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心肌梗塞危险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强军 陈纪林 +3 位作者 袁家颖 马会利 宋杰 许敏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活性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心肌梗塞的关系。 方法:测定125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和137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梗塞组)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MspI酶切法确定...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活性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心肌梗塞的关系。 方法:测定125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和137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梗塞组)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MspI酶切法确定其基因型。 结果:①心肌梗塞组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P<0.01)和血清总胆固醇(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仅前者与心肌梗塞的危险性独立相关(OR=1.04,P<0.01)。②凝血因子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③M_1M_1纯合子血浆凝血因子W活性显著高于M_1M_2杂合子(P<0.05)。 结论:支持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升高是中国汉族人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凝血因子Ⅶ活性受其基因MspI多态性的影响,但该多态性并不是中国汉族人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 心肌梗塞 MSPI多态性
下载PDF
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蔡强军 陈纪林 +1 位作者 张红 丛祥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CD40 -CD40配体 (CD40L)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体系 (细胞比例 1∶1 ) ,观察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组织因子 (TF)及其抑制物 (TFPI)表达的变化 ,以及阻断CD40 -CD40L相互作用... 目的 :探讨CD40 -CD40配体 (CD40L)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体系 (细胞比例 1∶1 ) ,观察内皮细胞促凝活性、组织因子 (TF)及其抑制物 (TFPI)表达的变化 ,以及阻断CD40 -CD40L相互作用对上述效应的影响。结果 :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 6h后 ,内皮细胞促凝活性增强 1 0 9倍(P <0 0 1 ) ,TF蛋白的表达亦显著增强。共孵育 3h后 ,TFmRNA表达升高 7 5倍 ,而TFPImRNA仅升高 0 99倍。抗CD40L抗体可分别抑制促凝活性和TFmRNA表达变化的 66 6 %和 51 0 % (P <0 0 1 )。结论 :巨噬细胞通过CD40 -CD40L相互作用增强内皮细胞促凝活性及TF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凝血致活酶 CD40配体
下载PDF
单核—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蔡强军 陈纪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3-85,共3页
通过粘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并进而进入动脉内膜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单核—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两种细胞的功能。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S 单核细胞 内皮细胞 单核-内皮细胞粘附
下载PDF
细胞分化抗原40与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明胶酶及其抑制物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蔡强军 陈纪林 +1 位作者 张红 丛祥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分化抗原 (CD ) 40与CD40配体 (CD40L )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明胶酶 (MMP2 和MMP9)及其抑制物 (TIMP1和TIMP2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体系 (细胞比例 1∶1) ,观察内皮细胞明胶酶及其抑制物... 目的 :探讨细胞分化抗原 (CD ) 40与CD40配体 (CD40L )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明胶酶 (MMP2 和MMP9)及其抑制物 (TIMP1和TIMP2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体系 (细胞比例 1∶1) ,观察内皮细胞明胶酶及其抑制物活性、蛋白表达的变化 ,以及阻断CD40与CD40L相互作用对上述效应的影响。  结果 :共孵育 18小时后内皮细胞MMP9和活化型MMP2 活性分别增强 2 3 8和 3 40倍 (P <0 0 1) ;阻断CD40L的作用可抑制此效应分别达 60 1%和 5 3 6% (P <0 0 1)。同时 ,活化型MMP2 与酶原型MMP2 活性之比由 0 2 5升至0 47(P <0 0 1) ,阻断CD40L的作用后降至 0 3 7(P <0 0 1)。明胶酶蛋白表达与酶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而TIMP1和TIMP2 活性和蛋白表达不受巨噬细胞膜或抗CD40L抗体的明显影响。  结论 :巨噬细胞通过CD40与CD40L相互作用增强内皮细胞明胶酶活性及蛋白表达 ,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于破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明胶酶 细胞分化抗原40 配体 TIMP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新进展:CD40-CD40配体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强军 陈纪林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2年第1期87-89,共3页
CD40 CD40配体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各个阶段 ,并且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阻断CD40 CD40配体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CD40配体 病理学 CD402抗体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肌钙蛋白T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永健 陈纪林 +5 位作者 谭晓燕 蔡强军 邱罡 朱洪 姚康宝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 T(Tn T)变化。  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Q波型和非 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于急诊就诊时、住院后第 2、第 3和第 6日取血测定 Tn T水平。  结果 :35 %的 UAP患者 Tn T表... 目的 :比较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 T(Tn T)变化。  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Q波型和非 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于急诊就诊时、住院后第 2、第 3和第 6日取血测定 Tn T水平。  结果 :35 %的 UAP患者 Tn T表现为升高 ,其升高的幅度 (均 <3.0 ng/ ml)明显 <非 Q波型 AMI(2 4% >3.0 ng/ml)和 Q波型 AMI(90 % >3.0 ng/ ml) ,且一般 3天后即转为阴性 ,而 AMI患者 6天后多数仍为阳性。非 Q波型 AMI和Q波型 AMI急诊就诊时 Tn T的阳性率分别为 79.1%和 90 .7% ,住院后第 2日均达 10 0 % ,均明显高于同时间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阳性率 ,两组 Tn T阳性在持续时间上相似 ,但在升高幅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影响 Q波型 AMI患者 Tn T的自然变化规律。  结论 :UAP患者 Tn T的变化与非 Q波型 AMI和 Q波型 AMI有显著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梗塞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腺激肽释放酶2酶联免疫定量分析法的建立及其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克俭 姜爱英 +2 位作者 蔡强军 陈映鹤 谢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腺激肽释放酶2(hk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以hk2单克隆抗体(hk2mAb)为包被抗体,hk2多克隆抗体(hk2pAb)和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抗IgG为检测抗体,建立检测hk2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对其灵敏度、精密...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腺激肽释放酶2(hk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以hk2单克隆抗体(hk2mAb)为包被抗体,hk2多克隆抗体(hk2pAb)和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抗IgG为检测抗体,建立检测hk2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对其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等方法学进行评价。结果:hk2mAb、hk2pAb和HRP标记IgG的最佳稀释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1∶2 000和1∶8 000。该法线性范围为50~800 ng/L、线性良好(R2=0.99)、灵敏度为28 ng/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5.78%和7.56%、平均回收率为99.4%。结论: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人血清hk2,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度好,可满足人血清和组织细胞培养液中hk2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激肽释放酶2 酶联免疫分析 定量测定 方法学
下载PDF
无人机遥控遥测软件地图功能的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强军 黄一敏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7年第10期26-28,共3页
介绍了一种地图功能的实现,遥控遥测软件可以利用地图功能显示无人机仿真过程的飞行航线。本文对仿真系统结构、遥控遥测软件结构以及地图知识作了简要的介绍,并详细讲述了栅格地图实现的地图功能。该功能已经成功应用在某型无人机仿真中。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控遥测软件 地图
下载PDF
脱脂棉替代尼龙毛分离T细胞用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姜爱英 谢克俭 蔡强军 《实验室科学》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探讨脱脂棉和尼龙毛分离纯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方法和特点,建立脱脂棉分离T细胞的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脱脂棉和尼龙毛分离出T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和回收率,台盼蓝检测细胞活力。脱脂棉分... 探讨脱脂棉和尼龙毛分离纯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方法和特点,建立脱脂棉分离T细胞的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脱脂棉和尼龙毛分离出T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和回收率,台盼蓝检测细胞活力。脱脂棉分离T细胞的纯度、回收率和存活率虽然都略低于尼龙毛分离法,但两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显示脱脂棉分离T细胞是一种简易、快速、经济、纯度较高和基本上不损伤细胞活性的方法,除了可以代替尼龙毛用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也可作为开放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棉 尼龙棉 T细胞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与ABO血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芳 方春庭 蔡强军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与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152例共同性斜视ABO血型分布类型,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疾病与血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型分布特征为B>O>A>AB;发病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B型RR>2(... 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与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152例共同性斜视ABO血型分布类型,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疾病与血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型分布特征为B>O>A>AB;发病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B型RR>2(P<0.005),其他血型RR均<1(P>0.05);A/O、B/O、AB/O相对发病率(relative inci-dence,R),B/O是R>2(P<0.005),A/O、AB/O均R<1(P>0.05)。结论共同性斜视可能与B型血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发生 ABO血型/分析 血型抗原/分析
下载PDF
口服活性AdipoRon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11
作者 肖敏 屈小虎 +2 位作者 陈慧 蔡强军 谢克俭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4-127,135,共5页
目的:研究口服活性AdipoRon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氧化应激是否有干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n=8),糖尿病组(n=8),AdipoRon高剂量治疗组(n=8),AdipoRon低剂量治疗组(n=8),以高脂饲料喂养6周... 目的:研究口服活性AdipoRon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氧化应激是否有干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n=8),糖尿病组(n=8),AdipoRon高剂量治疗组(n=8),AdipoRon低剂量治疗组(n=8),以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用高、低剂量的口服活性AdipoRon分别对治疗组灌胃治疗10 d后,检测相关生化指标,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RS-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中PDX-1 mRNA的表达。结果:DM组小鼠血糖值明显高于NC组(P<0.05),DM+L组和DM+H组小鼠血糖值显著低于DM组。DM组小鼠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NC组(P<0.05),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NC组(P<0.05);DM+L组和DM+H组SOD、CAT活性明显高于DM组(P<0.05),MDA及NOS活性显著低于DM组(P<0.05)。肝脏组织中IRS-1的蛋白表达及胰腺PDX-1 mRNA表达显著升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活性AdipoRon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有一定的干预作用,能降低小鼠的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Ron 2型糖尿病小鼠 肝脏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12
作者 蔡强军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97年第5期8-9,共2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221006)蔡强军崔爱东(审)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病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而不能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出现一系列症状及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是危害人...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221006)蔡强军崔爱东(审)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病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而不能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出现一系列症状及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在我国慢性肾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诊断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芙蓉 谢克俭 +2 位作者 潘平 蔡强军 曾焕森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循环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80例LVH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和40例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6个月前后循环血ET,NO水平和左室重量指数(...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循环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80例LVH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和40例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6个月前后循环血ET,NO水平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ET和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NO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阿托伐他汀组ET,LVMI降低和NO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LVH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逆转左室肥厚,提示在传统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LVH患者的治疗益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Ⅶ与冠心病
14
作者 蔡强军(综述) 陈纪林(审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24-227,共4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凝血因子Ⅶ 危险因素 防治
下载PDF
131I对Graves病外周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强军 潘芙蓉 +3 位作者 张琦 李焕斌 夏玉祥 谢克俭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共3页
目的 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GD)对患者外周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Coulter 3分类血细胞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检测初发43例白细胞正常和22例白细胞减少的GD患者于131... 目的 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GD)对患者外周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Coulter 3分类血细胞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检测初发43例白细胞正常和22例白细胞减少的GD患者于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和180 d血清G-CSF水平、白细胞总数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GD患者中白细胞正常组血清G-CSF水平(28.4±11.7)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8.3 ±6.98) μg/L(t=2.376,P<0.05);白细胞减少组血清G-CSF水平(40.1±13.8) μg/L升高(t=3.672,P<0.01);131I治疗180 d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症状缓解,血清G-CSF水平逐渐下降,但白细胞减少组(25.7±11.5) μg/L仍高于健康对照组(t=2.103,P<0.05);GD患者G-CSF与白细胞呈负相关(r=-0.38,P<0.05),与FT3、FT,、TSH没有相关性.结论 GD患者体内存在G-CSF异常表达,可能与白细胞减少有关;131I治疗能有效抑制GD患者自身免疫,可能是治疗伴白细胞减少GD患者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方法,宜尽早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减少 131I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强军 陈纪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Ⅶ (FⅦ )在心肌梗死 (MI)发病中的作用 ,为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31例健康者和 3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血浆FⅦ促凝活性 (FⅦC) ,并观察 2 2例MI患者急性期 (AMI)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OMI患者血浆FⅦC...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Ⅶ (FⅦ )在心肌梗死 (MI)发病中的作用 ,为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31例健康者和 3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血浆FⅦ促凝活性 (FⅦC) ,并观察 2 2例MI患者急性期 (AMI)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OMI患者血浆FⅦC(12 0 0± 15 3) %显著高于健康者(10 6 0± 12 3) % ,P <0 0 1;②AMI患者血浆FⅦC 于发病 12h内 (10 3 5± 16 3) %和 3天时 (10 6 5±11 0 ) %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后逐渐升高 ,至 3周时 (12 4 7± 16 9) %与OMI患者水平相近 (P >0 0 5 )。③血浆FⅦC 与血清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 (r =0 78,P <0 0 1)。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存在FⅦ的慢性激活和高凝状态 ;AMI病程初期伴有FⅦ的短暂激活和大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 凝血因子Ⅶ 促凝活性
原文传递
大学生鼻前庭菌群分布特征研究
17
作者 蔡强军 周燕 +5 位作者 黄燕娣 陆少燕 宗素进 袁士杰 余方友 杜季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鼻前庭的菌群分布特征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情况。方法无菌采集935名大学生鼻前庭拭子,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常规分离培养鉴定细菌;血浆凝固酶实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了解大学生鼻前庭的菌群分布特征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情况。方法无菌采集935名大学生鼻前庭拭子,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常规分离培养鉴定细菌;血浆凝固酶实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鼻前庭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为类白喉棒状杆菌(53.80%)、表皮葡萄球菌(45.78%)、枯草杆菌(31.97%)、金黄色葡萄球菌(15.51%),链球菌(2.78%)、克雷伯菌(1.60%)、真菌(1.50%)、铜绿假单胞菌(0.43%)、肠球菌(0.21%)和变形杆菌(0.21%)等。7.48%(70/925)的学生鼻前庭未检出细菌;34.12%(319/935)携带单一细菌,51.12%(478/935)携带2种细菌,7.27%(68/935)携带3种及3种以上细菌。共检出1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率为15.51%(145/935)。结论大学生鼻前庭菌群组成以类白喉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 鼻前庭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置入支架的长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53
18
作者 陈纪林 高润霖 +5 位作者 蔡强军 杨跃进 乔树宾 秦学文 张峻 姚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PTCA +支架治疗对我国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986年 12月~ 1998年 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TCA和PTCA +支架治疗的 938例冠心病患者中的 790例进行了随访 ,随访率 84.2 %。随访方式包...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PTCA +支架治疗对我国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986年 12月~ 1998年 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TCA和PTCA +支架治疗的 938例冠心病患者中的 790例进行了随访 ,随访率 84.2 %。随访方式包括门诊随访和信访。随访时间为0 .9- 12 .7(3.5± 2 .4)年。结果 随访期中死亡 4例 (0 .5 % ) ,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 2 2例 (2 .8% ) ,重复PTCA 98例 (12 .4% )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0例 (1.3% )。以Kaplan Meier法计算术后 12年的生存率为 99.5 % ,无心脏事件生存率 1年为 88.2 % ,12年为 80 .6 %。Cox回归分析显示 ,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和是否放置支架与心脏事件呈负相关 ,而病变支数与心脏事件正相关。与单纯PTCA组比较 ,PTCA +支架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次PTCA率均显著降低。结论 PTCA、特别是PTCA +支架治疗对我国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置入 预后
原文传递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and coronary stenting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纪林 高润霖 +5 位作者 蔡强军 杨跃进 乔树宾 秦学文 张峻 姚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83-486,共4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long term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coronary stenting and to asse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s efficacy Methods A total of 79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 Objective To examine long term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coronary stenting and to asse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s efficacy Methods A total of 79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PTCA and PTCA+stent in this hospital were followed by direct interview or letter The rate of follow up was 84 2% and the period of follow up was 0 9-12 7 (3 5±2 4) years Results During follow up, 4 (0 5%) patients died, 22 (2 8%) had nonfa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10 (1 3%) ha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and 98 (12 4%) had repeat PTCA The rate of recurrent angina pectoris was 31 1% The cardiac event free survival rate calculated by the Kaplan Meier method was 88 2% at 1 year and 80 6% at 12 7 years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MI history, stent implantation and the risk of cardiac events, and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diseased arteries and the risk of cardiac events Compared to the PTCA group, patients with PTCA+stent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rates of total cardiac events Conclusion The long term efficacy of PTCA, especially PTCA + stent in Chinese patients was very satisfactory, suggesting that PTCA+stent therapy should be the major treatment for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 coronary stenting · long term prognosis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腺激肽释放酶2检测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谢克俭 陈映鹤 +2 位作者 谢辉 李东 蔡强军 《中国肿瘤》 CAS 2014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腺激肽释放酶2(human kallikrein 2,hK2)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检测30例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hK2和前列腺...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腺激肽释放酶2(human kallikrein 2,hK2)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检测30例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hK2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并随访12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全切术后PCa患者hK2水平。[结果]PCa组hK2水平为78.8±25.2ng/L,明显高于BPH组(25.4±6.28ng/L)和健康组(24.1±4.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K2检测PCa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63.3%,90.0%,76.6%;血清hK2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95%CI:0.642-0.891);12例PCa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hK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24.8ng/L vs 38.4±13.5ng/L,P〈0.001)。[结论]血清hk2诊断PCa,可能可以提高其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活检率,有望成为新的PCa检测指标预测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激肽释放酶2 前列腺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