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诗学之路的宽广前程——蒋述卓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5
1
作者 蒋述卓 宋音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33,共4页
宋音希:蒋老师您好。2017年11月,您的学术自选集出版,在这本书中,您对自身的学术研究史做了全面的梳理与回顾,收录了许多在学界产生影响的论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佛教与中国文学、宗教与艺术关系;中国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学术史;文... 宋音希:蒋老师您好。2017年11月,您的学术自选集出版,在这本书中,您对自身的学术研究史做了全面的梳理与回顾,收录了许多在学界产生影响的论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佛教与中国文学、宗教与艺术关系;中国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学术史;文艺学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文化与文学评论。若要与您探讨“文化诗学”,我想,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您就开始关注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据我了解,那时国内做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还很少,这也是您学术生涯的伊始。您曾多次提到王元化先生所教导的“三结合”方法,这是否对您此后的研究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蒋述卓:上世纪80年代,我在读博期间开始关注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博士论文即是《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当时是本着把中国古代文学、文论放到中国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的想法来做的。所以在1986年发表过一篇论文《把中国古代文论放到古代中国文化背景下去考察研究》,提出要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来做古代文学、文论的研究,才更能够发掘其文化内涵。这主要是受到王元化先生的影响,王先生在《〈文心雕龙〉创作论》及相关的研究中提出了文史哲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的方法,即“三结合”理论。当时作为王先生的学生,他也要求我按照“三结合”的思路来进行研究,所以在这方面,受到王先生的影响很大、也很深远。这种观点与研究方法在当时是比较新潮的,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做宗教、宗教文艺方面研究的学者也比较少,佛教研究则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蒋述卓 中国文学批评 访谈录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文论 “三结合”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文化与文学——蒋述卓教授访谈录
2
作者 蒋述卓 邓锡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4,共5页
邓锡斌:蒋老师,您好.感谢您忙中抽暇接受我的采访,此次学术访谈缘于《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赵国军先生之托,对我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您在宗教与文艺、古代文论、文化诗学批评及城市诗学、文艺文化学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邓锡斌:蒋老师,您好.感谢您忙中抽暇接受我的采访,此次学术访谈缘于《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赵国军先生之托,对我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您在宗教与文艺、古代文论、文化诗学批评及城市诗学、文艺文化学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这次访谈主要就您近十年来在城市诗学、文化产业和消费时代文艺存在方式和意义等问题进行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批评 古代文论 文艺文化学 文化经济 城市经济 抽暇 时代文艺 现实关怀 当代文艺 主流价值观
下载PDF
生命就是一部书——博士生导师蒋述卓教授访谈录
3
作者 蒋述卓 映雪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6期3-6,共4页
从宗教与艺术关系的探索中掘一口井 蒋老师,久仰您在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方面的大名,并拜读过您极具影响的一系列著作,时值暨南大学百年华诞,在这个百年一遇的时候访问您,以您的学术研究历程,更好的激励广大师生潜心治学,开... 从宗教与艺术关系的探索中掘一口井 蒋老师,久仰您在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方面的大名,并拜读过您极具影响的一系列著作,时值暨南大学百年华诞,在这个百年一遇的时候访问您,以您的学术研究历程,更好的激励广大师生潜心治学,开拓创新,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您愿意就您的学术研究历程跟我们谈谈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 访谈录 蒋述卓 文艺理论研究 学术研究 艺术关系 文艺批评
下载PDF
《悬浮术》的装置美学
4
作者 蒋述卓 谢乔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在“文学装置”层出不穷的当下,文学与装置艺术的关系仍是模糊暧昧的,文学的装置性仍缺乏足够的重视。面对具有装置性的文学作品,应该在回归装置艺术本义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文学与装置的内涵与联系,从装置美学的角度发掘作品的内在构成... 在“文学装置”层出不穷的当下,文学与装置艺术的关系仍是模糊暧昧的,文学的装置性仍缺乏足够的重视。面对具有装置性的文学作品,应该在回归装置艺术本义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文学与装置的内涵与联系,从装置美学的角度发掘作品的内在构成、创作技法和诗意所在。如此来看,陈崇正的小说《悬浮术》将现实、魔幻与科幻共冶一炉,探索转向内心现实、贴合视听效果的叙事技法,带读者沉浸式体验“悬浮”的生存感受,体现了“诗与装置相融合”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美学 科幻小说 陈崇正 《悬浮术》
下载PDF
“新南方文学”:一次文学事件的意义及其拓展的可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蒋述卓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苏轼一2021年以来,对于“新南方写作”与“新东北文学”的讨论成了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变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事件,远远超出一个所谓“文学概念”...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苏轼一2021年以来,对于“新南方写作”与“新东北文学”的讨论成了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变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事件,远远超出一个所谓“文学概念”或者“概念先行”的影响。在评论家和作家的相互呼应中,关于它们的讨论正在发酵,在文坛产生着“鲶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事件 南方文学 文学概念 冯延巳 东北文学 鲶鱼效应 学术热点 苏轼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的精神向度
6
作者 蒋述卓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8,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在精神向度上有四个特质:一是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相融合;二是创新的精神指向和向经典学习、创造文学精品的经典意识;三是在创作题材、内容乃至思想倾向上的民本倾向和读者视野;四是追求尽善尽美和艺道合一。借...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在精神向度上有四个特质:一是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相融合;二是创新的精神指向和向经典学习、创造文学精品的经典意识;三是在创作题材、内容乃至思想倾向上的民本倾向和读者视野;四是追求尽善尽美和艺道合一。借由这四个特质能够深度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精神向度,在古今演变、古今打通的文化基础上,实现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精神向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为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和文化动力,为造就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文学及其理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 精神向度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论审美滋长及其美的创造方式——从蒋孔阳美的创造论谈开去
7
作者 蒋述卓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69-79,243-244,共13页
蒋孔阳先生的美的创造论认为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他从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出发,认为美是以往全部文化遗产的积累和结晶。这对我们理解美的创造和艺术生产的规律具有极大的启发。由中国文化的积累与创造的关系... 蒋孔阳先生的美的创造论认为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他从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出发,认为美是以往全部文化遗产的积累和结晶。这对我们理解美的创造和艺术生产的规律具有极大的启发。由中国文化的积累与创造的关系去看美的创造规律,审美滋长就是审美创造的一种带规律性的审美活动方式。它是审美主体根据文化累积中已有的审美意象,在不同时空中顺势而为,或者有意引申,以新的美学表达方式使原有的美学意象滋生出新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从而创造出一种或多种的美。古代的“言”“象”“意”理论是审美滋长的学理基础。审美滋长的美的创造方式包括:(一)符号的延伸与意义的生长;(二)“象”与“意象”之间的转化使审美意象得以拓展;(三)语图互仿互动实现跨体裁的意义转化;(四)跨媒介的诗意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滋长 审美意象 蒋孔阳 美的创造论 “言—象—意”理论 文化积累
下载PDF
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创新·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月之 左鹏军 +1 位作者 蒋述卓 唐力行 《城市观察》 2024年第1期32-45,160,共15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江南文化与岭南两地文化的交流和互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论坛于2023年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江南文化与岭南两地文化的交流和互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论坛于2023年底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围绕“交融·创新·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两地文化的资源优势,发挥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一体化 资源优势 上海师范大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 挖掘和利用
下载PDF
守望暨南精神家园 被引量:1
9
作者 蒋述卓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共5页
2006年暨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开展了“暨南精神”大讨论活动。9月31日,学校举办“暨南精神”论坛,对此次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和交流。我们开设专栏,选登蒋述卓书记及部分师生在论坛上交流的论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守望 讨论活动 暨南大学 百年校庆 蒋述卓 学校 论坛
下载PDF
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话语论争和价值向度 被引量:23
10
作者 蒋述卓 李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60-78,共19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起步与发展,既受到城市化、市场化、世俗化进程的推动,同时也在全球化趋势中不断地追赶西方、日、韩及港台的大众文化,大致走过了饕餮期、追赶期和雅俗合流期三个阶段。有趣的是,在90年代大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起步与发展,既受到城市化、市场化、世俗化进程的推动,同时也在全球化趋势中不断地追赶西方、日、韩及港台的大众文化,大致走过了饕餮期、追赶期和雅俗合流期三个阶段。有趣的是,在90年代大众文化市场化起步期,精英知识阶层借用西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方面推动大众文化在中国知识界的语境出场,另一方面围绕着大众文化所引发的文化论争,又反过来推动了新的文化观念的生成以及大众文化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当代大众文化无论在文化产业还是理论建构上,应该建立起必要的价值向度——首先是要协调好文化产业与文化治理的关系,其次是要协调好审美分众与审美提升的关系,最后而且也最为重要的是,当代大众文化应该具有一种超越性的价值诉求。大众文化的超越性追求,指向的是多元分化社会现实中普遍的审美认同和精神价值认同。要实现这一价值诉求,大众文化应回归到与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接续与融合中,不断通过文化产业上的创新和创造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本土化 文化研究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华侨高校境外与海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探索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述卓 何万宁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59,共3页
暨南大学根据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合华侨高校学生多元的特点 ,针对境外和海外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校制宜地选择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点 ,多种形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力求做好思想教育、感情转化和行动影响等方面的工作 ,使... 暨南大学根据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合华侨高校学生多元的特点 ,针对境外和海外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校制宜地选择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点 ,多种形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力求做好思想教育、感情转化和行动影响等方面的工作 ,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各类高校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 思想教育 海外学生 境外学生 民族精神 教育内容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共时呈现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蒋述卓 龙扬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粤港澳文学植根于共同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以语言、血缘、文缘为纽带而建构的共同体一方面紧密联结着民族国家的现代叙事,又在各自差异化的时空领域里形成了不同的议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大湾区文学将成为承... 粤港澳文学植根于共同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以语言、血缘、文缘为纽带而建构的共同体一方面紧密联结着民族国家的现代叙事,又在各自差异化的时空领域里形成了不同的议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大湾区文学将成为承载、丰富"人文湾区"的重要内容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由文化交流与文学互动延伸出来的文学想象,大湾区文学必须在植根传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开放视野中思考历史文化与区域生活的演变,结合经济要素重新配置丰富区域文学内涵与边界扩展的理解,积极探索文学见证时代、参与时代的书写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湾区文学 文化区 地域传统 人文湾区 都市文化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述卓 李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创新性应该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上进行审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能够获得创新与发展,来源于其注...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创新性应该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上进行审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能够获得创新与发展,来源于其注重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语境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答文艺的发展问题。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大的创新性发展在于,其是从全球化视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出发,站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揭示了文艺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文艺与中国精神的塑造、文艺与市场以及文艺与人民之间的重要关联;在社会与文化生态的多元分化状况下重新确立了主流的文化价值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强调了文艺创作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位立场,引导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走向重铸中华民族魂的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艺思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精神 文艺市场 人民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述卓 王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82,共11页
“水井”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器物之一。特别是当它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文学意象而存在时,便被世世代代的文学作品挖掘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古典到... “水井”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器物之一。特别是当它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文学意象而存在时,便被世世代代的文学作品挖掘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古典到当代的流变,可以观照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文化思维和文化心理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生存空间、生存价值和生存的终极意义的无止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井 意象 文化内涵 审美空间
下载PDF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活动评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述卓 闫月珍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活动围绕着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现实意义、现代转换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也是 80年代以来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对民族特色与现实意义的探讨 ,表明古代文论研究界自觉地将中国古代文论研...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活动围绕着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现实意义、现代转换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也是 80年代以来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对民族特色与现实意义的探讨 ,表明古代文论研究界自觉地将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联系起来。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探讨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一个突破 ,体现了古代文论界方法观的成熟。对古代文论现代转换问题的探讨 ,将对古代文论价值的评判、对古代文论研究的反思置于了整个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文学理论 民族特色 当代 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 现代转换
下载PDF
从古典言志诗学到伪言志诗学——论百年华语电影的审美价值倾向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述卓 邹鹃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62,共8页
顾名思义,华语电影意味着以华语进行对话、运用华人思维拍摄的电影,它在语言上、思想上通过汉语(而不是英语或者其他国别语言)进行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深层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上的中华民族特征。沿着这条思路,本文选... 顾名思义,华语电影意味着以华语进行对话、运用华人思维拍摄的电影,它在语言上、思想上通过汉语(而不是英语或者其他国别语言)进行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深层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上的中华民族特征。沿着这条思路,本文选取了中国诗论中最古老最核心的概念"诗言志",运用言志诗学理论观照百年华语电影的审美倾向,将其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古典言志诗学时期、现代言志诗学时期与伪言志诗学时期,从而为华语电影的美学表现形态与未来发展之路寻找到它的传统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审美倾向 古典言志诗学 现代言志诗学 伪言志诗学
下载PDF
论大学潜在课程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述卓 张桂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 ,随着对教育本质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潜在课程的教育价值愈来愈重视。作为关系性存在的人 ,是在与他人、社会的各种关系的不断互动 (交往 )中逐渐成长的。这是潜在课程存在和发展的哲学理论依据。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是... 近年来 ,随着对教育本质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潜在课程的教育价值愈来愈重视。作为关系性存在的人 ,是在与他人、社会的各种关系的不断互动 (交往 )中逐渐成长的。这是潜在课程存在和发展的哲学理论依据。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是互为一体的整体 ,只有当它们协调发展时 ,教育的育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课程 正规课程 互动
下载PDF
价值分化与价值重构——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述卓 李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3,共8页
当前文艺批评的缺席、失语、弱化等问题,不只跟市场化以及西方理论的强势影响有关,而且根源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分化。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对文艺批评的相关论述,为新时代文艺批评的价值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新时代文艺批评... 当前文艺批评的缺席、失语、弱化等问题,不只跟市场化以及西方理论的强势影响有关,而且根源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分化。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对文艺批评的相关论述,为新时代文艺批评的价值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功能应该落实到人民大众的审美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人格的养成。新时代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一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二是要对中国历史及文化传统有坚定自信,三是要坚持审美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艺批评 价值取向 文艺工作座谈会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文艺学发展与中国现代人格建设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述卓 李自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 文艺学 发展 中国 人格建设
下载PDF
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历程与当代语境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述卓 李石 《中国文艺评论》 2015年第2期64-74,共11页
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如今越来越成为学界共同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以'本土化'为出发点梳理文化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文化研究本土化意识的觉醒,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为背景的:一方面,我们的文化研究不得不借用西方... 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如今越来越成为学界共同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以'本土化'为出发点梳理文化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文化研究本土化意识的觉醒,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为背景的:一方面,我们的文化研究不得不借用西方的思想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避免简单依附于西方理论,同时又要警惕不能陷入狭隘的民族排外观念。因此,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是要求在借鉴西方文化理论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和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工业理论 陶东风 本土化 当代语境 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人文精神 文艺学 文艺科学 大众文化产品 消费主义 大众文化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