、45%甲霜·恶霉灵WP(1g/L)、60%唑醚·代森联WP(0.5g/L)室内对该菌菌丝的抑制率均达100%,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药效试验,将药效好的药剂推荐田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斑枯病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蒋妮 邓荣芳 +3 位作者 侯丽琼 刘莉娟 杜妍华 李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899-1899,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下载PDF
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的生物防治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蒋妮 白丹宇 +3 位作者 宋利沙 陈乾平 冯世鑫 缪剑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94-97,共4页
为考察生防菌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等6种药用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棘孢木霉F_2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测... 为考察生防菌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等6种药用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棘孢木霉F_2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菌丝体可以通过空间竞争对病原菌进行抑制,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 90%,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的抑制率达100%;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稀释5倍对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92. 6%、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2. 6%、对离体感病叶片的防治效果为74. 0%;病害发生前使用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预防,接种病原菌7、15 d后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3. 4%、81. 7%;病害发生后使用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防治,相对防效为52. 6%。试验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灰霉病 生物防治 棘孢木霉 发酵液 抑制作用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管氏硬皮肿腿蜂防治广西罗汉果愈斑瓜天牛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蒋妮 缪剑华 谢保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共4页
应用管氏硬皮肿腿蜂防治罗汉果愈斑瓜天牛研究结果表明:愈斑瓜天牛适合管氏硬皮肿腿蜂寄生;肿腿蜂喜欢在老熟的天牛幼虫上产卵、羽化成蜂;按照蜂虫比为2:1在田间放蜂防治天牛,10月份防效好于9月份,防治效果可达到65.3%;肿腿蜂在桂南、... 应用管氏硬皮肿腿蜂防治罗汉果愈斑瓜天牛研究结果表明:愈斑瓜天牛适合管氏硬皮肿腿蜂寄生;肿腿蜂喜欢在老熟的天牛幼虫上产卵、羽化成蜂;按照蜂虫比为2:1在田间放蜂防治天牛,10月份防效好于9月份,防治效果可达到65.3%;肿腿蜂在桂南、桂北田间均可寄生该天牛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硬皮肿腿蜂 愈斑瓜天牛 罗汉果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广西莪术蛀茎害虫种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妮 刘丽辉 +3 位作者 缪剑华 刘威 叶云峰 胡凤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姜科植物广西莪术是广西地区的大宗道地药材,近年来受蛀茎害虫危害,并有危害加重和成灾的趋势,目前尚未有田间准确识别害虫种类以及有效控制害虫的相关报道。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形态特征鉴定、主要生物学特... 姜科植物广西莪术是广西地区的大宗道地药材,近年来受蛀茎害虫危害,并有危害加重和成灾的趋势,目前尚未有田间准确识别害虫种类以及有效控制害虫的相关报道。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形态特征鉴定、主要生物学特性、姜科植物寄主、自然天敌的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危害广西莪术的蛀茎害虫为桃蛀螟,广西南宁1年发生5代,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11月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各虫态在不同世代历期不同,完成1个世代至少需要35-46 d;幼虫一般为5龄,有转主危害特性;主要危害姜科姜黄属、姜属、姜花属3个属的植物,其中对姜属的红球姜驱性最强;自然天敌有螟黑点瘤姬蜂、巨首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蛀茎害虫 桃蛀螟 生物学特性 天敌 姜科植物
下载PDF
罗汉果斑枯病菌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妮 宋利沙 +4 位作者 陈乾平 冯世鑫 张占江 蒋水元 黄夕洋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78-81,共4页
为掌握罗汉果斑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通过室内毒力试验测定了13种混配杀菌剂的... 为掌握罗汉果斑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通过室内毒力试验测定了13种混配杀菌剂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 50),选择毒力较强的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OA培养基为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为最适碳、氮源;病原菌在5~35℃内均可生长,28℃为最适生长温度,气温超过30℃时菌丝生长速率下降;病原菌生长最适pH值为7.0~8.0;全光照有利于罗汉果斑枯病菌菌丝的生长。13种供试药剂中,45%戊唑·咪鲜胺、30%甲霜·霉灵、10%苯醚·甲环唑、60%吡萘·嘧菌酯、40%氟嘧菌酯·丙硫菌唑为毒性较强的前5种混配杀菌剂,田间防效分别为86.20%、76.58%、80.63%、80.44%、84.95%。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及碳、氮源对病原菌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病原菌对高温敏感,喜弱碱性、有光照的环境条件;田间防效>80%的4种混配杀菌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斑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内生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罗汉果斑枯病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妮 宋利沙 +4 位作者 蒋水元 冯世鑫 陈乾平 张占江 黄夕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研究甲基营养型芽抱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bjq-a对罗汉果斑枯病(Sl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防治效果,为罗汉果斑枯病的绿色防控及生防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发酵液共... 【目的】研究甲基营养型芽抱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bjq-a对罗汉果斑枯病(Sl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防治效果,为罗汉果斑枯病的绿色防控及生防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发酵液共培养、凹玻片悬滴和显微观察等方法手段,测定拮抗菌株bjq-a与罗汉果斑枯病病原菌对峙培养后的菌丝形态、菌丝生长抑制率及抱子萌发抑制率;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分析bjq-a对罗汉果斑枯病菌的防治效果;通过检测bjq-a发酵液中舊白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含量,初步分析bjq-a的抗菌机理。【结果】拮抗菌株bjq-a与罗汉果斑枯病病原菌对峙培养30 d,罗汉果斑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2.5%;40%和20%bjq-a发酵液对罗汉果斑枯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9.5%和96.2%;50%bjq-a发酵液对罗汉果斑枯病病原菌抱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0.5%;bjq-a发酵液能造成病原菌菌丝及抱子膨大畸形;应用20%bjq-a发酵液防治罗汉果斑枯病,发病时间延迟1 d,病害发生率降低60.0%,病斑扩大抑制率为82.2%;bjq-a菌株能分泌高活力舊白酶、纤维素酶和儿丁质酶等细抱壁水解酶,是产生拮抗活性的机理之一。【结论】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拮抗菌株bjq-a对罗汉果斑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生防菌剂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营养型芽抱杆菌 罗汉果斑枯病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妮 毛小荣 +3 位作者 彭雪彬 李月月 陈启明 陈青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未经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TD)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月全国范围内1012例未经治疗的CHC患者,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并对地域、年龄、性别、HCV RNA复制水... 目的探讨中国未经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TD)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月全国范围内1012例未经治疗的CHC患者,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并对地域、年龄、性别、HCV RNA复制水平等指标进行调查,分析CHC合并TD患者与上述指标的关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CHC合并TD类型存在地域差异,华北、西北地区TD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8.2%和26.5%;各TD类型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占总TD的58.8%;中年患者在CHC合并TD中最常见(44.0%),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χ2值分别为10.10、6.17,P值分别为0.001、0.013);女性CHC患者合并TD的患病率高于男性(58.9%vs 41.1%,χ2=13.1,P=0.00);HCV RNA高复制在我国CHC中最为常见,但对TD影响不大。结论在中国CHC合并TD受地域分布、性别、年龄因素影响,但与HCV RNA复制水平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甲状腺疾病 流行病学因素 中国
下载PDF
病原真菌与根结线虫对罗汉果的复合侵染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妮 高微微 缪剑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根结线虫与病原真菌复合侵染罗汉果植株,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与回接及形态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南方根结线虫为罗汉果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线虫;茄腐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黑白轮枝孢菌是从发病部位分离到的主... 目的:探讨根结线虫与病原真菌复合侵染罗汉果植株,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与回接及形态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南方根结线虫为罗汉果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线虫;茄腐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黑白轮枝孢菌是从发病部位分离到的主要菌体,这3种菌及它们的混合菌体均可侵染罗汉果植株,发病率分别为57.14%3、8.10%、47.62%、71.43%;回接试验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与这3种菌能复合侵染罗汉果,使植株病害发生更为严重。结论:南方根结线虫与病原真菌可复合侵染罗汉果植株,并提出"病虫同治"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线虫 复合侵染 罗汉果
下载PDF
广西三七灰霉病流行规律及药剂筛选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妮 陈乾平 +3 位作者 冯世鑫 韦树根 缪剑华 宋利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2-1719,共8页
对广西三七灰霉病的典型病斑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检测,通过形态学观察并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了温湿度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病害的病程和病斑显症率,并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年限三... 对广西三七灰霉病的典型病斑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检测,通过形态学观察并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了温湿度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病害的病程和病斑显症率,并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灰霉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七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低于100%湿度不萌发;不同季节、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的病程为5~13 d,病斑在田间的持续显症期为6 d;三七灰霉病在三七生长期都能发生,10~11月份为发生高峰期,其中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发病严重度顺序为旱地>坡地>林下,不同生长年限下的顺序为3年生三七>2年生三七>1年生三七;咯菌腈、嘧菌环胺与嘧菌酯、氟硅唑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灰霉病 灰葡萄孢 发生规律 药剂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