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质处理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育苗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蔡新玲 王陆军 +1 位作者 肖正东 周米生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平欧杂种榛具备果大、出仁率高及丰产稳产性强等特点,是目前较为适宜安徽省种植的榛树栽培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基质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更为适合的压条基质类型。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类型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木生根... 平欧杂种榛具备果大、出仁率高及丰产稳产性强等特点,是目前较为适宜安徽省种植的榛树栽培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基质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更为适合的压条基质类型。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类型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木生根效果影响不同,其中栎树菌棒15 cm、围园土方式的压条苗根系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处理;15 cm厚度园土稍次之,但园土材料来源便捷,成本低,在栎树菌棒不充足的地区,可采用园土为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压条 育苗 基质
下载PDF
1961-2021年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及其变化
2
作者 蔡新玲 程肖侠 张丽君 《陕西气象》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利用1961—2021年陕西省9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数据,给出了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识别方法;以暴雨过程平均强度、平均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为指标,建立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 利用1961—2021年陕西省9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数据,给出了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识别方法;以暴雨过程平均强度、平均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为指标,建立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陕西区域性暴雨在4—11月均有出现,主要在6—9月;区域性暴雨一般持续1~2 d,平均1.2 d。(2)陕西区域性暴雨过程年均7.8次,年际变化较大;从长期变化来看,一般等级的暴雨过程趋于减少,而偏强等级的暴雨过程在明显增多。(3)首次区域性暴雨出现日期平均为5月31日,末次出现日期平均为9月20日;首次和末次出现日期的年际变化较大,且首次过程出现日期呈提前趋势,特别是近20 a明显提前,而末次过程出现日期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4)陕西区域性暴雨可分为东南部型、中南部型、偏西型和偏北型4种空间型,其中中南部型的降水强度较其他分布型更强,强降水范围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综合评估 变化趋势 陕西
下载PDF
1961-2011年陕西省汛期短时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29
3
作者 蔡新玲 叶殿秀 +3 位作者 孙娴 李莹 毛明策 赵晓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8-1626,共9页
利用1961-2011年陕西省23个气象站的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汛期(5-9月)降水时数、小时雨强、极端强降水时数和极端降水强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近51年陕西汛期降水时数的长期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不一致,陕北和陕南西部表现为减少趋势... 利用1961-2011年陕西省23个气象站的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汛期(5-9月)降水时数、小时雨强、极端强降水时数和极端降水强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近51年陕西汛期降水时数的长期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不一致,陕北和陕南西部表现为减少趋势,关中大部和陕南东部表现为增多趋势,但降水强度长期变化均呈增强趋势。区域平均降水时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区域平均降水强度在波动中呈增强趋势;(2)陕西极端强降水时数和极端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较为一致,极端强降水时数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3)汛期降水日变化南北不同,陕北午后至傍晚主峰突出,而陕南则早峰明显,关中平原降水日变化相对较小。极端强降水时数和降水量在03:00-10:00(北京时)显著增多,这将增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发生在夜间,其危害则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时数 降水强度 极端降水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陕西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蔡新玲 叶殿秀 +2 位作者 李茜 张存杰 王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72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法,统计分析了近50年陕西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次和干旱日数总体上呈北高(多)南低(少)分布特征。四季中夏旱频...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72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法,统计分析了近50年陕西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次和干旱日数总体上呈北高(多)南低(少)分布特征。四季中夏旱频率最高,强度最强,春季其次。各等级干旱日数中轻旱日数最多,中、重和特旱日数依次减少。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及关中中东部既是干旱高发区,也是干旱重发区;近50年陕西区域干旱强度和干旱日数均存在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春秋两个季节的变化,而夏季和冬季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近50年陕西共发生32起持续性干旱事件,以春夏连旱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持续性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强,反映出陕西区域极端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汉江上游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蔡新玲 孙娴 +2 位作者 乔秋文 姜创业 毛明策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4期220-224,共5页
根据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1961—2005年历年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a流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同时,通过对各站气温、降水量与安康站径流量的相关计算,建立了天然径流量气候模型,并分析了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 根据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1961—2005年历年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a流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同时,通过对各站气温、降水量与安康站径流量的相关计算,建立了天然径流量气候模型,并分析了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近45a来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90年代以后减少更为显著。2)在过去45a中,汉江上游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1961年以来,汉江上游径流量大体经历了两个丰水段和两个枯水段;1985年发生跃变,以前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势。3)径流量与区域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年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年径流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量 影响 汉江上游
下载PDF
毛竹辐射诱变育苗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6
作者 蔡新玲 吴中能 +1 位作者 于一苏 陈素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44-724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辐射诱变培育毛竹的最佳剂量。[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对毛竹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以25Gy的发芽率最高,100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5... [目的]探讨利用辐射诱变培育毛竹的最佳剂量。[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对毛竹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以25Gy的发芽率最高,100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50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一些影响,100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展叶数在各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别。不同剂量处理均发生一定比例的黄化苗,其比例在10%~20%。大田移栽成活率在各处理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以25Gy的成活率最高,达85%,明显高于对照,而100Gy的成活率明显低于其他几个处理,仅为66%。[结论]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5Gy,其毛竹发芽率和大田移栽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毛竹 辐射诱变 育苗 辐射剂量
下载PDF
2011年渭河和汉江上游秋汛期环流特征及暴雨致洪成因 被引量:18
7
作者 蔡新玲 康岚 +2 位作者 孙娴 李茜 毛明策 《暴雨灾害》 2013年第2期120-125,共6页
利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结合气象和水文资料,对2011年9月华西秋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大尺度环流形势及相关流域的洪水与秋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华西秋雨主雨区位于渭河、汉江上游及渠江流域,雨区集中和强降水时段集中是... 利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结合气象和水文资料,对2011年9月华西秋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大尺度环流形势及相关流域的洪水与秋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华西秋雨主雨区位于渭河、汉江上游及渠江流域,雨区集中和强降水时段集中是2011年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分析大尺度环流表明,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位势高度距平场从西北到东南呈现"+-+"的典型波列分布,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和稳定维持直接影响雨带位置变化,西风槽与高原槽的叠加导致了大范围的强降水。渭河和汉江上游流域水位变化与流域强降水过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与秋汛期历年洪涝年比较,2011年渭河和汉江上游流域秋汛期总降水量低于2003年,但暴雨过程集中、强度大导致该流域出现自1983年以来最大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暴雨 环流特征 秋汛 渭河 汉江
下载PDF
渭河流域降雨结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蔡新玲 蔡依晅 +4 位作者 叶殿秀 乔秋文 路岑之 赵晓萌 李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0-375,共6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渭河流域降水结构的时空变化,利用渭河流域71个气象站1981—2012年汛期(5—9月)逐时降水资料,选取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结合线性倾向率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法探讨了流域降水结构的变化趋势及不同...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渭河流域降水结构的时空变化,利用渭河流域71个气象站1981—2012年汛期(5—9月)逐时降水资料,选取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结合线性倾向率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法探讨了流域降水结构的变化趋势及不同降水历时和不同降水等级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各历时降水发生率随历时增加呈指数形式快速递减,降水贡献率随历时增长先快速增大,后波动减小。流域上游短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较高,而流域中下游长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较高。(2)渭河流域1~6h的短历时和48h以上长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均表现为减小趋势,7~24h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为增加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在流域的中下游更加显著。(3)渭河流域降水发生率随降水等级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小雨发生率最高,而暴雨的发生率最低。比较而言,流域上游小雨和中雨的发生率和贡献率较高,而流域中下游大雨和暴雨发生率和贡献率较高,特别是在渭河干流,暴雨贡献率在25%以上。(4)渭河流域小雨级别的降水事件发生率和贡献率均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而暴雨级别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表现为增加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将可能使流域防洪形势趋于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降水历时 降水等级
下载PDF
陕西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蔡新玲 李茜 方建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以陕西省为例,探讨了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识别和综合评估方法。采用陕西省96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各站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并构建了以事件的极端强度... 以陕西省为例,探讨了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识别和综合评估方法。采用陕西省96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各站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并构建了以事件的极端强度、累积强度、累积面积、最大面积和持续时间5个指标的区域气象干旱事件综合评估模型,确定了区域气象干旱事件综合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历史干旱事件验证表明,采用的建模方法和评估等级划分合理。分析表明:陕西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以10~20 d为主,最长可达218 d。区域性干旱事件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近53 a区域干旱事件频次呈弱的增加趋势,累积日数呈增多趋势,但年际差异大,阶段性特征显著。20世纪90年代持续性干旱事件频繁,强度强。干旱事件地域分布特征显示关中为陕西干旱事件发生的高频、高强中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关中地区水热资源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新玲 高红燕 +2 位作者 王繁强 吴素良 雷向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31,共6页
对1961-2007年关中平原30个县(市)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平原近47 a来年平均温度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其中冬、春季的气温升高对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较大。近47 a来年降水量的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 对1961-2007年关中平原30个县(市)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平原近47 a来年平均温度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其中冬、春季的气温升高对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较大。近47 a来年降水量的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弱的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夏季降水的增加所致,而90年代年降水量的减少四季均有贡献,其中以秋季的贡献最大。在显著变暖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气候热量资源更丰富,但春旱频次增加,春季作物遭受冻害的风险加大,严重的干湿事件也有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量 积温 初终霜日 关中地区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近42年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46
11
作者 蔡新玲 王繁强 吴素良 《气象科技》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1961~2002年陕北黄土高原16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资料,对陕北黄土高原近42年的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2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的变化是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每10年-25.31mm),降水... 利用1961~2002年陕北黄土高原16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资料,对陕北黄土高原近42年的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2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的变化是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每10年-25.31mm),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秋季降水变化所引起;气温呈上升趋势(每10年0.26℃),各季中以冬季增温最显著;该区20世纪80年代为相对冷湿期,90年代以后向暖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 气候变化 平均气温 降水
下载PDF
西安市近10年大气稳定度和边界层厚度特征 被引量:31
12
作者 蔡新玲 吴素良 +1 位作者 王繁强 陈建文 《气象科技》 2007年第6期814-817,共4页
利用西安市1996~2005年逐日24个时次的气象资料,运用修正的Pasquill稳定度分类方法和国标GB/T3840-91规定的边界层厚度计算方法计算出逐日逐时次的稳定度等级和边界层厚度,分析了各类稳定度频率和不同稳定度条件下大气边界层厚度的逐... 利用西安市1996~2005年逐日24个时次的气象资料,运用修正的Pasquill稳定度分类方法和国标GB/T3840-91规定的边界层厚度计算方法计算出逐日逐时次的稳定度等级和边界层厚度,分析了各类稳定度频率和不同稳定度条件下大气边界层厚度的逐年、逐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市大气稳定度出现的频率以稳定类为主。近10年来不稳定类和稳定类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中性类有缓慢下降的趋势。稳定类和不稳定类随季节变化非常明显。西安市春季大气边界层厚度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大气稳定度 边界层厚度
下载PDF
西安城市PM10污染特征及持续重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蔡新玲 王繁强 +1 位作者 姜创业 吴素良 《气象科技》 2008年第6期697-700,共4页
对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西安PM10污染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西安城市PM10污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城区污染比郊区明显偏重,工业区污染也明显重于生活区。5年中2002年污染最严重,年超标日达190天,3天以上3级以上持续污染过程18次。重... 对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西安PM10污染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西安城市PM10污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城区污染比郊区明显偏重,工业区污染也明显重于生活区。5年中2002年污染最严重,年超标日达190天,3天以上3级以上持续污染过程18次。重点分析了2002年12月9~21日西安持续重污染过程,此过程是在500hPa为平直西风气流下,地面均压系统缓慢东移,边界层内出现稳定的大气层结以及近地面产生小尺度局地环流体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持续污染 天气形势
下载PDF
1961—2016年陕西秋淋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新玲 李瑜 +1 位作者 李茜 胡淑兰 《干旱气象》 2019年第2期226-232,共7页
为增强华西秋雨监测评估的客观量化,改善陕西秋淋强度的预测方法,本文利用1961—2016年陕西中南部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指数,通过定义秋淋强度指数,分析了陕西秋淋... 为增强华西秋雨监测评估的客观量化,改善陕西秋淋强度的预测方法,本文利用1961—2016年陕西中南部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指数,通过定义秋淋强度指数,分析了陕西秋淋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6 a陕西秋淋开始日期平均是9月10日,年际波动较大,整体上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结束日期平均是10月7日,变化趋势整体趋于偏早。秋淋强度呈波动减弱趋势,且年代际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陕西秋淋偏强年,500 hPa欧亚中高纬上空呈现"+、-、+"的异常环流特征,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缅槽偏强。陕西秋淋的强弱与ENSO事件有密切联系,前期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发展有利于陕西秋淋偏强(弱),且Niňo3.4区海温异常是陕西秋淋强弱的年际预测信号,对陕西秋淋强度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秋淋 大气环流 海温 年际信号
下载PDF
四种桂花茎尖培养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新玲 胡蕙露 傅松玲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7,共4页
以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种桂花的茎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设计U6(63)方案,分析了基本培养基(B5、LMC)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及NAA对四种桂花的茎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适合这几种桂花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金桂为:B5+6... 以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种桂花的茎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设计U6(63)方案,分析了基本培养基(B5、LMC)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及NAA对四种桂花的茎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适合这几种桂花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金桂为:B5+6-BA 2.0+NAA 0.12。银桂为:B5+6-BA7.0+NAA0.12,丹桂为:B5 +6-BA7.0,四季桂仅分化出少量的丛生芽;②品种之间的增殖率差异表现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金桂 银桂 丹桂 茎尖培养
下载PDF
毛竹辐射诱变实生苗期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新玲 刘俊龙 +3 位作者 苗婷婷 吴中能 于一苏 高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2-16,共5页
为从辐射处理的毛竹实生苗中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拓宽毛竹遗传基础,以不辐照的种子为对照,对经5个不同辐射剂量处理过毛竹种子繁育出的实生苗主要生长性状指标(单株平均地径和单株平均苗高、最大地径、最大苗高、分蘖数、冠幅和根幅)进行... 为从辐射处理的毛竹实生苗中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拓宽毛竹遗传基础,以不辐照的种子为对照,对经5个不同辐射剂量处理过毛竹种子繁育出的实生苗主要生长性状指标(单株平均地径和单株平均苗高、最大地径、最大苗高、分蘖数、冠幅和根幅)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将7个性状综合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近90%,第1主成分是以株高和地径因子为主导。通过计算各品种的主成分值进行比较,最终选出了5株综合生长性状优良的实生毛竹苗单株,其结果与圃地竹苗生长表型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辐射诱变 实生苗 优株选择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油桐北缘产区优树选择及其主要性状描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新玲 黄志松 +2 位作者 张晓蔚 张稳 肖正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5-779,共5页
为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解决北缘地区油桐良种缺乏的问题,2011年以来,在对安徽大别山区的桐城和金寨等地的油桐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油桐优良单株选择工作,经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择出5株油桐优良单株。所选5个优株... 为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解决北缘地区油桐良种缺乏的问题,2011年以来,在对安徽大别山区的桐城和金寨等地的油桐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油桐优良单株选择工作,经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择出5株油桐优良单株。所选5个优株雌雄花比例均在1:10以内,属于典型的少花花序类型;丛果性除"金寨2号"稍弱外,其他4株丛果性均较强,果大皮薄,光滑整齐,粒饱仁满,种仁含油率均在50%以上,2年的年均鲜果产量在1.25 kg·m-2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我国油桐优树的选择标准。以上油桐优树的选出为北缘地带发展油桐提供了良种培育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北缘 安徽 大别山地区 选优
下载PDF
陕西省气象灾害灾情特征及年景评估 被引量:24
18
作者 蔡新玲 雷向杰 +2 位作者 王娜 王娟敏 胡国玲 《陕西气象》 2011年第4期17-20,共4页
利用陕西省1984—2007年气象灾害普查数据,分析陕西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暴雨洪涝、冰雹、干旱是陕西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别,其特征是危害大、灾情重、出现频率高、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但直接经... 利用陕西省1984—2007年气象灾害普查数据,分析陕西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暴雨洪涝、冰雹、干旱是陕西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别,其特征是危害大、灾情重、出现频率高、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但直接经济损失和农业成灾面积增大,气象灾害灾情有加重的趋势。采用综合集成评价方法定量分析评估了陕西气象灾害损失程度。评估表明,1988、2002、2003年为气象灾害重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时空变化 评估 陕西
下载PDF
安徽省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蔡新玲 徐建敏 +1 位作者 姚建林 肖正东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32-34,共3页
在深入调查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发展油茶产业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影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中后期油茶基地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依靠科技,提... 在深入调查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发展油茶产业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影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中后期油茶基地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依靠科技,提高油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强油茶加工与产业相关体系建设以及进一步规范茶油市场等措施来推动安徽省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油茶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下载PDF
陕西省2008年气候影响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新玲 雷向杰 +1 位作者 田武文 毛明策 《陕西气象》 2009年第4期21-24,共4页
2008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大部偏少,年日照时数全省大部接近常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是1961年以来的第5位异常偏低年。1月降水量全省异常偏多.陕北、关中偏多2~4倍,是1961年以来仅次于198... 2008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大部偏少,年日照时数全省大部接近常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是1961年以来的第5位异常偏低年。1月降水量全省异常偏多.陕北、关中偏多2~4倍,是1961年以来仅次于1989年的第二个多雪年。春、夏季降水偏少.分布不均,局部地区出现干旱。汛期多局部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008年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61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135.4万hm^2,直接经济损失25.45亿元。2008年属一般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气候事件 影响评价 2008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