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海峡西部的海侵及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33
1
作者 蓝东兆 张维林 +1 位作者 陈承惠 于永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7-84,共8页
经对台湾海峡西部海域16个柱状岩心进行粒度、孢粉、硅藻、有孔虫、^(14)C和古地磁的系统分析,可将本海域晚第四纪沉积层序自老而新划分为E、D、C、B、A层。证实了早玉木冰期中、晚期的琅岐海侵(D层上部)、玉木亚间冰期的福州海侵(C层)... 经对台湾海峡西部海域16个柱状岩心进行粒度、孢粉、硅藻、有孔虫、^(14)C和古地磁的系统分析,可将本海域晚第四纪沉积层序自老而新划分为E、D、C、B、A层。证实了早玉木冰期中、晚期的琅岐海侵(D层上部)、玉木亚间冰期的福州海侵(C层)和冰后期的长乐海侵(A层)的存在,并首次发现里斯-玉木间冰期的金门海侵(E层)。提出台湾海峡在早玉木冰期早期大部分裸露成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台湾海峡 海侵 海平面
下载PDF
厦门湾沉积物中有害有毒甲藻休眠孢囊及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潜在危害 被引量:11
2
作者 蓝东兆 方琦 +1 位作者 顾海峰 李超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3-457,i005,共6页
本工作通过分析厦门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甲藻休眠孢囊,发现了1种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休眠孢囊,及两种有害甲藻休眠孢囊: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具刺膝沟藻(Gonyaulaxspinifera).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进行... 本工作通过分析厦门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甲藻休眠孢囊,发现了1种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休眠孢囊,及两种有害甲藻休眠孢囊: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具刺膝沟藻(Gonyaulaxspinifera).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进行了培养,并初步研究了该藻的毒性及贝类对其毒素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沉积物中的塔玛亚历山大藻是有毒的.它的较适宜生长环境条件是:水温20~25℃,盐度为25~30,光照度为3000~5000lx.塔玛亚历山大藻在每年的4月26日至6月10日、10月11日至11月20日可能会形成有害藻华,危害厦门海域的海洋生物并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 甲藻 孢囊 生长环境 贝类 水温 毒素 塔玛亚历山大藻 厦门湾 厦门海域
下载PDF
台湾浅滩中粗砂的时代与成因 被引量:12
3
作者 蓝东兆 张维林 +1 位作者 陈承惠 谢在团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本文根据台湾浅滩柱状沉积物的粒度、矿物、化学、微体古生物、^(14)C测年等项目的分析,讨论了该浅滩中粗砂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中粗砂是20ka,B.P.前的异地物质,在10k~20ka,B.P.期间由单向海流搬运而来堆积形成的,... 本文根据台湾浅滩柱状沉积物的粒度、矿物、化学、微体古生物、^(14)C测年等项目的分析,讨论了该浅滩中粗砂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中粗砂是20ka,B.P.前的异地物质,在10k~20ka,B.P.期间由单向海流搬运而来堆积形成的,当时的台湾浅滩处于浅海环境,其物质可能主要来自韩江河口;浅滩边缘区还可能受沿岸流影响,接受来自九龙江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 海滩 粗粒 时代 成因
下载PDF
福建省主要河口海湾沉积物中甲藻休眠孢囊分类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蓝东兆 李超 +1 位作者 方琦 顾海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8,共9页
通过对福建省厦门湾、闽江口海域、三沙湾三个主要河口海湾14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甲藻休眠孢囊的系统分析,根据甲藻休眠孢囊的形状、外壁结构、颜色、表面修饰物等形态特征共鉴定出9属25种及不定种,并对各孢囊属种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通过对福建省厦门湾、闽江口海域、三沙湾三个主要河口海湾14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甲藻休眠孢囊的系统分析,根据甲藻休眠孢囊的形状、外壁结构、颜色、表面修饰物等形态特征共鉴定出9属25种及不定种,并对各孢囊属种的特征进行了分类描述,其中有毒甲藻休眠孢囊2种,即Alexandrium minutun,A. tamarense, 有害种类4 种, 即Alexandrium affine,Lingulodiniumpolyedrum,Scrippsiella trochoide.通过对比表明Alexandrium affine,A. minutum,Diplopeltacf. parva,Polykrikos cf. schwartzii,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Protoperidinium minutum,P.cf. minutum,P. cf. americanum 以及Alexandrium sp.,Protoperidinium sp.1,P. sp.2等11种甲藻休眠孢囊为本次在福建省海域新发现的种,这些新发现的甲藻种类可能是近年来通过国际间往来的航运船只在我国沿岸海域排放压舱水或贝类引种带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孢囊 休眠 海湾 河口 分类学 表层沉积物 sp. 系统分析 形态特征 有毒甲藻 沿岸海域 cf 厦门湾 闽江口 三沙湾 对比表 压舱水 种类 样品
下载PDF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硅藻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蓝东兆 许江 陈承惠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9-425,共7页
本文描述了冲绳海槽北部KL2 2 +KL1 8岩芯的硅藻丰度、优势硅藻种的相对含量、微型硅藻的种类和丰度、热带远洋种的丰度的分布特征 ,讨论了该岩芯的地层年代、古黑潮流等问题。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黑潮主干未流过研究区 ;岩芯中硅藻丰... 本文描述了冲绳海槽北部KL2 2 +KL1 8岩芯的硅藻丰度、优势硅藻种的相对含量、微型硅藻的种类和丰度、热带远洋种的丰度的分布特征 ,讨论了该岩芯的地层年代、古黑潮流等问题。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黑潮主干未流过研究区 ;岩芯中硅藻丰度和热带远洋种丰度的突然增加系新仙女木 (YD)、海因里奇 (H1 )等古气候变冷事件留下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硅藻 晚第四纪 冲绳海槽 古海洋学 地层年代 古黑潮流
下载PDF
九龙江口岩心中的硅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蓝东兆 陈承惠 陈峰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3-290,共8页
本文阐述了九龙江河口 SD03孔 31个主要硅藻种的分布特征,并把该孔细分为3个硅藻段、9个硅藻带且结合^(14)C测年资料进行了地层的划分。结果表明,该孔全长36m的沉积物属于全新世沉积,全新世海面在总体上升的过程中,... 本文阐述了九龙江河口 SD03孔 31个主要硅藻种的分布特征,并把该孔细分为3个硅藻段、9个硅藻带且结合^(14)C测年资料进行了地层的划分。结果表明,该孔全长36m的沉积物属于全新世沉积,全新世海面在总体上升的过程中,约在8ka,B.P.发生过短暂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沉积硅藻 九龙江口 岩心 全新世 硅藻
下载PDF
冲绳海槽末次冰期以来黑潮流游移在沉积硅藻中的记录 被引量:12
7
作者 蓝东兆 陈承惠 李超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6-472,共7页
文中描述冲绳海槽中段 2个柱样沉积物中优势硅藻种相对含量 ,热带远洋种相对含量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特征 ;讨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冲绳海槽末次冰期鼎盛期的古黑潮流、全新世黑潮流游移等科学问题。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末次冰期鼎盛期的古... 文中描述冲绳海槽中段 2个柱样沉积物中优势硅藻种相对含量 ,热带远洋种相对含量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特征 ;讨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冲绳海槽末次冰期鼎盛期的古黑潮流、全新世黑潮流游移等科学问题。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末次冰期鼎盛期的古黑潮流在现今 10 0 0m等深线之间流过 ,当时的黑潮流宽度应小于 5 0km ;16ka—11kaB .P .随着海面上升 ,黑潮流越过西侧 10 0 0m等深线 ,向东海陆架偏移 ;全新世黑潮流分别在大约 7ka—8kaB .P .1ka— 4kaB .P .出现过两次黑潮流宽度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末次冰期 黑潮流游移 沉积硅藻
下载PDF
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硅藻对黑潮流的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蓝东兆 方琦 廖连招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报道了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优势硅藻种的相对含量、热带远洋种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特征 ,讨论了热带远洋种的相对含量与黑潮流、硅藻组合的分布与物质来源的关系等问题 .结果表明 ,热带远洋种的相对含量 >2 0 %的界线与黑潮流的边... 本文报道了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优势硅藻种的相对含量、热带远洋种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特征 ,讨论了热带远洋种的相对含量与黑潮流、硅藻组合的分布与物质来源的关系等问题 .结果表明 ,热带远洋种的相对含量 >2 0 %的界线与黑潮流的边界基本上一致 ;优势硅藻种和硅藻组合的分布留下了与物质来源的关系较为密切的记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硅藻 冲绳海槽 黑潮流 表层沉积物 热带远洋种
下载PDF
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5
9
作者 蓝东兆 陈承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3-90,共8页
对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及河口平原14个钻孔剖面经孢粉、14C年龄和古地磁测定确定为晚玉木冰期的沉积层(Q33)样品进行了硅藻、有孔虫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海域的沉积层均属海相沉积,而河口平原区的沉积层则由海相和陆相地层交... 对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及河口平原14个钻孔剖面经孢粉、14C年龄和古地磁测定确定为晚玉木冰期的沉积层(Q33)样品进行了硅藻、有孔虫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海域的沉积层均属海相沉积,而河口平原区的沉积层则由海相和陆相地层交互组成。据此,提出了台湾海峡在晚玉木冰期属于水深在30~50m的浅海沉积环境的观点;阐述了这一与全球性气候冷暖更替所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不一致现象是由于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的地壳运动正处于间歇性下降时期,从而保持了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晚玉木冰期 台湾海峡 冰期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和硅鞭毛藻的分布 被引量:5
10
作者 蓝东兆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根据61个站位资料分析,首次报道了该区硅藻和硅鞭毛藻的数量与优势种分布、4个组合分区,并探讨了硅藻的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关键词 环境因子 威氏双壁藻 具槽直链藻 小等刺硅鞭藻 洛氏圆筛藻 表层沉积物 条纹小环藻 金德祥 琴式菱形藻 桥弯藻属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的硅藻遗体及其地质意义——Ⅰ.硅藻种类及其生态环境 被引量:3
11
作者 蓝东兆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93-401,共9页
南海北部和中部三个晚第四纪柱样沉积物中,鉴定出硅藻56属193种和变种。其中,相对含量大于10%的硅藻种有15种,相对含量5%~10%的种有9种,相对含量1%~5%的种有41种。依据硅藻的地理分布,确定了其中18种常见硅藻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硅藻 生态环境 南海 晚第四纪 地层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的硅藻遗体及其地质意义 Ⅱ.南海北部下大陆坡KL37剖面的硅藻组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蓝东兆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5-93,共9页
南海下大陆坡KL37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12种和变种,隶属于45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百分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两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8个亚带。Ⅰ1、Ⅰ3、Ⅰ5亚带和Ⅱ带的热性种平均含量高于40%;Ⅰ2、Ⅰ4、Ⅰ6、Ⅰ7、Ⅰ8亚带的热... 南海下大陆坡KL37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12种和变种,隶属于45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百分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两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8个亚带。Ⅰ1、Ⅰ3、Ⅰ5亚带和Ⅱ带的热性种平均含量高于40%;Ⅰ2、Ⅰ4、Ⅰ6、Ⅰ7、Ⅰ8亚带的热性种含量低于40%,反映了该区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的变化。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化,确定出该剖面的地层年代:Ⅱ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Ⅰ带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组合 柱样 南海 地层 晚第四纪
下载PDF
厦门港湾底质中的硅藻组合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2
13
作者 蓝东兆 《台湾海峡》 CAS 1985年第1期68-78,共11页
厦门港东临台湾海峡,西有九龙江淡水的注入,是我国的重要港口之一。本文根据硅藻对温、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反映敏锐这一特性,利用底质中沉积硅藻组合及细胞个体数的百分含量来分析沉积相,阐明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为厦门港的建设规... 厦门港东临台湾海峡,西有九龙江淡水的注入,是我国的重要港口之一。本文根据硅藻对温、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反映敏锐这一特性,利用底质中沉积硅藻组合及细胞个体数的百分含量来分析沉积相,阐明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为厦门港的建设规划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硅藻组合 地质环境 海水 半咸水种 岩性段 柱样沉积物 底质 港湾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的硅藻遗体及其地质意义──Ⅲ.南海北部深海平原边部KL29剖面的硅藻组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蓝东兆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76-189,共14页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边部KL29柱样中共鉴定出硅藻169种和变种,隶属于53属。依据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5个亚带,Ⅱ带划分出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边部KL29柱样中共鉴定出硅藻169种和变种,隶属于53属。依据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5个亚带,Ⅱ带划分出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化,确定出该柱样的地质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Ⅰ带均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硅藻 遗体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的硅藻遗体及其地质意义──Ⅳ.南海中部深海平原KL 91剖面的硅藻组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蓝东兆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4-262,共9页
南海中部深海平原KL91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09种和变种,隶属于43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6个亚带,Ⅱ带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 南海中部深海平原KL91剖面共鉴定出硅藻109种和变种,隶属于43属。依据剖面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6个亚带,Ⅱ带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比值变化,确定出该剖面的地层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带和Ⅰ2~6亚带属于晚更新世沉积,Ⅰ1亚带属于中更新世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组合 古地理环境 南海 晚第四纪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硅藻遗体及其地质意义 Ⅷ.几个问题的讨论
16
作者 蓝东兆 程兆第 刘师成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5-240,共6页
本文根据分析结果阐述了两种不同样品处理方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和微型硅藻的人主要种类和相对百分含量。研究表明洗涤富集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存在较大误差;微型硅藻的含量普遍介于10%~20%之间,最高可达42.31%,最低为5.66%,... 本文根据分析结果阐述了两种不同样品处理方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和微型硅藻的人主要种类和相对百分含量。研究表明洗涤富集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存在较大误差;微型硅藻的含量普遍介于10%~20%之间,最高可达42.31%,最低为5.66%,并指出了在微型硅藻相对含量大于20%的样品中,其主要种类为具槽直链藻和条纹小环藻等沿岸底栖种,并成群体产出。最后指出了伯戈根管藻和短刺角毛藻在三柱样剖面中的数量分布与晚第四纪的气候冷暖更替无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硅藻 硅藻丰度 温度条件 古植物 地层
下载PDF
厦门海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桂海 蓝东兆 +3 位作者 曹志敏 许江 王珊珊 蓝彬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2,共6页
对厦门海域沉积物中Cu,Zn,Pb,Cd,Cr,Hg,As的全量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粉砂和粘土组分(小于63μm组分)中Cu,Zn,Pb,Cd,Cr进行了形态提取。探讨了重金属在各海域的分布特征及近25a来的含量变化,并采用Lars Hakanson指数法对... 对厦门海域沉积物中Cu,Zn,Pb,Cd,Cr,Hg,As的全量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粉砂和粘土组分(小于63μm组分)中Cu,Zn,Pb,Cd,Cr进行了形态提取。探讨了重金属在各海域的分布特征及近25a来的含量变化,并采用Lars Hakanson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粉砂和粘土组分中重金属含量大于沉积物中的总含量,沉积物平均粒径越大,差异越明显。25a来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研究海域水体环境逐渐改善,沉积物中大多数重金属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研究发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不同分析方法及背景值的选择标准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分析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亚历山大藻休眠孢囊的分布和萌发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顾海峰 蓝东兆 +2 位作者 方琦 王宗灵 蔡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对 4个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 (A .catenella)休眠孢囊的分布及萌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厦门港仅在X1和X2站位有分布 ,且密度很小 (0 .4个·g-1) ;广西只在G2站位有发现 ,密度较少 (2 .5... 对 4个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 (A .catenella)休眠孢囊的分布及萌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厦门港仅在X1和X2站位有分布 ,且密度很小 (0 .4个·g-1) ;广西只在G2站位有发现 ,密度较少 (2 .5个·g-1泥样 ) .闽江口有 3个站位有分布 ,M4站位的 4~ 6cm层密度最大 ,达到 6个·g-1泥样 ;长江口的孢囊分布广、密度大 ,DG 2 6站位的 8~ 10cm层孢囊密度达到了 2 3.2个·g-1泥样 .孢囊的分布与沉积物底质类型、沉积速率、海流都有一定的关系 .光照对孢囊萌发没有影响 ,温度升高导致萌发率和存活率均增大 ,而萌发时间缩短 ;在低氧条件下 (0 .0 1mgO2 L-1) ,孢囊萌发率为 0 .亚历山大藻孢囊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终年都会萌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亚历山大藻 孢囊 分布 萌发
下载PDF
长江口甲藻孢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顾海峰 方琦 +2 位作者 李瑞香 蓝东兆 朱明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3-423,共11页
休眠孢囊在甲藻生活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在沉积物中保留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能够提供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综合记录。作者选择了长江口孢囊种类最多的一个站位 ( 1 2 2° 30 .64′E ,2 9° 0 .0 1′N) ,在 2 0 0 2... 休眠孢囊在甲藻生活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在沉积物中保留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能够提供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综合记录。作者选择了长江口孢囊种类最多的一个站位 ( 1 2 2° 30 .64′E ,2 9° 0 .0 1′N) ,在 2 0 0 2年 1 1月、2 0 0 3年 2月和 5月采集了 3次样品 ,首次通过萌发试验对长江口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了研究 ,根据孢囊和藻类的形态学特征鉴定了其中的 2 8种。这 2 8种孢囊均出现在 2 0 0 2年 1 1月的样品中 ,2 0 0 3年 2月和 5月的样品中分别发现了 5种和 1 7种。 9种甲藻孢囊在中国沿海首次被记录 ,它们是Alexandriumsp .,Scrippsiellaramonii,S .sp .1 ,Protoperidiniumsp .1 ,P .sp .2 ,P .sp .3,Diplopsalopsisorbicu laris,Diplopsalislebourae,Gyrodiniumsp .,并发现了A .tamarense,A .catenella和Lingulo diniumpolyedra等 3种有毒甲藻的孢囊。Protoperidiniumspp .中除了P .americanum萌发孔都是六角形的 ,而作者记录的P .sp .3萌发孔是裂开状 ,是一个特殊的现象。S .trochoidea和A .tamarense是研究站位的优势种 ,在 2 0 0 2年 1 1月的样品中分别占到 2 9.5 %和 1 1 .4%。长江口A .tamarense孢囊的丰度由于萌发可能被低估。孢囊的密度与其它海区相比较大 ,部分反映了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 孢囊 长江口
下载PDF
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方琦 蓝东兆 +1 位作者 顾海峰 李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描述了厦门湾沉积物中的13种甲藻孢囊的形态与丰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平均丰度为3360粒·kg-1湿重;其中有2种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小型亚历山大藻,有2种有害甲藻:具刺膝沟藻和锥状斯氏藻... 描述了厦门湾沉积物中的13种甲藻孢囊的形态与丰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平均丰度为3360粒·kg-1湿重;其中有2种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小型亚历山大藻,有2种有害甲藻:具刺膝沟藻和锥状斯氏藻的孢囊,且数量较为丰富。这4种有害有毒甲藻孢囊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将可能引发赤潮,对厦门湾水产养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湾沉积物 甲藻孢囊 赤潮 形态特征 分布 丰度 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