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蒲鹏 李晨露 +2 位作者 张琪 吴发兴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为建立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牛冠状病毒AKS-01株N基因序列(KU886219)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敏感性试验,建立一种检测BCoV的TaqMan... 为建立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牛冠状病毒AKS-01株N基因序列(KU886219)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敏感性试验,建立一种检测BCoV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良好。该方法BCoV重组质粒标准品在5.75×10^(7)~5.75×10^(3)copies/μL时与Ct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对牛轮状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该方法对BCoV重组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限为5.75×10^(1)copies/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所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收集的132份样品进行检测,与常规PCR相比,两者符合率为96.21%,可为BCo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Taq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蜥蜴源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2
作者 蒲鹏 张锐铮 +2 位作者 刘寅 许信刚 张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株,该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与黏质沙雷氏菌相符,且该菌对实验小鼠有致病性,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黏质沙雷氏菌的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为黏质沙雷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等5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头孢氨苄、苯唑西林、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结果为筛选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黏质沙雷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冠心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及靶向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涂诗琴 蒲鹏 高凌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中国居民的生命健康。既往认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菌群中间代谢产物与...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中国居民的生命健康。既往认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菌群中间代谢产物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联,指出调控肠道菌群平衡可能是冠心病防治的新策略。现综述冠心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并总结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以期指导冠心病的临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肠道菌群失调 干预机制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开县土地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蒲鹏 傅瓦利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2003年开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为基础,计算并分析了开县2003—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开县的土地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出了评价.从2003年的数据计算结果来看,消费和产业结构...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2003年开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为基础,计算并分析了开县2003—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开县的土地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出了评价.从2003年的数据计算结果来看,消费和产业结构单一是造成开县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从时间序列上看,开县的生态足迹连续多年高于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稳定在0.426 538~0.434 438 hm2之间,但生态足迹却呈现较大的波动且与耕地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波动以及生态赤字的波动趋于一致.开县生态赤字严重,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主要原因是开县经济对农业的依赖过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开县
下载PDF
山羊胚胎肝脏组织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蒲鹏 徐永平 +3 位作者 卿素珠 郑月茂 张涌 刘方正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86-88,共3页
运用常规光镜技术对关中奶山羊胚胎期肝脏的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结果表明 :早在 50日胚龄的肝组织中 ,就已经形成血管、窦状隙、幼稚型血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随着胎龄的增长 ,窦状隙先增大 ,然后减小。小叶间胆管在大约 6 0日胚龄... 运用常规光镜技术对关中奶山羊胚胎期肝脏的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结果表明 :早在 50日胚龄的肝组织中 ,就已经形成血管、窦状隙、幼稚型血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随着胎龄的增长 ,窦状隙先增大 ,然后减小。小叶间胆管在大约 6 0日胚龄形成。小叶间动脉在大约 6 6日胚龄形成 ,并且此时造血灶的数量最多。肝板在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胚胎 脏脏组织发生 形态学
下载PDF
KOH含量对棉秆碳结构特征及锂硫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蒲鹏 王洋 +2 位作者 董振飞 谭天乐 邓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以棉秆为生物质源、KOH为活化剂、单质硫为储能物质,采用炭化-活化-高压3步法制备高性能碳硫复合材料,并探究KOH用量对活性碳结构以及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OH的活化促进了活性碳中10 nm以下孔的发育,碳碱质量比(棉秆碳... 以棉秆为生物质源、KOH为活化剂、单质硫为储能物质,采用炭化-活化-高压3步法制备高性能碳硫复合材料,并探究KOH用量对活性碳结构以及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OH的活化促进了活性碳中10 nm以下孔的发育,碳碱质量比(棉秆碳化后的碳:KOH质量比)为1∶4时活性碳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达到最大,分别为3068.15 m^(2)/g和1.68 cm^(3)/g。过量的KOH活化导致3~9 nm部分孔的坍塌,使得微孔/小介孔向大介孔或大孔转化,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缩小。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活性碳的孔体积呈正相关,碳碱质量比为1∶4时制备的活性碳与硫进行复合的碳硫复合材料展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之后,仍可保留787 mAh/g的放电容量;在2 C的电流密度下也可展现出582 mAh/g的高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活化 碳/硫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泡状棘球蚴淋巴结转移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蒲鹏 刘丽 +1 位作者 陈增雄 代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转移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肝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淋巴结部位、数量、密度、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4例肝泡状棘球... 目的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转移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肝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淋巴结部位、数量、密度、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4例肝泡状棘球蚴病出现31枚淋巴结肿大,5枚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6枚淋巴结转移,其中2枚肉芽肿性淋巴结炎和24枚淋巴结呈完全凝固性坏死。5枚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CT平扫呈等密度,T_1WI和T_2WI呈等信号。26枚淋巴结转移中,增强后24枚淋巴结不强化,2枚不均匀强化;CT平扫13枚呈稍低密度,10枚呈等密度,3枚呈高密度;MRI扫描18枚淋巴结T_1WI呈稍低、T_2WI稍高信号,8枚T_1WI等、T_2WI低信号。T_2WI在7枚转移淋巴结内显示高信号小囊泡。10枚合并液化坏死。9枚可见砂粒、结节样钙化。结论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完全性凝固性坏死最多见,CT密度和MRI信号异常可提示转移,增强后不强化是淋巴结转移的可靠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病 淋巴结转移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脊椎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蒲鹏 代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5期103-105,10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在脊椎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脊椎泡状棘球蚴病的MSCT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观察椎体病变部位、破坏形态、钙化死骨形成、椎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在脊椎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脊椎泡状棘球蚴病的MSCT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观察椎体病变部位、破坏形态、钙化死骨形成、椎间隙改变及椎旁软组织受累情况。结果 10例脊椎泡状棘球蚴病中,胸椎6例,胸腰椎3例,腰椎1例。7例相邻多椎体和3例单椎体共19个椎体破坏。MSCT扫描6个(31.6%)椎体呈蜂窝样、小囊状骨质破坏,11个(57.9%)呈斑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2个(10.5%)椎体骨皮质局限性侵蚀。12个(63.2%)椎体病变周围片状骨质硬化。7个(36.8%)椎体破坏灶内死骨、钙化形成。9个(47.4%)椎弓骨质膨胀性破坏。5个(26.3%)椎间盘破坏和椎间隙变窄。10例椎旁软组织增厚,7例呈囊性,2例呈囊实性,1例呈实性;7例出现结节、沙粒样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明确脊椎泡状棘球蚴病的病变部位并显示病变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临床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状棘球蚴病 脊椎 转移 诊断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山羊胚胎肝脏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9
作者 蒲鹏 郑月茂 +2 位作者 卿素珠 徐永平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1,24,共4页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山羊胚胎期肝脏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 ,山羊肝细胞在胚胎早期就有明暗之分。胆小管在胚胎早期已经形成 ,胆管由肝母细胞演化而来 ;窦状隙随机发生 ;肝脏造血以红细胞为主 ,且随胚胎的发育 ,造血功能逐渐降低。
关键词 山羊 胚胎期 肝脏发育 超微结构 胆小管 胆管 窦状隙
下载PDF
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首发表现的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一例
10
作者 蒲鹏 郑晓雅 +1 位作者 刘瑞闪 周建中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冯·希佩尔-林道(VHL)综合征,又称脑视网膜血管瘤病,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发病率较高,且遗传性极高,可涉及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各个脏器和各种组织部位等。本文报道1例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要表现的VHL综合征,旨在提高对... 冯·希佩尔-林道(VHL)综合征,又称脑视网膜血管瘤病,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发病率较高,且遗传性极高,可涉及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各个脏器和各种组织部位等。本文报道1例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要表现的VHL综合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 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研究
11
作者 蒲鹏 吴萍 白玥 《福建电脑》 2018年第3期52-53,共2页
针对传统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综合实践课程运行机制,该方法重视实践内容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自动检验实验为目标。研究表明,该运行机制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更是切实提高了... 针对传统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综合实践课程运行机制,该方法重视实践内容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自动检验实验为目标。研究表明,该运行机制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更是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探索 综合应用能力
下载PDF
基于Access数据库的多用户访问机制研究
12
作者 蒲鹏 郑骏 《软件导刊》 2006年第10期23-25,共3页
在桌面型数据库Access的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个数据库进行读写的情况,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读写的冲突。基于这一点,从Jet引擎和数据库应用两个级别提出了对访问冲突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ACCESS 数据库 同步 JET引擎 VBA 锁方案 锁粒度 事务
下载PDF
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比较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惜燕 蒲鹏 +2 位作者 康靖全 段慧 兰晓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190,共8页
【目的】研究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别对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平菇、双孢菇、秀珍菇、杏鲍菇和金针菇8种食用菌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 【目的】研究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别对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平菇、双孢菇、秀珍菇、杏鲍菇和金针菇8种食用菌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灵菇和金针菇的游离氨基酸种类最多,均有10种,除双孢菇不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外,其余7种食用菌均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海鲜菇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444mg/g;游离呈味氨基酸则以白灵菇含量最高,为45.680mg/g;游离限制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平菇,达0.413mg/g。对8种食用菌呈味效果贡献最大的是甘氨酸(Gly),其含量占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19.56%~52.97%,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为1.10~5.08。8种食用菌中,味道比较鲜的食用菌如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双孢菇都含有天冬氨酸(Asp),含量为2.155~45.310mg/g。【结论】从游离氨基酸来看,海鲜菇和双孢菇的食用风味最佳,平菇和金针菇营养价值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 游离氨基酸 味道强度值
下载PDF
柿果实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成熟软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朱东兴 饶景萍 +1 位作者 任小林 蒲鹏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研究了乙烯受体抑制剂 1-甲基环丙烯 (1 MCP)处理对火柿果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 :1 MCP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乙烯释放 ,延缓其跃变出现时间 ,推迟ACO (ACC氧化酶 )活性峰及呼吸跃变 ,抑制采后初期ACO的活性及呼吸速率的上升 ,并能阻止... 研究了乙烯受体抑制剂 1-甲基环丙烯 (1 MCP)处理对火柿果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 :1 MCP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乙烯释放 ,延缓其跃变出现时间 ,推迟ACO (ACC氧化酶 )活性峰及呼吸跃变 ,抑制采后初期ACO的活性及呼吸速率的上升 ,并能阻止硬度的下降 ,推迟其成熟软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处理 1—甲基环丙烯 成熟软化 乙烯
下载PDF
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的测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黎 杨鸣琦 +2 位作者 周宏超 蒲鹏 曹光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4-126,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6株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含有大量SW,其中02-6B与02-3A2株菌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达到1093.17与119...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6株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豆类丝核菌发酵代谢产物中含有大量SW,其中02-6B与02-3A2株菌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达到1093.17与1199.64mg/L,说明这2株菌可用于SW生物合成的研究,并有利于降低SW生物合成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丝核菌 苦马豆素 发酵 代谢产物 测定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山羊胎期肺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月茂 徐永平 +2 位作者 卿素珠 蒲鹏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 山...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 山羊胎儿肺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胚胎期(3~5周) 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腺状期(6~12周) 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小支气管衬以假复层和/或单层柱状上皮;终蕾呈腺状,上皮细胞由假复层柱状逐渐变为单层柱状,胞核向细胞顶端移行;终蕾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随着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多,它们均位于细胞顶部.小管期(13~14周) 以呼吸部发育为主,原始肺泡开始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终蕾腺状结构逐渐消失,终蕾上皮细胞由高矮不等的单层柱状上皮逐渐演变为立方形的原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较多的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较发达.囊状期(第15周) 呼吸部发育显著,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部分原始肺泡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Ⅱ型细胞内出现嗜锇小体.肺泡期(16~22周) 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更多的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此期,毛细血管内皮与部分肺泡上皮贴近,可将肺泡上皮细胞区分为3种:Ⅰ型细胞,呈矮柱状或椭圆形,胞质中有较明显的核糖体、扩张内质网及变性线粒体;形成了由Ⅰ型细胞-基膜-内皮细胞组成的气血屏障.Ⅱ型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锇板层小体和核糖体,内质网扩张呈大小不一的泡状,多泡体出现,线粒体膨大变性,细胞游离面可见少数微绒毛.Ⅲ型细胞,为未分化细胞,呈立方形,胞体较小,胞核相对较大,呈圆或椭圆形,胞质少,呈带状,电子密度低,细胞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胎 上皮细胞 上皮 内质网 线粒体 核糖体 胎儿 胞质 山羊 周龄
下载PDF
从苦豆子种子中提取生物碱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为民 蒲鹏 +3 位作者 张德刚 冯自茂 张议允 廖小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对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及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研究。将苦豆子粉碎后,在室温下分别用0.4%盐酸、95%乙醇、1%氨水氯仿、无水乙醇溶剂冷浸7天共4次,经脱脂、酸化、碱化、萃取,得到生物碱;通过薄层层析(TLC)法进行单碱... 对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及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研究。将苦豆子粉碎后,在室温下分别用0.4%盐酸、95%乙醇、1%氨水氯仿、无水乙醇溶剂冷浸7天共4次,经脱脂、酸化、碱化、萃取,得到生物碱;通过薄层层析(TLC)法进行单碱的分离,气相色谱(GC)法进行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以上4种提取方法出碱率分别为3.67%、2.73%、2.47%和1.60%;薄层层析(TLC)检查,以上4种方法提取的苦豆子生物碱中至少含有四种单一生物碱;气相色谱检测证明了以上4种方法提取的苦豆子生物碱中均含有苦参碱,其百分含量分别为8.460%、7.553%、5.675%、0.893%。其中0.4%盐酸冷浸提取法提取率明显高于其他溶剂提取率,为苦豆子生物碱优选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苦豆子 苦参碱 TLC 薄层层析 95%乙醇 无水乙醇 种子 碱化 粉碎
下载PDF
山羊胚胎小脑皮质的形成和发育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永平 张涌 +3 位作者 郑月茂 卿素珠 赵慧英 蒲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山羊胚胎小脑皮质形成及其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羊胚胎小脑形成于第6周末,小脑皮质的外颗粒层、分子层首先形成。(2)发育过程中,山羊胚胎小脑的外颗粒层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变化趋势:第7~10周外颗粒层达...  对山羊胚胎小脑皮质形成及其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羊胚胎小脑形成于第6周末,小脑皮质的外颗粒层、分子层首先形成。(2)发育过程中,山羊胚胎小脑的外颗粒层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变化趋势:第7~10周外颗粒层达到一定厚度,第11~12周开始变薄,此后外颗粒层又开始变厚,直到第15~16周又变薄,17~18周再次增厚,此后再次变薄,直到出生前1周外颗粒层已经较薄,仅有4~5层细胞。(3)山羊胚胎的蒲肯野氏细胞可能在第8周以前就已聚集定位,第14周以后,蒲肯野氏细胞内部结构逐渐发育成熟,这说明蒲肯野氏细胞虽然发生较早,但其开始发育的时间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胚胎 小脑皮质 形成发育 中枢神经 形态学
下载PDF
重庆中梁山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对季节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芳 傅瓦利 +5 位作者 王晓阳 蒲鹏 张蕾 谭波 彭景涛 甄晓君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10-413,共4页
在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选取林地、园地、耕地和菜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野外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白云质灰岩石试片的溶蚀试验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溶蚀速率对季节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将造成土壤性质发生不同的... 在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选取林地、园地、耕地和菜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野外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白云质灰岩石试片的溶蚀试验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溶蚀速率对季节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将造成土壤性质发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对岩石的溶蚀速率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无论是从夏半年还是从全年来看,试片的溶蚀速率的大小变化均表现为:林地>菜地>耕地>园地。夏半年在全年的试片溶蚀作用过程中贡献较大,其绝对溶蚀量占全年比例都大于50%;除林地、菜地和园地土下50cm试片外,其余试片的夏半年溶蚀速率都大于全年溶蚀速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夏半年气温高,降水量大,使土壤中CO2和水分等增加,从而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速率 溶蚀量 季节响应 碳酸盐岩 重庆中梁山
下载PDF
萃取法提取甘肃棘豆中的苦马豆素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勤凡 王建华 +1 位作者 刘志斌 蒲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143-145,共3页
将1.5kg甘肃棘豆干粉经水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加入稀硫酸调节pH7.0,回收溶剂,制成浸膏;将浸膏与二氧化硅粉末混匀后用氯仿萃取该浸膏中的小极性杂质。用氨性氯仿萃取,收集氨性氯仿萃取液,挥干后升华得到7.5mg针状结晶... 将1.5kg甘肃棘豆干粉经水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加入稀硫酸调节pH7.0,回收溶剂,制成浸膏;将浸膏与二氧化硅粉末混匀后用氯仿萃取该浸膏中的小极性杂质。用氨性氯仿萃取,收集氨性氯仿萃取液,挥干后升华得到7.5mg针状结晶,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对照进行TLC检测,其Rf值及斑点颜色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一致;通过熔点和IR、MS、1HNMR、13C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计算甘肃棘豆苦马豆素的产率为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甘肃棘豆 研究初报 萃取法 ^13CNMR 二氧化硅粉末 ^1HNMR 标准样品 回收溶剂 针状结晶 化学结构 萃取液 水提取 正丁醇 提取液 稀硫酸 浸膏 氯仿 TLC Rf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