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核心类型高分辨率MRI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一江 张雪峰 +1 位作者 彭昌勇 蒲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55-358,共4页
目的通过颈动脉易损斑块核心类型高分辨率MRI检测的评估价值,为进一步为临床预防、诊断脑梗死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自愿者30例为健康对... 目的通过颈动脉易损斑块核心类型高分辨率MRI检测的评估价值,为进一步为临床预防、诊断脑梗死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自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MRI检查采用GE Discovery MR7503.0T超导型磁共振仪,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成像方法,扫描层厚4 mm,层间距1 mm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横断位T1WI、T2WI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矢状位T1WI检查。结果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及TC、TG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FIB均较健康对照组更高(P<0.05),而HDL-C较健康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ox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根据MRI检查判定得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稳定性情况可分为无斑块组(n=35)、稳定斑块组(n=50)和不稳定板块组(n=65),3组组间血清FFA、oxLDL-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稳定性与血清FFA、oxLDL-C水平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核心类型高分辨率MRI检测的评估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易损斑块 核心类型 HR-MRI 评估价值
下载PDF
CT肺气肿指数对晚期肺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昌勇 李俊峰 +6 位作者 刘一江 颜吉平 张昊 林豪 张雪峰 冯宗英 蒲烨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分析CT肺气肿指数对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于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行姑息化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IIIB和IV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FS)、吸烟史、... 目的分析CT肺气肿指数对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于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行姑息化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IIIB和IV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FS)、吸烟史、疾病分级、呼吸量测定值及化疗方案等。肺气肿的严重程度由经过培训的胸部放射专家依据戈达德评分系统对CT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比较肺气肿患者与无肺气肿患者的一般特征,利用生存分析探讨CT肺气肿指数≥4与<4患者的总生存期,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影响因素。结果 CT肺气肿指数的中位数为5(范围0-22)。高CT肺气肿指数(≥4)的患者其OS较得分<4的患者更低(6.3 vs 13.7月,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高CT肺气肿指数是低OS的显著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风险比,(hazard ratio,HR)=2.0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4-3.41;P=0.005,同时一线治疗无效(P=0.009)及无二线治疗(P=0.001)亦与OS显著相关。结论高CT肺气肿指数与晚期肺鳞状细胞癌的不良预后存在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肺气肿指数 肺癌 鳞状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MSCT、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卵黄囊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蒲烨 林生发 +2 位作者 赵大聪 彭昌勇 刘一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核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卵黄囊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尝试建立量化规则,把MSCT、MRI征象描述转化为可进行比较分析的数值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核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卵黄囊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尝试建立量化规则,把MSCT、MRI征象描述转化为可进行比较分析的数值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的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内年龄范围相同且经病理证实为其他类型卵巢肿瘤的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完善CT、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观察卵巢卵黄囊瘤MSCT、MRI表现,绘制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卵黄囊瘤单独和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计算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MSCT、MRI征象及血清AFP、CA125联合应用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03、0.852、0.878,均高于单独应用的诊断结果,MSCT、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对卵黄囊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结论MSCT、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25)联合应用对卵巢卵黄囊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具有重复性好、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肿瘤标志物 卵黄囊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肥胖性心肌病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性别差异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艺璇 蒲烨 +1 位作者 易琮翔 于勤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60-267,共8页
随着肥胖及与其相关的心脏代谢紊乱风险因素的增加,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性心肌病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异性。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最... 随着肥胖及与其相关的心脏代谢紊乱风险因素的增加,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性心肌病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异性。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最新研究证据发现,性别、性激素以及性别特异性分子机制在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不同性别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性心肌病 机制 治疗 性别二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